一种防止通气孔冒油的湿式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2850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3:26
一种防止通气孔冒油的湿式制动器,包括轮毂、制动器壳体、空心主轴、制动活塞、弹性件、密封圈、动摩擦片、静摩擦片和中间盘;空心主轴的外周上设置有多个轴承;制动器壳体安装在轮毂的外周上;中间盘设置在外端盖与内端盖之间;中间盘的内部设置有通气孔;中间盘、外端盖和内端盖之间形成安装仓;制动活塞设置在安装仓内部;制动活塞将安装仓分隔成制动油池与密封腔;静摩擦片平行设置多组;动摩擦片穿插在相邻设置的静摩擦片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制动活塞的外周面上设置多个通孔,当制动器长时间工作产生的含油蒸汽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通孔处进入制动油池内,形成闭环循环,从而防止通气孔出现漏油现象。

A Wet Brake to Prevent Oil from Ventilation Hole

A wet brake for preventing oil from vent holes includes hub, brake case, hollow spindle, brake piston, elastic parts, sealing ring, dynamic friction disc, static friction disc and intermediate disc; a plurality of bearings are arranged around the hollow spindle; the brake case is installed on the outer periphery of the hub; the intermediate disc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outer end cover and the inner end cover;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intermediate disc is provided with through. The brake piston is located in the installation bin; the brake piston is separated into brake oil pool and sealing chamber; the static friction disc is arranged in parallel with several groups; the dynamic friction disc is inserted between adjacent static friction disc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brake piston when the brake works for a long time. The oil-bearing steam generated can enter the brake oil pool from the through hole under the action of gravity, forming a closed-loop cycle, thus preventing oil leakage from the ventilation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通气孔冒油的湿式制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动器
,尤其涉及一种防止通气孔冒油的湿式制动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湿式制动器采用高压活塞制动。这样的结构在制动器工作时,总会出现从透气口处出气的同时,附带有油泡或细微油流,并且随着时间增长,在制动器出气口附近及整个制动器壳体体上形成明显油液痕迹。即使在制动器出气口处接上软管,加高出气孔的高度,也不能阻止制动器内部油液从该出气口冒出。长时间工作会使制动器内制动油液损失,制动器内油严重不足,最终导致制动器内的摩擦片磨损严重而制动失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防止通气孔冒油的湿式制动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长时间工作会使制动器内制动油液损失,制动器内油严重不足,最终导致制动器内的摩擦片磨损严重而制动失效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防止通气孔冒油的湿式制动器,通过在制动活塞的外周面上设置多个通孔,当制动器长时间工作产生的含油蒸汽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通孔处进入制动油池内,形成闭环循环,从而防止通气孔出现漏油现象。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通气孔冒油的湿式制动器,包括轮毂、制动器壳体、空心主轴、制动活塞、弹性件、密封圈、动摩擦片、静摩擦片和中间盘;空心主轴的外周上设置有多个轴承;轮毂与轴承连接;制动器壳体安装在轮毂的外周上;制动器壳体包括外端盖与内端盖,中间盘设置在外端盖与内端盖之间;中间盘的内部设置有通气孔;中间盘、外端盖和内端盖之间形成安装仓;制动活塞设置在安装仓内部;制动活塞将安装仓分隔成制动油池与密封腔;制动油池通过管道与外部制动油箱相连接;密封腔通过管道与制动油箱相连接;制动活塞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通孔将密封腔与制动油池连通;弹性件的一端设置在制动活塞上,弹性件的另一端与外端盖连接;静摩擦片与动摩擦片均设置在密封腔内;静摩擦片平行设置多组,静摩擦片通过花键与中间盘连接;动摩擦片穿插在相邻设置的静摩擦片之间,动摩擦片通过花键与轮毂连接。优选的,动摩擦片以及静摩擦片采用石墨和树脂高温压制。优选的,轮毂与制动器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优选的,制动活塞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起的限位件。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动摩擦片安装在静摩擦片之间,通过花键与轮毂相连,随轮毂一起转动,当制动踏板松开时,制动油推动制动活塞朝向远离动摩擦片的一侧运动运动,使的弹性件处于压紧状态;动摩擦片与静摩擦片松开,车辆运行;当制动踏板踩下时制动油池的制动油通过管路流回外部的制动油箱内,此时制动活塞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压紧动、静摩擦片而使车辆产生制动作用;制动活塞、动摩擦片、静摩擦片与中间盘形成相对封闭的密封腔,密封腔通过管道与制动油箱相连接;密封腔与制动油池隔绝;制动器长时间进行制动后,动、静摩擦片产生的大量的热量使的密封腔内的制动油蒸发形成含油蒸汽;由于制动活塞与中间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隙;含油蒸汽能够从间隙处进入通气孔中泄露,造成漏油现象发生;本专利技术在制动活塞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含油蒸汽从间隙处泄露出后,在重力的作用下顺着制动活塞上设置的通孔进入制