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用城市绿地地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265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用城市绿地地基,包括硬质路面,道沿,导流口,过滤槽及壳体,所述壳体为绿地地基的外壳,所述壳体前端设置有道沿,所述壳体后端设置有集水池,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集水系统,所述集水系统与所述集水池连通,所述壳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相邻设置蓄水层,种植层,透水层及滤水层;所述硬质路面与道沿相连接,道沿上设置有若干个导流口,所述导流口连接过滤槽。该地基具有抗承载力强,透水性好、吸水率高、隔水性好,面源污染物消减率高等优点,降雨时吸入大量的雨水,干旱少雨时,又能将水分通过湿度梯度和毛细管力及时的提供给植物根系,吸水的同时将雨水中的面源污染物吸附在孔隙内部,起到净化水的作用。

Urban Green Space Foundation for Collapsible Loess Area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urban green land foundation for collapsible loess area, including hard pavement, road edge, diversion port, filter tank and shell. The shell is the outer shell of green land foundation. The front end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hannel edge, and the rear end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catchment pool.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catchment system. The water catchment system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catchment pool,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catchment pool. Water storage layer, planting layer, permeable layer and filter layer are arranged successively from top to bottom. The hard pavem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ad edge, and several diversion outlets are arranged on the road edge, and the diversion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lter tank. The founda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resistance to bearing capacity, good water permeability, high water absorption, good water resistance and high reduction rate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ants. It can absorb a large amount of rainwater when raining, and provide water to plant roots in time through humidity gradient and capillary force when raining is dry and less. It can absorb non-point source pollutants in rainwater while absorbing water, and play the role of purifying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用城市绿地地基
本专利技术涉及湿陷性黄土地区市政绿地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用城市绿地地基。
技术介绍
城市绿地作为生态环境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在维系城市生态平衡、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味、改善城市生态文明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是维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在陕西等西北五省关中和陕北等湿陷性黄土地区,由于湿陷性黄土特殊的土质,遇水浸湿,土质结构瞬间破坏,在上层土壤和种植物重力的作用下,城市绿地地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塌陷,严重者还会引起附件道路、建筑物地基的塌陷,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损失。为了消除黄土地基湿陷性效应,湿陷性黄土地区城市绿地地基目前普遍采用“高凸”模式,即绿地地面高于路面且形成较大的坡度,落差一般在300mm~1000mm,降雨时雨水沿着坡面经排水口直接排走,绿地地基几乎不吸附雨水,也就不会出现塌陷的现象,看似解决了湿陷性黄土绿地的塌陷问题,其实该模式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绿地湿陷性塌陷,反倒将本可利用的雨水资源白白浪费,而且还极大的增加了地下雨水系统的排水压力。陕西等西北五省湿陷性黄土分布区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水资源紧缺,而“高凸式”绿地需要经常性的采用自来水灌溉,致使人均饮用水资源更加的紧缺,城市绿地维护成本也会随之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针对上述湿陷性黄土地区城市绿地地基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用城市绿地地基结构,该地基具有抗承载力强,透水性好、吸水率高、隔水性好,面源污染物消减率高等优点,降雨时吸入大量的雨水,干旱少雨时,又能将水分通过湿度梯度和毛细管力及时的提供给植物根系,吸水的同时将雨水中的面源污染物吸附在孔隙内部,起到净化水的作用。基于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用城市绿地地基,包括硬质路面,道沿,导流口,过滤槽及壳体,所述壳体为绿地地基的外壳,所述壳体前端设置有道沿,所述壳体后端设置有集水池,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集水系统,所述集水系统与所述集水池连通,所述壳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相邻设置蓄水层,种植层,透水层及滤水层;所述硬质路面与道沿相连接,道沿上设置有若干个导流口,所述导流口连接过滤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还设有溢流口与雨水管道,所述溢流口与雨水管道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导流口侧壁还设有导流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集水池上还设有溢流管和输水泵,所述输水泵还连接有输水管。