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莲雾采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1016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3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莲雾采摘装置,包括至少三个夹爪、支架、拉力弹簧以及支撑杆,所述支架包括上下两片固定板以及安装在两片固定板之间的转轴、滑轮以及内固定环,所述支撑杆内设有第一牵引线、至少两根第二牵引线、上滑动塞、下固定塞以及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装配在所述上滑动塞和所述下固定塞之间,所述第一牵引线前端穿过所述下固定塞和所述复位弹簧并与所述上滑动塞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线前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滑动塞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装配容易,维护方便,制造成本低,不仅能提升采摘的效率、减少劳动强度和人力投入,而且可以消除工作人员登高采摘莲雾造成的安全隐患。

A device for picking lotus mis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otus fog pick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t least three clamps, brackets, tension springs and support rods. The bracket comprises two upper and lower fixing plates and a rotating shaft, pulley and internal fixing ring installed between the two fixing plates. The support ro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raction line, at least two second traction lines, an upper sliding plug, a lower fixing plug and a reset spring. The reset spring is assembled between the upper sliding plug and the lower fixing plug. The front end of the first traction line passes through the lower fixing plug and the reset spring a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part of the upper sliding plug. The front end of the second traction line is fixedly connected above the upper sliding plu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simple structure, easy assembly, convenient maintenance and low manufacturing cost, which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picking efficiency, reduce labor intensity and human input, but also eliminate the hidden safety hazards caused by staff climbing to pick lotus fo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莲雾采摘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莲雾采摘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莲雾果皮极薄,极易擦伤、碰伤、压伤,因此,对于树冠低处莲雾果实一般直接用手采摘、高处莲雾则利用农业机械或者登升降梯采摘,并且采收容器(塑料桶或小竹筐)底层及边层都需填放塑料泡绵或麻布袋。当前,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业机械设备被应用到莲雾采摘领域,对于高处莲雾采摘一般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采摘装置通过手拉绳索采摘,拉绳控制剪刀剪切树枝,同时加装网袋,待收集一定数量后再停止作业,从网袋倒出莲雾。然而剪切树枝采摘一方面剪下的树枝容易刺伤果实,另一方面大量的莲雾果实放在一起很容易擦伤、碰伤、压伤,而且网袋悬在半空会随着采摘莲雾果实的增加而重量增加,十分费力,不适合长时间大量作业,导致采摘效率低下。另外一种是果农踩着升降梯将果树上比较高的莲雾进行徒手采摘。由于地面的不平整,升降梯容易倾斜甚至侧翻,这给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了较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莲雾采摘装置,解决了传统采摘莲雾过程中存在效率低下以及工作人员登高采摘莲雾存在人身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莲雾采摘装置,包括至少三个夹爪、支架、拉力弹簧以及支撑杆,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杆的侧边,所述支架包括上下两片固定板以及安装在两片固定板之间的转轴、滑轮以及内固定环,所述夹爪内侧设有固定孔、外侧设有外固定环,所述夹爪前端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套装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外固定环和所述内固定环通过所述拉力弹簧连接,所述支撑杆内设有第一牵引线、至少两根第二牵引线、上滑动塞、下固定塞以及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装配在所述上滑动塞和所述下固定塞之间,所述第一牵引线前端穿过所述下固定塞和所述复位弹簧并与所述上滑动塞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线前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滑动塞上方,所述第二牵引线从所述支撑杆内穿出并分别紧贴在相对应的所述滑轮外壁上,所述第二牵引线绕过滑轮弯折后,第二牵引线的末端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在相对应的所述固定孔处。优选地,还包括手柄、防护盖以及导向滑轮,所述导向滑轮设置在所述支撑杆内,所述第一牵引线末端绕过所述导向滑轮弯折后从所述支撑杆内穿出,并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防护盖包覆住所述支架并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为圆形钢管,且位于所述下固定塞上部的圆形钢管呈中空筒状,所述中空筒状与所述上滑动塞相匹配。优选地,所述夹爪内壁呈弧形结构并覆盖有海绵层。优选地,所述安装孔直径与所述转轴外径相等,且所述安装孔内壁光滑。优选地,所述上下两片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转轴相匹配的转轴固定孔,由螺钉贯穿所述转轴固定孔和所述转轴,并由螺母锁紧。优选地,所述上下两片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滑轮的轴孔相匹配的滑轮固定孔,由螺钉贯穿所述滑轮固定孔和所述滑轮,并由螺母锁紧。