动活塞的内腔中,制动活塞与制动油池13导通,含油蒸汽最终与制动油池内的制动油混合;再次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油池内的制动油会回流到制动油箱内,使的含油蒸汽进行闭环循环;完全避免了含油蒸气从通气孔冒出,有效防止了制动油的损失,保证足够量的油液对摩擦片的冷却和润滑,提高了制动器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防止通气孔冒油的湿式制动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防止通气孔冒油的湿式制动器中上半部分的工作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防止通气孔冒油的湿式制动器中的动摩擦片与静摩擦片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防止通气孔冒油的湿式制动器中的制动活塞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轮毂;2、密封圈;3、制动器壳体;301、内端盖;302、外端盖;4、静摩擦片;5、动摩擦片;6、中间盘;7、制动活塞;8、弹性件;9、轴承;10、空心主轴;11、通孔;12、通气孔;13、制动油池;14、密封腔;15、限位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止通气孔冒油的湿式制动器,包括轮毂1、制动器壳体3、空心主轴10、制动活塞7、弹性件8、密封圈2、动摩擦片5、静摩擦片4和中间盘6;空心主轴10的外周上设置有多个轴承9;轮毂1与轴承9连接;制动器壳体3安装在轮毂1的外周上;制动器壳体3包括外端盖302与内端盖301,中间盘6设置在外端盖302与内端盖301之间;中间盘6的内部设置有通气孔12;中间盘6、外端盖302和内端盖301之间形成安装仓;制动活塞7设置在安装仓内部;制动活塞7将安装仓分隔成制动油池13与密封腔14;制动油池13通过管道与外部制动油箱相连接;密封腔14通过管道与外部制动油箱相连接;制动活塞7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11;通孔11将密封腔14与制动油池13连通;弹性件8的一端设置在制动活塞7上,弹性件8的另一端与外端盖302连接;静摩擦片4与动摩擦片5均设置在密封腔14内;静摩擦片4平行设置多组,静摩擦片4通过花键与中间盘6连接;动摩擦片5穿插在相邻设置的静摩擦片4之间,动摩擦片5通过花键与轮毂1连接。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动摩擦片5以及静摩擦片4采用石墨和树脂高温压制。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轮毂1与制动器壳体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密封圈2可以减少灰尘水渍等进入制动器壳体3内部。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制动活塞7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起的限位件15;限位件15能够限制制动活塞7在安装仓内的活动范围,防止制动活塞7晃动过大造成影响制动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动摩擦片5安装在静摩擦片4之间,通过花键与轮毂1相连,随轮毂1一起转动,当制动踏板松开时,制动油推动制动活塞7朝向远离动摩擦片5的一侧运动运动,使的弹性件8处于压紧状态;动摩擦片5与静摩擦片4松开,车辆运行;当制动踏板踩下时制动油池13的制动油通过管路流回外部的制动油箱内,此时制动活塞7在弹性件8的作用下,压紧动、静摩擦片而使车辆产生制动作用;制动活塞7、动摩擦片5、静摩擦片4与中间盘6形成相对封闭的密封腔14,密封腔14通过管道与制动油箱相连接;密封腔14与制动油池13隔绝;制动器长时间进行制动后,动、静摩擦片产生的大量的热量使的密封腔14内的制动油蒸发形成含油蒸汽;由于制动活塞7与中间盘6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隙;含油蒸汽能够从间隙处进入通气孔12中泄露,造成漏油现象发生;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制动活塞7上设置有多个通孔11;含油蒸汽从间隙处泄露出后,在重力的作用下顺着制动活塞7上设置的通孔11进入到制动活塞7的内腔中,制动活塞7与制动油池13导通,含油蒸汽最终与制动油池13内的制动油混合;再次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油池13内的制动油会回流到制动油箱内,使的含油蒸汽进行闭环循环;完全避免了含油蒸气从通气孔12冒出,有效防止了制动油的损失,保证足够量的油液对摩擦片的冷却和润滑,提高了制动器的可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通气孔冒油的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1)、制动器壳体(3)、空心主轴(10)、制动活塞(7)、弹性件(8)、密封圈(2)、动摩擦片(5)、静摩擦片(4)和中间盘(6);空心主轴(10)的外周上设置有多个轴承(9);轮毂(1)与轴承(9)连接;制动器壳体(3)安装在轮毂(1)的外周上;制动器壳体(3)包括外端盖(302)和内端盖(301),中间盘(6)设置在外端盖(302)与内端盖(301)之间;中间盘(6)的内部设置有通气孔(12);中间盘(6)、外端盖(302)和内端盖(301)之间形成安装仓;制动活塞(7)设置在安装仓内部;制动活塞(7)将安装仓分隔成制动油池(13)与密封腔(14);制动油池(13)通过管道与外部制动油箱相连接;密封腔(14)通过管道与外部制动油箱相连接;制动活塞(7)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11);通孔(11)将密封腔(14)与制动油池(13)连通;弹性件(8)的一端设置在制动活塞(7)上,弹性件(8)的另一端与外端盖(302)连接;静摩擦片(4)与动摩擦片(5)均设置在密封腔(14)内;静摩擦片(4)平行设置多组,静摩擦片(4)通过花键与中间盘(6)连接;动摩擦片(5)穿插在相邻设置的静摩擦片(4)之间,动摩擦片(5)通过花键与轮毂(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通气孔冒油的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1)、制动器壳体(3)、空心主轴(10)、制动活塞(7)、弹性件(8)、密封圈(2)、动摩擦片(5)、静摩擦片(4)和中间盘(6);空心主轴(10)的外周上设置有多个轴承(9);轮毂(1)与轴承(9)连接;制动器壳体(3)安装在轮毂(1)的外周上;制动器壳体(3)包括外端盖(302)和内端盖(301),中间盘(6)设置在外端盖(302)与内端盖(301)之间;中间盘(6)的内部设置有通气孔(12);中间盘(6)、外端盖(302)和内端盖(301)之间形成安装仓;制动活塞(7)设置在安装仓内部;制动活塞(7)将安装仓分隔成制动油池(13)与密封腔(14);制动油池(13)通过管道与外部制动油箱相连接;密封腔(14)通过管道与外部制动油箱相连接;制动活塞(7)的外周面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召明焦显阳韩晓强任娜
申请(专利权)人:莱州亚通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