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偏光式视角控制显示装置以及偏光式视角控制光源模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0326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其包括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第一O型板补偿膜以及第二O型板补偿膜。第一偏光片具有第一穿透轴。第二偏光片具有平行于第一穿透轴的第二穿透轴。第一O型板补偿膜以及第二O型板补偿膜位于第一偏光片与第二偏光片之间且分别具有第一光轴以及第二光轴。第一光轴在第一偏光片的正投影以及第二光轴在第二偏光片的正投影平行或垂直于第一穿透轴以及第二穿透轴。第二光轴与第一光轴具有相反的倾斜方向。另提供一种偏光式视角控制显示装置以及一种偏光式视角控制光源模块。

Polarized View Control Element, Polarized View Control Display Device and Polarized View Control Light Source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偏光式视角控制显示装置以及偏光式视角控制光源模块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光学元件、显示装置以及光源模块,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偏光式视角控制显示装置以及偏光式视角控制光源模块。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显示装置为了能让多个观看者一起观看,通常具有广视角的显示效果。然而,在某些情况或场合,例如在公开场合流览私人网页或机密资讯或输入密码时,广视角的显示效果却容易使机密资讯被旁人所窥视而造成机密资讯外泄。为了达到防窥需求,一般作法是在显示装置前方放置光控制膜(LightControlFilm,LCF),以将大角度的光线滤除。然而,光控制膜除了价格昂贵且厚度厚之外,还会使显示装置的整体辉度下降约30%。此外,光控制膜的周期结构容易与显示装置产生摩尔纹(Moirépattern),而影响显示品质。“
技术介绍
”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公开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
技术介绍
。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公开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代表在本专利技术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其可限制视角且可避免摩尔纹的产生以及辉度的大幅下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应用上述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的偏光式视角控制显示装置以及偏光式视角控制光源模块。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达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其包括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第一O型板补偿膜以及第二O型板补偿膜。第一偏光片具有第一穿透轴。第二偏光片位于第一偏光片的一侧且具有第二穿透轴。第一O型板补偿膜位于第一偏光片与第二偏光片之间且具有第一光轴。第二O型板补偿膜位于第一O型板补偿膜与第二偏光片之间且具有第二光轴。第一穿透轴平行于第二穿透轴。第一光轴在第一偏光片的正投影平行或垂直于第一穿透轴以及第二穿透轴。第二光轴与第一光轴具有相反的倾斜方向。第二光轴在第二偏光片的正投影平行或垂直于第一穿透轴以及第二穿透轴。为达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偏光式视角控制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模块以及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显示模块包括第一偏光片。第一偏光片具有第一穿透轴。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配置在显示模块靠近第一偏光片的一侧。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包括第二偏光片、第一O型板补偿膜以及第二O型板补偿膜。第二偏光片具有第二穿透轴。第一O型板补偿膜位于第一偏光片与第二偏光片之间且具有第一光轴。第二O型板补偿膜位于第一O型板补偿膜与第二偏光片之间且具有第二光轴。第一穿透轴平行于第二穿透轴。第一光轴在第一偏光片的正投影平行或垂直于第一穿透轴以及第二穿透轴。第二光轴与第一光轴具有相反的倾斜方向。第二光轴在第二偏光片的正投影平行或垂直于第一穿透轴以及第二穿透轴。为达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偏光式视角控制光源模块,其包括光源模块以及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配置在光源模块的出光侧且包括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第一O型板补偿膜以及第二O型板补偿膜。第一偏光片具有第一穿透轴。第二偏光片位于第一偏光片的一侧且具有第二穿透轴。第一O型板补偿膜位于第一偏光片与第二偏光片之间且具有第一光轴。第二O型板补偿膜位于第一O型板补偿膜与第二偏光片之间且具有第二光轴。第一穿透轴平行于第二穿透轴。第一光轴在第一偏光片的正投影平行或垂直于第一穿透轴以及第二穿透轴。第二光轴与第一光轴具有相反的倾斜方向。第二光轴在第二偏光片的正投影平行或垂直于第一穿透轴以及第二穿透轴。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偏光式视角控制显示装置以及偏光式视角控制光源模块中,藉由两片偏光片搭配两片O型板补偿膜来提供所需的相位延迟量,从而达到在欲控制的方位角上限制视角的效果。由于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并非利用周期性结构来控制视角,因此可避免摩尔纹的产生。相较于市售产品,如光控制膜,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可具有较高的正视角辉度、较便宜的价格以及较薄的厚度。