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旁路负荷开关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旁路负荷开关,具体涉及一种可视旁路负荷开关。
技术介绍
传统使用的旁路负荷开关没有开关触头可视窗口,用户无法确认开关是否真正分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可视旁路负荷开关,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旁路负荷开关没有开关触头可视窗口无法确认开关是否分合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可视旁路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手柄、第一电气接头、第二电气接头、主轴、导电架,所述第一电气接头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电气接头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个侧板上,每个所述第一电气接头的一端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另一端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每个所述第一电气接头内置于所述壳体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导电触头;所述第二电气接头也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二电气接头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另一侧板上,每个所述第二电气接头的一端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另一端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每个所述第二电气接头内置于所述壳体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导电触头;三个所述第二导电触头一一对应与三个所述第一导电触头相对布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视旁路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手柄、第一电气接头、第二电气接头、主轴、导电架,所述第一电气接头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电气接头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个侧板上,每个所述第一电气接头的一端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另一端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每个所述第一电气接头内置于所述壳体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导电触头;所述第二电气接头也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二电气接头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另一侧板上,每个所述第二电气接头的一端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另一端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每个所述第二电气接头内置于所述壳体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导电触头;三个所述第二导电触头一一对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旁路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手柄、第一电气接头、第二电气接头、主轴、导电架,所述第一电气接头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电气接头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个侧板上,每个所述第一电气接头的一端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另一端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每个所述第一电气接头内置于所述壳体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导电触头;所述第二电气接头也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二电气接头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另一侧板上,每个所述第二电气接头的一端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另一端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每个所述第二电气接头内置于所述壳体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导电触头;三个所述第二导电触头一一对应与三个所述第一导电触头相对布置;所述主轴竖直内置于所述壳体,且所述主轴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导电架为三个,三个所述导电架由上至下依次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三个所述导电架一一对应设置于三组相对布置的所述第一导电触头、所述第二导电触头之间,且三个所述导电架之间相互绝缘;每个所述导电架的两端分别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导电触头、所述第二导电触头电接触;所述手柄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手柄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内部,并且所述手柄内置于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主轴传动连接;所述壳体内填充有惰性气体;所述壳体上相对一个所述第一导电触头或一个所述第二导电触头的位置开设有一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处设置有透明的气体密封层;其中,当转动所述主轴时,所述导电架与所述第一导电触头及所述第二导电触头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旁路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密封层为透明的钢化玻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旁路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为六氟化硫气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旁路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视旁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国,冯阿敏,王伦,陈明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仪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