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台的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2263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包装台的缓冲装置,包括包装平台,所述包装平台包括操作台,包装平台下方设有设有支撑架,所述包装台的内侧对称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缓冲支架、第三缓冲支架和第四缓冲支架,所述第一缓冲支架上设有第一缓冲杆,所述第二缓冲支架、第三缓冲支架和第四缓冲支架内分别设有第二缓冲杆、第三缓冲杆和第四缓冲杆,第二缓冲杆、第三缓冲杆和第四缓冲杆与第一缓冲杆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缓冲杆与第四缓冲杆之间设有第一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装台的缓冲装置通过缓冲杆和支架的相互作用,缓冲杆挤压弹性件,包装物在与包装台接触时候对包装物进行缓冲,确保高速作业的同时,减少了对包装品的损伤,提高了工作效率。

A Cushioning Device for Packing Tab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ushioning device for a packaging table, which comprises a packaging platform, an operating platform, and a support frame under the packaging platform. The inner side of the packaging table is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a second buffer bracket, a third buffer bracket and a fourth buffer bracket with array distribution. The first buffer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uffer rod, and the second buffer bracket and the fourth buffer bracket are arranged on the first buffer bracket. The second buffer rod, the third buffer rod and the fourth buffer rod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third buffer rod and the fourth buffer rod. The structure of the second buffer rod, the third buffer rod and the fourth buffer rod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first buffer rod. The first buffer rod and the fourth buffer rod are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support. The cushioning device of the packaging table of the utility model extrudes the elastic parts by the cushioning rod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ushioning rod and the bracket. When the packaging is in contact with the packaging table, the packaging is cushioned to ensure high-speed 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damage to the packaging products is reduced and the work efficienc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装台的缓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缓冲装置,具体是一种包装台的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包装过程中,很多的物品要求轻拿轻放,以保证其品质和外观的完整性和美观度,但是批量生产的包装,为了达到包装的速度,很难让作业人员做到轻拿轻放,此时,对包装的作业平台做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包装平台,确保作业人员在高速作业的同时,减少对被包装物品的损伤,确保其使用质量,以及外观的外观的完整性和美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台的缓冲装置,通过T型滑块在T型槽内的滑动,缓冲杆和支架的相互作用,缓冲杆挤压弹性件,确保包装物在与包装台接触时候对包装物进行缓冲。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包装台的缓冲装置,包括包装平台,所述包装平台包括操作台。所述包装平台下方设有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阵列分布的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下方设有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缓冲支架。所述包装平台的内侧对称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缓冲支架、第三缓冲支架和第四缓冲支架,第二缓冲支架、第三缓冲支架和第四缓冲支架同第一缓冲支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缓冲支架上设有第一缓冲杆,第一缓冲杆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块,另一端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上设有对称分布的支撑轴,支撑轴上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缓冲支架、第三缓冲支架和第四缓冲支架内分别设有第二缓冲杆、第三缓冲杆和第四缓冲杆,第二缓冲杆、第三缓冲杆和第四缓冲杆与第一缓冲杆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缓冲杆与第四缓冲杆之间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一端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旋转面,第一旋转面上设有第二贯穿孔,第一支架的另一端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旋转面,第二旋转面上设有第三贯穿孔。所述第一缓冲杆与第二缓冲杆、第二缓冲杆与第三缓冲杆、第三缓冲杆与第四缓冲杆之间分别设有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连接方式同与第一缓冲杆、第四缓冲杆与第一支架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台下方设有整列分布的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设有T型导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T型槽,T型导轨位于T型槽内滑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冲支架内设有圆形槽,圆形槽的一端设有圆形限位卡块,圆形限位卡块上设有第一贯穿孔。进一步的,所述圆形槽内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作用于圆形槽的内壁,另一端作用于第一缓冲杆上的第一限位块。