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对接活络式电动平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9776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对接活络式电动平板车。早期动力小车是需要人工与主承载平板车对接,费时费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动力换轨小车上设有两套行走机构,分别为纵向行走机构和横向行走机构,纵向行走驱动由换向减速机两端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纵向驱动轮组相连接,换向减速机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K系列电机减速机的一端输出轴相连接,K系列电机减速机的另一端输出轴上装有离合器装置;横向升降轮组的一侧设有驱动减速机,轮组的上方装有顶升液压缸,通过液压缸的举升来实现车体的升降,从而实现动力换轨小车的换轨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有效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性能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对接活络式电动平板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厂区内运输车辆,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大型客车、机床、大吨位工件、超长结构件等涂装作业场所以及恶劣环境的电动平板车。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工业逐步向集约型,节能减排,低碳的方向发展、涂装作业是机械产品表面制造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对产品的防护、外观装饰及其它特殊功能,也是构成产品价值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大型客车、组合机床、超长结构件等大工件进入并排刮腻子室、打磨室、喷漆室、流平室、烘干室等室体内进行涂装作业时,其输送方式是将载有上述工件的平板车运至各对应设备工位,其电动平板车上因携带电气箱、电机减速机,在喷漆室内工作环境,造价成本高,另外安全系数很低,而早期的普通活络式平板车上的动力小车是需要人工与主承载平板车对接,相应地也只能人工进行脱离,不仅生产效率低,还费时费力、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在涂装场所中,有些室体的工作环境,会给操作工人身体带来危害,不适宜人工操作。为此,科研单位和企业科技人员在不断的研究、探索,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提高了活络式平板车的自动化能力及安全性能,虽然在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尚未克服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对接活络式电动平板车,该车采用变频技术、PLC程序管理,能够使主承载平板车与动力换轨小车精确对接,将动力换轨小车上的动力传递给主承载平板车后,实现两车同步运行,两车组合后能自如进出各涂装室体,。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对接活络式电动平板车,主要由主承载平板车、动力换轨小车、动力连接装置、离合器装置组合而成,主承载平板车车体为长方形,由型材焊接组装而成,车架下方两端左右各设有一组从动轮组和驱动轮组。所述驱动轮组通过联轴器与换向减速机两端的输出轴连接,换向减速机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过桥输入连接器相连接,主承载平板车通过过桥输入连接器与动力换轨小车上的过桥输出连接器相连接。动力换轨小车上设有两套行走机构,分别为纵向行走机构和横向行走机构。纵向行走机构包括纵向驱动轮组、纵向从动轮组、纵向行走驱动,纵向行走驱动由换向减速机两端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纵向驱动轮组相连接,换向减速机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K系列电机减速机的一端输出轴相连接,K系列电机减速机的另一端输出轴上装有离合器装置;横向行走机构设有横向升降轮组,横向升降轮组的一侧设有驱动减速机,轮组的上方装有顶升液压缸,通过液压缸的举升来实现车体的升降,从而实现动力换轨小车的换轨功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离合器装置包括离合器、离合器手柄,所述离合器上装有拨叉,离合器手柄设置在车体侧面,通过拨杆与拨叉相连接,实现离合功能,离合器的另一端设有输出轴,通过该输出轴将动力传递出去,输出轴的末端装有过桥输出连接器。当全自动活络平板车输送工件行驶时,动力换轨小车通过过桥连接器将K系列电机减速机上的动力传递给主承载平板车,从而实现主承载平板车在轨道上的运行。当需要将主承载平板车与动力换轨小车脱离时,只需拉动离合器手柄,即可实现动力换轨小车与主承载平板车自动脱离,且动力换轨小车具有换轨功能,一台动力换轨小车可以与多台主承载平板车进行换轨对接。