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浮动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175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途浮动卡具,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左侧贴合有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左侧加工有卡块,所述第二本体的右侧开设有滑道,所述第二转块与第一本体间隙配合,所述第二转块的顶端与第三转块的右侧相啮合,所述第三转块的顶端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三转块与第一本体间隙配合。该多用途浮动卡具,通过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卡块和滑道的配合,使第一本体能够相对第二本体在卡块和滑道的配合下滑道,通过第一转块、齿轮、螺纹杆和第二本体的配合,使偏心后的第一本体能够相对第二本体固定,通过推块、滑杆、短杆、弹簧和卡爪的配合,使推块运动时能够带动卡爪运动,使用方法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A Multipurpose Floating Fix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purpose floating clamp,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body and a second body. The left side of the first body is fitted with a second body, the left side of the first body is processed with a card block, the right side of the second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lideway, the second rotating block matches with the clearance of the first body, the top of the second rotating block meshes with the right side of the third rotating block. The top of the third rotat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chuck, and the third rotating block matches with the clearance of the first body. The multi-purpose floating clamp enables the first body to be fixed relative to the second body through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first body, the second body, the clamp block and the slideway, and the eccentric first body can be fixed relative to the second body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the first rotating block, the gear, the screw rod and the second body. The eccentric first body can be matched with the second body through the matching of the pusher, the slider, the short rod, the spring and the clamping claw.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method,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easy popula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浮动卡具
本技术涉及多用途浮动卡具
,具体为一种多用途浮动卡具。
技术介绍
卡具是用于夹住工件的夹具,其种类有很多按形状,U型卡具、小盒卡具等;按材料,钢板卡具、钢丝绳卡具、钻头卡具、高频头卡具等;按启动方式,自动卡具、气动卡具等,现需要一种浮动卡具以实现多用途的目的,因此研究实用性更高的多用途浮动卡具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浮动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用途浮动卡具,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左侧贴合有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左侧加工有卡块,所述第二本体的右侧开设有滑道,所述卡块与滑道滑动卡接,所述第一本体的左下角内部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第一本体间隙配合,所述螺纹杆的左端与第二本体的右侧相贴合,所述螺纹杆的右侧与齿轮螺纹相连,所述齿轮与第一本体间隙配合,所述齿轮的底部与第一转块相啮合,所述第一转块与第一本体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转块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一本体的右侧贴合有多个卡爪,所述卡爪的左侧与滑杆相固接,所述滑杆通过滑槽与第一本体滑动卡接,所述滑槽内设有短杆,所述短杆的两端均与第一本体相固接,所述短杆与滑杆滑动卡接,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通过弹簧槽与第一本体间隙配合,所述弹簧槽与滑槽相连通,所述滑杆的左侧与推块相贴合,所述推块与第一本体相贴合,所述推块的左端外侧开设有螺纹,所述推块通过螺纹与第二转块螺纹相连,所述第二转块与第一本体间隙配合,所述第二转块的顶端与第三转块的右侧相啮合,所述第三转块的顶端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三转块与第一本体间隙配合。优选的,所述第三转块通过卡槽与转杆的底端相卡接,所述转杆的顶端两侧均通过连接轴与把手活动相连。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表面加工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外表面镀有防锈镀层。