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缓冲支架与第二缓冲杆、第三缓冲支架与第三缓冲杆、第四缓冲支架与第四缓冲杆之间同样设有弹性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包装台的缓冲装置结构简单,适于实用;2、本技术包装台的缓冲装置通过缓冲杆和支架的相互作用,缓冲杆挤压弹性件,包装物在与包装台接触时候对包装物进行缓冲,确保高速作业的同时,减少了对包装品的损伤,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包装平台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支撑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缓冲装置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图4中局部A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缓冲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缓冲装置局部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第一支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一种包装台的缓冲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包装平台1,如图2所示,包装平台1包括操作台11,操作台11下方设有整列分布的第一支撑板111,第一支撑板111上设有T型导轨112。包装平台1下方设有设有支撑架2,如图3所示,支撑架2包括阵列分布的第二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1上设有T型槽211,T型导轨112位于T型槽211内滑动,第二支撑板21下方设有第三支撑板212,第三支撑板212与第二支撑板21紧固连接,第三支撑板212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缓冲支架22。第一缓冲支架22内设有圆形槽221,如图7所示,圆形槽221的一端设有圆形限位卡块222,圆形限位卡块222上设有第一贯穿孔223。包装平台1的内侧对称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缓冲支架12、第三缓冲支架14和第四缓冲支架16,如图5所示,第二缓冲支架12、第三缓冲支架14和第四缓冲支架16同第一缓冲支架22的结构相同。第一缓冲支架22上设有第一缓冲杆23,如图6、图7所示,第一缓冲杆23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块231,另一端设有支撑块232,支撑块232上设有对称分布的支撑轴234,支撑轴234上设有第二限位块233。圆形限位卡块222将第一缓冲杆23卡在第一缓冲支架22的圆形槽221内移动,如图7所示,圆形槽221内设有弹性件7,弹性件7的一端作用于圆形槽221的内壁,另一端作用于第一缓冲杆23上的第一限位块231。第二缓冲支架12、第三缓冲支架14和第四缓冲支架16内分别设有第二缓冲杆13、第三缓冲杆15和第四缓冲杆17,如图5所示,第二缓冲杆13、第三缓冲杆15和第四缓冲杆17与第一缓冲杆23的结构相同,第二缓冲支架12与第二缓冲杆13、第三缓冲支架14与第三缓冲杆15、第四缓冲支架16与第四缓冲杆17之间同样设有弹性件7。第一缓冲杆23与第四缓冲杆17之间设有第一支架3,如图8所示,第一支架3的一端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旋转面31,第一旋转面31上设有第二贯穿孔32,第二贯穿孔32与第一缓冲杆23上的支撑轴234转动连接,第一支架3的另一端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旋转面33,第二旋转面33上设有第三贯穿孔34,三贯穿孔34与第四缓冲杆17上的支撑轴234转动连接。第一缓冲杆23与第二缓冲杆13、第二缓冲杆13与第三缓冲杆15、第三缓冲杆15与第四缓冲杆17之间分别设有第二支架4、第三支架5和第四支架6,连接方式同与第一缓冲杆23、第四缓冲杆17与第一支架3的相同。使用时,包装平台1受包装品挤压,包装平台1上的T型导轨112在支撑架2上的T型槽211内上下移动,包装平台1向下移动,第三缓冲杆15在弹性将7的作用下,对两侧的第三支架5和第四支架6产生张力,使得两侧的第二缓冲杆13和第四缓冲杆17作用的两侧的弹性件7,从而达到对包装平台1上的包装品缓冲的目的。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台的缓冲装置,包括包装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平台(1)包括操作台(11);所述包装平台(1)下方设有设有支撑架(2),支撑架(2)包括阵列分布的第二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1)下方设有第三支撑板(212),第三支撑板(212)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缓冲支架(22);所述包装平台(1)的内侧对称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缓冲支架(12)、第三缓冲支架(14)和第四缓冲支架(16),第二缓冲支架(12)、第三缓冲支架(14)和第四缓冲支架(16)同第一缓冲支架(2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缓冲支架(22)上设有第一缓冲杆(23),第一缓冲杆(23)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块(231),另一端设有支撑块(232),支撑块(232)上设有对称分布的支撑轴(234),支撑轴(234)上设有第二限位块(233);所述第二缓冲支架(12)、第三缓冲支架(14)和第四缓冲支架(16)内分别设有第二缓冲杆(13)、第三缓冲杆(15)和第四缓冲杆(17),第二缓冲杆(13)、第三缓冲杆(15)和第四缓冲杆(17)与第一缓冲杆(23)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缓冲杆(23)与第四缓冲杆(17)之间设有第一支架(3),第一支架(3)的一端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旋转面(31),第一旋转面(31)上设有第二贯穿孔(32),第一支架(3)的另一端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旋转面(33),第二旋转面(33)上设有第三贯穿孔(34);所述第一缓冲杆(23)与第二缓冲杆(13)、第二缓冲杆(13)与第三缓冲杆(15)、第三缓冲杆(15)与第四缓冲杆(17)之间分别设有第二支架(4)、第三支架(5)和第四支架(6),连接方式同与第一缓冲杆(23)、第四缓冲杆(17)与第一支架(3)的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台的缓冲装置,包括包装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平台(1)包括操作台(11);所述包装平台(1)下方设有设有支撑架(2),支撑架(2)包括阵列分布的第二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1)下方设有第三支撑板(212),第三支撑板(212)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缓冲支架(22);所述包装平台(1)的内侧对称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缓冲支架(12)、第三缓冲支架(14)和第四缓冲支架(16),第二缓冲支架(12)、第三缓冲支架(14)和第四缓冲支架(16)同第一缓冲支架(2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缓冲支架(22)上设有第一缓冲杆(23),第一缓冲杆(23)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块(231),另一端设有支撑块(232),支撑块(232)上设有对称分布的支撑轴(234),支撑轴(234)上设有第二限位块(233);所述第二缓冲支架(12)、第三缓冲支架(14)和第四缓冲支架(16)内分别设有第二缓冲杆(13)、第三缓冲杆(15)和第四缓冲杆(17),第二缓冲杆(13)、第三缓冲杆(15)和第四缓冲杆(17)与第一缓冲杆(23)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缓冲杆(23)与第四缓冲杆(17)之间设有第一支架(3),第一支架(3)的一端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旋转面(31),第一旋转面(31)上设有第二贯穿孔(32),第一支架(3)的另一端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旋转面(33),第二旋转面(33)上设有第三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孟龙王玉浩梁慢利谢辉
申请(专利权)人:阜阳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