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机构及具有其的胀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17255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定位机构及具有其的胀管机,用于定位多层胀杆,定位机构包括:安装架;第一胀杆组件,第一胀杆组件固定在安装架上,以用于定位第一层胀杆;第二胀杆组件,第二胀杆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胀杆组件的上方,以用于定位第二层胀杆;第三胀杆组件,第三胀杆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胀杆组件的下方,以用于定位第三层胀杆;其中,第二胀杆组件和/或述第三胀杆组件能够相对第一胀杆组件移动,以使第一胀杆组件、第二胀杆组件和第三胀杆组件之间的距离与热交换器的冷凝管位置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定位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胀管机不方便加工具有多层冷凝管的热交换器的问题。

Positioning mechanism and expander with i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ositioning mechanism and a pipe expander with it, which is used to locate multi-layer expanding rods. The position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mounting frame; a first expanding rod assembly, a first expanding rod assembly fixed on the mounting frame for positioning the first expanding rod; a second expanding rod assembly and a second expanding rod assembly movably arranged above the first expanding rod assembly for positioning the second expanding rod; The third expanding rod assembly, the third expanding rod assembly is movably arranged below the first expanding rod assembly to locate the third layer expanding rod, in which the second expanding rod assembly and/or the third expanding rod assembly can move relative to the first expanding rod assembly to match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irst expanding rod assembly, the second expanding rod assembly and the third expanding rod assembly with the position of the condensation tube of the heat exchanger. The positioning machine of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pander in the prior art is not convenient to process heat exchangers with multi-layer condensation tub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位机构及具有其的胀管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定位机构及具有其的胀管机。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胀管机的高低胀定位机构设计中,采用的是双层的高低胀设计,只能完成双排高度可变的高低胀机构的上下运动,在生产的规格方面具有局限性,如需加工三层落差的热交换器,则需要通过临时增加标准配件的种类来实现,增加了器械的切换和调试难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机构及具有其的胀管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胀管机不方便加工具有多层冷凝管的热交换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机构,用于定位多层胀杆,定位机构包括:安装架;第一胀杆组件,第一胀杆组件固定在安装架上,以用于定位第一层胀杆;第二胀杆组件,第二胀杆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胀杆组件的上方,以用于定位第二层胀杆;第三胀杆组件,第三胀杆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胀杆组件的下方,以用于定位第三层胀杆;其中,第二胀杆组件和/或述第三胀杆组件能够相对第一胀杆组件移动,以使第一胀杆组件、第二胀杆组件和第三胀杆组件之间的距离与热交换器的冷凝管位置相匹配。进一步地,安装架包括安装横梁,定位机构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在安装横梁内,以分别驱动第二胀杆组件和/或第三胀杆组件移动。进一步地,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部,第一驱动部与第二胀杆组件连接,以驱动第二胀杆组件相对第一胀杆组件移动;第二驱动部,第二驱动部与第三胀杆组件连接,以驱动第三胀杆组件相对第一胀杆组件移动。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链,第一传动链设置在安装横梁内,第一驱动部与第一传动链连接,以通过第一传动链驱动第二胀杆组件运动;第二传动链,第二传动链设置在安装横梁内,第二驱动部与第二传动链连接,以通过第二传动链驱动第三胀杆组件运动。进一步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传动丝杠组,第二胀杆组件与第一传动丝杠组连接,以在第一传动丝杠组的带动下上升或下降;第二传动丝杠组,第三胀杆组件与第二传动丝杠组连接,以在第二传动丝杠组的带动下上升或下降。进一步地,定位机构还包括:导向组件,第二胀杆组件和第三胀杆组件分别与导向组件连接,以沿导向组件进行移动。进一步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杆组,第二胀杆组件与第一导杆组连接,以沿第一导杆组的延伸方向上升或下降;第二导杆组,第三胀杆组件与第二导杆组连接,以沿第二导杆组的延伸方向上升或下降。进一步地,第二胀杆组件和/或第三胀杆组件包含至少一个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多个定位部,多个定位部与多个胀杆一一对应地设置,以将胀杆定位在安装板上。进一步地,定位机构还包括:多个导向板,多个导向板沿竖直方向间隔地设置在安装架上,以对定位机构上的胀杆进行导向。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胀管机,包括定位机构,定位机构为上述的定位机构。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定位机构应用于胀管机上用于定位两层以上的胀管,以对具有多层冷凝管的热交换器进行胀管处理,该定位机构包括安装架、第一胀杆组件、第二胀杆组件和第三胀杆组件,第二胀杆组件位于第一胀杆组件的上方,第三胀杆组件位于第一胀杆组件的下方,第二胀杆组件和第三胀杆组件均相对第一胀杆组件可移动地设置,以根据热交换器上冷凝管的位置调节三个胀杆组件之间的距离,以满足各个胀杆组件之间的距离落差,本技术的定位机构通过上述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胀管机在加工两层冷凝管以上的热交换器时需要额外增加器械来辅助加工的问题,节省了时间,使得加工多层的热交换器更加方便快捷。