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蓄水层,用于对径流雨水的存蓄,其为种植层低于壳体200mm~300mm,形成的空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种植层为湿陷性黄土、陶质多孔材料颗粒、植物残骸混合填充形成。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体外墙,防水层,防渗层及土基,所述防水层敷设与所述壳体外墙侧壁,所述壳体外墙底部从上到下依次为防渗层和土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壳体外墙,为钢筋混凝土制成的“L”型预制品,对称设置在防渗层两侧,其“L”型底部与防渗层(603)形成的斜面与水平面有一定的夹角。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滤水层,为发泡陶质多孔材料填充形成,其高度为300mm~700m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集水系统,包括带孔盲管,所述带孔盲管上开有若干个圆孔,所述圆孔上覆盖有渗水土工合成材料。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用城市绿地地基,结构设计简单,施工方便,使用寿命长;降雨时,绿地地基吸入大量雨水,干旱时,又能将水分提供给植物根系,吸水的同时将雨水中的非点源污染物吸附在孔隙内部,过滤净化雨水;其核心材料发泡陶质多孔材料,抗压强度高、吸水饱和与干燥状态机械强度和其他物理性能均保持不变;该绿地地基可推广应用到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生态滞留池,增大雨水处理力度,还可与透水路面衔接,处理其排泄物,防止城市内涝,消减暴雨洪峰和径流总量,从源头对非点源污染物进行处理。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城市绿地地基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壳体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集水系统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硬质路面、2-道沿、3-导流口、4-导流板、5-过滤槽、6-壳体、601-壳体外墙、602-防水层、603-防渗层、604-土基、7-蓄水层、8-种植层、9-雨水管道、10-溢流口、11-透水层、12-滤水层、13-溢流管、14-集水池、15-输水泵、16-输水管、17-集水系统、1701-渗水土工合成材料、1702-集水管。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用城市绿地地基,包括硬质路面1,道沿2,导流口3,过滤槽5及壳体6,所述壳体6为绿地地基的外壳,所述壳体6前端设置有道沿2,所述壳体6后端设置有集水池14,所述壳体6底部设置有集水系统17,所述集水系统17与所述集水池14连通,所述壳体6内部从上到下依次相邻设置蓄水层7,种植层8,透水层11及滤水层12;所述硬质路面1与道沿2相连接,道沿2上设置有若干个导流口3,所述导流口3连接过滤槽5。所述壳体6内部还设有溢流口10与雨水管道9,所述溢流口10与雨水管道9连通。所述导流口3侧壁还设有导流板4。所述集水池14上还设有溢流管13和输水泵15,所述输水泵15还连接有输水管16。所述蓄水层7,用于对径流雨水的存蓄,其为种植层8低于壳体6200mm~300mm,形成的空间。所述种植层8为湿陷性黄土、陶质多孔材料颗粒、植物残骸混合填充形成。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6包括壳体外墙601,防水层602,防渗层603及土基604,所述防水层602敷设与所述壳体外墙601侧壁,所述壳体外墙601底部从上到下依次为防渗层603和土基604。所述壳体外墙601,为钢筋混凝土制成的“L”型预制品,对称设置在防渗层603两侧,其“L”型底部与防渗层(603)形成的斜面与水平面有一定的夹角。所述滤水层12,为发泡陶质多孔材料填充形成,其高度为300mm~700mm。如图3所示,所述集水系统17,包括带孔盲管1702,所述带孔盲管1702上开有若干个圆孔,所述圆孔上覆盖有渗水土工合成材料1701。在实际使用时,硬质路面1,为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道等经过硬化处理,渗水率差的路面;道沿2,采用水泥预制块或者芝麻灰、芝麻白等花岗岩石材;导流口3,沿道沿方向依次设置若干个,其数量及尺寸,需要依据路面尺寸与当地年平均降雨量计算得出;导流板4,采用水泥预制块或者芝麻灰、芝麻白等花岗岩石材,与道沿2材质相同;一个导流口3对应设置2个导流板4,导流板4与导流口3侧壁平齐;过滤槽5,选用镀锌网或者不锈钢网制成长方体空间,内部填充直径为30mm-60mm的陶质多孔材料,用于拦截径流雨水中体积较大的塑料袋、植物残骸,石块、沙粒、固体废弃物等,并对径流雨水做初级过滤;过滤槽5需要定期维护,清除其中的拦截物,并对内部填充的多孔材料进行冲洗、烘干,恢复其截污性能;每个导流口3处设置一个过滤槽5,过滤槽5需备件若干,以便清洗时更换;壳体6包括壳体外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用城市绿地地基,包括硬质路面(1),道沿(2),导流口(3),过滤槽(5)及壳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为绿地地基的外壳,所述壳体(6)前端设置有道沿(2),所述壳体(6)后端设置有集水池(14),所述壳体(6)底部设置有集水系统(17),所述集水系统(17)与所述集水池(14)连通,所述壳体(6)内部从上到下依次相邻设置蓄水层(7),种植层(8),透水层(11)及滤水层(12);所述硬质路面(1)与道沿(2)相连接,道沿(2)上设置有若干个导流口(3),所述导流口(3)连接过滤槽(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用城市绿地地基,包括硬质路面(1),道沿(2),导流口(3),过滤槽(5)及壳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为绿地地基的外壳,所述壳体(6)前端设置有道沿(2),所述壳体(6)后端设置有集水池(14),所述壳体(6)底部设置有集水系统(17),所述集水系统(17)与所述集水池(14)连通,所述壳体(6)内部从上到下依次相邻设置蓄水层(7),种植层(8),透水层(11)及滤水层(12);所述硬质路面(1)与道沿(2)相连接,道沿(2)上设置有若干个导流口(3),所述导流口(3)连接过滤槽(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用城市绿地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内部还设有溢流口(10)与雨水管道(9),所述溢流口(10)与雨水管道(9)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用城市绿地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口(3)侧壁还设有导流板(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用城市绿地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14)上还设有溢流管(13)和输水泵(15),所述输水泵(15)还连接有输水管(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用城市绿地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层(7),用于对径流雨水的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涛贾书雄王烟芝白战英马小鹏杨中英
申请(专利权)人: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