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镜疝手术穿刺缝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593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腹腔镜疝手术穿刺缝合装置,包括穿刺管、引线针和弹性件,穿刺管包括管体以及安装在管体一端且与管体连通的外壳体,引线针包括针体以及安装在针体一端的针座,针体另一端设有用于勾住手术缝合线的钩槽,针体设在管体内部,针座设在外壳体内部,外壳体靠近管体的一端与针座靠近针体的一端通过弹性件连接。当按压针座时,针体上的钩槽伸出管体勾住缝线,同时弹性件被压缩,当松开针座后,针座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恢复原状,同时针体上的钩槽缩回到管体内,以将缝线固定在钩槽内,防止缝线从钩槽内脱落,可降低手术操作时操作难度,方便医护人员使用,从而降低了手术操作中损伤腹腔脏器的风险。操作中损伤腹腔脏器的风险。操作中损伤腹腔脏器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腔镜疝手术穿刺缝合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腹腔镜疝手术
,尤其是涉及腹腔镜疝手术穿刺缝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的疾病,在儿童中的患病率为百分之一左右,主要是因为腹膜鞘状突未闭所至,因此不需要作局部的修补就能达到治愈,即使有局部肌肉的薄弱因素,也可通过以后的发育得到加强,因此小儿腹股沟斜疝只作疝囊高位结扎即可。近年,腹股沟疝的外科手术治疗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趋势是无张力疝修补和腹腔镜疝微创手术,而目前的腹腔镜疝微创手术大多采用的是二孔法,该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于脐左、右缘脐环作3mm、5mm切口,刺入3mm、5mm穿刺套管,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分离钳,观察疝囊内环。在疝囊内环体表投影处做2mm切口,疝针带双缝线刺入腹壁疝内环前方中点,疝针顶端到达腹膜外间隙,在此间隙内逐渐从疝环一侧边分离边刺向内环后方中点,男童避开输精管,然后刺入腹腔,用分离钳抓住疝针针头的缝线,轻轻向外拖出,将缝线留置在腹腔内,退针后同法从另一侧刺向内环后方中点和出针点汇合后刺入腹腔,使用第二次引进的缝线将第一次引进的缝线经由线环卡住并从内环口外半周拖出体外,完成内环口高位结扎。此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名叫疝针的特殊手术器械去进行手术缝合。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疝针在手术操作时缝线容易从疝针上脱落,操作难度大,不方便医护人员使用,增大了手术操作中损伤腹腔脏器的风险,因此,亟需要一种方便医护人员使用的腹腔镜疝手术穿刺缝合装置,以减小手术操作中损伤腹腔脏器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腹腔镜疝手术穿刺缝合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腹腔镜疝手术用的疝针在手术操作时缝线容易从疝针上脱落,操作难度大,不方便医护人员使用,增大了手术操作中损伤腹腔脏器的风险的技术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腹腔镜疝手术穿刺缝合装置,包括穿刺管、引线针和弹性件,穿刺管包括管体以及安装在管体一端且与管体连通的外壳体,引线针包括针体以及安装在针体一端的针座,针体另一端设有用于勾住手术缝合线的钩槽,针体设在管体内部,针座设在外壳体内部,外壳体靠近管体的一端与针座靠近针体的一端通过弹性件连接。
[0005]进一步,针座侧壁沿其中心轴方向设有限位槽,外壳体侧壁设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块。
[0006]进一步,限位块为外壁设有外螺纹的圆柱形的螺纹块,外壳体侧壁设有螺纹孔,限位块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
[0007]进一步,针座位于限位槽靠近针体一端的部位且沿针座圆周方向设有用于卡住限位块的第一卡槽;针座位于限位槽远离针体一端的部位且沿针座圆周方向设有用于卡住限位块的第二卡槽。
[0008]进一步,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安装在弹簧一端的第一弹簧座以及安装在弹簧另一端的第二弹簧座,所述第一弹簧座与外壳体抵接,所述第二弹簧座与针座抵接。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弹簧座远离弹簧的一侧沿第一弹簧座的径向设有固定块,所述外壳体靠近管体的一侧内部沿外壳体径向设有与固定块相配合的固定槽。
[0010]进一步,所述第二弹簧座远离弹簧的一侧以第二弹簧座的中心为圆心设有的旋转环,所述针座靠近针体的一侧以针座的中心为圆心设有与旋转环相配合的旋转槽。
[0011]进一步,钩槽两侧均设有缺口,缺口连接钩槽和针体远离针座的一端。
[0012]进一步,缺口的深度沿远离针座的方向逐渐减小。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4]1、当按压针座时,针体上的钩槽伸出管体勾住缝线,同时弹性件被压缩,当松开针座后,针座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恢复原状,同时针体上的钩槽缩回到管体内,以将缝线固定在钩槽内,防止缝线从钩槽内脱落,可降低手术操作时操作难度,方便医护人员使用,从而降低了手术操作中损伤腹腔脏器的风险;
