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蓄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51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屋顶蓄排水结构,属于房屋建设领域,其技术要点是:括屋顶结构层以及设置在屋顶结构层上且开口朝上的蓄水池,所述屋顶结构层呈倾斜设置中间部分高于四周部分,所述蓄水池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顶端设有与蓄水池相通的溢流孔,所述排水管的底端连通有灌溉池;所述屋顶结构层的四个屋角分别设有与蓄水池连通的两根第一出水管和两根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的上端入水口均与蓄水池的底面齐平,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排水管连通,所述屋顶结构层沿其周向固定安装有与第二出水管连通的洒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屋顶蓄排水结构,能够高效稳定的对屋顶雨水进行收集利用。

A Roof Storage and Drainag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of storage and drainage structur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and its technical points are as follows: a roof structure layer and a water storage tank arranged on the roof structure layer with an opening facing upward, the roof structure layer is inclined and the middle part is higher than the surrounding part, and the water storage tank is connected with a drainage pipe; the top of the drainage pipe is provided with an overflow hole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storage tank. The bottom end of the drainag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n irrigation pool; the four roof corners of the roof structural layer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wo first outlet pipes and two second outlet pipes connected with the storage pool; the upper inlet of the first outlet pipe and the second outlet pipe are all level with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storage pool, and the first out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ainage pipe, and the roof structural layer is fixed and installed along its circumference. The second out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prinkler pip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oof storage and drainage structure, which can collect and utilize roof rainwater efficiently and steadi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顶蓄排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房屋建设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屋顶蓄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我国对水资源需求的增长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因此,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水资源对与改善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屋面雨水的水质是相对比较干净的,极具利用价值。目前随着屋顶绿化的兴起,人们通过在屋顶种植绿植利用雨水、净化雨水的同时,可以使得建筑物顶层具有冬暖夏凉的多重效果。如专利公告号CN206800818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所提出的一种屋顶花园雨水节水系统,其包括排水槽、储水池和浇水泵,所述排水槽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顶部安装有蓄排水板,且蓄排水板的顶部安装有保湿毯,所述保湿毯的顶部设置有土壤层,且土壤层上种植有植被,所述储水池设置在排水槽的右侧,所述浇水泵的进水口上安装有抽水管,且抽水管的底部位于储水池内,所述浇水泵的出水口上安装有出水管,且出水管上安装有绿化喷头。该节水系统虽然通过排水槽、储水池和浇水泵的配合使用,能够大大提高雨水的利用率,达到节能环保的作用。但是在我国沿海地区多台风暴雨地带,一旦遇上暴雨,降雨量过大时,雨水来不及进入到储水池中会导致过多的雨水不断冲刷土壤层,导致土壤层的种植土不断流失堆积,堆积的种植土可能使得该节水系统不能使用且导致后期清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顶蓄排水结构,能够高效稳定的对屋顶雨水进行收集利用。一种屋顶蓄排水结构,包括屋顶结构层以及设置在屋顶结构层上且开口朝上的蓄水池,述蓄水池底壁呈倾斜设置且中间部分高于四周部分,所述蓄水池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顶端设有与蓄水池相通的溢流孔,所述排水管的底端连通有灌溉池;所述屋顶结构层的四个屋角分别设有与蓄水池出水管的上端入水口均与蓄水池的底面齐平,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均与排水管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蓄水池设置在屋顶可以充分的收集屋顶上的雨水,同时能够使得建筑顶层具有冬暖夏凉的多重优点;通过设置第一、第二排水管将蓄水池和灌溉池相连通,对收集在蓄水池内的雨水进行利用,设置溢流孔在蓄水池的容积不足时,雨水可以通过溢流孔流入排水管排出,避免蓄水池内的雨水溢出,保证了蓄排水结构能够高效稳定的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进一步地,两根所述第一出水管对角设置,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均独立设有电动阀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角设置可以便于蓄水池往外排水时出水均匀,通过设置电动阀门可以方便使用者对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是否出水进行控制。