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建扬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便于固定衔接的肢体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1323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3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便于固定衔接的肢体固定装置,包括上支架、上节节杆和复位弹簧,所述上支架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座,且连接座的前方设置有固定圈,所述上节节杆的上端内部设置有滑槽,且上节节杆位于固定圈的内部,所述上节节杆的下端连接有活动轴承,且活动轴承的下方连接有下节节杆,所述上支架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衔接块的前端设置有控制块,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复位弹簧的右侧设置有固定座。该医用便于固定衔接的肢体固定装置,与现有的普通肢体固定装置相比,在增加结构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性能,使整个装置安装佩戴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并且装置之间具有快速衔接能力,有效的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A Medical Limb Fixation Device Easy to Fix and Connec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edical limb fixing devic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fixed connection, including an upper bracket, an upper knuckle rod and a reset spring. The front end of the upper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seat, and a fixed ring is arranged in front of the connecting seat. The upper end of the upper knuckle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and the upper knuckle rod is located inside the fixing ring,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upper knuckle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movable one. The lower part of the movable bearing is connected with a lower knuckle rod, the lower part of the upper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block, the front end of the connect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block, the inner part of the limit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reset spring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seat.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ordinary limb fixing device, the medical limb fixing device not only increases the structure, but also greatly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vice, makes the whole device more convenient and fast in the process of installation and wear, and has the ability of fast connection between the devices, which effectively meets the needs of peo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便于固定衔接的肢体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医用便于固定衔接的肢体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骨科固定装置都是固定高度的,无法调整,因此伤员在对骨折的身体部位进行固定时,由于位置不适,导致伤口痊愈缓慢,甚至导致恶化,此外,现有的骨科治疗中所使用的固定夹板结构单一、松紧度难以控制、透气性差和换药过程复杂的缺点,在使用过程中,医务人员难以通过现有的固定夹板对患者的骨折处进行固定。而普通的固定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其装置的实用性能较低,安装操作不够方便快捷,且不便于装置之间的衔接固定,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肢体固定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便于固定衔接的肢体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一般的肢体固定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其装置的实用性能较低,安装操作不够方便快捷,且不便于装置之间的衔接固定,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便于固定衔接的肢体固定装置,包括上支架、上节节杆和复位弹簧,所述上支架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座,且连接座的前方设置有固定圈,所述上节节杆的上端内部设置有滑槽,且上节节杆位于固定圈的内部,所述上节节杆的下端连接有活动轴承,且活动轴承的下方连接有下节节杆,所述上支架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下方设置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前端设置有控制块,且控制块的后方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后方连接有锁扣主体,所述复位弹簧的右侧设置有固定座,且复位弹簧位于锁扣主体的右侧,所述锁扣主体的上方设置有滑轨,且锁扣主体的左侧固定有插块,所述衔接块的下方连接有下支架。优选的,所述上节节杆贯穿于固定圈的内部,且固定圈通过连接座与上支架的外部表面相连接。优选的,所述上节节杆的下端通过活动轴承与下节节杆相连接,且下节节杆通过活动轴承构成旋转结构,同时下节节杆通过固定圈和连接座的配合与下支架的外部表面相连接。优选的,所述上支架的下端与连接块之间为一体式结构,且上支架通过连接块与衔接块相连接,同时控制块镶嵌于衔接块的前端表面。