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倒灌通风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6286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倒灌通风井,属于建筑通风领域,用于解决积水倒灌进通风机房,影响通风设备的正常使用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上端设置有通风箱,所述通风箱包括侧板和底板,所述侧板均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内均设置有百叶窗,所述通风管下端连接有通风机房,所述底板上端面设置有防倒灌组件,所述防倒灌组件包括用于隔离积水的防水薄膜,所述防水薄膜呈管状并且与通风管上端连通,所述防水薄膜连接有漂浮块。在积水产生倒灌时,借助水的浮力使防水薄膜不断的上升,将水隔断,防止了积水进入通风机房内。

A kind of ventilation well for preventing backfill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backfilling ventilation shaft,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building ventilation, and is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backfilling water into the ventilation room and affecting the normal use of ventilation equipment. The main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are as follows: a ventilation pipe is included, the upper end of the ventilation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ventilation box, the ventilation box includes a side plate and a bottom plate, the side plates are provided with ventilation ports, louvers are arranged in the ventilation ports, the lower end of the ventilation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ventilator room, and the end 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anti-backfilling component, and the anti-backfilling component includes the anti-backfilling component used to isolate accumulated water. The water-proof film is tubular and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ventilation pipe. The water-proof film is connected with a floating block. When backfilling occurs, the water-proof film is continuously raised by means of buoyancy of water, which separates the water and prevents the water from entering the ventilator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倒灌通风井
本技术属于建筑物的建筑通风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倒灌通风井。
技术介绍
通风井是在工程设计中,更具需要设置的排气设施中的一种,一般是垂直向上的通道结构,就像“井”一般,所以称为通风井。通风井的一头连接地下建筑的空间,另一头开放与地面建筑,通风井中装有一定规格的排风机,利用排风机的抽力和通风井的自然拉力,将地下建筑内的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公开号为CN201521098397.9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设有防雨百叶的通风井结构,其技术要点是:包括通风井,所述通风井下部设于地下室风机房顶面的下方并连通于地下室风机房,所述通风井上部凸出于所述地下室风机房顶面向上设置,所述通风井的上部由若干侧壁和一顶板围合而成,至少其中一侧壁上设有连通于外部环境的通风口,所述通风井结构还包括围合在所述通风口外部的防护墙体,所述防护墙体上设有防雨百叶,所述防雨百叶与所述通风口位置相对,且所述防雨百叶的面积大于对应的所述通风口面积。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雨水进入通风井的问题,但是当外界的积水过多时,积水会倒灌入通风机房中,影响机房中的通风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倒灌通风井,用于解决积水倒灌入通风机房,从而影响机房中的通风设备正常工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倒灌通风井,包括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上端设置有通风箱,所述通风箱包括侧板和底板,所述侧板均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管下端连接有通风机房,所述底板上端面设置有防倒灌组件,所述防倒灌组件包括用于隔离积水的防水薄膜,所述防水薄膜呈管状并且与通风管上端连通,所述防水薄膜连接有漂浮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积水向通风管道内倒灌时,漂浮块受到水对其的浮力的作用,漂浮块开始向上运动,同时漂浮块带动防水薄膜向上运动,通过防水薄膜将积水与通风管道上端开口分隔开,提升了通风管出口的高度,减缓了水进入通风管的时间,并且当水漫过通风管最下端时,通风管道仍能正常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漂浮块与防水薄膜套接,所述漂浮块和防水薄膜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防水薄膜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漂浮块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薄膜的上端开口高于水面,当水面产生波动,减少积水因为波动而从防水薄膜上端开口进入通风管道的水的数量,使得防水薄膜防止积水倒灌的效果变得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薄膜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环,所述连接杆远离漂浮块的一端与支撑环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漂浮块受到浮力的作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支撑环,连接杆对支撑环施加向上运动的力,从而支撑环对防水薄膜上端整体施加向上运动的力,使得防水薄膜受到的力更加的平均,减少了因为应力集中,导致承受的拉力过大而导致防水薄膜受损的情况的发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漂浮块穿设有竖直设置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下端面与所述底板上端面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积水的波动过大时,会使防水薄膜产生倾斜,导致防水薄膜的开口距离底板的距离变短,使得防止积水倒灌的深度降低。