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用液压上翻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2191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用液压上翻门,包括下门船身、船身墙体、船门和上门船身,下门船身与上门船身之间通过船身墙体固定连接,下门船身与上门船身之间活动连接有船门,上门船身内部设有第一内腔,船门上端位于第一内腔内部套有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两端滑动连接在第一内腔内壁上,第二传动杆表面位于船门之间套有套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两个液压缸和一个电机,操控控制器,就可以让船门被其中一个液压缸顶起打开,随后再被另一个液压缸带动收缩到船身里,便于缩小船门对船身的占地面积,而且还方便开关船门,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安全性也更高,整个液压上翻门运行合理,密封性高,操作简单,便于使用。

A Ship Hydraulic Upturn Do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ydraulic upside-down door for ships, which comprises a lower door hull, a hull wall, a door and an upper door hull. The lower door hull and the door hull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through the hull wall. A door is movably connected between the lower door hull and the door hull, and the door hull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chamber. The upper end of the door is located in the first chamber, and a second transmission rod is arranged inside the door. The two ends of the driving rod are sliding connected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chamber, and the surface of the second driving rod is located between the ship doors with sleeve plates.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by designing two hydraulic cylinders and an electric motor, and controlling the controller, the ship door can be lifted and opened by one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s, and then driven and contracted to the hull by another hydraulic cylinder, so as to reduce the ship door pair. The area occupied by the hull is also convenient to open and close the door. The degree of automation is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safety is higher. The whole hydraulic upside-down door has reasonable operation, high sealing, simple operation and easy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用液压上翻门
本技术涉及一种上翻门,特别涉及一种船舶用液压上翻门,属于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液压上翻门是通过液压传动原理将门窗可以自动顶起到顶端,方便人们出行,这样的上翻门使用方便,而且安全性也比较高,对于现有的船舶来说,使用的船门更多的是通过铰链加门锁来实现船门的开关,这样的设置比较简单,结构比较单一,自动化程度不高,而且对于船门两边的人员来说会有所影响,另外传统的船舶船门被打开后不能被收缩到船身里,这样就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影响船员的活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船舶用液压上翻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船舶用液压上翻门,包括下门船身、船身墙体、船门和上门船身,所述下门船身与上门船身之间通过船身墙体固定连接,所述下门船身与上门船身之间活动连接有船门,所述上门船身内部设有第一内腔,所述船门上端位于第一内腔内部套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两端滑动连接在第一内腔内壁上,所述第二传动杆表面位于船门之间套有套板,所述套板远离第二传动杆一端水平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远离套板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船身墙体两个对立侧面内部均设有第二内腔,两个所述第二内腔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电机,两个所述电机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联轴器,两个所述联轴器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位于船身墙体外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面对船门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两个所述第一液压缸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杆,两个所述第一液压杆顶端均设有凸台,所述船门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一对连接架,两个所述连接架分别对应与两个凸台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架与凸台之间通过第一传动杆活动连接,所述船身墙体侧面底端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门船身内部与船门底端连接处设有锁孔,所述锁孔内壁上设有磁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LC控制器为QD75P4N型PLC控制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船门与第二传动杆连接处呈“凹”字型形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与下门船身呈45°角。