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施工输水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2563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施工输水水槽,包括前端槽体、后端槽体、软质橡胶套、过滤网板和支撑弹簧,所述前端槽体的顶部两边分别固定安装第一翻边板,后端槽体的面部两边分别固定安装第二翻边板,前端槽体和后端槽体的横截面为相同的弧形,第一翻边板和第二翻边板的横截面为相同的矩形,前端槽体和后端槽体之间通过若干支撑弹簧连接,从而实现前端槽体和后端槽体的弹性连接,支撑弹簧的外部包覆有软质橡胶套,软质橡胶套的两侧均粘连在前端槽体和后端槽体的侧壁上,所述水利施工输水水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拆装便利,且水槽之间采用弹性连接,提高水槽的环境适应能力,且具有良好过滤功能,提高输水效率。

A Water Conveying Flume for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ter conveyance trough for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which comprises a front-end trough body, a back-end trough body, a soft rubber sleeve, a filter screen plate and a support spring. The first flanging plate is fix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op of the front-end trough body, and the second flanging plate is fix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ace of the back-end trough body.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second flanging plate is the same rectangle, and the front end groove body and the back end groove body are connected by several supporting springs, so as to realize the elastic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ront end groove body and the back end groove body. The outer part of the supporting spring is covered with soft rubber sleeve. Both sides of the soft rubber sleeve are attached to the side walls of the front end groove body and the back end groove body. The water conveyance trough for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makes the water conveyance trough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use, convenient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and flexible connection between water tanks, which improves the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of water tanks, and has good filtering function and improves the water conveyance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施工输水水槽
本技术涉及水利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利施工输水水槽。
技术介绍
目前,农业水利或者城市水利中的水渠,一般都是传统的预制梯形水泥槽板铺设,梯形槽之间直接对接,或者通过简单的凸起和凹槽结构进行连接,但是由于水冲刷槽底,连接处容易松动断裂,造成漏水;同时由于预制梯形水泥槽板一般是放置于挖好的适形的沟槽内,沟槽的土质容易流失,土质流失后,容易产生空洞,造成单个槽板下沉,影响整个水渠的使用;目前的水渠上一般没有盖板等进行保护,容易落入树叶、垃圾,水渠两侧的泥土也容易被冲入水渠内,需要经常清理,若长期不清理,便造成阻塞,影响引水排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施工输水水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施工输水水槽,包括前端槽体、后端槽体、软质橡胶套、过滤网板和支撑弹簧,所述前端槽体的顶部两边分别固定安装第一翻边板,后端槽体的面部两边分别固定安装第二翻边板,前端槽体和后端槽体的横截面为相同的弧形,第一翻边板和第二翻边板的横截面为相同的矩形,前端槽体和后端槽体之间通过若干支撑弹簧连接,从而实现前端槽体和后端槽体的弹性连接,支撑弹簧的外部包覆有软质橡胶套,软质橡胶套的两侧均粘连在前端槽体和后端槽体的侧壁上,第一翻边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立柱,两个立柱对称设置,立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横板,横板的左右两侧底部均固定安装套杆,套杆的底部设有套筒,套筒内开设滑动内腔,套杆的底部滑动安装在套筒内,套杆的底部固定安装限位圆板,限位圆板的半径与套筒的滑动内腔半径相同,限位圆板的底部与套筒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套筒的底部外侧固定安装底板,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定位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翻边板的端面上开设卡接槽,卡接槽为矩形槽体,卡接槽的顶部开设第一螺纹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翻边板的端面上固定安装卡接板,卡接板与卡接槽相匹配,卡接板上开设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与第一螺纹孔相对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端槽体的内部固定安装过滤网板,过滤网板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端槽体和后端槽体均由不锈钢板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拆装快捷,通过定位锥将水槽固定在沟槽的两侧,从而提高水槽的稳定性,每个水槽的前端槽体和后端槽体之间采用弹性连接,从而能够适应够斜形沟槽,提高水槽的适用性和环境适应能力,且水槽采用悬吊的方式安装,可够避免水槽与沟槽底部直接接触,避免沟槽内土质流失,且通过压缩弹簧能够对水流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水槽连接处发生松动,且过滤网板能够将杂物进行过滤,方便后期清理,从而大大提高输水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水利施工输水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水利施工输水水槽中优选结构示意图。