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轮机排气缸的导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093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轮机排气缸的导流器。其包括可分离设置的第一半环形壳体和第二半环形壳体;第一半环形壳体和第二半环形壳体之间通过连接法兰可分离的配合;第一半环形壳体和第二半环形壳体配合围成导流空间;导流空间在第一预设方向上横截面积逐渐缩小;第一半环形壳体内壁上沿第一预设方向设有加强筋和沿与第一预设方向垂直的第二预设方向设置的法兰板;第二半环形壳体内壁上沿第二预设方向设有加强肋。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汽轮机排气缸的导流器,其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增加了减少气流旋涡和优化气流流线的法兰板,使排气缸内总压损失小,保证排气缸的气动性能,此外其还设有加强肋,保证了整体刚性。

A Director for Steam Turbine Exhaust Cyl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轮机排气缸的导流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轮机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轮机排气缸的导流器。
技术介绍
汽轮机是一种旋转式蒸汽动力装置,高温高压蒸汽穿过固定喷嘴成为加速的气流后喷射到叶片上,使装有叶片排的转子旋转,同时对外作功。汽轮机是现代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设备。在汽轮机排汽缸内部流动中,旋涡运动是排汽缸内压力损失的主要原因。排汽缸的气动性能受排气蜗壳、扩压器的几何形状、加强件的布置方式以及来流状态等多方面的影响。扩压管的形状对整个排汽缸的流动性是否优良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排汽缸的气动性能。现有技术中,未设有导流器的排汽缸扩压能力低,入口静压反而比出口静压大,排汽缸内汽流旋涡非常严重,且出口处流线分布极不均匀,间接导致排汽缸内总压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不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轮机排气缸的导流器,其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增加了减少气流旋涡和优化气流流线的法兰板,使排气缸内总压损失小,保证排气缸的气动性能。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轮机排气缸的导流器,其包括可分离设置的第一半环形壳体和第二半环形壳体;所述第一半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轮机排气缸的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汽轮机排气缸的导流器包括可分离设置的第一半环形壳体(11)和第二半环形壳体(12);所述第一半环形壳体(11)和所述第二半环形壳体(12)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法兰(13);所述第一半环形壳体(11)和所述第二半环形壳体(12)之间通过连接法兰(13)可分离的配合;所述第一半环形壳体(11)和所述第二半环形壳体(12)配合围成导流空间;所述导流空间在第一预设方向上横截面积逐渐缩小;所述第一半环形壳体(11)内壁上沿第一预设方向设有加强筋(21)和沿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垂直的第二预设方向设置的法兰板(22);所述第二半环形壳体(12)内壁上沿所述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轮机排气缸的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汽轮机排气缸的导流器包括可分离设置的第一半环形壳体(11)和第二半环形壳体(12);所述第一半环形壳体(11)和所述第二半环形壳体(12)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法兰(13);所述第一半环形壳体(11)和所述第二半环形壳体(12)之间通过连接法兰(13)可分离的配合;所述第一半环形壳体(11)和所述第二半环形壳体(12)配合围成导流空间;所述导流空间在第一预设方向上横截面积逐渐缩小;所述第一半环形壳体(11)内壁上沿第一预设方向设有加强筋(21)和沿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垂直的第二预设方向设置的法兰板(22);所述第二半环形壳体(12)内壁上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设有加强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轮机排气缸的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板(22)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万杰高原雪林刚刘胜男杜怡萱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九鼎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