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坡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507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护坡砖,护坡砖包括砖本体;所述本体大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前端沿本体左右方向向上延伸出第一凸台;所述本体下表面前端沿本体左右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两块护坡砖上下叠加后,第一凸台与第一凹槽配合,形成连锁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护坡砖的上下分别设置第一凸台和第一凹槽,实现上下层护坡砖垒砌后,上层护坡砖被限位,无法前移的目的。

A kind of slope protection brick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lope protection brick, which comprises a brick body; the body is generally a cuboid structure; the upper surface front end of the body extends upward along the left and right direction of the body; the lower surface front end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roove along the left and right direction of the body; after two slope protection bricks are superimposed, the first convex platform cooperates with the first groove to form a chain structur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by setting the first convex platform and the first groove on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slope protection bricks, the purpose of the upper slope protection bricks being limited and unable to move forward is realized after the upper and lower slope protection bricks are mason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坡砖
本技术涉及护坡砖
,具体来说是一种护坡砖。
技术介绍
经过人工凿山开道、修建了公路或者铁路的山体、水体边坡,如果不进行坡面的防护,在狂风暴雨来临之时,很容易造成岩石滚落、山体滑坡、水土流失的灾害。为防止坡面崩塌,可在坡面修筑护坡工程进行加固。常见的护坡工程有:砌石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倚壁式挡土墙,悬壁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等护坡措施。然而,这些挡土墙均需要大量的混凝土砌筑,造价高,工序复杂,耗时长。尤其对于陡坡或坡面为垂直面的坡体,对挡土墙的稳定性要求更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重力式挡土墙对陡坡或垂直面的坡面进行防护。而重力式挡土墙采用混凝土现场浇筑而成,混凝土用量大,现场施工涉及到的工程设备多,对于狭窄地段,工程设备无法进入,施工更加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挡土墙均采用砌筑或现浇,施工工序繁琐,人力物力投入大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护坡砖,包括砖本体;所述本体大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前端沿本体左右方向向上延伸出第一凸台;所述本体下表面前端沿本体左右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两块护坡砖上下叠加后,第一凸台与第一凹槽配合,形成连锁结构;所述第一凸台的后侧壁与第一凹槽的后侧壁前后错位,且第一凹槽的后侧壁在前。优选的,在所述本体上表面处于第一凸台后方沿本体左右方向向上延伸出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与第一凸台之间形成上凹锁;在所述本体下表面处于第一凹槽后方沿本体左右方向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之间形成下凸锁;上下层护坡砖上下叠加后,第二凸台与第二凹槽配合、上凹锁与下凸锁配合形成连锁结构。优选的,所述上凹锁与下凸锁的形状、尺寸完全一致。优选的,所述本体后侧壁向一侧延伸出且与本体一体成型的挡土板(2),同层挡土板(2)的自由端朝向一致。优选的,所述第二凸台的后侧壁距本体后侧壁有一定距离,以使第二凸台的后侧壁与处于第二凸台后方的本体上表面形成限位台阶;同层相邻两块护坡砖之间还固定有挡土板;所述挡土板上端限位上层护坡砖的第二凹槽中,下端限位在下层护坡砖的限位台阶上。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二凸台形状、尺寸完全一致;所述限位台阶宽度略大于或等于挡土板厚度,第二凹槽宽度略大于或等于挡土板厚度。优选的,所述挡土板为标准红砖;下层护坡砖的限位台阶至上层护坡砖的第二凹槽底壁高度为标准红砖的高度。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台的顶面为平面,第一凹槽底面为平面,二者宽度相等。优选的,所述本体的前侧壁为自第一凸台的顶部前侧至第一凹槽的底部前侧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凹槽的前侧敞口;所述第一凸台的后侧壁与第一凹槽的后侧壁均为竖直壁。优选的,所述前侧壁为弧面或异形面。本技术为了更加清楚的介绍挡土墙的施工,还提供一种挡土墙的垒砌方法,应用上述的护坡砖垒砌而成,垒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自下而上,先将第一层护坡砖并排固定在坡脚设定位置,如采用具有一体成型挡土板的护坡砖,则同层相邻两块护坡砖首尾相抵接,或留有间隙的排列即可;如采用分体式挡土砖,则相邻两块护坡砖之间间距离等于或大于挡土板的宽度;2)然后按照品字形自一端至另一端垒加第二层护坡砖;如采用分体式挡土板,则在放置第二层护坡砖之前,在第一层相邻两块护坡砖之间的间隔内放置挡土板,然后再垒加第二层护坡砖,第一层护坡砖与第二层护坡砖的各个部位配合形成连锁结构,并使第一层挡土板的上端插入第二层护坡砖的第二凹槽内,直至第二层护坡砖垒加完成;3)重复步骤2),直至护坡垒砌完成。