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船舶用液压上翻门,其内部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计两个液压缸和一个电机,操控控制器,就可以让船门被其中一个液压缸顶起打开,随后再被另一个液压缸带动收缩到船身里,便于缩小船门对船身的占地面积,而且还方便开关船门,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安全性也更高,整个液压上翻门运行合理,密封性高,操作简单,便于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面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门船身;2、锁孔;3、磁铁;4、船身墙体;5、PLC控制器;6、船门;7、支撑板;8、第一液压缸;9、第一液压杆;10、凸台;11、第一传动杆;12、连接架;13、上门船身;14、第二传动杆;15、套板;16、第二液压杆;17、第一内腔;18、第二液压缸;19、转轴;20、联轴器;21、电机;22、第二内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船舶用液压上翻门,包括下门船身1、船身墙体4、船门6和上门船身13,下门船身1与上门船身13之间通过船身墙体4固定连接,下门船身1与上门船身13之间活动连接有船门6,上门船身13内部设有第一内腔17,船门6上端位于第一内腔17内部套有第二传动杆14,第二传动杆14两端滑动连接在第一内腔17内壁上,第二传动杆14表面位于船门6之间套有套板15,套板15远离第二传动杆14一端水平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16,第二液压杆16远离套板15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8,船身墙体4两个对立侧面内部均设有第二内腔22,两个第二内腔22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电机21,两个电机21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联轴器20,两个联轴器20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转轴19,两个转轴19位于船身墙体4外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两个支撑板7面对船门6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8,两个第一液压缸8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杆9,两个第一液压杆9顶端均设有凸台10,船门6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一对连接架12,两个连接架12分别对应与两个凸台10活动连接,连接架12与凸台10之间通过第一传动杆11活动连接,船身墙体4侧面底端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5。下门船身1内部与船门6底端连接处设有锁孔2,锁孔2内壁上设有磁铁3,便于密封,PLC控制器5为QD75P4N型PLC控制器5,便于操控第一液压缸8和第二液压缸18以及电机21,船门6与第二传动杆14连接处呈“凹”字型形状,便于船门6上下翻动,支撑板7与下门船身1呈45°角,便于支撑船门6。具体的,本技术使用时,通过操控PLC控制器5,使得第一液压缸8运动,第一液压杆9开始伸长进而顶起船门6直到水平,然后再次操控PLC控制器5,将第二液压缸18和电机21运行起来,让第二液压杆16开始收缩进而将船门6往上门船身13的第一内腔17内收缩,与此同时,电机21运行带动转轴19旋转,进而支撑板7也开始转动,保证船门6进入第一内腔17的同时,电机21运行可以让第一液压缸8也跟着转,这样船门6收缩就不会受阻,而且收缩过程中,第一液压缸8同时也会让第一液压杆9收缩,避免第一液压杆9太长影响船门6进入第一内腔1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用液压上翻门,包括下门船身(1)、船身墙体(4)、船门(6)和上门船身(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门船身(1)与上门船身(13)之间通过船身墙体(4)固定连接,所述下门船身(1)与上门船身(13)之间活动连接有船门(6),所述上门船身(13)内部设有第一内腔(17),所述船门(6)上端位于第一内腔(17)内部套有第二传动杆(14),所述第二传动杆(14)两端滑动连接在第一内腔(17)内壁上,所述第二传动杆(14)表面位于船门(6)之间套有套板(15),所述套板(15)远离第二传动杆(14)一端水平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16),所述第二液压杆(16)远离套板(15)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8),所述船身墙体(4)两个对立侧面内部均设有第二内腔(22),两个所述第二内腔(22)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电机(21),两个所述电机(21)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联轴器(20),两个所述联轴器(20)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转轴(19),两个所述转轴(19)位于船身墙体(4)外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两个所述支撑板(7)面对船门(6)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8),两个所述第一液压缸(8)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杆(9),两个所述第一液压杆(9)顶端均设有凸台(10),所述船门(6)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一对连接架(12),两个所述连接架(12)分别对应与两个凸台(10)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架(12)与凸台(10)之间通过第一传动杆(11)活动连接,所述船身墙体(4)侧面底端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用液压上翻门,包括下门船身(1)、船身墙体(4)、船门(6)和上门船身(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门船身(1)与上门船身(13)之间通过船身墙体(4)固定连接,所述下门船身(1)与上门船身(13)之间活动连接有船门(6),所述上门船身(13)内部设有第一内腔(17),所述船门(6)上端位于第一内腔(17)内部套有第二传动杆(14),所述第二传动杆(14)两端滑动连接在第一内腔(17)内壁上,所述第二传动杆(14)表面位于船门(6)之间套有套板(15),所述套板(15)远离第二传动杆(14)一端水平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16),所述第二液压杆(16)远离套板(15)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8),所述船身墙体(4)两个对立侧面内部均设有第二内腔(22),两个所述第二内腔(22)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电机(21),两个所述电机(21)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联轴器(20),两个所述联轴器(20)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转轴(19),两个所述转轴(19)位于船身墙体(4)外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华杨钧张晓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欣帆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