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华大学专利>正文

双取代丙二腈衍生物的无溶剂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989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21
双取代丙二腈衍生物的无溶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将丙二腈、芳香醛和二氢吡啶酯按照摩尔比1:(1~2):(1~2)加入反应试管中,升温至80‑100℃,搅拌0.5‑12h进行Knoevenagel缩合‑还原串联反应;二、在步骤一所得产物中,按照丙二腈与碱、苄溴以1:(1~4):(1~4)的摩尔比加入碱和苄溴,升温至80‑100℃,搅拌0.5‑3h进行烷基化反应;(3)将步骤二所得产物进行柱层析,最终得双取代丙二腈衍生物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使用溶剂制备双取代丙二腈产物,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使用溶剂不经济环保的问题,另外,也简化了反应步骤,改善了现有合成方法反应时间较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取代丙二腈衍生物的无溶剂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化合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取代丙二腈衍生物的无溶剂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丙二腈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分子中的腈基可以很容易的转换成其它官能团,如羧酸、氨基、酮等,硝基也可以很容易转换成氨基等其他官能团。所以,这类化合物的制备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目前直接制备单取代丙二腈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二氢吡啶酯就地选择性还原丙二腈和醛的Knoevenagel产物。但是,该方法需要利用反应溶剂醇或二甲基亚砜等有机溶剂及辅助催化剂。二是以水为溶剂,不需要添加任何催化剂,以丙二腈和醛的Knoevenagel产物为底物,利用二氢吡啶酯进行选择性还原。三是以水为溶剂,以丙二腈为底物,二氢吡啶酯为氢源,串联Knoevenagel缩合、还原直接合成单取代丙二腈。现有技术存在使用溶剂不经济、不环保,而且反应时间较长等缺点,到目前为止,直接以丙二腈和醛为底物,苄溴为烷基化试剂,二氢吡啶酯为氢源,无溶剂条件下制备双取代丙二腈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取代丙二腈衍生物的无溶剂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制备方法使用溶剂不经济环保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双取代丙二腈衍生物的无溶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丙二腈、芳香醛和二氢吡啶酯按照摩尔比1:(1~2):(1~2)加入反应试管中,升温至80-100℃,搅拌0.5-12h进行Knoevenagel缩合-还原串联反应;步骤二:在步骤一所得产物中,按照丙二腈与碱、苄溴以1:(1~4):(1~4)的摩尔比加入碱和苄溴,升温至80-100℃,搅拌0.5-3h进行烷基化反应;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产物进行柱层析,最终得双取代丙二腈衍生物产品。进一步的,步骤二所述碱为无机碱或者胺类碱。进一步的,所述无机碱为碳酸钾,胺类碱选自三乙胺、2-二乙氨基乙醇、N,N-二异丙基乙胺。进一步的,所述芳香醛的化学式为RCHO,其中,R选自-Ph,-4-CH3Ph,-4-CH3OPh,-4-FPh,-4-ClPh,-4-CNPh,-4-BrPh,-2-NO2Ph,-3-NO2Ph,-4-NO2Ph,2-furyl。进一步的,步骤三柱层析以硅胶柱为固定相、石油醚与乙酸乙酯按照体积比80:1-15:1的混合物为流动相。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丙二腈和芳香醛发生Knoevenagel缩合反应,其产物被二氢吡啶酯还原,无需分离,接着加入苄溴,还原产物再在碱的作用下和苄溴发生亲核取代,最终得到双取代丙二腈产物,该过程无需使用溶剂,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使用溶剂不经济环保的问题。另外,通过串联Knoevenagel缩合、还原、烷基化反应,简化了反应步骤,改善了现有合成方法反应时间较长的问题(现有方法反应时间24h,TetrahedronLetters51(2010)5246–5251),而且可以得到高达95%的目标产物;以二氢吡啶酯为氢源(还原剂),相对于传统的氢源,它具有无毒、反应条件温和、化学选择性高等优点;本方法还弥补了直接以丙二腈、醛和苄溴为底物,通过二氢吡啶酯为氢源在无溶剂条件下制备双取代丙二腈的技术空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合成的路线如下:Et表示乙基;Bn表示苄基。实施例1双取代丙二腈衍生物的无溶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丙二腈、对溴苯甲醛、二氢吡啶酯按照摩尔比1:1.2:1.2的比例加入反应试管中,升温至90℃,搅拌5h进行Knoevenagel缩合-还原串联反应;步骤二:在步骤一所得产物中,按照丙二腈与碱、苄溴以1:3:3的摩尔比加入苄溴和四种不同类型的碱,升温至90℃,搅拌3h进行烷基化反应;表1烷基化反应中四种碱试剂的产品收率编号碱收率(%)1K2CO3762TEA683DEAE854DIEA93表中,TEA:三乙胺,DEAE:2-二乙氨基乙醇,DIEA:N,N-二异丙基乙胺。