藉由限制单一方向(如纵向或横向)上的视角,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可应用于全防窥显示器或是车用显示器。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的剖面示意图。图1B及图1C分别是图1A中两片O型板补偿膜的两种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图1D是依照第一实施例的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于不同锐角下在方位角0度-180度的方向上的穿透率与天顶角的相对关系图。图1E是依照第一实施例的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于不同锐角下在方位角90度-270度的方向上的穿透率与天顶角的相对关系图。图1F是依照第一实施例的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于不同相位延迟量下在方位角0度-180度的方向上的穿透率与天顶角的相对关系图。图1G是依照第一实施例的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于不同相位延迟量下在方位角90度-270度的方向上的穿透率与天顶角的相对关系图。图2至图5分别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的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偏光式视角控制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偏光式视角控制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8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偏光式视角控制光源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之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之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图1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100包括第一偏光片P1、第二偏光片P2、第一O型板补偿膜O1以及第二O型板补偿膜O2。第一偏光片P1具有第一穿透轴T1。第二偏光片P2位于第一偏光片P1的一侧且具有第二穿透轴T2。第一O型板补偿膜O1位于第一偏光片P1与第二偏光片P2之间且具有第一光轴OA1。第二O型板补偿膜O2位于第一O型板补偿膜O1与第二偏光片P2之间且具有第二光轴OA2。第一穿透轴T1平行于第二穿透轴T2。第一光轴OA1在第一偏光片P1的正投影OP1平行或垂直于第一穿透轴T1以及第二穿透轴T2。第二光轴OA2与第一光轴OA1具有相反的倾斜方向,且第二光轴OA2在第二偏光片P2的正投影OP2平行或垂直于第一穿透轴T1以及第二穿透轴T2。举例而言,如虚线框X1所示,第一穿透轴T1以及第二穿透轴T2可分别在与第一偏光片P1平行的第一方向D1上延伸。此外,第一光轴OA1在第一偏光片P1的正投影OP1以及第二光轴OA2在第二偏光片P2的正投影OP2平行于第一穿透轴T1以及第二穿透轴T2。另外,第一光轴OA1与第一偏光片P1所夹的锐角(即第一光轴OA1与正投影OP1所夹的锐角θ1)相同或近似于第二光轴OA2与第二偏光片P2所夹的锐角(即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第一O型板补偿膜以及第二O型板补偿膜,所述第一偏光片具有一第一穿透轴;所述第二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一侧且具有一第二穿透轴;所述第一O型板补偿膜位于所述第一偏光片与所述第二偏光片之间且具有一第一光轴;所述第二O型板补偿膜位于所述第一O型板补偿膜与所述第二偏光片之间且具有一第二光轴,其中所述第一穿透轴平行于所述第二穿透轴,所述第一光轴在所述第一偏光片的正投影平行或垂直于所述第一穿透轴以及所述第二穿透轴,所述第二光轴与所述第一光轴具有相反的倾斜方向,且所述第二光轴在所述第二偏光片的正投影平行或垂直于所述第一穿透轴以及所述第二穿透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第一O型板补偿膜以及第二O型板补偿膜,所述第一偏光片具有一第一穿透轴;所述第二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一侧且具有一第二穿透轴;所述第一O型板补偿膜位于所述第一偏光片与所述第二偏光片之间且具有一第一光轴;所述第二O型板补偿膜位于所述第一O型板补偿膜与所述第二偏光片之间且具有一第二光轴,其中所述第一穿透轴平行于所述第二穿透轴,所述第一光轴在所述第一偏光片的正投影平行或垂直于所述第一穿透轴以及所述第二穿透轴,所述第二光轴与所述第一光轴具有相反的倾斜方向,且所述第二光轴在所述第二偏光片的正投影平行或垂直于所述第一穿透轴以及所述第二穿透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轴与所述第一偏光片所夹的锐角落在20度至50度的范围内,所述第二光轴与所述第二偏光片所夹的锐角落在20度至50度的范围内,且所述第一光轴与所述第一偏光片所夹的锐角与所述第二光轴与所述第二偏光片所夹的锐角的差异不超过5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型板补偿膜的相位延迟量落在100nm至400nm的范围内,所述第二O型板补偿膜的相位延迟量落在100nm至400nm的范围内,且所述第一O型板补偿膜的相位延迟量与所述第二O型板补偿膜的相位延迟量的差异不超过50n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还包括:一粘着层,位于所述第一O型板补偿膜与所述第二O型板补偿膜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还包括:一第三偏光片,其中所述第二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三偏光片与所述第二O型板补偿膜之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还包括:一补偿膜,位于所述第一O型板补偿膜与所述第二O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冰彦方崇仰徐熊群
申请(专利权)人: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