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火抗爆隧道防护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0278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火抗爆隧道防护门系统,包括洞室侧面板(1)、隧道侧面板(2)以及耐火层(3);所述洞室侧面板(1)与所述隧道侧面板(2)之间设有横纵交错布置的钢桁架(5);横向以及纵向的所述钢桁架(5)与所述洞室侧面板(1)以及所述隧道侧面板(2)之间分别固定连接,形成若干个填充空间单元,各所述填充空间单元中分别填充有耐火材料,并在所述洞室侧面板(1)与所述隧道侧面板(2)之间形成耐火层(3),从而形成具有夹层结构的防护门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两层面板保证了防护门刚强度,耐火层材料提供了良好的隔热、耐火及抗爆的属性,且耐火材料分别通过每个浇筑孔对每个填充空间单元进行单独填充,保证整体受力均匀。

A Fire-proof and Explosion-proof Tunnel Protection Door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ire-proof and explosion-proof tunnel protection door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side panel of the tunnel (1), a side panel of the tunnel (2) and a fire-proof layer (3); a steel truss (5) with a cross-section arrangemen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ide panel of the tunnel (1) and the side panel of the tunnel (2); and a steel truss (5) with the side panel of the tunnel (1) and the side panel of the tunnel (2)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respectively. A number of filling space units are formed, each of which is filled with refractory materials, and a refractory layer (3) is formed between the side panel of the tunnel and the side panel of the tunnel, thereby forming a protective door system with sandwich structure. The two-layer plate ensures the rigidity and strength of the protective door, and the refractory layer material provides good properties of heat insulation, fire resistance and explosion resistance, and the refractory material fills each filling space unit individually through each casting hole to ensure the uniform force on the w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火抗爆隧道防护门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隧道防护门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火抗爆隧道防护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发展,尤其是客运专线的大规模建设,铁路隧道数量、长度逐年增加,铁路隧道的防火和救援设计问题日渐突出。新修订的《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在一定长度的隧道内设置横通道和设备洞室防护门。在灾害条件下,防护门对于保护洞室设备、保证信息畅通、人群疏散和创造逃生条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钢结构通常在表面涂刷防火涂料,阻滞火灾迅速蔓延。既有的耐火涂层是在制作完成的防护门表面涂上具有耐火性能的涂层材料,以达到耐火、抗爆的性能要求,但是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在防护门外部涂耐火涂层的方式,通常耐火效果不十分理想,并且厚度厚、自重大,隧道内空气湿度大、隧道活塞风作用下粘结力不好时极易脱落,腐蚀严重;2、防护门外部涂耐火涂层的方式,不能增强防护门的抗拉、抗弯的性能,不能对防护门起到抗冲击强力隧道活塞风的作用;3、除防护门表面涂抹外,没有设置其他的防火防爆的保护层;4、防护门表面粗糙,装饰性差;起重链条的设计不够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火抗爆隧道防护门系统,采用洞室侧面板、耐火层以及隧道侧面板形成“三明治式”防护门门体系统,其中,两层面板保证防护门刚强度,耐火层材料提供良好的隔热、耐火及抗爆的属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防火抗爆隧道防护门系统,包括洞室侧面板、隧道侧面板以及耐火层;其中,所述洞室侧面板设置于防护门的洞室侧,所述隧道侧面板设置于所述防护门的隧道侧,所述洞室侧面板与所述隧道侧面板之间设有横纵交错布置的钢桁架;并且,横向以及纵向的所述钢桁架与所述洞室侧面板以及所述隧道侧面板之间分别固定连接,形成若干填充空间单元,各所述填充空间单元中分别填充有耐火材料,并在所述洞室侧面板与所述隧道侧面板之间形成耐火层,从而形成具有夹层结构的防护门系统。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填充空间单元上具有至少一个浇筑孔,所述浇筑孔布置于所述洞室侧面板上,所述隧道侧面板为整块面板。进一步地,所述耐火材料选用玻璃纤维混凝土、普通纤维混凝土或珍珠岩材料。进一步地,所述钢桁架与所述洞室侧面板、所述隧道侧面板之间通过螺栓或者焊接方式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洞室侧面板、所述隧道侧面板以及所述耐火层构成所述防护门门扇,且所述防护门门扇的一侧与隔断墙钢筋混凝土之间设置起重链条。进一步地,所述起重链条一端的链条安装片通过螺栓、垫片以及螺母与所述洞室侧面板以及所述耐火层中预留螺栓孔固定连接,所述起重链条的另一端的所述链条安装片通过膨胀螺栓以及垫圈与所述隔断墙钢筋混凝土上的安装支座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起重链条距离地面高度为所述洞室侧面板高度的1/3处至2/3处。进一步地,每扇所述防护门门扇上至少设置1根所述起重链条,并与所述隔断墙钢筋混凝土相连。进一步地,所述防护门门扇一端设置活页,所述活页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以及垫板依次与门框以及门套相连,所述门套为矩形结构,其中两侧通过若干化学螺栓与所述隔断墙钢筋混凝土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起重链条与所述洞室侧面板以及所述耐火层中预留螺栓孔内、所述门框与所述隔断墙钢筋混凝土之间以及所述螺栓的安装孔洞内均设置防火防爆封堵材料。