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漂锅坯布抱箍进水孔导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8609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煮漂锅坯布抱箍进水孔导流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包箍和下包箍,所述上包箍、下包箍分别设置有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所述上包箍和下包箍分别设置有包箍网眼;所述上包箍的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结合部设置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下方设置有滤网;所述导流孔上方设置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盖板对进入导流孔的水流先减压后再与坯布接触,其可显著降低水流对坯布的冲击力,有效避免坯布破洞产生。该技术方案简单,具很强的实用性。

Drainage plate for water inlet hole of blank cloth hoop in boiling and bleaching po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guide plate for the water inlet hole of the blank cloth holding hoop of a boiling and bleaching pot, which comprises a relative upper hoop and a lower hoop. The upper hoop and the lower hoop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transverse reinforcement rib and a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rib. The upper hoop and the lower hoop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hoop mesh hole;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ransverse reinforcement rib and the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rib of the upper hoop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hole, and the lower guide hole is A filter screen is arranged, and a cover plate is arranged above the diversion hole. The cover plate of the utility model first decompresses the water flow entering the diversion hole and then contacts the blank cloth,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mpact force of the water flow on the blank cloth and effectively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the blank cloth hole.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simple and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煮漂锅坯布抱箍进水孔导流板
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煮漂锅坯布抱箍进水孔导流板。
技术介绍
纺织公司坯布经煮漂出锅后,每一卷布上都有一个破洞,在烘燥时开始每退一圈一个洞,一般再拉掉200--400多米左右;按照200米、幅宽2.2米、规格35g计算,约15.4Kg/卷布,每月要煮漂250--260个布卷,15.4*250=3850Kg/月,按照正品42元/Kg,废品12元/Kg计算,(42-12)元/Kg*3850Kg/月*12月=138.6万元/年;由于水压的变化,有的布卷在拉掉200米才开始正常,有的要拉掉400米才正常,大量的成品布因为破洞而拉掉,拉掉的布只能做次布,次品率高,浪费巨大,按上述计算,企业每年最少要损失140万元左右,严重影响经济效益。为此,公司把攻克煮漂后布面破洞作为课题,在经过改变水刺坯布卷绕张力、调整煮漂时用碱的量、改变煮漂部分工艺等各类试验后,发现是煮漂时进水口注入到坯布包箍网眼上,由于水压的原因,把进水口所对应的布面冲洗出一个破洞,每一锅有2个进水口,每对应的布卷都被冲洗出一个破洞。在找到产生破洞的根源以后,经过测量计算出包箍网眼进入煮漂锅之后进水孔所在的位置,按照进水水流溢出的最大位置,设计相应的水流分散导流板,将此固定在包箍网眼上,在其中一个上试验后发现煮漂后的布卷破洞消失,随后在其他包箍上全部进行改造。改后,布卷不再产生破洞,减少了次布产生,提高了制成率,经济效益显著,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显著减少坯布煮漂工艺造成布面破洞的煮漂锅坯布抱箍进水孔导流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煮漂锅坯布抱箍进水孔导流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包箍和下包箍,所述上包箍、下包箍分别设置有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所述上包箍和下包箍分别设置有包箍网眼;所述上包箍的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结合部设置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下方设置有滤网;所述导流孔上方设置盖板。本技术设置的盖板对进入导流孔的水流先减压后再与坯布接触,其可显著降低水流对坯布的冲击力,有效避免坯布破洞产生。该技术方案简单,具很强的实用性。优选的,所述盖板设置为圆形,其直径10-25cm,厚度0.5cm;所述盖板与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分别由焊点固定;所述盖板以弧形贴附于上包箍表面。经实践,该直径及厚度设置便于盖板焊接且能保证最佳的结构强度;与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焊点固定便于实施,方便操作。综上,本技术具以下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方便技改;2、作业稳定,显著降低进水口水压,避免瞬间水流冲击造成的布卷破洞。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煮漂锅坯布抱箍进水孔导流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包箍1和下包箍6,所述上包箍1、下包箍6分别设置有横向加强筋7和纵向加强筋3,所述上包箍1和下包箍6分别设置有包箍网眼2;所述上包箍1的横向加强筋7和纵向加强筋3结合部设置有导流孔5,所述导流孔5下方设置有滤网;所述导流孔5上方设置盖板4。所述盖板4设置为圆形,其直径10-25cm,厚度0.5cm;所述盖板4与横向加强筋7和纵向加强筋3分别由焊点8固定;所述盖板4以弧形贴附于上包箍1表面。本技术根据导流孔5数量设置对应的盖板4。本技术工作原理为:通过覆设于导流孔5上的盖板4缓冲瞬间水压,引导改向水流沿盖板4四周缓速、分散的进入包箍内,进而克服大水压造成坯布破洞的技术难题。本技术的盖板4以包箍外形贴合,之后,通过焊点8固定于横向加强筋7和纵向加强筋3即可煮漂作业。作业时,上包箍1和下包箍6将坯布合拢浸入煮漂锅内,浸入瞬间,水流先经盖板4缓冲后再进入导流孔5,减压后的水流可有效避免瞬间冲击造成的坯布破洞。本技术技改前,煮漂出锅的布卷上面形成破洞,烘燥时每卷有200—400米不等的次布,浪费损失大;技改后,破洞消失,运行3个月来,没有出现破洞,效果明显,提高了产品制成率,每年最低可以节约140万元以上,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达到了技术攻关和改造的目的。综上,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可显著减少水压造成的坯布破洞现象,实用性很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煮漂锅坯布抱箍进水孔导流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包箍(1)和下包箍(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包箍(1)、下包箍(6)分别设置有横向加强筋(7)和纵向加强筋(3),所述上包箍(1)和下包箍(6)分别设置有包箍网眼(2);所述上包箍(1)的横向加强筋(7)和纵向加强筋(3)结合部设置有导流孔(5),所述导流孔(5)下方设置有滤网;所述导流孔(5)上方设置盖板(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煮漂锅坯布抱箍进水孔导流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包箍(1)和下包箍(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包箍(1)、下包箍(6)分别设置有横向加强筋(7)和纵向加强筋(3),所述上包箍(1)和下包箍(6)分别设置有包箍网眼(2);所述上包箍(1)的横向加强筋(7)和纵向加强筋(3)结合部设置有导流孔(5),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毅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华欣产业用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