优选的,所述卡爪的内侧固接有防滑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多用途浮动卡具,通过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卡块和滑道的配合,使第一本体能够相对第二本体在卡块和滑道的配合下滑道,通过第一转块、齿轮、螺纹杆和第二本体的配合,使偏心后的第一本体能够相对第二本体固定,通过第三转块、第二转块、螺纹、推块和滑槽的配合,使第三转块转动时能够推动推块沿滑槽方向向右滑动,通过推块、滑杆、短杆、弹簧和卡爪的配合,使推块运动时能够带动卡爪运动,使用方法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短杆和滑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第二转块和第三转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齿轮和第一转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本体,2、第二本体,3、卡块,4、滑道,5、螺纹杆,6、齿轮,7、第一转块,8、卡槽,9、卡爪,10、滑杆,11、滑槽,12、短杆,13、弹簧,14、弹簧槽,15、推块,16、螺纹,17、第二转块,18、第三转块,19、转杆,20、连接轴,21、把手,22、防滑纹,23、防锈镀层,24、防滑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用途浮动卡具,包括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第一本体1的左侧贴合有第二本体2,第一本体1的左侧加工有卡块3,第二本体2的右侧开设有滑道4,卡块3与滑道4滑动卡接,卡块3能够在滑道4内滑动,第一本体1的左下角内部设有螺纹杆5,螺纹杆5与第一本体1间隙配合,螺纹杆5能够在第一本体1内转动,螺纹杆5的左端与第二本体2的右侧相贴合,螺纹杆5的右侧与齿轮6螺纹相连,齿轮6转动时能够带动螺纹杆5沿轴线方向滑动,螺纹杆5滑动时能够抵住第二本体2从而使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保持相对静止,齿轮6与第一本体1间隙配合,齿轮6能够在第一本体1内转动,齿轮6的底部与第一转块7相啮合,第一转块7的转动能够带动齿轮6转动,第一转块7与第一本体1间隙配合,第一转块7能够在第一本体1内转动,第一转块7的底部开设有卡槽8,卡槽8与外界相连通,第一本体1的右侧贴合有多个卡爪9,通过多个卡爪9的配合能够将工件夹紧,卡爪9的左侧与滑杆10相固接,滑杆10能够带动卡爪9运动,滑杆10通过滑槽11与第一本体1滑动卡接,滑杆10能够通过滑槽11在第一本体1内部滑动,滑槽11内设有短杆12,短杆12的两端均与第一本体1相固接,短杆12与滑杆10滑动卡接,滑杆10能够沿短杆12方向滑动,滑杆10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13,弹簧13为特种弹簧规格为200N/CM,弹簧13通过弹簧槽14与第一本体1间隙配合,弹簧槽14对弹簧13起到限位作用,弹簧槽14与滑槽11相连通,滑杆10的左侧与推块15相贴合,推块15能够带动滑杆10运动,推块15与第一本体1相贴合,推块15能够在第一本体1内滑动,推块15的左端外侧开设有螺纹16,推块15通过螺纹16与第二转块17螺纹相连,第二转块17转动时,在螺纹16的作用下使第二转块17转动,第二转块17与第一本体1间隙配合,第二转块17能够在第一本体1内部转动,第二转块17的顶端与第三转块18的右侧相啮合,第三转块18能够带动第二转块17转动,第三转块18的顶端开设有卡槽8,第三转块18与第一本体1间隙配合,第三转块18能够在第一本体1内转动,第三转块18通过卡槽8与转杆19的底端相卡接,转杆19能够带动第三转块18转动,转杆19的顶端两侧均通过连接轴20与把手21活动相连,把手21能够以连接轴20为轴转动,把手21的外表面加工有防滑纹22,防滑纹22能够增加摩擦力,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外表面镀有防锈镀层23,防锈镀层23为铬镀层,卡爪9的内侧固接有防滑垫24,防滑垫24的材质为橡胶。将第二本体2的左侧与车床的三抓卡盘相固定,沿滑道4方向推动第一本体1,第一本体1在卡块3和滑道4的作用下滑动至目标位置,拨动把手21使把手21以连接轴20为轴转动,将转杆19的底端与第一转块7的卡槽8相卡接,转动把手21,使把手21带动转杆19转动,转杆19带动第一转块7转动,从而使第一转块7带动齿轮6转动,使齿轮6转动时带动螺纹杆5向第二本体2方向滑动,进而使螺纹杆5将第二本体2抵住,以达到固定的目的,将转杆19取出并与第三转杆18的卡槽8卡接,转动把手21以带动第三转块18转动,第三转块18带动第二转块17转动,第二转块17转动时在螺纹16的作用下带动推块15推动滑杆10,从而使滑杆10沿短杆12方向在滑槽11内滑动,进而使滑杆10将弹簧13在弹簧槽14内压缩,滑杆10滑动时能够带动卡爪9滑动,将工件放入卡爪9之间,将把手21反方向转动,从而使推块15复位,进而使滑杆10在弹簧13的作用下复位,使滑杆10带动卡爪9将工件夹紧,以实现工件夹紧的目的,加工过程中,通过上述过程调整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的相对位置以完成工件的偏心加工,且工件旋转过程中,弹簧13能够时工件保持相对稳定。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途浮动卡具,包括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所述第一本体(1)的左侧贴合有第二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1)的左侧加工有卡块(3),所述第二本体(2)的右侧开设有滑道(4),所述卡块(3)与滑道(4)滑动卡接,所述第一本体(1)的左下角内部设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与第一本体(1)间隙配合,所述螺纹杆(5)的左端与第二本体(2)的右侧相贴合,所述螺纹杆(5)的右侧与齿轮(6)螺纹相连,所述齿轮(6)与第一本体(1)间隙配合,所述齿轮(6)的底部与第一转块(7)相啮合,所述第一转块(7)与第一本体(1)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转块(7)的底部开设有卡槽(8),所述卡槽(8)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一本体(1)的右侧贴合有多个卡爪(9),所述卡爪(9)的左侧与滑杆(10)相固接,所述滑杆(10)通过滑槽(11)与第一本体(1)滑动卡接,所述滑槽(11)内设有短杆(12),所述短杆(12)的两端均与第一本体(1)相固接,所述短杆(12)与滑杆(10)滑动卡接,所述滑杆(10)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通过弹簧槽(14)与第一本体(1)间隙配合,所述弹簧槽(14)与滑槽(11)相连通,所述滑杆(10)的左侧与推块(15)相贴合,所述推块(15)与第一本体(1)相贴合,所述推块(15)的左端外侧开设有螺纹(16),所述推块(15)通过螺纹(16)与第二转块(17)螺纹相连,所述第二转块(17)与第一本体(1)间隙配合,所述第二转块(17)的顶端与第三转块(18)的右侧相啮合,所述第三转块(18)的顶端开设有卡槽(8),所述第三转块(18)与第一本体(1)间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浮动卡具,包括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所述第一本体(1)的左侧贴合有第二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1)的左侧加工有卡块(3),所述第二本体(2)的右侧开设有滑道(4),所述卡块(3)与滑道(4)滑动卡接,所述第一本体(1)的左下角内部设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与第一本体(1)间隙配合,所述螺纹杆(5)的左端与第二本体(2)的右侧相贴合,所述螺纹杆(5)的右侧与齿轮(6)螺纹相连,所述齿轮(6)与第一本体(1)间隙配合,所述齿轮(6)的底部与第一转块(7)相啮合,所述第一转块(7)与第一本体(1)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转块(7)的底部开设有卡槽(8),所述卡槽(8)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一本体(1)的右侧贴合有多个卡爪(9),所述卡爪(9)的左侧与滑杆(10)相固接,所述滑杆(10)通过滑槽(11)与第一本体(1)滑动卡接,所述滑槽(11)内设有短杆(12),所述短杆(12)的两端均与第一本体(1)相固接,所述短杆(12)与滑杆(10)滑动卡接,所述滑杆(10)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通过弹簧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承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精钻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