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防火抗爆隧道防护门系统,采用洞室侧面板、耐火层以及隧道侧面板形成“三明治式”防护门门体系统,其中,两层面板保证防护门刚强度,耐火层材料提供良好的隔热、耐火及抗爆的属性。横向的钢桁架以及纵向的钢桁架与两层面板中间形成多个填充空间单元,每个填充空间单元中分别布置浇筑孔。耐火材料分别通过每个浇筑孔对每个填充空间单元进行单独填充,有效避免整体填充而造成的填充不均匀,从而导致整个防火防爆的防护门受力不均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的防火抗爆隧道防护门系统,玻璃纤维作增强材料所组成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其具有优良的抗拉、抗弯、抗冲击强度及延伸率和韧性,同时具备玻璃纤维导热系数低、化学稳定性好、使用温度范围广,且无毒、无味、防火、吸音等特点,是理想的防火抗爆材料。(3)本专利技术的防火抗爆隧道防护门系统,化学锚栓相比于膨胀锚栓,将螺杆胶结固定于砼基材钻孔中,实现对固定件的锚固,增加了防护门的整体强度。(4)本专利技术的防火抗爆隧道防护门系统,防火抗爆封堵材料用于提升防护门除门体外的其他附件的防火抗爆性能的封堵材料。(5)本专利技术的防火抗爆隧道防护门系统,每扇防护门门扇至少有1根起重链条与洞室壁相连,起重链条将门体从洞室内侧用起重链条与墙体牵制,保证极端情况下门体无法突破门洞墙体向轨道侧倒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防火抗爆隧道防护门系统俯视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防火抗爆隧道防护门系统涉及的浇筑孔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I区域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防火抗爆隧道防护门系统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的II区域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防火抗爆隧道防护门系统俯视图二;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洞室侧面板、2-隧道侧面板、3-耐火层、4-浇筑孔、5-钢桁架、6-膨胀螺栓、7-化学螺栓、8-门套、9-门框、10-门扇、11-起重链条、12-隔断墙钢筋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防火抗爆隧道防护门系统俯视图一,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防火抗爆隧道防护门系统采用“三明治式”的门体夹层结构,防护门的门扇包括洞室侧面板1、隧道侧面板2以及耐火层3,防护门门扇的洞室侧为洞室侧面板1,防护门门扇的隧道侧为隧道侧面板2。洞室侧面板1和隧道侧面板2除了选择高强度合金钢面板外,还可以选用诸如玻璃钢面板、不锈钢板等,保证防护门刚强度。洞室侧面板1、隧道侧面板2之间为耐火层3,耐火层3中的耐火材料可选用诸如玻璃纤维混凝土、普通纤维混凝土、珍珠岩材料等,保证门体的耐火、抗爆性能。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防火抗爆隧道防护门系统涉及的浇筑孔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防火抗爆隧道防护门系统中,隧道侧面板2为整块面板,用于抵抗风压,洞室侧面板1上开设浇筑孔4,洞室侧面板1、隧道侧面板2之间设有横纵交错布置的方钢管组成的钢桁架5,保证门体的强度,钢桁架5与洞室侧面板1、隧道侧面板2之间通过螺栓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保证防护门的气密性。横向的钢桁架5以及纵向的钢桁架5与两层面板中间形成多个填充空间单元,每个填充空间单元中分别布置浇筑孔4。耐火材料分别通过每个浇筑孔4对每个填充空间单元进行单独填充,有效避免整体填充而造成的填充不均匀,从而导致整个防火防爆的防护门受力不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防火抗爆隧道防护门系统,采用洞室侧面板、耐火层以及隧道侧面板形成的防护门门体夹层结构构成,其中,两层面板保证防护门刚强度,耐火层材料提供良好的隔热、耐火及抗爆的属性。优选地,洞室侧面板1和隧道侧面板2的厚度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火抗爆隧道防护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洞室侧面板(1)、隧道侧面板(2)以及耐火层(3);其中,所述洞室侧面板(1)设置于防护门的洞室侧,所述隧道侧面板(2)设置于所述防护门的隧道侧,所述洞室侧面板(1)与所述隧道侧面板(2)之间设有横纵交错布置的钢桁架(5);并且,横向以及纵向的所述钢桁架(5)与所述洞室侧面板(1)以及所述隧道侧面板(2)之间分别固定连接,形成若干个填充空间单元,各所述填充空间单元中分别填充有耐火材料,并在所述洞室侧面板(1)与所述隧道侧面板(2)之间形成耐火层(3),从而形成具有夹层结构的防护门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火抗爆隧道防护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洞室侧面板(1)、隧道侧面板(2)以及耐火层(3);其中,所述洞室侧面板(1)设置于防护门的洞室侧,所述隧道侧面板(2)设置于所述防护门的隧道侧,所述洞室侧面板(1)与所述隧道侧面板(2)之间设有横纵交错布置的钢桁架(5);并且,横向以及纵向的所述钢桁架(5)与所述洞室侧面板(1)以及所述隧道侧面板(2)之间分别固定连接,形成若干个填充空间单元,各所述填充空间单元中分别填充有耐火材料,并在所述洞室侧面板(1)与所述隧道侧面板(2)之间形成耐火层(3),从而形成具有夹层结构的防护门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火抗爆隧道防护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填充空间单元上具有至少一个浇筑孔(4),所述浇筑孔(4)布置于所述洞室侧面板(1)上,所述隧道侧面板(2)为整块面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火抗爆隧道防护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材料为玻璃纤维混凝土、普通纤维混凝土或珍珠岩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火抗爆隧道防护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桁架(5)与所述洞室侧面板(1)、所述隧道侧面板(2)之间通过螺栓或者焊接方式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火抗爆隧道防护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洞室侧面板(1)、所述隧道侧面板(2)以及所述耐火层(3)构成所述防护门门扇(10),且所述防护门门扇(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垚耿明张俊岭张浩邱绍峰刘辉史明红殷勤周明翔张银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