优选地,所述夹爪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支架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拉力弹簧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二牵引线的数量为三根,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呈120°夹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装配容易,维护方便,制造成本低,不仅能提升采摘的效率、减少劳动强度和人力投入,而且可以消除工作人员登高采摘莲雾造成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三个支架与支撑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中单个支架与支撑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夹爪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拉力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夹爪,11固定孔,12安装孔,13外固定环,2支架,21固定板,22转轴,23滑轮,24内固定环,25转轴固定孔,26滑轮固定孔,3支撑杆,31第一牵引线,32第二牵引线,33上滑动塞,34下固定塞,35复位弹簧,4防护盖,5手柄,6导向滑轮,7螺钉,8螺母,9拉力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理解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莲雾采摘装置,包括三个夹爪1、三个支架2、三个拉力弹簧9以及支撑杆3,支架2固定连接在支撑杆3的侧边,且相邻的两个支架2呈120°夹角,使得夹爪1能充分的抓取莲雾果实。支架2包括上下两片固定板21以及安装在两片固定板21之间的转轴22、滑轮23以及内固定环24,夹爪1内侧设有固定孔11、外侧设有外固定环13(图中未标识),夹爪1前端设有安装孔12,安装孔12套装于转轴22上,外固定环13和内固定环24通过拉力弹簧9连接,拉力弹簧9能承受轴向拉力,让夹爪1呈张开状态,夹爪1受力时可以夹紧、不受力时自然复位。支撑杆3内设有第一牵引线31、三根第二牵引线32、上滑动塞33、下固定塞34以及复位弹簧35,复位弹簧35装配在上滑动塞33和下固定塞34之间,可以采用铆接的方法把复位弹簧35固定在上滑动塞33和下固定塞34之间。第一牵引线31前端从下固定塞34下方穿过并与上滑动塞33的下方固定连接,第二牵引线32前端均固定连接在上滑动塞33上方,第二牵引线32从支撑杆3内穿出并分别紧贴在相对应的滑轮23外壁上,第二牵引线32绕过滑轮23弯折后,第二牵引线32的末端通过螺钉7分别固定在相对应的固定孔11处。通过外部拉力联动第一牵引线31后,与此同时复位弹簧35受压缩,由于下固定塞34是固定在支撑杆3内的、上滑动塞33可自由地在支撑杆3内滑动,因此上滑动塞33会随着外力下移,进而对第二牵引绳32进行拉伸,并通过滑轮23改变拉力方向,使得夹爪1分别向内收缩,起到夹取莲雾果实的作用。实际使用中,当第一牵引线31上不施加拉力时,夹爪1在拉力弹簧9的作用下,呈张开状;当需要夹取莲雾果实时,对第一牵引线31施加拉力,复位弹簧35受压缩,进而对第二牵引绳32进行拉伸,最后第二牵引绳32通过滑轮23改变施力方向,三个夹爪1以各自对应的转轴22为支点,分别向内收缩,并夹紧莲雾果实进行采摘。当夹取莲雾果实准备放置到采收容器时,逐渐减少对第一牵引线31的拉力,夹爪1在拉力弹簧9和复位弹簧35共同作用下再次打开,即可释放莲雾果实。参见图1至图6,还包括手柄5、防护盖4以及导向滑轮6,导向滑轮6设置在支撑杆3内,第一牵引线31末端绕过导向滑轮6弯折后从支撑杆3内穿出,并与手柄5连接,通过按压手柄5方式对第一牵引线31实施拉力,防护盖4包覆住支架2并固定在支撑杆3上,防护盖4起到保护转轴22、滑轮23的作用。支撑杆3为圆形钢管,具有造价低廉的优点,且位于下固定塞34上部的圆形钢管呈中空筒状,中空筒状与上滑动塞33相匹配,让上滑动塞33可在圆形钢管内部自由滑动。夹爪1内壁呈弧形结构并覆盖有海绵层,夹取莲雾果实后防止擦伤、碰伤、压伤莲雾果实。参见图1至图6,安装孔12直径与转轴22外径相等,且安装孔12内壁光滑,保证了夹爪1更好地转动。上下两片固定板21上设有与转轴22相匹配的转轴固定孔25,由螺钉7贯穿转轴固定孔25和转轴22,并由螺母8锁紧,上下两片固定板21上设有与滑轮23的轴孔相匹配的滑轮固定孔26,由螺钉7贯穿滑轮固定孔26和滑轮23,并由螺母8锁紧。综上所述,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莲雾采摘装置,结构简单,装配容易,维护方便,制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莲雾采摘装置,包括至少三个夹爪、支架、拉力弹簧以及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杆的侧边,所述支架包括上下两片固定板以及安装在两片固定板之间的转轴、滑轮以及内固定环,所述夹爪内侧设有固定孔、外侧设有外固定环,所述夹爪前端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套装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外固定环和所述内固定环通过所述拉力弹簧连接,所述支撑杆内设有第一牵引线、至少两根第二牵引线、上滑动塞、下固定塞以及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装配在所述上滑动塞和所述下固定塞之间,所述第一牵引线前端穿过所述下固定塞和所述复位弹簧并与所述上滑动塞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线前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滑动塞上方,所述第二牵引线从所述支撑杆内穿出并分别紧贴在相对应的所述滑轮外壁上,所述第二牵引线绕过滑轮弯折后,第二牵引线的末端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在相对应的所述固定孔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莲雾采摘装置,包括至少三个夹爪、支架、拉力弹簧以及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杆的侧边,所述支架包括上下两片固定板以及安装在两片固定板之间的转轴、滑轮以及内固定环,所述夹爪内侧设有固定孔、外侧设有外固定环,所述夹爪前端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套装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外固定环和所述内固定环通过所述拉力弹簧连接,所述支撑杆内设有第一牵引线、至少两根第二牵引线、上滑动塞、下固定塞以及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装配在所述上滑动塞和所述下固定塞之间,所述第一牵引线前端穿过所述下固定塞和所述复位弹簧并与所述上滑动塞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线前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滑动塞上方,所述第二牵引线从所述支撑杆内穿出并分别紧贴在相对应的所述滑轮外壁上,所述第二牵引线绕过滑轮弯折后,第二牵引线的末端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在相对应的所述固定孔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莲雾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防护盖以及导向滑轮,所述导向滑轮设置在所述支撑杆内,所述第一牵引线末端绕过所述导向滑轮弯折后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志国冯焕德陈鸿宇陈业渊张蕾高爱平杨子琴朱敏陈华蕊黄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