[0015]2、通过限位槽和限位块配合可对针座的位置进行限制,从而可方便控制针体上的钩槽缩回到管体内或从管体内伸出;当需要对整个装置进行安装时,可将弹性件放入到外壳体内,然后将引线针的针体穿入到管体内,同时当引线针的针体穿入到管体内时引线针的针座进入到外壳体内,然后将限位块旋入螺纹孔内并使限位块内端进入到限位槽内,即可完成整个装置的安装,当需要对整个装置进行拆卸时,反向旋转限位块使限位块的内端脱离限位槽,将穿刺管、引线针和弹性件之间拆开,即可完成整个装置的拆卸,操作方便。
[0016]3、当针体上的钩槽从管体内伸出时限位块滑动至限位槽下端,然后用手转动针座使限位块卡入限位槽内,即可对针座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可对针体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可避免钩槽在伸出管体时手松动使钩槽缩回到管体内,从而可方便钩槽勾住缝线;当针体上的钩槽从管体内伸出时限位块滑动至限位槽下端,然后用手转动针座使限位块卡入第二卡槽内,即可对针座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可对针体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可避免将缝线从腹腔内拉出时使针体上的钩槽从管体内伸出,即可避免缝线脱离钩槽,有利于手术操作。
[0017]4、缺口可在钩槽内的缝线在进入到管体内时,减小管体一端的斜刀刃对缝线施加的剪切力,以避免将缝线剪断,同时缺口的深度沿远离针座的方向逐渐减小,在减小管体远离外壳体的一端对缝线施加的剪切力的同时也能将缝线更加牢固固定在管体内。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腹腔镜疝手术穿刺缝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腹腔镜疝手术穿刺缝合装置剖视图;
[0021]图4是图3的B处放大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引线针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图5的C处放大图;
[0024]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弹性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弹性件另一状态图;
[0026]图中:1、穿刺管;11、管体;12、外壳体;121、螺纹孔;122、固定槽;13、限位块;14、手
持板;2、引线针;21、针体;211、钩槽;212、缺口;22、针座;221、限位槽;222、第一卡槽;223、第二卡槽;224、旋转槽;3、弹性件;31、弹簧;32、第一弹簧座;321、固定块;33、第二弹簧座;331、旋转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腹腔镜疝手术穿刺缝合装置,如图1

4所示,包括穿刺管1、引线针2和弹性件3,穿刺管1包括管体11以及安装在管体11一端且与管体11连通的外壳体12,管体11为内部中空,两端开口结构,外壳12远离管体11的一端为开口结构,引线针2包括针体21以及安装在针体21一端的针座22,针体21另一端设有用于勾住手术缝合线的钩槽211,钩槽211朝向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镜疝手术穿刺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管(1)、引线针(2)和弹性件(3),所述穿刺管(1)包括管体(11)以及安装在管体(11)一端且与管体(11)连通的外壳体(12),所述引线针(2)包括针体(21)以及安装在针体(21)一端的针座(22),所述针体(21)另一端设有用于勾住手术缝合线的钩槽(211),所述针体(21)设在管体(11)内部,所述针座(22)设在外壳体(12)内部,所述外壳体(12)靠近管体(11)的一端与针座(22)靠近针体(21)的一端通过弹性件(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镜疝手术穿刺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22)侧壁沿其中心轴方向设有限位槽(221),所述外壳体(12)侧壁设有与限位槽(221)相配合的限位块(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腹腔镜疝手术穿刺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3)为外壁设有外螺纹的圆柱形的螺纹块,所述外壳体(12)侧壁设有螺纹孔(121),所述限位块(13)螺纹连接在螺纹孔(12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腹腔镜疝手术穿刺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22)位于限位槽(221)靠近针体(21)一端的部位且沿针座(22)圆周方向设有用于卡住限位块(13)的第一卡槽(2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腹腔镜疝手术穿刺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22)位于限位槽(221)远离针体(21)一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昊张倩梅海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