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1275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3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缝合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第一钳头的近端和第二钳头的近端与一转动元件连接,第二钳头相对第一钳头转动,通过在第一钳头内设置有进针腔和出针腔以及在第二钳头内设置有凹槽,能够利用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之间的开合来实现夹持瓣膜的目的,同时实现瓣膜的多针缝合,使整个缝合过程操作简单。

Stitch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uture devic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element by setting the first pliers and the second pliers,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first pliers and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second pliers, and the second pliers rotate relative to the first pliers. By setting a needle insertion cavity and a needle outlet cavity in the first pliers and a groove in the second pliers,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between the first pliers and the second pliers can be realized. The purpose of clamping valves is to achieve multi-needle suture of valves, which makes the whole suture process sim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缝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修复心脏瓣膜缺陷的缝合装置。
技术介绍
正常心脏有四个脉瓣,左心室和左心房间的瓣膜为二尖瓣,右心室和右心房间的瓣为三尖瓣,左心室与主动脉间的瓣为主动脉瓣,右心室与肺动脉间的瓣膜为肺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一般有2~3个瓣叶,瓣叶末端是瓣环,瓣叶由腱索固定于乳头肌上,正常的瓣膜可保障血液单向顺畅流动,能有效将腔室的血液泵出而不回流。很多疾病可导致瓣叶不能完全关闭,血液回流到泵血的腔室。很多疾病可导致瓣叶不能完全关闭,血液回流到泵血的腔室,瓣环扩张、瓣叶脱垂、瓣叶活动受阻是引起返流的主要原因。严重的二尖瓣反流可以导致心脏扩张、心衰、房颤、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使病人出现心悸、胸闷、气促、四肢浮肿等症状,如果不加以治疗,最终会导致患者死亡。传统的瓣膜性疾病治疗方式是瓣膜进行更换和外科手术修复瓣膜;相对于瓣膜修复,更换瓣膜存在死亡率高、瓣膜使用寿命有限、终生抗凝等缺点,因此,二尖瓣和三尖瓣膜首先更多的采用修复的方式治疗,只有修复不能治疗时,才考虑瓣膜置换。传统的瓣膜修复是医生直视下进行,需要正中胸骨切开,建立体外循环使心脏停跳,充分暴露需要修改的瓣膜。整个治疗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配合,对术者的要求极高,手术极为复杂,例如在瓣膜修复术中,常常需要切除脱垂部分,行瓣环成形术,或植入人工腱索,有时候这些方法需要综合使用,给术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心脏停跳需要借助心肺机建立体外循环,容易引起并发症,例如中风、心肌顿抑、肺功能下降等。由于手术是在心脏停跳完成的,因此很难估计修复效果,术者只能凭经验来判断,这给术者带来极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无需心脏停跳的微创介入缝合装置。一种缝合装置,所述缝合装置的远端包括缝合机构,所述缝合机构包括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所述第一钳头的近端和所述第二钳头的近端与一转动元件连接,所述第二钳头相对所述第一钳头转动,所述第一钳头具有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钳头具有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钳头相对所述第一钳头转动至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贴合或者所述第一接触面的远端和所述第二接触面的远端分开,所述第一钳头内设置有进针腔和出针腔,所述第一接触面上设置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进针腔的远端与所述第一孔连通,所述出针腔远端与所述第二孔连通,所述进针腔的近端和所述出针腔的近端向所述第一钳头的近端延伸,并贯穿第一钳头的近端端面;所述第二钳头的部分所述第二接触面向远离所述第二接触面方向凹陷形成一凹槽,所述第二接触面上设置有第三孔和第四孔,所述第三孔和所述第四孔之间设置有一条形孔,所述第三孔、所述第四孔和所述条形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三孔、所述第四孔和所述条形孔构成所述凹槽的开口,所述条形孔的径向长度小于所述第三孔和所述第四孔的直径;当所述第二钳头相对所述第一钳头转动至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贴合时,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三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孔与所述第四孔相互连通。上述缝合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第一钳头的近端和第二钳头的近端与一转动元件连接,第二钳头相对所述第一钳头转动,能够利用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之间的开合来实现夹持瓣膜的目的,通过在第一钳头内设置有进针腔和出针腔以及在第二钳头内设置有凹槽,形成一条缝合针的游走的缝合轨道,实现瓣膜的多针缝合,使整个缝合过程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缝合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缝合装置的部分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缝合装置中剪刀手柄控制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打开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缝合装置中剪刀手柄控制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关闭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缝合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缝合装置中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的腔道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钳头的示意图。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缝合装置中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的横截面示意图。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缝合装置中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的局部剖示图。图10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缝合装置中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的另一局部剖示图。图1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钳头的示意图。