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辅助腹透治疗的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9627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辅助腹透治疗的保护装置,包括床本体、框架、腰板、背板和腿板,所述框架顶部套装有滑动定位装置,所述滑动定位装置内圈为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外部套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顶部装有转轴,所述固定环分为两个部分,所述固定环一端均连接有转轴,且固定环另一端连接有环扣,所述滑动定位装置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下端分别对称连接在背板和腿板的两侧,所述上下两端的固定带之间通过带扣连接,所述腿板通过连接带连接在腰板下端两侧,所述腰板上端通过连接带与背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使本装置具有方便调节患者体位,贴合患者身体,辅助固定患者身体的优点。

A protective device for assistant peritoneal dialysi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otective device for assisting peritoneal dialysis treatment, which comprises a bed body, a frame, a waist plate, a back plate and a leg plate. The top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positioning device. The inner ring of the sliding positioning device is a rubber ring, and the outer ring of the rubber ring is covered with a fixing ring. The top of the fixing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The fixing ring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lower end of the fixing belt is symmetrically connected to both sides of the back plate and the leg plate. The upper and lower end of the fixing belt are connected by a belt buckle. The leg plate is connected to the lower end of the waist plate by a connecting belt,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waist plate is connected to the back plate by a connecting bel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ly adjusting the patient's position, fitting the patient's body and assisting in fixing the patient's body through a series of struct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辅助腹透治疗的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辅助腹透治疗的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腹膜透析(PD)是利用腹膜作为半渗透膜的特性,通过重力作用将配制好的透析液规律、定时经导管灌入患者的腹膜腔,由于在腹膜两侧存在溶质的浓度梯度差,高浓度一侧的溶质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弥散作用);水分则从低渗一侧向高渗一侧移动(渗透作用)。通过腹腔透析液不断地更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性物质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由于腹腔内存有大量透析液,使膈肌抬高,肺底萎陷,分泌物易于蓄积,患者可能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包括支气管炎、肺炎、肺不张、胸腔积液,需要多变换体位。且腹透时患者调整姿势难以保持,耗费体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辅助腹透治疗的保护装置,具备的方便患者调节体位,帮助患者节省体力,固定患者肢体的优点,解决了腹透时患者呼吸不畅,需要调节体位,患者调整姿势难以保持,耗费体力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辅助腹透治疗的保护装置,一种用于辅助腹透治疗的保护装置,包括床本体、框架、腰板、背板和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四角底部均安装有圆垫,所述框架顶部套装有滑动定位装置,所述滑动定位装置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分别对称连接在背板和腿板的两侧,所述腿板通过连接带连接在腰板下端两侧,所述腰板上开设有透气孔,所述腰板上端通过连接带与背板连接。优选的,所述框架架设在床本体上侧,所述框架底部宽于床本体的宽度,所述框架顶部四角对称位置套装有滑动定位装置。优选的,所述滑动定位装置内圈为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套装在框架上,所述橡胶圈外部套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顶部装有转轴,所述固定环分为两个部分,所述固定环一端均连接有转轴,且固定环另一端连接有环扣。