进一步地,所述屋顶结构层沿其周向固定安装有与第二出水管连通的洒水管,所述洒水管的一端与第二出水管连通,另一端与排水管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出水管为对角设置,则第二出水管也为对角设置,第二出水管对角设置可以便于与其相连通的洒水管出水同步,同时保证洒水管有效进行工作,避免由于洒水管距离第二出水管距离太远水压和水量不足而导致洒水管远离第二出水管的一端不出水;洒水管通过第二出水管与蓄水池连通,通过与排水管相连可以将洒水管内未完全排除的水通过排水管引流到灌溉池内,避免一端洒水过多。进一步地,所述洒水管的外侧壁与墙壁抵触,且洒水管与墙壁抵触的一侧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洒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洒水管内的水通过洒水孔流出,在重力作用下沿墙壁往下流,在夏季高温的时候可以通过洒水管喷洒出雨水对墙体进行降温,降低室内温度。进一步地,所述洒水管呈倾斜设置,所述洒水管与第二出水管连通的一端高于洒水管与排水管连通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洒水管可以使得洒水管内的雨水能够流经每一个洒水孔。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的顶端设有过滤网,所述溢流孔位于过滤网的下方,所述溢流孔上端高于蓄水池底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过滤网可以对空中垃圾和树叶等杂物进行过滤,避免堵塞蓄水池内的出水口;溢流孔设置在过滤网的下方,避免杂物对溢流孔造成堵塞,保证溢流孔能够正常工作。进一步地,所述灌溉池的中部设有净化层,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位于净化层的上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净化层可以对存储在灌溉池内的雨水进行净化,排水管的出水口位于净化层的上端在重力的作用下雨水进入灌溉池内通过净化层净化后进入到灌溉池的底部,使得所有雨水都经过净化保证净化充分。进一步地,所述灌溉池的底部设有抽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水管设置在灌溉池的底部对灌溉池内净化后的雨水进行抽取并使用,同时可以保证灌溉池内的雨水尽可能的被抽取,当雨水存储的较多时,过滤层上方的雨水在过滤层下方雨水被抽取后能够经过过滤层进入到过滤层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和屋顶结构层之间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采用橡胶涂料涂刷而成,所述防水层贴合于蓄水池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蓄水池设置在屋顶且长期存储雨水,混凝土结构容易向下渗水,设置防水层可以用于阻隔水避免雨水渗透到房屋内。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排水管将屋顶的蓄水池和地面以下的灌溉池连通,使得雨水能够尽可能多的被收集利用,在蓄水池的底部设置过滤网避免空中垃圾树叶等杂物堵塞蓄水池的各个出水口,保证屋顶的蓄排水结构能够有效使用,同时在排水管的上端口设置溢水孔可以在降雨量大的暴雨天或者台风天时,蓄水池的容积不足雨水能够通过溢流孔将多余的雨水排出,避免雨水溢出。(2)本技术通过在屋顶四周设计洒水管,在夏季高温的时候通过洒水管喷洒出存储在蓄水池内的雨水对墙体进行物理降温,雨水的流动和水分的蒸发能够带走墙壁的温度从而降低室内温度,同时将蓄水池设置在屋顶可以使得建筑物顶层具有冬暖夏凉的多重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显示了蓄排水结构与建筑结合的整体结构;图2为本实施例屋顶的剖视图,显示了设置在屋顶上的蓄水池与屋顶结构;图3为本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图4为本实施例灌溉池的剖视图,显示了灌溉池的内部结构。图中:1、屋顶结构层;11、第一出水管;12、第二出水管;2、蓄水池;21、过滤网;3、防水层;4、排水管;41、溢流孔;5、洒水管;51、洒水孔;6、灌溉池;61、净化层;62、抽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屋顶蓄排水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屋顶结构层1以及设置在屋顶结构层1上且开口朝上的蓄水池2,蓄水池2和屋顶结构层1之间设有由橡胶防水涂料涂刷而成的防水层3,防水层3贴合于蓄水池2的底部,用于阻隔水避免雨水渗透到房屋内,将蓄水池2设置在屋顶可以充分的收集屋顶上的雨水,同时能够使得建筑顶层具有冬暖夏凉的多重优点。蓄水池2连通有排水管4,排水管4的顶端设有溢流孔41(显示于图2中),排水管4的底端连通有设置在地面以下的灌溉池6;雨水收集存储在蓄水池2内,蓄水池2内的雨水可通过排水管4流入灌溉池6中。如图2所示,屋顶结构层1采用平缓的四顶坡结构能够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顶蓄排水结构,包括屋顶结构层(1)以及设置在屋顶结构层(1)上且开口朝上的蓄水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2)底壁呈倾斜设置且中间部分高于四周部分,所述蓄水池(2)连通有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的顶端设有与蓄水池(2)相通的溢流孔(41),所述排水管(4)的底端连通有灌溉池(6);所述屋顶结构层(1)的四个屋角分别设有与蓄水池(2)连通的两根第一出水管(11)和两根第二出水管(12);所述第一出水管(11)和第二出水管(12)的上端入水口均与蓄水池(2)的底面齐平,所述第一出水管(11)和第二出水管(12)均与排水管(4)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蓄排水结构,包括屋顶结构层(1)以及设置在屋顶结构层(1)上且开口朝上的蓄水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2)底壁呈倾斜设置且中间部分高于四周部分,所述蓄水池(2)连通有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的顶端设有与蓄水池(2)相通的溢流孔(41),所述排水管(4)的底端连通有灌溉池(6);所述屋顶结构层(1)的四个屋角分别设有与蓄水池(2)连通的两根第一出水管(11)和两根第二出水管(12);所述第一出水管(11)和第二出水管(12)的上端入水口均与蓄水池(2)的底面齐平,所述第一出水管(11)和第二出水管(12)均与排水管(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第一出水管(11)对角设置,所述第一出水管(11)和第二出水管(12)均独立设有电动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顶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结构层(1)沿其周向固定安装有与第二出水管(12)连通的洒水管(5),所述洒水管(5)的一端与第二出水管(12)连通,另一端与排水管(4)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佳音沈俊跃龚燕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秀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