图1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垫片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13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垫片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1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1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钳头的又一角度示意图。图1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缝合装置进入体内开始抓捕瓣膜的示意图。图1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缝合装置进入体内固定抓捕瓣膜的示意图。图1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缝合装置进入体内完成抓捕瓣膜的示意图。图1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缝合装置进入体内缝合瓣膜的示意图。图20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缝合装置退出体外的示意图。图21为本实施例中缝合线在瓣膜处打结的示意图。图2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完成缝合的示意图。图23为腱索断裂示意图。图24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缝合装置捕获瓣膜的示意图。图25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缝合装置缝合瓣膜的示意图。图26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缝合装置退出体外的示意图。图27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完成缝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参看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缝合装置100,该缝合装置100包括从远端至近端依次连接的缝合机构110、主体导管150和手柄160。该主体导管150呈细长管状,由金属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制成,该主体导管150中可以形成数个轴向内腔。该手柄160可以用于控制缝合机构110的开合、控制缝合针的运动以及控制辅助元件。该缝合机构110包括第一钳头111和第二钳头112,第一钳头111的近端和第二钳头112的近端与一转动元件140连接,第二钳头112相对第一钳头111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钳头111和第二钳头112均可绕转动元件140旋转,实现第一钳头111和第二钳头112的开合,方便夹住需要缝合的部位。在另一实施例中,参看图2,第二钳头112可绕转动元件140旋转,第一钳头111固定不动。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钳头111可绕转动元件140旋转,第二钳头112固定不动。具体地,参看图3和图4,手柄包括一剪刀手柄1601,与该剪刀手柄1601连接是一连接件1602,该连接件1602与一连杆1603连接,该连杆1603设置于主体导管150内的腔道1501内,该腔道1501延伸至主体导管150的远端靠近第一钳头111和第二钳头112的连接处。该连杆1603的远端从连杆主体部分分出第一连杆端601和第二连杆端602,该第一连杆端601与第一钳头111的近端连接,该第二连杆端602与第二钳头112的近端连接。当收紧剪刀手柄1601,则拉动连杆1603,带动第一钳头111的近端和第二钳头112的近端分别随着转动元件1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装置的远端包括缝合机构,所述缝合机构包括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所述第一钳头的近端和所述第二钳头的近端与一转动元件连接,所述第二钳头相对所述第一钳头转动,所述第一钳头具有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钳头具有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钳头相对所述第一钳头转动至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贴合或者所述第一接触面的远端和所述第二接触面的远端分开,所述第一钳头内设置有进针腔和出针腔,所述第一接触面上设置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进针腔的远端与所述第一孔连通,所述出针腔远端与所述第二孔连通,所述进针腔的近端和所述出针腔的近端向所述第一钳头的近端延伸,并贯穿第一钳头的近端端面;所述第二钳头的部分所述第二接触面向远离所述第二接触面方向凹陷形成一凹槽,所述第二接触面上设置有第三孔和第四孔,所述第三孔和所述第四孔之间设置有一条形孔,所述第三孔、所述第四孔和所述条形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三孔、所述第四孔和所述条形孔构成所述凹槽的开口,所述条形孔的径向长度小于所述第三孔和所述第四孔的直径;当所述第二钳头相对所述第一钳头转动至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贴合时,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三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孔与所述第四孔相互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装置的远端包括缝合机构,所述缝合机构包括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所述第一钳头的近端和所述第二钳头的近端与一转动元件连接,所述第二钳头相对所述第一钳头转动,所述第一钳头具有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钳头具有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钳头相对所述第一钳头转动至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贴合或者所述第一接触面的远端和所述第二接触面的远端分开,所述第一钳头内设置有进针腔和出针腔,所述第一接触面上设置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进针腔的远端与所述第一孔连通,所述出针腔远端与所述第二孔连通,所述进针腔的近端和所述出针腔的近端向所述第一钳头的近端延伸,并贯穿第一钳头的近端端面;所述第二钳头的部分所述第二接触面向远离所述第二接触面方向凹陷形成一凹槽,所述第二接触面上设置有第三孔和第四孔,所述第三孔和所述第四孔之间设置有一条形孔,所述第三孔、所述第四孔和所述条形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三孔、所述第四孔和所述条形孔构成所述凹槽的开口,所述条形孔的径向长度小于所述第三孔和所述第四孔的直径;当所述第二钳头相对所述第一钳头转动至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贴合时,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三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孔与所述第四孔相互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装置还包括捕获辅助元件,所述转动元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捕获辅助元件从所述通孔推入或推出,从所述通孔推出的所述捕获辅助元件位于所述第一钳头和所述第二钳头之间,所述捕获辅助元件包括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所述远端部分为弹性部分,所述弹性部分具有收拢状态和展开状态,所述弹性部分从所述通孔推出时,所述收拢状态转变为所述展开状态,所述弹性部分从所述通孔推入时,所述展开状态转变为所述收拢状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分支单元,所述分支单元的近端连接在一起并与所述近端部分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分为夹子结构或钩状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贵王阁奇刘艳芬
申请(专利权)人: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