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废水、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9611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废水、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支撑部、粉碎部、进料部和驱动部以及收集部,所述收集部安装在所述支撑部的内部,所述粉碎部和所述驱动部并排安装在所述支撑部的上部,且所述粉碎部和所述驱动部传动连接,所述进料部连通安装在所述粉碎部的上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其处理以后的建筑垃圾呈颗粒状,便于运输,可提高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效率,可有效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还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可有效防止产生粉尘,可避免污染环境,具有一定的环保价值,运行稳定,可防止立管被堵塞,制备的防护层,可有效防止因方形外壳的内表面被磨损而影响该装置的使用寿命,提出的使用方法,步骤简单合理。

A Recovery and Utilization Device for Construction Wastewater and Wast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waste water and construction waste recycl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ing part, a crushing part, a feeding part, a driving part and a collecting part. The collecting part is installed inside the supporting part, the crushing part and the driving part are arranged side by side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upporting part, and the crushing part and the driving part are connected by transmission, and the feeding part is connected and installe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upporting part. The upper part of the crushing part.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granular construction waste after treatment,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high efficiency of recycling and utilization of construction waste, effective reduction of labor intensity of construction personnel, effective improvement of work efficiency, effective prevention of dust generation, avoidanc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erta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alue, stable operation, prevention of blockage of risers, and preparation of protective layer.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wear of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square shell from affect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device. The proposed method of use is simple and reason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废水、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废水与建筑垃圾回收利用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废水、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建设以规划为依据,通过建设工程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改造,对城市系统内各物质设施进行建设,城市建设的内容包括城市系统内各个物质设施的实物形态,是为管理城市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性、阶段性工作,是过程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的一种特殊经济工作。城市经过规划、建设后投入运行并发挥功能,提供服务,真正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保障市民正常生活,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废水、建筑垃圾,然而这些建筑垃圾、建筑废水如不得到有效处理,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和建筑垃圾污染环境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的建筑废水、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其处理以后的建筑垃圾呈块状,不仅不便于运输,同时也不便于回收再利用,严重影响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效率,还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其次,现有技术中的建筑废水、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其不能对建筑废水与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不便于后期更好的对建筑废水与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且在处理建筑垃圾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严重污染环境,环保价值较差,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建筑废水、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其运行不稳定,容易被堵塞,且容易被下落建筑垃圾砸坏,同时其缺少防护措施,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除此,现有技术中的建筑废水、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的使用方法,步骤复杂不合理,严重影响建筑废水和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效率,不仅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还影响建筑废水和建筑垃圾的回收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废水、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其处理以后的建筑垃圾呈颗粒状,不仅便于运输,同时也便于回收再利用,尤其是方便用来制作建筑用砖,可提高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效率,可有效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还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可对建筑废水与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便于