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墨化空心碳球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电极材料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材料
,特别涉及石墨化空心碳球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电极材料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材料科学的发展迅速,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层出不穷,人们通过控制不同的制备条件,可以得到形貌各异,功能多样的材料。碳材料以其优越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广泛的应用价值从而得到了人们的大量研究。尤其一些具有特殊结构的碳材料,比如洋葱型碳、锥形结构碳、碳微树、碳微卷、实心碳球、空心碳球、多孔碳等已经被成功合成。空心碳球的制备通常是运用硅球、聚合物球等一些尺寸均一的微球作为硬模板,通过将碳源(葡萄糖、沥青、酚醛树脂、多巴胺等)沉积在其表面形成一种核壳结构,高温炭化后再将模板刻蚀掉而制得。空心碳球的独特的空心球形结构使其通常具有密度低、比表面积大、孔隙率大、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上述优点使其在能量储存和转换、催化、吸附等领域具有无限的应用潜力,因此对于空心碳球的合成正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上述方法所制备的空心碳球往往是无定性的,其导电性能相对于石墨化碳空心球比较差,从而限制了其应用(电池电极材料、催化剂载体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化空心碳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植物生物质为碳源,进行烘干,球磨制粉,得碳源前驱体;(2)将0.05‑0.5mol/L的乙酸镍溶液加入到碳源前驱体进行搅拌,使得碳源前驱体内部结构中均匀分布有镍离子;其中碳源前驱体与乙酸镍的质量比为R=1‑10;(3)在步骤(2)的混合物中添加氢氧化钾溶液,进行加热,活化改性;其中碳源前驱体与氢氧化钾的质量比为R=2‑4;(4)将步骤(3)中的活化改性物烘干,控制升温速率2℃/min在750‑950℃氩气氛围下进行煅烧,保温2‑6h;(5)将步骤(4)所得产物进行酸洗、水洗、过滤、烘干,即得到石墨化空心碳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化空心碳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植物生物质为碳源,进行烘干,球磨制粉,得碳源前驱体;(2)将0.05-0.5mol/L的乙酸镍溶液加入到碳源前驱体进行搅拌,使得碳源前驱体内部结构中均匀分布有镍离子;其中碳源前驱体与乙酸镍的质量比为R=1-10;(3)在步骤(2)的混合物中添加氢氧化钾溶液,进行加热,活化改性;其中碳源前驱体与氢氧化钾的质量比为R=2-4;(4)将步骤(3)中的活化改性物烘干,控制升温速率2℃/min在750-950℃氩气氛围下进行煅烧,保温2-6h;(5)将步骤(4)所得产物进行酸洗、水洗、过滤、烘干,即得到石墨化空心碳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化空心碳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烘干温度为8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化空心碳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球磨时间为6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化空心碳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乙酸镍溶液的溶剂为去离子水。5.根据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