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定位机构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定位机构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示出了图2中定位机构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图4示出了图1中定位机构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安装架;11、第一胀杆组件;12、第二胀杆组件;13、第三胀杆组件;14、安装横梁;15、安装板;16、导向板;21、第一传动丝杠组;22、第二传动丝杠组;23、第一驱动部;24、第二驱动部;31、第一导杆组;32、第二导杆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定位机构,用于定位多层胀杆,请参考图1至图4,,定位机构包括:安装架10;第一胀杆组件11,第一胀杆组件11固定在安装架10上,以用于定位第一层胀杆;第二胀杆组件12,第二胀杆组件12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胀杆组件11的上方,以用于定位第二层胀杆;第三胀杆组件13,第三胀杆组件13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胀杆组件11的下方,以用于定位第三层胀杆;其中,第二胀杆组件12和/或述第三胀杆组件13能够相对第一胀杆组件11移动,以使第一胀杆组件11、第二胀杆组件12和第三胀杆组件13之间的距离与热交换器的冷凝管位置相匹配。本技术的定位机构应用于胀管机上用于定位两层以上的胀管,以对具有多层冷凝管的热交换器进行胀管处理,该定位机构包括安装架10、第一胀杆组件11、第二胀杆组件12和第三胀杆组件13,第二胀杆组件12位于第一胀杆组件11的上方,第三胀杆组件13位于第一胀杆组件11的下方,第二胀杆组件12和第三胀杆组件13均相对第一胀杆组件11可移动地设置,以根据热交换器上冷凝管的位置调节三个胀杆组件之间的距离,以满足各个胀杆组件之间的距离落差,本技术的定位机构通过上述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胀管机在加工两层冷凝管以上的热交换器时需要额外增加器械来辅助加工的问题,节省了时间,使得加工多层的热交换器更加方便快捷。安装架10包括安装横梁14,定位机构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在安装横梁14内,以分别驱动第二胀杆组件12和/或第三胀杆组件13移动。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架10上设有安装横梁14,将至少部分地驱动装置安装在安装横梁14内,极大地节约了外部的布局空间,减少了运动干涉,同时使得整个定位机构更加安全可靠。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部23,第一驱动部23与第二胀杆组件12连接,以驱动第二胀杆组件12相对第一胀杆组件11移动;第二驱动部24,第二驱动部24与第三胀杆组件13连接,以驱动第三胀杆组件13相对第一胀杆组件11移动。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部23和第二驱动部24,第一驱动部23和第二驱动部24可采用驱动电机,两个驱动电机分别对第二胀杆组件12和第三胀杆组件13进行驱动,具体的,第一驱动部23的驱动电机驱动第二胀杆组件12相对第一胀杆组件11进行移动,以调节与第一胀杆组件11之间的距离,第二驱动部24的驱动电机驱动第三胀杆组件13进行移动,以调节第三胀杆组件13与第一胀杆组件11之间的距离。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链,第一传动链设置在安装横梁14内,第一驱动部23与第一传动链连接,以通过第一传动链驱动第二胀杆组件12运动;第二传动链,第二传动链设置在安装横梁14内,第二驱动部24与第二传动链连接,以通过第二传动链驱动第三胀杆组件13运动。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传动丝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位机构,用于定位多层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安装架(10);第一胀杆组件(11),所述第一胀杆组件(11)固定在所述安装架(10)上,以用于定位第一层胀杆;第二胀杆组件(12),所述第二胀杆组件(1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胀杆组件(11)的上方,以用于定位第二层胀杆;第三胀杆组件(13),所述第三胀杆组件(13)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胀杆组件(11)的下方,以用于定位第三层胀杆;其中,所述第二胀杆组件(12)和/或述第三胀杆组件(13)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胀杆组件(11)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胀杆组件(11)、第二胀杆组件(12)和第三胀杆组件(13)之间的距离与热交换器的冷凝管位置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机构,用于定位多层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安装架(10);第一胀杆组件(11),所述第一胀杆组件(11)固定在所述安装架(10)上,以用于定位第一层胀杆;第二胀杆组件(12),所述第二胀杆组件(1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胀杆组件(11)的上方,以用于定位第二层胀杆;第三胀杆组件(13),所述第三胀杆组件(13)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胀杆组件(11)的下方,以用于定位第三层胀杆;其中,所述第二胀杆组件(12)和/或述第三胀杆组件(13)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胀杆组件(11)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胀杆组件(11)、第二胀杆组件(12)和第三胀杆组件(13)之间的距离与热交换器的冷凝管位置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0)包括安装横梁(14),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横梁(14)内,以分别驱动所述第二胀杆组件(12)和/或所述第三胀杆组件(13)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部(23),所述第一驱动部(23)与所述第二胀杆组件(12)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胀杆组件(12)相对所述第一胀杆组件(11)移动;第二驱动部(24),所述第二驱动部(24)与所述第三胀杆组件(13)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三胀杆组件(13)相对所述第一胀杆组件(11)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链,所述第一传动链设置在所述安装横梁(14)内,所述第一驱动部(23)与所述第一传动链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传动链驱动所述第二胀杆组件(12)运动;第二传动链,所述第二传动链设置在所述安装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诗琪张玉全田凯张秀峰鲁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