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线上的电动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7659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生产线上的电动转运车,包括母车和子车,母车上设有轨道,轨道上设有子车;母车上设有转动装置,子车底座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升降平台装置。子车上用于放置预制件,轨道既可以实现对子车的固定,也可以与其他同一高度的轨道进行对接,使得子车可以行驶在不同的母车上和设有对应轨道的地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母车通过转动装置带动子车万向转动,以适用不同转向角度的轨道,子车通过升降平台装置对升降板上的预制件进行升降,母车和子车密切配合,省去人力搬运,提高工作效率。

An Electric Transfer Vehicle on Production L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ic transporter on a production line, which comprises a mother car and a subcar. The mother car is equipped with a track and a subcar on the track. The mother car is equipped with a rotating device and two symmetrical lifting platform devices are arranged on the subcar base. The subcar is used to place prefabricated parts. The track can be fixed to the subcar, and can be connected with other rails at the same height, so that the subcar can travel in different mothercars and places with corresponding tracks. In the utility model, the mother car drives the subcar to rotate in a universal direction through a rotating device to suit the tracks with different steering angles. The subcar lifts the prefabricated parts on the lifting board through a lifting platform device, and the mother car and the subcar cooperate closely with each other so as to save manpower and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线上的电动转运车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生产线上的电动转运车。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目前各种混凝土预制件已广泛运用于各种建筑中。混凝土预制件的生产一般采用生产线的方式。在预制件生产过程中,由于预制件质量重、体积大,通常需要转运车进行转运,而转运车在转运时需要解决不同角度轨道的转向问题,而且需要将预制件抬高或降低到预定台阶面的同一高度上,因此,设计一种能够直角转向和升降台面的转运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生产线上的电动转运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线上的电动转运车,包括母车和子车,母车上设有轨道,轨道上设有子车;母车上设有转动装置,子车底座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升降平台装置。子车上用于放置预制件,轨道既可以实现对子车的固定,也可以与其他同一高度的轨道进行对接,使得子车可以行驶在不同的母车上和设有对应轨道的地方。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动台,转动台底部设有驱动电机,转动台上设有轨道。转动台在驱动电机作用下实现万向转动,进而带动轨道上的子车进行转动。所述升降平台装置包括设在底座顶部的升降板,升降板底部设有两个对称的凸起,两个凸起分别和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底部铰接第一丝杆,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电动缸;所述第二连接件底部铰接第二丝杆。升降板通过电动缸对第一连接件进行伸缩实现升降。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两端分别固接在底座侧壁上。固定好的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杠对升降板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使得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实现转动带动升降板上下位移。所述驱动电机转动轴连接转动台的中心处,驱动电机底部固接在机架上。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为三角形连接件。所述电动缸底部与底座侧壁铰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母车通过转动装置带动子车万向转动,以适用不同转向角度的轨道,子车通过升降平台装置对升降板上的预制件进行升降,母车和子车密切配合,省去人力搬运,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要结构视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图3为母车主要结构视图;图4为升降平台装置主要结构视图;图中:1母车、2子车、3轨道、4转动台、5驱动电机、6升降板、7凸起、8第一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10第一丝杆、11电动缸、12第二丝杠、13底座、14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参照图1至图4,一种生产线上的电动转运车,包括母车1和子车2,母车1上设有轨道3,轨道3上设有子车2;母车1上设有转动装置,子车2底座13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升降平台装置。子车2上用于放置预制件,轨道3既可以实现对子车2的固定,也可以与其他同一高度的轨道进行对接,使得子车2可以行驶在不同的母车1上和设有对应轨道的地方。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动台4,转动台4底部设有驱动电机5,转动台4上设有轨道3。转动台4在驱动电机5作用下实现万向转动,进而带动轨道3上的子车2进行转动。所述升降平台装置包括设在底座顶部的升降板6,升降板6底部设有两个对称的凸起7,两个凸起7分别和第一连接件8和第二连接件9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8底部铰接第一丝杆10,所述第一连接件8上设有电动缸11;所述第二连接件9底部铰接第二丝杆12。升降板6通过电动缸11对第一连接件8进行伸缩实现升降。所述第一丝杆10和第二丝杆12两端分别固接在底座13侧壁上。固定好的第一丝杆10和第二丝杠12对升降板6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使得第一连接件8和第二连接件9实现转动带动升降板6上下位移。所述驱动电机5转动轴连接转动台4的中心处,驱动电机5底部固接在机架14上。所述第一连接件8和第二连接件9均为三角形连接件。所述电动缸11底部与底座13侧壁铰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工作时,将预制件放在子车2升降板6上,母车1载着子车2行驶在地面轨道上,母车1载着子车2到拐角处时,母车1上的转动台4带动子车2做万向转动将转动台4上的轨道3与下一转动台4上的轨道3对接,使得子车2行驶到下一母车1上,母车1与子车2配合将升降板6上的预制件送到指定地方,最后子车2上的升降板6降低台面将预制件放到指定台阶面上。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线上的电动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母车(1)和子车(2),母车(1)上设有轨道(3),轨道(3)上设有子车(2);母车(1)上设有转动装置,子车(2)底座(13)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升降平台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线上的电动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母车(1)和子车(2),母车(1)上设有轨道(3),轨道(3)上设有子车(2);母车(1)上设有转动装置,子车(2)底座(13)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升降平台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产线上的电动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动台(4),转动台(4)底部设有驱动电机(5),转动台(4)上设有轨道(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产线上的电动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装置包括设在底座顶部的升降板(6),升降板(6)底部设有两个对称的凸起(7),两个凸起(7)分别和第一连接件(8)和第二连接件(9)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8)底部铰接第一丝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志安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浩瑞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