优选的,四个所述固定带均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所述固定带上端分别连接在滑动定位装置上,且固定带下端分别通过连接块连接在背板和腰板两侧,所述上下两端的固定带之间通过带扣连接。优选的,所述背板上开有透气孔,且背板两侧安装有弹力带。优选的,所述腿板分为两个,所述腿板两侧上均安装有绑带,所述两侧绑带通过魔术贴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滑动定位装置和固定带,达到了方便调节患者体位的效果,本技术设置有滑动定位装置和固定带,滑动定位装置套装在框架上,滑动定位装置内环为橡胶圈,与框架滑动连接,当环扣松开时,相扣的两个固定环分开,不对橡胶圈施加压力,橡胶圈可以沿着框架轴线滑动,当环扣扣紧时,两个固定环扣合,固定环对橡胶圈施加压力,橡胶圈由于摩擦力增加限制沿框架移动;上下两端的固定带通过带扣连接,可以调节固定带的长度,从而达到了方便调节患者体位的效果。2、本技术通过设置圆垫,达到了防止框架滑动的效果,本技术设置有圆垫,圆垫安装在框架底部,且采用橡胶材质,通过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框架的滑动,使得框架相对床本体相对固定。3、本技术通过设置背板、腰板、腿板、连接带以及弹力带和绑带,达到了贴合患者身体,辅助固定患者身体的效果,本技术设置有背板、腰板、腿板、连接带以及弹力带和绑带,背板、腰板、腿板中间采用软橡胶的连接带连接,背板贴合患者背部,背板两侧连接的弹力带由于弹力贴合患者肩部,腰板贴合患者腰部,腿板贴合患者大腿,腿板两侧连接的绑带通过魔术贴贴合患者大腿,达到了贴合患者身体的效果,通过背板、腰板、腿板、连接带以及弹力带和绑带之间的组合达到了辅助固定患者身体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展开图;图4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滑动定位装置左侧视图。图中:1、床本体;2、圆垫;3、框架;4、绑带;5、腰板;6、固定带;7、背板;8、弹力带;9、透气孔;10、连接带;11、魔术贴;12、滑动定位装置;13、腿板;14、连接块;15、带扣;121、环扣;122、固定环;123、橡胶圈;124、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辅助腹透治疗的保护装置,包括床本体1、腰板5、背板7和腿板13,腿板13通过连接带10连接在腰板5下端两侧,腰板5上开设有透气孔9,有透气散热的效果,腰板5上端通过连接带10与背板7连接,背板7和腿板13的两侧对称连接有固定带6,固定带6上端连接有滑动定位装置12,滑动定位装置12套装在框架3顶部,框架3四角底部均安装有圆垫2,圆垫2采用橡胶材质,通过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框架3的滑动,使得框架3相对床本体1相对固定。背板7上开设有透气孔9,有透气散热的效果,且背板7两侧安装有弹力带8,腿板13分为两个,腿板13两侧上均安装有绑带4,两侧绑带4通过魔术贴11连接。背板7、腰板5、腿板13中间采用软橡胶的连接带10连接,背板7贴合患者背部,背板7两侧连接的弹力带8由于弹力贴合患者肩部,腰板5贴合患者腰部,腿板13贴合患者大腿,腿板13两侧连接的绑带4通过魔术贴11贴合患者大腿,达到了贴合患者身体的效果,通过背板7、腰板5、腿板13、连接带10以及弹力带8和绑带4之间的组合达到了辅助固定患者身体的效果。四个固定带6均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固定带6上端分别连接在滑动定位装置12上,且固定带6下端分别通过连接块14连接在背板7和腰板5两侧,上下两端的固定带6之间通过带扣15连接。滑动定位装置12内圈为橡胶圈123,橡胶圈123套装在框架3上,橡胶圈123外部套有固定环122,固定环122顶部装有转轴124,固定环122分为两个部分,固定环122一端均连接有转轴124,且固定环122另一端连接有环扣121。橡胶圈123与框架3滑动连接,当环扣121松开时,相扣的两个固定环122分开,不对橡胶圈123施加压力,橡胶圈123可以沿着框架3轴线滑动,当环扣121扣紧时,两个固定环122扣合,固定环122对橡胶圈123施加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辅助腹透治疗的保护装置,包括床本体(1)、框架(3)、腰板(5)、背板(7)和腿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3)四角底部均安装有圆垫(2),所述框架(3)顶部套装有滑动定位装置(12),所述滑动定位装置(12)连接有固定带(6),所述固定带(6)下端分别对称连接在背板(7)和腿板(13)的两侧,所述腿板(13)通过连接带(10)连接在腰板(5)下端两侧,所述腰板(5)上开设有透气孔(9),所述腰板(5)上端通过连接带(10)与背板(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辅助腹透治疗的保护装置,包括床本体(1)、框架(3)、腰板(5)、背板(7)和腿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3)四角底部均安装有圆垫(2),所述框架(3)顶部套装有滑动定位装置(12),所述滑动定位装置(12)连接有固定带(6),所述固定带(6)下端分别对称连接在背板(7)和腿板(13)的两侧,所述腿板(13)通过连接带(10)连接在腰板(5)下端两侧,所述腰板(5)上开设有透气孔(9),所述腰板(5)上端通过连接带(10)与背板(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辅助腹透治疗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3)架设在床本体(1)上侧,所述框架(3)底部宽于床本体(1)的宽度,所述框架(3)顶部四角对称位置套装有滑动定位装置(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辅助腹透治疗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定位装置(12)内圈为橡胶圈(123),所述橡胶圈(123)套装在框架(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俊张勇冯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