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产物以硅胶柱为固定相、石油醚与乙酸乙酯按照体积比80:1-15:1的混合物为流动相进行柱层析,最终得双取代丙二腈。在实施例1中,步骤二使用每种碱均为一个独立的实施例,即实施例1可分解为4个实施例,实施例2~4的情况与实施例1相类似。本说明书中所有收率均指完成柱层析后最终所得成品的收获率。实施例2双取代丙二腈衍生物的无溶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丙二腈、对溴苯甲醛、二氢吡啶酯按照摩尔比1:1.2:1.2的比例加入反应试管中,升温至90℃,搅拌5h进行Knoevenagel缩合-还原串联反应;步骤二:在步骤一所得产物中,按照丙二腈与碱、苄溴以1:X:3的摩尔比加入DIEA和苄溴,升温至90℃,搅拌3h进行烷基化反应,所述X指表2中碱的用量,即X=1、2、3或4;表2烷基化中碱试剂不同用量的产品收率编号碱的用量(eq)收率(%)1150228233934492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产物以硅胶柱为固定相、石油醚与乙酸乙酯按照体积比80:1-15:1的混合物为流动相进行柱层析,最终得双取代丙二腈。实施例3双取代丙二腈衍生物的无溶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丙二腈、对溴苯甲醛、二氢吡啶酯按照摩尔比1:1.2:1.2的比例加入反应试管中,升温至90℃,搅拌5h进行Knoevenagel缩合-还原串联反应;步骤二:在步骤一所得产物中,按照丙二腈与碱、苄溴以1:3:X的摩尔比加入DIEA和苄溴,升温至90℃,搅拌3h进行烷基化反应,所述X指表3中苄溴的用量,即X=1、2、3或4;表3烷基化中苄溴不同用量的产品收率编号BnBr用量(eq)收率(%)1155228433934494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产物以硅胶柱为固定相、石油醚与乙酸乙酯按照体积比80:1-15:1的混合物为流动相进行柱层析,最终得双取代丙二腈。实施例4双取代丙二腈衍生物的无溶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丙二腈、芳香醛、二氢吡啶酯按照摩尔比1:1.2:1.2的比例加入反应试管中,升温至100℃,搅拌6h进行Knoevenagel缩合-还原串联反应,所述芳香醛RCHO选自表4的不同R基;表4不同芳香醛的产品收率编号产物编号R收率(%)1aC6H5862b4-BrC6H4933c4-ClC6H4934d4-FC6H4805e4-MeC6H4886f4-MeOC6H4947g4-NO2C6H4808h1-Naphthyl929i2-fruyl8010j2-thienyl90步骤二:在步骤一所得产物中,按照丙二腈与碱、苄溴以1:3:3的摩尔比加入碱和苄溴,升温至90℃,搅拌2h进行烷基化反应;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产物以硅胶柱为固定相、石油醚与乙酸乙酯按照体积比80:1-15:1的混合物为流动相进行柱层析,得双取代丙二腈。产物的结构表征数据如下:2,2-二苄基-丙二腈(a):86%,白色固体,熔点:123.1-124.1℃,1HNMR(400MHz,DMSO)δ7.4-7.45(m,10H),3.50(s,4H).2-苄基-2-(4-溴苯基)丙二腈(b):93%,黄色固体,熔点:106.3--107.8℃,1HNMR(400MHz,DMSO)δ7.66(d,J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取代丙二腈衍生物的无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丙二腈、芳香醛和二氢吡啶酯按照摩尔比1:(1~2):(1~2)加入反应试管中,升温至80‑100℃,搅拌0.5‑12h进行Knoevenagel缩合‑还原串联反应;步骤二:在步骤一所得产物中,按照丙二腈与碱、苄溴以1:(1~4):(1~4)的摩尔比加入碱和苄溴,升温至80‑100℃,搅拌0.5‑3h进行烷基化反应;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产物进行柱层析,最终得双取代丙二腈衍生物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取代丙二腈衍生物的无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丙二腈、芳香醛和二氢吡啶酯按照摩尔比1:(1~2):(1~2)加入反应试管中,升温至80-100℃,搅拌0.5-12h进行Knoevenagel缩合-还原串联反应;步骤二:在步骤一所得产物中,按照丙二腈与碱、苄溴以1:(1~4):(1~4)的摩尔比加入碱和苄溴,升温至80-100℃,搅拌0.5-3h进行烷基化反应;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产物进行柱层析,最终得双取代丙二腈衍生物产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取代丙二腈衍生物的无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碱为无机碱或者胺类碱。3.如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珊王周玉蒋珍菊杨羚羚杨欢李超蒋光有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