后期更好的对建筑废水与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可有效防止产生粉尘,可避免污染环境,具有一定的环保价值,运行稳定,可防止立管被堵塞,若干倒V型支架可有效削弱建筑垃圾通过立管下落的速度,可避免块状建筑垃圾砸坏方形外壳内部的第一粉碎辊、第二粉碎辊和第一粉碎辊外表面上的若干环形粉碎刀以及第二粉碎辊外表面上开设的若干环形凹槽,制备的防护层,可有效增加方形外壳的内表面的防腐、耐磨、抗老化的性能,尤为重要的是可有效防止因方形外壳的内表面被磨损而影响该装置的使用寿命,提出的使用方法,步骤简单合理,可有效提高建筑废水和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效率,有效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有利于提高建筑废水和建筑垃圾的回收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废水、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支撑部、粉碎部、进料部和驱动部以及收集部,所述收集部安装在所述支撑部的内部,所述粉碎部和所述驱动部并排安装在所述支撑部的上部,且所述粉碎部和所述驱动部传动连接,所述进料部连通安装在所述粉碎部的上部;所述支撑部包括底座、支撑柱以及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通过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粉碎部包括方形外壳、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和第一粉碎辊以及第二粉碎辊,所述方形外壳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座的上部一侧,所述第一支撑轴和所述第二支撑轴均通过密封轴承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一粉碎辊固定套装在所述第一支撑轴的外部,所述第二粉碎辊固定套装在所述第二支撑轴的外部,所述第一粉碎辊的外部等距离固定安装有若干环形粉碎刀,所述第二粉碎辊的外表面上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环形粉碎刀相配合的环形凹槽,若干所述环形粉碎刀的边缘均分别伸入若干所述环形凹槽的内部;所述驱动部包括机壳、电机和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所述机壳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座的上部另一侧,所述电机通过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的内部底部,所述主动齿轮固定套装在所述第一支撑轴伸入所述机壳内部的部位外部,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套装在所述第二支撑轴伸入所述机壳内部的端部,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电机的转动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一支撑轴伸入所述机壳内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进料部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上部的立管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立管上端的进料斗,所述立管的底端与所述方形外壳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进料斗与所述立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收集部包括出料斗、压板、收集盒、收集箱、支撑板和电缸以及开设在底座上表上的安装槽,所述出料斗连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的底部,所述压板固定套装在所述出料斗底端的外部,所述收集盒可拆卸放置在所述收集箱的内部,所述收集箱可拆卸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部,所述电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底部,且所述电缸的伸缩端与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盒的侧壁上对称镶嵌有不锈钢钢丝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部用于支撑整个装置;粉碎部用于将建筑垃圾粉碎,驱动部用于驱动粉碎部运转将块状的建筑垃圾粉碎至颗粒状,颗粒状的建筑垃圾不仅便于运输,同时也便于回收再利用,可用来制作建筑用砖;进料部用作建筑废水与建筑垃圾进入粉碎部内部的通道;收集部用于收集粉碎的建筑垃圾和过滤后的建筑废水;其次,粉碎部采用第一粉碎辊、第二粉碎辊和第一粉碎辊外表面上的若干环形粉碎刀以及第二粉碎辊外表面上开设的若干环形凹槽相配合,可将块状的建筑垃圾粉碎成较小的颗粒,为制作建筑用砖提前做好准备,可提高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效率;进料部采用进料斗和立管相配合,可方便建筑废水与建筑垃圾准确的进入立管的内部,可防止建筑废水与建筑垃圾掉落在立管的外部,同时采用立管对建筑废水与建筑垃圾进行输送,尤其是对于位置较高的建筑施工现场,可根据其距离地面的高度定制立管的长度,这样就使得施工人员无需走到地面即可在建筑施工现场将建筑废水与建筑垃圾倒入进料斗,可有效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收集部采用收集盒和收集箱相配合,可对建筑废水与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便于后期更好的对建筑废水与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此外,建筑废水与建筑垃圾全部通过立管进入方形外壳的内部,不仅可以节省立管的用量,还避免了分类倒入建筑废水与建筑垃圾的繁琐,同时在建筑废水与建筑垃圾下落的同时,建筑废水将建筑垃圾浸润,可有效防止产生粉尘,可避免污染环境,具有一定的环保价值。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还对称固定安装有至少四个万向轮,至少四个所述万向轮均为自锁式万向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该装置便于利用万向轮进行移动,且在该装置无需移动时,可方便的锁止万向轮,可避免该装置自行移动造成意外的损失。进一步的,所述出料斗上靠近其底端还安装有阀门,所述阀门为球阀,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还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收集箱的内底壁上还固定安装有限位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门便于控制出料斗是否需要出料,球阀的控制精度高,且球阀的使用寿命长,排水孔用于及时排出漏入安装槽内部的建筑废水,可防止安装槽内部积聚建筑废水,导致电缸发生损坏,限位框用于限制定位收集盒的位置,可保证收集盒的上部能够对准压板的底部,便于收集盒的上部与压板的底部相贴合,以便对建筑废水进行过滤。进一步的,所述机壳远离所述方形外壳的一侧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盖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盖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废水、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1)、粉碎部(2)、进料部(3)和驱动部(4)以及收集部(5),所述收集部(5)安装在所述支撑部(1)的内部,所述粉碎部(2)和所述驱动部(4)并排安装在所述支撑部(1)的上部,且所述粉碎部(2)和所述驱动部(4)传动连接,所述进料部(3)连通安装在所述粉碎部(2)的上部;所述支撑部(1)包括底座(7)、支撑柱(8)以及支撑座(9),所述支撑座(9)通过所述支撑柱(8)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7)的上部;所述粉碎部(2)包括方形外壳(12)、第一支撑轴(30)、第二支撑轴(31)和第一粉碎辊(32)以及第二粉碎辊(33),所述方形外壳(12)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座(9)的上部一侧,所述第一支撑轴(30)和所述第二支撑轴(31)均通过密封轴承(29)