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翼闸门页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868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翼闸门页的驱动装置,机体固定在机体底座上,摇杆通过轴承与机体连接,2个摇杆竖直分布;第一连杆的上端与上方的摇杆的左端通过轴承连接,第一连杆的下端、第二连杆的上端与下方的摇杆的左端通过同一轴承连接;第三连杆的下端与第二连杆的下端通过轴承连接,第三连杆的上端与机体通过轴承连接;限位器固定在机体上;摇杆的右端与翼闸门页固定装置通过轴承连接,翼闸门页固定在翼闸门页固定装置上;电机底座设置在机体的后侧下部,电机固定在电机底座上,电机与第三连杆的上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机体上设置2个摇杆、3个连杆、轴承、限位器等实现翼闸门页移动的稳定性,且使用寿命长。

A Driving Device for Wing Gate Page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riving device for the wing gate page, the body is fixed on the base of the body, the rock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dy through bearings, and two rockers are vertically distributed;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end of the upper rocker through bearings,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are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end of the lower rocker through the same bearing; The lower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through a bearing,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third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dy through a bearing; the limiter is fixed on the body; the right end of the rock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wing gate page fixing device through a bearing, and the wing gate page is fixed on the wing gate page fixing device; the motor base is located at the lower back of the body, and the motor is fixed on the motor base, and the motor is fixed on the third connecting rod. Upper end conn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stability of the wing gate page movement by installing two rockers, three connecting rods, bearings and limiters on the body, and has a 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翼闸门页的驱动装置
本技术属于翼闸
,具体涉及到一种翼闸门页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翼闸是主要针对人员通道进行智能管理的控制设备,用于人员出、入口需要进行控制的地方,如饭堂、宾馆、博物馆、体育馆、俱乐部、地铁、车站等场所。当相关人员身份验证通过后,翼闸将会自动将翼门打开,便于人员通行,当人员通过通道后,翼闸的翼门将会自动关闭。现有技术中翼门关闭时,通常成蝶形结构,挡在人行通道中。目前翼闸通常通过直角摆臂的机构进行翼门,即翼闸门页的开启和关闭,且通常为单轴承驱动翼门,容易造成翼门的晃动,翼闸工作的稳定性较差,使用寿命较短。目前控制翼门的结构仍待改进,专利CN207582367U中公开了一种翼闸机芯,水平板右端设置支撑块,支撑块内设置有一轴承,轴承支撑有一转动轴,转动轴连接传动臂,传动臂连接翼板,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铰接主动杆,主动杆中部设置从动杆,从动杆中部设置拨动槽,从动杆另一端铰接于传动臂的端部,减少翼板在摆动过程中的晃动,但是适于上宽下窄的翼板,且翼板的定位不稳定,摆动范围较小。专利CN207485330U中公开了一种双翼片通道翼闸机芯结构,翼片摆杆底座上连接有翼片摆杆,翼片摆杆上连接有外翼片,外翼片内连接有内翼片,翼片摆杆底座上连接有内翼片C连杆,内翼片C通过内翼片D连杆与内翼片连杆A轴相连接,内翼片连杆A轴上通过内翼片B连杆上连接有内翼片A连杆,内翼片A连杆与内翼片相连接,但是翼片摆动的稳定性较差,且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翼闸门页的驱动装置,通过在机体上设置2个摇杆、3个连杆、轴承、限位器等实现翼闸门页移动的稳定性,且使用寿命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翼闸门页的驱动装置,包括机体、机体底座、摇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限位器、电机和电机底座;所述机体固定在机体底座上;所述摇杆为L型,摇杆共2个,竖直分布,摇杆通过轴承与机体连接;第一连杆的上端与上方的摇杆的左端通过轴承连接,第一连杆的下端、第二连杆的上端与下方的摇杆的左端通过同一轴承连接;第三连杆设置在第二连杆的下部,第三连杆位于第二连杆和机体之间;第三连杆的下端与第二连杆的下端通过轴承连接,第三连杆的上端与机体通过轴承连接;限位器固定在机体上,限位器设置在机体的后侧,摇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设置在机体的前侧;摇杆的右端与翼闸门页固定装置通过轴承连接,翼闸门页固定在翼闸门页固定装置上;电机底座设置在机体的后侧下部,电机底座分别与机体、机体底座固定连接,电机固定在电机底座上,电机与第三连杆的上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摇杆向下弯折,摇杆在弯折部位通过轴承与机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器上固定传感器,传感器能检测下方的摇杆的摆动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包括中间的方管和前后两侧的固定板,固定板固定在方管上。进一步地,所述翼闸门页固定装置为玻璃夹,翼闸门页为玻璃门页。