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定油棕果实采收期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9347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确定油棕果实采收期的方法,涉及果穗成熟度评价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以油棕果实的维生素E含量和含油率为指标,当所述维生素E含量在2000~2200mg/kg,含油率在37%~40%之间时,即为油棕果实的采收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不仅可以直接得到油棕果实的适宜采收期,还可以得到油棕果实的成熟度及品质,为制定科学完善的采收操作规程提供了可靠性和操作性强的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确定油棕果实采收期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果穗成熟度评价
,具体涉及一种确定油棕果实采收期的方法。
技术介绍
油棕作为世界上主要的木本油料作物之一,产量高、生态效益好、适应性强,可在旱坡地种植,不存在与粮争地问题,实际生产成本较低,利用油棕产的棕榈油不仅是食用油的重要来源之一,也很容易转换为生物柴油。据统计,全球棕榈油产量为7000万吨,占世界9种主要植物油总产量的30%以上,其价格与油脂价格有着高度相关性,并成为了不少食品企业重要原料之一。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的棕榈油进口国与消费国,对国际棕榈油的依赖性很强。我国食用油自给率仅为32.3%,因此,在我国发展油棕产业,有望提高植物油自给率,保障国家食用油供应和发展生物质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油棕果穗的质量是获得优质棕榈油的基础,油棕果穗上的果实成熟度不完全一致,收获未成熟的或过期的果穗,都会影响棕油的产量和质量。因此,油棕成熟度的确定在油棕生产上非常重要。适时采果,可保证树体正常生长发育,又可达到果实高产优质的目的。对于已进入正常采果期的油棕树,其未熟果实的含油量低于成熟果实,而过熟果实出的棕油内游离脂肪酸含量较高,容易酸败,棕榈油的质量差。所以油棕果穗成熟度的确定十分重要,是我国发展油棕产业中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多依靠经验采收油棕,并没有一种简单有效的确定油棕果实成熟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定油棕果实采收期的方法,结果可靠,操作性强,为制定科学完善的采收操作规程提供依据。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确定油棕果实采收期的方法,以油棕果实的维生素E含量和含油率为指标,当所述维生素E含量在2000~2200mg/kg,含油率在37%~40%之间时,即为油棕果实的成熟采收期。优选的,所述油棕果实发育良好、果实饱满、无机械伤、无病虫害和果型端正。优选的,所述指标还包括:果实颜色、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重、总甾醇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和碘值。优选的,当油棕果实达到成熟采收期时,所述果实颜色为橙红色。优选的,当油棕果实达到成熟采收期时,所述果实横径为2.8~3.1cm,所述果实纵径为4.1~4.3cm,所述果重为11.5~14.0g,所述总甾醇含量为0.4%~0.42%,所述β-胡萝卜素含量为645~660mg/Kg,所述碘值为55~60g/100g。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确定油棕果实采收期的方法,以油棕果实的维生素E含量和含油率为指标,当所述维生素E含量在2000~2200mg/kg,含油率在37%~40%之间时,即为油棕果实的成熟采收期。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中各指标简单易测,且将油棕果实的采收期以数据化显示,避免了经验可能带来的错误,同时还能得到果实采收时的成熟度和品质指标。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自授粉开始计168d为最适宜采收期,此时的维生素含量为2102mg/kg,含油率为38.84%,与本申请所述方法相符,结果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不同时期的采样照片;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生长性状指标和产量性状指标的聚类分析结果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主要品质指标相关性聚类分析结果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确定油棕果实采收期的方法,以油棕果实的维生素E含量和含油率为指标,当所述维生素E含量在2000~2200mg/kg,含油率在37%~40%之间时,即为油棕果实的成熟采收期。本专利技术在确定所述油棕果实采收期时,优选选用发育良好、果实饱满、无机械伤、无病虫害和果型端正的油棕果实。本专利技术所述指标优选还包括:果实颜色、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重、总甾醇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和碘值;当油棕果实处于采收期时,所述果实颜色为橙红色。