图3为水利施工输水水槽顶视图。图4为水利施工输水水槽侧视图。图中:前端槽体1、后端槽体2、第一翻边板3、第二翻边板4、软质橡胶套5、卡接板6、卡接槽7、第一螺纹孔8、第二螺纹孔9、过滤网板10、支撑弹簧11、立柱12、横板13、套杆14、套筒15、限位圆板16、压缩弹簧17、底板18和定位锥1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水利施工输水水槽,包括前端槽体1、后端槽体2、第一翻边板3、第二翻边板4、软质橡胶套5、卡接板6、卡接槽7、第一螺纹孔8、第二螺纹孔9、过滤网板10、支撑弹簧11、立柱12、横板13、套杆14、套筒15、限位圆板16、压缩弹簧17、底板18和定位锥19,所述前端槽体1的顶部两边分别固定安装第一翻边板3,后端槽体2的面部两边分别固定安装第二翻边板4,前端槽体1和后端槽体2的横截面为相同的弧形,第一翻边板3和第二翻边板4的横截面为相同的矩形,前端槽体1和后端槽体2之间通过若干支撑弹簧11连接,从而实现前端槽体1和后端槽体2的弹性连接,支撑弹簧11的外部包覆有软质橡胶套5,软质橡胶套5的两侧均粘连在前端槽体1和后端槽体2的侧壁上,第一翻边板3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立柱12,两个立柱12对称设置,立柱12的顶部固定安装横板13,横板13的左右两侧底部均固定安装套杆14,套杆14的底部设有套筒15,套筒15内开设滑动内腔,套杆14的底部滑动安装在套筒15内,套杆14的底部固定安装限位圆板16,限位圆板16的半径与套筒15的滑动内腔半径相同,限位圆板16的底部与套筒15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17,套筒15的底部外侧固定安装底板18,底板18的底部固定安装定位锥19;所述第二翻边板4的端面上开设卡接槽7,卡接槽7为矩形槽体,卡接槽7的顶部开设第一螺纹孔8;所述第一翻边板3的端面上固定安装卡接板6,卡接板6与卡接槽7相匹配,卡接板6上开设第二螺纹孔9,第二螺纹孔9与第一螺纹孔8相对应;所述前端槽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过滤网板10,过滤网板10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前端槽体1和后端槽体2均由不锈钢板制成;使用时,将水槽依次连接,将相邻两个水槽的前端槽体1和后端槽体2一一对应,并将卡接板6插入卡接槽7中,通过锁紧螺栓分别拧入第一螺纹孔8和第二螺纹孔9内,从而使相邻两个水槽的前端槽体1和后端槽体2固定连接,通过定位锥19将水槽固定在沟槽的两侧,从而提高水槽的稳定性,每个水槽的前端槽体1和后端槽体2之间采用弹性连接,从而能够适应够斜形沟槽,提高水槽的适用性和环境适应能力,且水槽采用悬吊的方式安装,可够避免水槽与沟槽底部直接接触,避免沟槽内土质流失,且通过压缩弹簧17能够对水流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水槽连接处发生松动,且过滤网板10能够将杂物进行过滤,方便后期清理,从而大大提高输水效率。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水槽依次连接,将相邻两个水槽的前端槽体1和后端槽体2一一对应,并将卡接板6插入卡接槽7中,通过锁紧螺栓分别拧入第一螺纹孔8和第二螺纹孔9内,从而使相邻两个水槽的前端槽体1和后端槽体2固定连接,通过定位锥19将水槽固定在沟槽的两侧,从而提高水槽的稳定性,每个水槽的前端槽体1和后端槽体2之间采用弹性连接,从而能够适应够斜形沟槽,提高水槽的适用性和环境适应能力,且水槽采用悬吊的方式安装,可够避免水槽与沟槽底部直接接触,避免沟槽内土质流失,且通过压缩弹簧17能够对水流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水槽连接处发生松动,且过滤网板10能够将杂物进行过滤,方便后期清理,从而大大提高输水效率。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施工输水水槽,包括前端槽体(1)、后端槽体(2)、软质橡胶套(5)、过滤网板(10)和支撑弹簧(1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槽体(1)的顶部两边分别固定安装第一翻边板(3),后端槽体(2)的面部两边分别固定安装第二翻边板(4),前端槽体(1)和后端槽体(2)的横截面为相同的弧形,第一翻边板(3)和第二翻边板(4)的横截面为相同的矩形,前端槽体(1)和后端槽体(2)之间通过若干支撑弹簧(11)连接,从而实现前端槽体(1)和后端槽体(2)的弹性连接,支撑弹簧(11)的外部包覆有软质橡胶套(5),软质橡胶套(5)的两侧均粘连在前端槽体(1)和后端槽体(2)的侧壁上,第一翻边板(3)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立柱(12),两个立柱(12)对称设置,立柱(12)的顶部固定安装横板(13),横板(13)的左右两侧底部均固定安装套杆(14),套杆(14)的底部设有套筒(15),套筒(15)内开设滑动内腔,套杆(14)的底部滑动安装在套筒(15)内,套杆(14)的底部固定安装限位圆板(16),限位圆板(16)的半径与套筒(15)的滑动内腔半径相同,限位圆板(16)的底部与套筒(15)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17),套筒(15)的底部外侧固定安装底板(18),底板(18)的底部固定安装定位锥(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施工输水水槽,包括前端槽体(1)、后端槽体(2)、软质橡胶套(5)、过滤网板(10)和支撑弹簧(1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槽体(1)的顶部两边分别固定安装第一翻边板(3),后端槽体(2)的面部两边分别固定安装第二翻边板(4),前端槽体(1)和后端槽体(2)的横截面为相同的弧形,第一翻边板(3)和第二翻边板(4)的横截面为相同的矩形,前端槽体(1)和后端槽体(2)之间通过若干支撑弹簧(11)连接,从而实现前端槽体(1)和后端槽体(2)的弹性连接,支撑弹簧(11)的外部包覆有软质橡胶套(5),软质橡胶套(5)的两侧均粘连在前端槽体(1)和后端槽体(2)的侧壁上,第一翻边板(3)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立柱(12),两个立柱(12)对称设置,立柱(12)的顶部固定安装横板(13),横板(13)的左右两侧底部均固定安装套杆(14),套杆(14)的底部设有套筒(15),套筒(15)内开设滑动内腔,套杆(14)的底部滑动安装在套筒(15)内,套杆(1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源源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