为克服主承载平板车与动力换轨小车对接头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对接方式采用新型过桥连接器,该过桥连接器采用柔性连接,能够确保两车快速精确对接;自动化程度高,有效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性能和生产效率。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方案的全自动对接活络式电动平板车,操作省时省力,由于主承载平板车不带电气,依靠动力换轨小车传递的动力,完全防爆,保证了安全性能,动力换轨小车带行走驱动且具有换轨功能,可实现与多台主车自动对接,降低了成本,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适应了市场发展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全自动对接活络式电动平板车的俯视图;图2是全自动对接活络式电动平板车的主视图;图3是动力换轨小车的横向升降驱动轮组部件图。在图中:1、主承载平板车,2、换向T型减速机、3、驱动轮组,4、过桥输入连接器,5、过桥输出连接器,6、横向升降轮组,7、离合器,8、离合器手柄,9、K系列电机减速机,10、纵向行走驱动,11、支架固定座,12、走轮支架,13、液压缸,14、行走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例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主承载平板车1车体为长方形状,采用型材焊接而成,车架下方设有从动轮组和驱动轮组3,驱动轮组3通过联轴器与换向T型减速机2两端的输出轴连接,以保证两侧驱动轮组3同步运行。图1中,动力换轨小车通过过桥输出连接器5与主承载平板车1上过桥输入连接器4相对接,将动力换轨小车上的动力传递给主承载平板车1,最终实现两车同步运行进入实体。动力换轨小车上设有两套行走机构,分别为纵向行走机构和横向行走机构。纵向行走机构包括纵向驱动轮组、纵向从动轮组、纵向行走驱动10。纵向行走驱动10由换向减速机两端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纵向驱动轮组相连接,换向减速机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K系列电机减速机9的一端输出轴相连接,K系列电机减速机9的另一端输出轴上装有离合器装置,所述离合器装置包括离合器7、离合器手柄8,所述离合器7上装有拨叉,离合器手柄8设置在车体侧面,通过拨杆与拨叉相连接,实现离合功能,离合器7的另一端设有输出轴,通过该输出轴将动力传递出去,输出轴的末端装有过桥输出连接器5。图3横向行走机构中,横向升降轮组6是通过液压缸13推动走轮支架12实现行走轮14的升降功能。通过液压缸13的升降,推动走轮支架12,实现行走轮14的升降,使动力换轨小车可以在十字轨道上灵活运行,既可实现横向轨道上行走,也可以在纵向轨道上运行。一台动力换轨小车可与多工位上的主承载平板车1上实现自动对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对接活络式电动平板车,主要由主承载平板车、动力换轨小车、动力连接装置、离合器装置组合而成,主承载平板车车体为长方形,由型材焊接组装而成,车架下方两端左右各设有一组从动轮组和驱动轮组;所述驱动轮组通过联轴器与换向减速机两端的输出轴连接,换向减速机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过桥输入连接器相连接,主承载平板车通过过桥输入连接器与动力换轨小车上的过桥输出连接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动力换轨小车上设有两套行走机构,分别为纵向行走机构和横向行走机构;纵向行走机构包括纵向驱动轮组、纵向从动轮组、纵向行走驱动,纵向行走驱动由换向减速机两端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纵向驱动轮组相连接,换向减速机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K系列电机减速机的一端输出轴相连接,K系列电机减速机的另一端输出轴上装有离合器装置;横向行走机构设有横向升降轮组,横向升降轮组的一侧设有驱动减速机,轮组的上方装有顶升液压缸,通过液压缸的举升来实现车体的升降,从而实现动力换轨小车的换轨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对接活络式电动平板车,主要由主承载平板车、动力换轨小车、动力连接装置、离合器装置组合而成,主承载平板车车体为长方形,由型材焊接组装而成,车架下方两端左右各设有一组从动轮组和驱动轮组;所述驱动轮组通过联轴器与换向减速机两端的输出轴连接,换向减速机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过桥输入连接器相连接,主承载平板车通过过桥输入连接器与动力换轨小车上的过桥输出连接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动力换轨小车上设有两套行走机构,分别为纵向行走机构和横向行走机构;纵向行走机构包括纵向驱动轮组、纵向从动轮组、纵向行走驱动,纵向行走驱动由换向减速机两端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纵向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兆星杨勇王友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耀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