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箍式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5940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抱箍式操作平台,搭设在结构框柱外围,其包括与结构框柱横截面适应的槽钢框架,以及多个对应地焊接在结构框柱外表面上的L型卡码;其中,槽钢框架由预制的两个分框架水平对接而成,每个分框架均包括由槽钢连接而成的槽钢底板以及设置在槽钢底板上的架子;各个L型卡码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槽钢底板放置于L型卡码上,以使槽钢框架被支撑在L型卡码上。该操作平台安装方便,施工安全,且能适应于巨型钢结构框柱。(*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抱箍式操作平台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涉及一种防护平台,尤其涉及一种抱箍式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超高层建筑采用了框剪筒体结构,其外框主要为巨形钢柱。由于每节钢柱均为I层或2层以上高度,而且该种结构体型往往是钢结构先行施工,混凝土楼面滞后施工;这样,钢柱在高空焊接连接时,需要有一定的操作平台,以便于工人进行焊接作业。而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是在下层(或二层以上)的钢梁上搭设悬挑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但是,该技术方案仅能够满足钢柱截面较小而且柱子周边有“十字梁”或者“T字梁”的情形;对于角柱则无法解决问题;特别对于巨型钢柱,由于柱子截面大,直径尺寸超过1.5m,常规的悬挑脚手架由于在空中无法满足抗风要求,造成脚手无法固定,且搭设危险性非常大,容易造成高空坍落和失稳引起的伤亡事件。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适用于上述巨型钢柱的高空防护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抱箍式操作平台,其搭设方便,安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抱箍式操作平台,搭设在结构框柱外围,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结构框柱横截面适应的槽钢框架,以及多个对应地焊接在所述结构框柱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抱箍式操作平台,搭设在结构框柱外围,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结构框柱横截面适应的槽钢框架,以及多个对应地焊接在所述结构框柱的外表面上的L型卡码;其中,所述槽钢框架由预制的两个分框架水平对接而成,每个所述分框架均包括由槽钢连接而成的槽钢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槽钢底板上的架子;各个所述L型卡码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槽钢底板放置于所述L型卡码上,以使所述槽钢框架被支撑在所述L型卡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抱箍式操作平台,搭设在结构框柱外围,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结构框柱横截面适应的槽钢框架,以及多个对应地焊接在所述结构框柱的外表面上的L型卡码; 其中,所述槽钢框架由预制的两个分框架水平对接而成,每个所述分框架均包括由槽钢连接而成的槽钢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槽钢底板上的架子; 各个所述L型卡码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槽钢底板放置于所述L型卡码上,以使所述槽钢框架被支撑在所述L型卡码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箍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在对接处,两个所述分框架的所述槽钢底板上均焊接水平角钢,并均垂直地在所述水平角钢上焊接对应的竖直角钢;所述竖直角钢对称地设置螺栓孔,螺栓穿过所述螺栓孔,从而将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泽荣吴祥威凌文轩黄亮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