当油棕果实达到成熟采收期时,所述果实横径优选为2.8~3.1cm,所述果实纵径优选为4.1~4.3cm,所述果重优选为11.5~14.0g,所述总甾醇含量优选为0.4%~0.42%,所述β-胡萝卜素含量优选为645~660mg/Kg,所述碘值优选为55~60g/100g。本专利技术所述指标的筛选方法优选包括:自授粉后计算果实发育天数,每30d取样一次,共取样6次;对每次取样的果实进行果实生长性状、产量和品质测定,综合评定各测定性状的差异,从而筛选出简化指标,并应用于油棕果实采收期的确定。本专利技术所述取样优选自形成果实后开始,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自授粉标记后18d开始取样。本专利技术所述果实生长性状优选包括果实颜色、果实饱满度、果实横径和果实纵径。本专利技术所述产量优选包括果重和含油率。本专利技术所述品质优选包括总甾醇含量、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含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油棕果实横径、纵径、果重和含油率随着发育进程的进行呈现上升趋势,在授粉168d后达到最高值,且在油棕果实生长指标和产量指标的聚类分析中发现,横径与纵径为相似水平;二者再与果重为相似水平;含油率无相似项。根据同为一类的指标可以进行简化的原则,因此选择含油率代表其他指标。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棕榈油的主要品质指标总甾醇、β-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碘值等在授粉168d后含量相对稳定,且总甾醇和碘值先为相似水平,二者再与β-胡萝卜素为相似水平;维生素E无相似项。根据同为一类的指标可以进行简化的原则,因此选择维生素E代表其他指标。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确定油棕果实采收期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1.取样对象:结果期的油棕树2.试验地点:海南省文昌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四队油棕基地3.试验时间:2016年6月14日-2017年1月2日4.取样方法:从2016年6月14日起,每株选取同一时期的一个果穗进行授粉、套袋,并随机分为3组,6月18日进行补授粉,7月2日进行第一次取样(从授粉到形成果实需18天),之后每隔30天取一次样,共取6次(油棕果约180天成熟),2017年1月2日最后一次取样,对每次采样进行拍照,如图1所示。每次对果实颜色、横径、纵径、果重、含油率、总甾醇、β-胡萝卜素、维生素和碘值等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测定。5.果实颜色的变化:果实发育过程中,未成熟果实果皮颜色为紫色,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外果皮颜色逐渐变深紫色,在成熟时果实外果皮转为橙红色,且中果皮为橙色(图1)。6.果实生长特性的变化和含油率见表1。表1油棕果实生长指标和含油率分析注:表中同一行中不同的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差异显著,差异显著(P<0.05)(下同)由表1可知,油棕果实横径、纵径、果重和含油率随着发育进程逐步增加,都是在授粉后168d时达到最大值,横径与纵径分别为2.94cm和4.19cm,并在108d到138d之间变化幅度最大;重量为12.73g,在78d~108d增长幅度最大。果实含油率为38.84%,在78d~168d增加幅度最大。对上述生长指标和含油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2。表2油棕果实生长指标和含油率的相关性分析注:“*”表示显著相关,“**”表示极显著相关。由表2可知,油棕果肉含油率与横径、纵径和果重四者之间互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在油棕果实生长过程中,随着果实的增大,油脂也在逐渐积累。对上述的生长性状指标和含油率指标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图如图2所示,横径与纵径先聚为一类,即为相似水平;二者再与果重聚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确定油棕果实采收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油棕果实的维生素E含量和含油率为指标,当所述维生素E含量在2000~2200mg/kg,含油率在37%~40%之间时,即为油棕果实的成熟采收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定油棕果实采收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油棕果实的维生素E含量和含油率为指标,当所述维生素E含量在2000~2200mg/kg,含油率在37%~40%之间时,即为油棕果实的成熟采收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棕果实发育良好、果实饱满、无机械伤、无病虫害和果型端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标还包括:果实颜色、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重、总甾醇含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红星赵志浩冯美利张大鹏周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