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秩序待宰车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1091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3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牛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秩序待宰车间;包括牛圈和赶牛通道,牛圈侧壁上开设有出口,赶牛通道的进牛端通过出口与牛圈连通,赶牛通道的出牛端连接宰牛车间,赶牛通道进牛端宽度大于出牛端宽度,赶牛通道两个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凹槽,凹槽侧壁上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转轴,转轴由外部电机带动,转轴上设置有拉条,内壁上对应固定座设置有感应器,感应器和外部电机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感应器、外部电机和控制器均由外部电源供电;能够智能的对牛进行驱赶,减小人工操作成本。

A kind of control order pending slaughter worksho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attle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control order workshop to be slaughtered, including a cattle ring and a cattle driving channel, where an exit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cattle ring, and the cattle entering end of the cattle driving chann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ttle ring through the exit, and the cattle driving end of the cattle driving chann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ttle slaughtering workshop. The width of the cattle entering end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cattle exiting end, and the two side walls of the cattle driving channel are symmetrically There are grooves, fixed seats on the side walls of grooves, fixed seats with rotating shafts driven by external motors, rotating shafts with pull bars, corresponding fixed seats on the inner walls with inductors and external motors connected with controllers respectively, and inductors, external motors and controllers are powered by external power supply; intelligent cattle driving can reduce manual opera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秩序待宰车间
本技术涉及牛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秩序待宰车间。
技术介绍
在牛宰杀前,需要将其按照顺序在通道内放入宰杀车间,在进入时,必须按照顺序将牛进行驱赶,现有的赶牛装置,都是通过人工进行驱赶,增加人工操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秩序待宰车间,能够智能的对牛进行驱赶,减小人工操作成本。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秩序待宰车间,包括牛圈和赶牛通道,牛圈侧壁上开设有出口,赶牛通道的进牛端通过出口与牛圈连通,赶牛通道的出牛端连接宰牛车间,赶牛通道进牛端宽度大于出牛端宽度,赶牛通道两个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凹槽,凹槽侧壁上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转轴,转轴由外部电机带动,转轴上设置有拉条,内壁上对应固定座设置有感应器,感应器和外部电机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感应器、外部电机和控制器均由外部电源供电。进一步,固定座每隔2m设置一个。进一步,拉条为软性材料制成。进一步,赶牛通道侧壁上设置有声音传唤机,声音传唤机由外部电源供电。进一步,牛圈由漏粪板分隔成休息区和发酵区,漏粪板上开设有漏粪孔,发酵区内固定设置有挡板,挡板之间形成排粪通道,排粪通道为V型。进一步,漏粪板表面设置有均匀交错分布的防滑凸起阵列,漏粪板背面均匀设置有加强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1.本技术在使用时,现将待宰牛赶往牛圈,然后开启声音传唤机,牛往赶牛通道内走,当感应器感应到有牛进来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促使外部电机启动,进而使得转轴转动,拉条鞭打牛往前走,此时,牛只能往前走,够智能的对牛进行驱赶,减小人工操作成本。2.拉条设置为软性材料,能够在鞭打时减小对牛的伤害。3.将牛圈分隔成休息区和发酵区,增大洁净度;并且将排粪通道为V型,便于清理。4.漏粪板表面设置有均匀交错分布的漏粪孔阵列和防滑凸起阵列,结构强度高并且表面光滑,便于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漏粪板俯视图。图中,1-牛圈、2-赶牛通道、3-凹槽、4-固定座、5-转轴、6-拉条、7-声音传唤机、8-休息区、9-发酵区、10-漏粪孔、11-挡板、12-排粪通道、13-防滑凸起阵列、14-漏粪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控制秩序待宰车间,包括牛圈1和赶牛通道2,牛圈1侧壁上开设有出口,赶牛通道2的进牛端通过出口与牛圈1连通,赶牛通道2的出牛端连接宰牛车间,赶牛通道2进牛端宽度大于出牛端宽度,赶牛通道2两个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凹槽3,凹槽3侧壁上设置有固定座4,固定座4上设置有转轴5,转轴5由外部电机带动,转轴5上设置有拉条6,内壁上对应固定座设置有感应器,感应器和外部电机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感应器、外部电机和控制器均由外部电源供电,本技术在使用时,现将待宰牛赶往牛圈1,然后开启声音传唤机7,牛往赶牛通道2内走,当感应器感应到有牛进来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促使外部电机启动,进而使得转轴5转动,拉条6鞭打牛往前走,此时,牛只能往前走,够智能的对牛进行驱赶,减小人工操作成本。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固定座4每隔2m设置一个,设置多个固定座4,能够增强赶牛速度。实施例3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拉条6为软性材料制成,能够在鞭打时减小对牛的伤害。实施例4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赶牛通道2侧壁上设置有声音传唤机7,声音传唤机7由外部电源供电,牛听到声音后往赶牛通道2内走。实施例5在实施例1-4的基础上,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牛圈1由漏粪板14分隔成休息区8和发酵区9,漏粪板14上开设有漏粪孔10,发酵区9内固定设置有挡板11,挡板11之间形成排粪通道12,排粪通道12为V型,增大洁净度;并且将排粪通道12为V型,便于清理。实施例6在实施例1-5的基础上,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漏粪板14表面设置有均匀交错分布的防滑凸起阵列13,漏粪板14背面均匀设置有加强筋,结构强度高并且表面光滑,便于清理。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秩序待宰车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牛圈(1)和赶牛通道(2),牛圈(1)侧壁上开设有出口,赶牛通道(2)的进牛端通过出口与牛圈(1)连通,赶牛通道(2)的出牛端连接宰牛车间,赶牛通道(2)进牛端宽度大于出牛端宽度,赶牛通道(2)两个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凹槽(3),凹槽(3)侧壁上设置有固定座(4),固定座(4)上设置有转轴(5),转轴(5)由外部电机带动,转轴(5)上设置有拉条(6),内壁上对应固定座设置有感应器,感应器和外部电机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感应器、外部电机和控制器均由外部电源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秩序待宰车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牛圈(1)和赶牛通道(2),牛圈(1)侧壁上开设有出口,赶牛通道(2)的进牛端通过出口与牛圈(1)连通,赶牛通道(2)的出牛端连接宰牛车间,赶牛通道(2)进牛端宽度大于出牛端宽度,赶牛通道(2)两个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凹槽(3),凹槽(3)侧壁上设置有固定座(4),固定座(4)上设置有转轴(5),转轴(5)由外部电机带动,转轴(5)上设置有拉条(6),内壁上对应固定座设置有感应器,感应器和外部电机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感应器、外部电机和控制器均由外部电源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秩序待宰车间,其特征在于:固定座(4)每隔2m设置一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泽帅马跃超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五联清真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