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5904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包括水渠本体、引水槽和过滤网框,水渠本体的顶部设有若干顶杆,若干顶杆的底部均嵌设有滑槽,每个滑槽两侧的内壁均通过滑头与滑块的两侧滑动连接,每个滑块底端的两侧均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分别与固定板顶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该装置内部设有过滤网框,该过滤网框顺着水流设置,可以对沟渠内部的杂质进行收集过滤,定期清理,可以保存沟渠内部水质的干净,保障该沟渠的畅通性;该装置的两侧均设有引水槽,且引水槽的底部通过连接管道与水渠本体进行连通,当需要取用水渠本体内部的水源时,取用方便且安全,使该装置使用更具有实用性。

A structure of ditch foundation for wetland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itch foundation structure for wetland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water canal, which comprises a canal body, a diversion trough and a filter mesh frame. The top of the cana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top poles, and the bottom of several top poles is embedded with sliding grooves. The inner walls of each sliding trough are sliding connected with both sides of the sliding block through sliding heads,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bottom end of each sliding block are respectively fixed by the first electric telescopic pole. The two sides of the top of the fixed plate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itch foundation structure for wetland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The inner part of the device is equipped with a filter frame, which is arranged along the flow of water. The filter frame can collect and filter impurities in the ditch and regularly clean up. The water quality in the ditch can be kept clean and the patency of the ditch can be ensured. The two sides of the device are equipped with a water diversion trough. And the bottom of the diversion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of the canal through connecting pipes. When the water source inside the canal body needs to be taken, it is convenient and safe to use, which makes the device more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渠沟基,特别涉及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属于水渠

技术介绍
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也越来越注重水资源的利用,近年来我们国家实施了南水北调这个举措,很好的解决了北方缺水的问题,同时将南方充足的水资源利用起来,在早期,城市人口成长的限制往往是取决于水源缺乏,在多数状况下,解决的办法就是建造一条引水渠,引水渠是大型而且由高墙所筑成的工程,可将高山及丘陵附近的水源引到城内,再通过引水渠运送大量的水到城市之中。传统的沟渠在使用时,水内会掉落漂浮物或者杂物,这些杂质不仅影响水质,也会造成沟渠内部的堵塞;传统的沟渠在使用时,当需要对渠道内部的水进行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同时不便于外部小动物的饮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使用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包括水渠本体、引水槽和过滤网框,所述水渠本体的顶部设有若干顶杆,若干所述顶杆的底部均嵌设有滑槽,每个所述滑槽两侧的内壁均通过滑头与滑块的两侧滑动连接,每个所述滑块底端的两侧均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分别与安装板顶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与过滤网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渠本体固定设置在地表的内部,两侧水渠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引水槽,两个所述引水槽的底部均通过连接管道分别与水渠本体底部相通,且两个连接管道均设置在地表的内部,两个所述引水槽的外部均设有环形槽体,所述环形槽体的底部固定设有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的顶部通过若干弹簧与顶环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引水槽的内壁均固定设有四个固定板,每个引水槽的内部均设有网板,两个所述网板的四个边侧均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分别与四个固定板的中部一一对应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渠本体的一侧设有若干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若干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均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水渠本体的一侧设有控制开关,每个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均通过压力开关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每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均通过控制开关与蓄电池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力开关的型号为MTDP-CX30AJ2DN1303型压力开关。