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在护坡砖的上下分别设置第一凸台和第一凹槽,实现上下层护坡砖垒砌后,上层护坡砖被限位,无法前移的目的。2.由于将第一凹槽的后侧壁设置在前,以保证挡土墙具有一定坡度。3.通过在护坡砖的上下分别设置上凹锁和下凸锁,实现进一步锁定,使上层护坡砖不会发生向后滑移。4.通过在第二凸台后方设置限位台阶,以便于放置挡土板,避免水土流失的同时,同层相邻两块护坡砖之间还可以形成花盆,用于绿化。5.通过将第二凹槽与第二台阶匹配,以及与挡土板的厚度相适应,使得挡土板被夹持,避免挡土板前后倾覆。6.采用标准红砖作为挡土板,取材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护坡砖结构示意图;图2为采用实施例1中的护坡砖垒砌的挡土墙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的护坡砖结构示意图;图5为采用实施例2中的护坡砖垒砌的挡土墙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第1)种情况的护坡砖结构示意图;图7为采用实施例3中第1)种情况的护坡砖垒砌的挡土墙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挡土墙安装挡土板之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第2)种情况的护坡砖垒砌后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9的另一视角轴侧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第3)种情况的护坡砖垒砌后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2的另一视角轴侧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4中的护坡砖结构示意图;图16为采用实施例4中的护坡砖垒砌的挡土墙以及安装挡土板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7a、17b、17c为实施例4中限位台阶高度的三种情况示意图;图18-20为本技术提供的护坡砖前侧壁不同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上、下、前、后、左、右”的具体定义为:护坡砖的垒砌后,上、下分别为护坡砖的上、下面,朝外的为前,贴合陡坡面的为后,左、右分别为砖体横向的两侧。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护坡砖,主要用于陡坡防护。包括砖本体1;本体1大体为长方体结构;本体1的上表面前端沿本体1左右方向向上延伸出第一凸台11;本体1下表面前端沿本体1左右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12;本实施例给出的第一凸台11的顶面111与第一凹槽12的底面121结构、宽度、长度相同,一般为平面,当然结构也可不一样,比如第一凸台11的顶面111与第一凹槽12为相互配合的曲面等异形面,宽度也可以不一样,只要实现锁定即可。第一凸台后侧壁112与第一凹槽后侧壁122均为竖直壁,为了使垒砌后的护坡具有一定坡度,本实施例给出的第一凸台后侧壁112与第一凹槽后侧壁122前后错位,且第一凹槽后侧壁122在前。上下层护坡砖垒砌后,自然形成坡度。本体1的前侧壁13为自第一凸台11的顶部前侧至第一凹槽12的底部前侧一体成型;前侧壁13为弧面或异形面,异形面可以为图1、图11-13中的任意一种形状,当然不限于此。第一凹槽12的前侧为敞开式,上下层护坡砖垒砌后,第一凸台11与第一凹槽12配合,形成连锁结构,可限制上层护坡砖向前滑移。且因为第一凸台11的顶面111与第一凹槽12的底面121宽度相等,使得上下两层护坡砖的前侧壁13过渡平缓顺畅,衔接处没有台阶,避免积灰、堆积垃圾。实施例2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为了避免上层护坡砖向后滑移,在本体1上表面处于第一凸台11后方沿本体1左右方向向上延伸出第二凸台14;第二凸台14与第一凸台11之间形成上凹锁15;在本体1下表面处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坡砖,其特征在于:包括砖本体(1);所述本体(1)大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本体(1)的上表面前端沿本体(1)左右方向向上延伸出第一凸台(11);所述本体(1)下表面前端沿本体(1)左右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12);两块护坡砖上下叠加后,第一凸台(11)与第一凹槽(12)配合,形成连锁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坡砖,其特征在于:包括砖本体(1);所述本体(1)大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本体(1)的上表面前端沿本体(1)左右方向向上延伸出第一凸台(11);所述本体(1)下表面前端沿本体(1)左右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12);两块护坡砖上下叠加后,第一凸台(11)与第一凹槽(12)配合,形成连锁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护坡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11)的后侧壁与第一凹槽(12)的后侧壁前后错位,且第一凹槽(12)的后侧壁在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护坡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后侧壁向一侧延伸出且与本体一体成型的挡土板(2),同层挡土板(2)的自由端朝向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护坡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1)上表面处于第一凸台(11)后方沿本体(1)左右方向向上延伸出第二凸台(14);所述第二凸台(14)与第一凸台(11)之间形成上凹锁(15);在所述本体(1)下表面处于第一凹槽(12)后方沿本体(1)左右方向开设有第二凹槽(16),所述第二凹槽(16)与第一凹槽(12)之间形成下凸锁(17);上下层护坡砖上下叠加后,第二凸台(14)与第二凹槽(16)配合、上凹锁(15)与下凸锁(17)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树吴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基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