通过限位杆和限位孔的配合,对防水薄膜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使防水薄膜始终保持竖直的状态,不会因为防水薄膜歪斜而导致防水深度降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四块所述侧板下端均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将侧板的两个侧面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界的积水消退时,通风箱内存在积水可以通过排水孔流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孔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导通方向为背向通风管方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界的积水低于通风口的下端面时,由于排水孔内设置有单向阀,积水不会通过排水孔进入通风箱内,使得通风箱内保持干燥,从而增加了防水薄膜的使用寿命;当通风箱内存在积水时,由于单向阀背向通风管的方向导通,通风箱内的积水可以通过排水管排到外界,通风箱内可保持干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薄膜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与底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薄膜和底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防水薄膜发生破损时,可方便的将防水薄膜进行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下端面与底板上端面之间设置有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橡胶垫,进一步减小了安装座与底板之间的间隙,使得积水更加难以从安装座与底板之间流入通风管内,增加了防倒灌组件的防水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包括水平支杆和竖直支杆,所述水平支杆和竖直支杆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支杆上端面贯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撑环上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长度小于安装孔的长度并且大于安装孔的宽度,所述安装块的宽度小于安装孔的宽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更换防水薄膜时,只需旋转安装块,使安装块从安装孔内穿过,就可实现连接杆与支撑环拆卸或者安装,方便了防水薄膜的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块下端面到支撑环上端面的距离小于水平支杆的高度,所述安装块下端面边缘设有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旋转安装块时,倒角的斜面先与水平支杆的上端面接触,倒角的斜面先与水平支杆的上端面接触,方便安装块的旋转;随着安装块的旋转,最终变成安装块的下端面与水平支杆的上端面接触,安装块对水平支杆上端面的压力不断的增加,使得连接杆与支撑环的之间的摩擦力不断的增大,摩擦力阻碍了连接杆和支撑环的相对运动,使得连接杆和支撑环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漂浮块和防水薄膜,在积水进入通风箱内时,漂浮块带动防水薄膜不断的上升,防止积水进入通风管道内,从而沿着通风管道进入通风机房的情况的发生,使得通风机房内的设备可以正常稳定的工作;2、防水薄膜与底板和连接杆之间可拆卸连接,使得防水薄膜在发生破损时的更换更加的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防倒灌组件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图2的A部放大图;图4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内部结构的剖面图;图5为本实施例图4的B部放大图。附图说明:1、通风机房;2、通风管;3、通风箱;31、底板;311、连通槽;32、侧板;321、通风口;322、百叶窗;323、排水孔;324、放置槽;33、顶板;4、防倒灌组件;41、防水薄膜;42、漂浮块;421、限位孔;43、支撑环;431、转轴;432、安装块;4321、倒角;44、连接杆;441、竖直支杆;4411、安装孔;442、水平支杆;45、底座;46、橡胶垫;47、限位杆;5、单向阀;51、堵塞;52、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防倒灌通风井,如图1所示,包括通风机房1、通风管2、通风箱3和防倒灌组件4(见图2)。通风机房1上端浇筑有截面呈口字型的矩形通风管2,通风管2上端面与通风箱3固定连接,通风箱3包括底板31、侧板32和顶板33。底板31为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倒灌通风井,包括通风管(2),所述通风管(2)上端设置有通风箱(3),所述通风箱(3)包括侧板(32)和底板(31),所述侧板(32)均开设有通风口(321),所述通风管(2)下端连接有通风机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1)上端面设置有防倒灌组件(4),所述防倒灌组件(4)包括用于隔离积水的防水薄膜(41),所述防水薄膜(41)呈管状并且与通风管(2)上端连通,所述防水薄膜(41)连接有漂浮块(42),所述漂浮块(42)与防水薄膜(41)套接,所述漂浮块(42)和防水薄膜(41)之间设置有连接杆(44),所述连接杆(44)一端与防水薄膜(41)连接,所述连接杆(44)另一端与漂浮块(42)连接,所述防水薄膜(41)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环(43),所述连接杆(44)远离漂浮块(42)的一端与支撑环(43)连接,所述漂浮块(42)穿设有竖直设置的限位杆(47),所述限位杆(47)下端面与所述底板(31)上端面固定连接,四块所述侧板(32)下端均开设有排水孔(323),所述排水孔(323)将侧板(32)的两个侧面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倒灌通风井,包括通风管(2),所述通风管(2)上端设置有通风箱(3),所述通风箱(3)包括侧板(32)和底板(31),所述侧板(32)均开设有通风口(321),所述通风管(2)下端连接有通风机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1)上端面设置有防倒灌组件(4),所述防倒灌组件(4)包括用于隔离积水的防水薄膜(41),所述防水薄膜(41)呈管状并且与通风管(2)上端连通,所述防水薄膜(41)连接有漂浮块(42),所述漂浮块(42)与防水薄膜(41)套接,所述漂浮块(42)和防水薄膜(41)之间设置有连接杆(44),所述连接杆(44)一端与防水薄膜(41)连接,所述连接杆(44)另一端与漂浮块(42)连接,所述防水薄膜(41)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环(43),所述连接杆(44)远离漂浮块(42)的一端与支撑环(43)连接,所述漂浮块(42)穿设有竖直设置的限位杆(47),所述限位杆(47)下端面与所述底板(31)上端面固定连接,四块所述侧板(32)下端均开设有排水孔(323),所述排水孔(323)将侧板(32)的两个侧面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倒灌通风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俊跃龚燕青高文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秀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