本技术的一种翼闸门页的驱动装置工作时,电机驱动第三连杆绕第三连杆的上端逆时针旋转,第三连杆带动第二连杆逆时针旋转,第二连杆带动第一连杆向下运动;第二连杆和第一连杆带动摇杆逆时针旋转摆动,摇杆带动翼闸门页固定装置逆时针移动,从而带动翼闸门页逆时针移动至开启状态。当需要关闭翼闸门页时,电机驱动第三连杆绕第三连杆的上端顺时针旋转,第三连杆带动第二连杆顺时针旋转,第二连杆带动第一连杆向上运动;第二连杆和第一连杆带动摇杆顺时针旋转摆动,摇杆带动翼闸门页固定装置顺时针移动,从而带动翼闸门页顺时针移动至关闭状态。第一连杆的上端和上方的摇杆通过轴承连接,第一连杆的下端和下方的摇杆通过轴承连接,2个摇杆竖直分布,且弯折方向均向下,在弯折部位和机体通过轴承连接,从而使得2个摇杆在第一连杆的带动下同步摆动。限位器上固定的传感器能检测下方的摇杆的摆动位置,当需要开启翼闸门页时,控制系统控制电机运行,带动翼闸门页移动至开启状态,此时传感器检测到摇杆的位置,并将数据上传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电机停止运行,从而使摇杆停止摆动,使翼闸门页维持开启状态。当需要关闭翼闸门页时,控制系统控制电机运行带动翼闸门页移动至关闭状态,此时传感器检测到摇杆的位置,并将数据上传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电机停止运行,从而使摇杆停止摆动,翼闸门页维持关闭状态,通过限位器和传感器防止摇杆摆动过度。摇杆和机体通过轴承连接,第三连杆的上端和机体通过轴承连接,实现摇杆和第三连杆与机体的点定位。通过摇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轴承控制翼闸门页的移动,稳定性高,摇杆和翼闸门页的摆动范围大,使用寿命长。通过设置2个摇杆,摇杆左端和弯折部位通过轴承与其他结构连接,双轴承的结构使得摇杆的摆动更加稳定,从而使得翼闸门页的驱动更加稳定。机体包括中间的方管和前后两侧的固定板,固定板固定在方管上,限位器和电机底座固定在固定板上,该机体的结构牢固,结实耐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摇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轴承相互配合,带动翼闸门页移动,稳定性高,摆动范围大,使用寿命长。(2)通过限位器和传感器防止摇杆摆动过度,通过摇杆设置双轴承结构,使得翼闸门页的移动更加稳定。(3)结构简单、稳固,安装方便,操作容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机体1、机体底座2、摇杆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第三连杆6、限位器7、电机底座8、轴承9、翼闸门页固定装置10、翼闸门页11、方管12、固定板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3中,一种翼闸门页的驱动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底座2、摇杆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第三连杆6、限位器7、电机和电机底座8;所述机体1固定在机体底座2上;所述摇杆3为L型,摇杆3共2个,竖直分布,摇杆3通过轴承9与机体1连接;第一连杆4的上端与上方的摇杆3的左端通过轴承9连接,第一连杆4的下端、第二连杆5的上端与下方的摇杆3的左端通过同一轴承9连接;第三连杆6设置在第二连杆5的下部,第三连杆6位于第二连杆5和机体1之间;第三连杆6的下端与第二连杆5的下端通过轴承9连接,第三连杆6的上端与机体1通过轴承9连接;限位器7固定在机体1上,限位器7设置在机体1的后侧,摇杆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和第三连杆6设置在机体1的前侧;摇杆3的右端与翼闸门页固定装置10通过轴承9连接,翼闸门页11固定在翼闸门页固定装置10上;电机底座8设置在机体1的后侧下部,电机底座8分别与机体1、机体底座2固定连接,电机固定在电机底座8上,电机与第三连杆6的上端连接。所述摇杆3向下弯折,摇杆3在弯折部位通过轴承9与机体1连接。所述限位器7上固定传感器,传感器能检测下方的摇杆3的摆动位置。所述机体1包括中间的方管12和前后两侧的固定板13,固定板13固定在方管12上。所述翼闸门页固定装置10为玻璃夹,翼闸门页11为玻璃门页。本技术的一种翼闸门页的驱动装置工作时,电机驱动第三连杆6绕第三连杆6的上端逆时针旋转,第三连杆6带动第二连杆5逆时针旋转,第二连杆5带动第一连杆4向下运动;第二连杆5和第一连杆4带动摇杆3逆时针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翼闸门页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机体底座(2)、摇杆(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第三连杆(6)、限位器(7)、电机和电机底座(8);所述机体(1)固定在机体底座(2)上;所述摇杆(3)为L型,摇杆(3)共2个,竖直分布,摇杆(3)通过轴承(9)与机体(1)连接;第一连杆(4)的上端与上方的摇杆(3)的左端通过轴承(9)连接,第一连杆(4)的下端、第二连杆(5)的上端与下方的摇杆(3)的左端通过同一轴承(9)连接;第三连杆(6)设置在第二连杆(5)的下部,第三连杆(6)位于第二连杆(5)和机体(1)之间;第三连杆(6)的下端与第二连杆(5)的下端通过轴承(9)连接,第三连杆(6)的上端与机体(1)通过轴承(9)连接;限位器(7)固定在机体(1)上,限位器(7)设置在机体(1)的后侧,摇杆(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和第三连杆(6)设置在机体(1)的前侧;摇杆(3)的右端与翼闸门页固定装置(10)通过轴承(9)连接,翼闸门页(11)固定在翼闸门页固定装置(10)上;电机底座(8)设置在机体(1)的后侧下部,电机底座(8)分别与机体(1)、机体底座(2)固定连接,电机固定在电机底座(8)上,电机与第三连杆(6)的上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翼闸门页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机体底座(2)、摇杆(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第三连杆(6)、限位器(7)、电机和电机底座(8);所述机体(1)固定在机体底座(2)上;所述摇杆(3)为L型,摇杆(3)共2个,竖直分布,摇杆(3)通过轴承(9)与机体(1)连接;第一连杆(4)的上端与上方的摇杆(3)的左端通过轴承(9)连接,第一连杆(4)的下端、第二连杆(5)的上端与下方的摇杆(3)的左端通过同一轴承(9)连接;第三连杆(6)设置在第二连杆(5)的下部,第三连杆(6)位于第二连杆(5)和机体(1)之间;第三连杆(6)的下端与第二连杆(5)的下端通过轴承(9)连接,第三连杆(6)的上端与机体(1)通过轴承(9)连接;限位器(7)固定在机体(1)上,限位器(7)设置在机体(1)的后侧,摇杆(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和第三连杆(6)设置在机体(1)的前侧;摇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叁省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帝安爱斯智能化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