优选的,所述控制块的后端通过连接杆与锁扣主体相连接,且锁扣主体的右端通过复位弹簧和固定座之间的配合构成弹性结构,同时锁扣主体与滑轨之间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插块的右端内部结构尺寸与锁扣主体的左端外部结构尺寸相吻合,且插块与下支架之间为一体式结构,并且下支架通过插块和锁扣主体之间的配合与衔接块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医用便于固定衔接的肢体固定装置,相比于普通的固定装置,在增加结构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性能,使整个装置安装佩戴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并且装置之间具有快速衔接能力,有效的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上支架通过上节节杆实现辅助支撑作用,间接对下方的连接结构进行保护,并且上节节杆可以沿着固定圈实现上下调节位移,便于对使用者肢体的固定操作;下节节杆通过活动轴承构成的旋转结构可以在保持对内部支架进行保护的同时不会影响到装置的使用效果;上支架与连接块的一体式结构增加整个装置的结构抗性,使用过程中不容易产生断裂,并且可以通过控制块对整个固定装置的连接操作进行控制;控制块的移动可以直接带动衔接块内部的锁扣主体形成同步运动,并且锁扣主体受到右侧弹性压力可以构成往复运动,而滑轨则可以使锁扣主体在往复移动过程中不会产生偏移;下支架可以通过插块与锁扣主体之间的契合形成整个固定装置连接操作,该连接方式操作起来快捷方便,便于拆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弯折旋转后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支架,2、连接座,3、固定圈,4、上节节杆,5、滑槽,6、活动轴承,7、下节节杆,8、连接块,9、衔接块,10、控制块,11、限位槽,12、连接杆,13、锁扣主体,14、复位弹簧,15、固定座,16、滑轨,17、插块,18、下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用便于固定衔接的肢体固定装置,包括上支架1、上节节杆4和复位弹簧14,上支架1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座2,且连接座2的前方设置有固定圈3,上节节杆4的上端内部设置有滑槽5,且上节节杆4位于固定圈3的内部,上节节杆4贯穿于固定圈3的内部,且固定圈3通过连接座2与上支架1的外部表面相连接,上支架1通过上节节杆4实现辅助支撑作用,间接对下方的连接结构进行保护,并且上节节杆4可以沿着固定圈3实现上下调节位移,便于对使用者肢体的固定操作,上节节杆4的下端连接有活动轴承6,且活动轴承6的下方连接有下节节杆7,上节节杆4的下端通过活动轴承6与下节节杆7相连接,且下节节杆7通过活动轴承6构成旋转结构,同时下节节杆7通过固定圈3和连接座2的配合与下支架18的外部表面相连接,下节节杆7通过活动轴承6构成的旋转结构可以在保持对内部支架进行保护的同时不会影响到装置的使用效果,上支架1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块8,且连接块8的下方设置有衔接块9,上支架1的下端与连接块8之间为一体式结构,且上支架1通过连接块8与衔接块9相连接,同时控制块10镶嵌于衔接块9的前端表面,上支架1与连接块8的一体式结构增加整个装置的结构抗性,使用过程中不容易产生断裂,并且可以通过控制块10对整个固定装置的连接操作进行控制,衔接块9的前端设置有控制块10,且控制块10的后方设置有限位槽11,限位槽1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12,且连接杆12的后方连接有锁扣主体13,复位弹簧14的右侧设置有固定座15,且复位弹簧14位于锁扣主体13的右侧,控制块10的后端通过连接杆12与锁扣主体13相连接,且锁扣主体13的右端通过复位弹簧14和固定座15之间的配合构成弹性结构,同时锁扣主体13与滑轨16之间为固定连接,控制块10的移动可以直接带动衔接块9内部的锁扣主体13形成同步运动,并且锁扣主体13受到右侧弹性压力可以构成往复运动,而滑轨16则可以使锁扣主体13在往复移动过程中不会产生偏移,锁扣主体13的上方设置有滑轨16,且锁扣主体13的左侧固定有插块17,衔接块9的下方连接有下支架18,插块17的右端内部结构尺寸与锁扣主体13的左端外部结构尺寸相吻合,且插块17与下支架18之间为一体式结构,并且下支架18通过插块17和锁扣主体13之间的配合与衔接块9相连接,下支架18可以通过插块17与锁扣主体13之间的契合形成整个固定装置连接操作,该连接方式操作起来快捷方便,便于拆装。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医用便于固定衔接的肢体固定装置时,首先将上支架1套于使用者的大腿外部,其次将下支架18套于使用者的小腿外部,其次将下支架18上端的插块17插入衔接块9的内部,使插块17与锁扣主体13形成契合状态,同时将上节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便于固定衔接的肢体固定装置,包括上支架(1)、上节节杆(4)和复位弹簧(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1)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座(2),且连接座(2)的前方设置有固定圈(3),所述上节节杆(4)的上端内部设置有滑槽(5),且上节节杆(4)位于固定圈(3)的内部,所述上节节杆(4)的下端连接有活动轴承(6),且活动轴承(6)的下方连接有下节节杆(7),所述上支架(1)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块(8),且连接块(8)的下方设置有衔接块(9),所述衔接块(9)的前端设置有控制块(10),且控制块(10)的后方设置有限位槽(11),所述限位槽(1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12),且连接杆(12)的后方连接有锁扣主体(13),所述复位弹簧(14)的右侧设置有固定座(15),且复位弹簧(14)位于锁扣主体(13)的右侧,所述锁扣主体(13)的上方设置有滑轨(16),且锁扣主体(13)的左侧固定有插块(17),所述衔接块(9)的下方连接有下支架(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便于固定衔接的肢体固定装置,包括上支架(1)、上节节杆(4)和复位弹簧(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1)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座(2),且连接座(2)的前方设置有固定圈(3),所述上节节杆(4)的上端内部设置有滑槽(5),且上节节杆(4)位于固定圈(3)的内部,所述上节节杆(4)的下端连接有活动轴承(6),且活动轴承(6)的下方连接有下节节杆(7),所述上支架(1)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块(8),且连接块(8)的下方设置有衔接块(9),所述衔接块(9)的前端设置有控制块(10),且控制块(10)的后方设置有限位槽(11),所述限位槽(1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12),且连接杆(12)的后方连接有锁扣主体(13),所述复位弹簧(14)的右侧设置有固定座(15),且复位弹簧(14)位于锁扣主体(13)的右侧,所述锁扣主体(13)的上方设置有滑轨(16),且锁扣主体(13)的左侧固定有插块(17),所述衔接块(9)的下方连接有下支架(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便于固定衔接的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节节杆(4)贯穿于固定圈(3)的内部,且固定圈(3)通过连接座(2)与上支架(1)的外部表面相连接。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扬丁一申雨坤张琳
申请(专利权)人:李建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