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12)的内部,所述第一粉碎辊(32)固定套装在所述第一支撑轴(30)的外部,所述第二粉碎辊(33)固定套装在所述第二支撑轴(31)的外部,所述第一粉碎辊(32)的外部等距离固定安装有若干环形粉碎刀(34),所述第二粉碎辊(33)的外表面上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环形粉碎刀(34)相配合的环形凹槽(35),若干所述环形粉碎刀(34)的边缘均分别伸入若干所述环形凹槽(35)的内部;所述驱动部(4)包括机壳(10)、电机(39)和主动齿轮(36)以及从动齿轮(37),所述机壳(10)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座(9)的上部另一侧,所述电机(39)通过固定座(40)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10)的内部底部,所述主动齿轮(36)固定套装在所述第一支撑轴(30)伸入所述机壳(10)内部的部位外部,所述从动齿轮(37)固定套装在所述第二支撑轴(31)伸入所述机壳(10)内部的端部,所述主动齿轮(36)和所述从动齿轮(37)相互啮合,所述电机(39)的转动轴通过联轴器(38)与所述第一支撑轴(30)伸入所述机壳(10)内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进料部(3)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12)上部的立管(13)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立管(13)上端的进料斗(14),所述立管(13)的底端与所述方形外壳(12)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进料斗(14)与所述立管(13)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收集部(5)包括出料斗(15)、压板(17)、收集盒(19)、收集箱(18)、支撑板(46)和电缸(23)以及开设在底座(7)上表上的安装槽(22),所述出料斗(15)连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12)的底部,所述压板(17)固定套装在所述出料斗(15)底端的外部,所述收集盒(19)可拆卸放置在所述收集箱(18)的内部,所述收集箱(18)可拆卸放置在所述支撑板(46)的上部,所述电缸(23)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22)的内部底部,且所述电缸(23)的伸缩端与所述支撑板(4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盒(19)的侧壁上对称镶嵌有不锈钢钢丝过滤网(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废水、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1)、粉碎部(2)、进料部(3)和驱动部(4)以及收集部(5),所述收集部(5)安装在所述支撑部(1)的内部,所述粉碎部(2)和所述驱动部(4)并排安装在所述支撑部(1)的上部,且所述粉碎部(2)和所述驱动部(4)传动连接,所述进料部(3)连通安装在所述粉碎部(2)的上部;所述支撑部(1)包括底座(7)、支撑柱(8)以及支撑座(9),所述支撑座(9)通过所述支撑柱(8)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7)的上部;所述粉碎部(2)包括方形外壳(12)、第一支撑轴(30)、第二支撑轴(31)和第一粉碎辊(32)以及第二粉碎辊(33),所述方形外壳(12)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座(9)的上部一侧,所述第一支撑轴(30)和所述第二支撑轴(31)均通过密封轴承(29)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12)的内部,所述第一粉碎辊(32)固定套装在所述第一支撑轴(30)的外部,所述第二粉碎辊(33)固定套装在所述第二支撑轴(31)的外部,所述第一粉碎辊(32)的外部等距离固定安装有若干环形粉碎刀(34),所述第二粉碎辊(33)的外表面上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环形粉碎刀(34)相配合的环形凹槽(35),若干所述环形粉碎刀(34)的边缘均分别伸入若干所述环形凹槽(35)的内部;所述驱动部(4)包括机壳(10)、电机(39)和主动齿轮(36)以及从动齿轮(37),所述机壳(10)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座(9)的上部另一侧,所述电机(39)通过固定座(40)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10)的内部底部,所述主动齿轮(36)固定套装在所述第一支撑轴(30)伸入所述机壳(10)内部的部位外部,所述从动齿轮(37)固定套装在所述第二支撑轴(31)伸入所述机壳(10)内部的端部,所述主动齿轮(36)和所述从动齿轮(37)相互啮合,所述电机(39)的转动轴通过联轴器(38)与所述第一支撑轴(30)伸入所述机壳(10)内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进料部(3)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12)上部的立管(13)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立管(13)上端的进料斗(14),所述立管(13)的底端与所述方形外壳(12)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进料斗(14)与所述立管(13)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收集部(5)包括出料斗(15)、压板(17)、收集盒(19)、收集箱(18)、支撑板(46)和电缸(23)以及开设在底座(7)上表上的安装槽(22),所述出料斗(15)连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12)的底部,所述压板(17)固定套装在所述出料斗(15)底端的外部,所述收集盒(19)可拆卸放置在所述收集箱(18)的内部,所述收集箱(18)可拆卸放置在所述支撑板(46)的上部,所述电缸(23)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22)的内部底部,且所述电缸(23)的伸缩端与所述支撑板(4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盒(19)的侧壁上对称镶嵌有不锈钢钢丝过滤网(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废水、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的底部还对称固定安装有至少四个万向轮(6),至少四个所述万向轮(6)均为自锁式万向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废水、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斗(15)上靠近其底端还安装有阀门(16),所述阀门(16)为球阀,所述安装槽(22)的底部还开设有排水孔(24),所述收集箱(18)的内底壁上还固定安装有限位框(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废水、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0)远离所述方形外壳(12)的一侧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盖板(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废水、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27),所述隔板(27)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28),若干所述通孔(28)均为圆形通孔,且若干所述通孔(28)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立管(13)的内径,所述立管(13)的内壁上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倒V型支架(26),若干所述倒V型支架(26)均为弹簧钢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斯海高路恒于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