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外部和八个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外部均设有防水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大小和型号均相同,八个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大小和型号均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该装置内部设有过滤网框,该过滤网框顺着水流设置,可以对沟渠内部的杂质进行收集过滤,定期清理,可以保存沟渠内部水质的干净,保障该沟渠的畅通性;该装置的两侧均设有引水槽,且引水槽的底部通过连接管道与水渠本体进行连通,当需要取用水渠本体内部的水源时,取用方便且安全,同时该装置也便于小动物的引水,使该装置使用更具有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引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过滤网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渠本体;2、连接管道;3、引水槽;4、第一电动伸缩杆;5、滑块;6、顶杆;7、地表;8、过滤网框;9、压力开关;10、弹簧;11、顶环;12、第二电动伸缩杆;13、固定板;14、环形槽体;15、网板;16、安装板;17、滑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包括水渠本体1、引水槽3和过滤网框8,水渠本体1的顶部设有若干顶杆6,若干顶杆6的底部均嵌设有滑槽,每个滑槽两侧的内壁均通过滑头17与滑块5的两侧滑动连接,每个滑块5底端的两侧均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4分别与安装板16顶端的两侧固定连接,安装板16的底部与过滤网框8的顶部固定连接,水渠本体1固定设置在地表7的内部,两侧水渠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引水槽3,两个引水槽3的底部均通过连接管道2分别与水渠本体1底部相通,且两个连接管道2均设置在地表7的内部,两个引水槽3的外部均设有环形槽体14,环形槽体14的底部固定设有压力开关9,压力开关9的顶部通过若干弹簧10与顶环11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引水槽3的内壁均固定设有四个固定板13,每个引水槽3的内部均设有网板15,两个网板15的四个边侧均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12分别与四个固定板13的中部一一对应固定连接。优选的,水渠本体1的一侧设有若干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若干太阳能电池板均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水渠本体1的一侧设有控制开关,每个第二电动伸缩杆12均通过压力开关9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每个第一电动伸缩杆均通过控制开关与蓄电池电性连接,该装置内部的电性连接关系。优选的,压力开关9的型号为MTDP-CX30AJ2DN1303型压力开关,压力开关9的型号。优选的,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4的外部和八个第二电动伸缩杆12的外部均设有防水套,防止电动伸缩杆内部进水而损坏。优选的,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4的大小和型号均相同,八个第二电动伸缩杆12的大小和型号均相同,防止电动伸缩杆工作不同步,造成装置的倾斜。具体使用时,本技术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使用时,将过滤网框8的开口方向逆着水流方向设置,过滤网框8对水流内部的杂质进行清理和收集,一段时间后,通过电动伸缩杆4将该过滤网框8升上来,并将该过滤网框8通过滑块5沿着顶杆6的底部滑至该水渠本体1的边侧,便于清理,当需要用水渠本体1内部的水源时,只需要靠近引水槽3,踩动顶环11时,顶环11通过弹簧10触动压力开关9并启动第二电动伸缩杆12将网板15下降,该网板15不仅可以防止杂物进入水内造成堵塞,同时防止人或者小动物掉落到该引水槽3的内部,使该装置使用更加安全。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包括水渠本体(1)、引水槽(3)和过滤网框(8),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渠本体(1)的顶部设有若干顶杆(6),若干所述顶杆(6)的底部均嵌设有滑槽,每个所述滑槽两侧的内壁均通过滑头(17)与滑块(5)的两侧滑动连接,每个所述滑块(5)底端的两侧均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4)分别与安装板(16)顶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16)的底部与过滤网框(8)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渠本体(1)固定设置在地表(7)的内部,两侧水渠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引水槽(3),两个所述引水槽(3)的底部均通过连接管道(2)分别与水渠本体(1)底部相通,且两个连接管道(2)均设置在地表(7)的内部,两个所述引水槽(3)的外部均设有环形槽体(14),所述环形槽体(14)的底部固定设有压力开关(9),所述压力开关(9)的顶部通过若干弹簧(10)与顶环(11)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引水槽(3)的内壁均固定设有四个固定板(13),每个引水槽(3)的内部均设有网板(15),两个所述网板(15)的四个边侧均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12)分别与四个固定板(13)的中部一一对应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包括水渠本体(1)、引水槽(3)和过滤网框(8),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渠本体(1)的顶部设有若干顶杆(6),若干所述顶杆(6)的底部均嵌设有滑槽,每个所述滑槽两侧的内壁均通过滑头(17)与滑块(5)的两侧滑动连接,每个所述滑块(5)底端的两侧均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4)分别与安装板(16)顶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16)的底部与过滤网框(8)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渠本体(1)固定设置在地表(7)的内部,两侧水渠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引水槽(3),两个所述引水槽(3)的底部均通过连接管道(2)分别与水渠本体(1)底部相通,且两个连接管道(2)均设置在地表(7)的内部,两个所述引水槽(3)的外部均设有环形槽体(14),所述环形槽体(14)的底部固定设有压力开关(9),所述压力开关(9)的顶部通过若干弹簧(10)与顶环(11)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引水槽(3)的内壁均固定设有四个固定板(13),每个引水槽(3)的内部均设有网板(15),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生黄金乐谢嘉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永丰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