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支撑柱体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8596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支撑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体,支撑柱体为棱柱型,支撑柱体由若干插接支撑柱(1)首尾相接对接而成,相邻的两个插接支撑柱(1)之间设置有柱间连接套(2),插接支撑柱(1)的端部套接于柱间连接套(2)内并与柱间连接套(2)固定连接,柱间连接套(2)内设置有内部固定件,内部固定件与插接支撑柱(1)连接;所述插接支撑柱(1)包括若干组装面板(3)和将相邻的两个组装面板(3)固定连接的角部连接部件(4)。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An Assembled Supporting Column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ssembling supporting colum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supporting column is prismatic, a supporting column is formed by joining several socket supporting pillars (1) head and tail, a connecting sleeve (2) between two adjacent socket supporting pillars (1), an end of the socket supporting pillar (1) is sleeved in the connecting sleeve (2) between pillars, and fixed connection with the connecting sleeve (2) between pillars. The connecting sleeve (2) is provided with an internal fixtur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socket support column (1). The socket support column (1) comprises a number of assembly panels (3) and a corner connection component (4) which fixedly connects two adjacent assembly panels (3).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lie in that it can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prior art and the structure design is reasonable and nov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支撑柱体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支撑柱体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领域。
技术介绍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梁钢、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等领域。钢结构建筑的主支撑部件为钢结构立柱,现有的钢结构立柱一般采用工字钢立柱,由于工字钢立柱的支撑性、抗扭性较低,所以不能应用于高度较高的建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钢结构建筑的主支撑部件为钢结构立柱,现有的钢结构立柱一般采用工字钢立柱,由于工字钢立柱的支撑性、抗扭性较低,所以不能应用于高度较高的建筑”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支撑柱体及其施工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支撑柱体,包括支撑柱体,支撑柱体为棱柱型,支撑柱体由若干插接支撑柱首尾相接对接而成,相邻的两个插接支撑柱之间设置有柱间连接套,插接支撑柱的端部套接于柱间连接套内并与柱间连接套固定连接,柱间连接套内设置有内部固定件,内部固定件与插接支撑柱连接;所述插接支撑柱包括若干组装面板和将相邻的两个组装面板固定连接的角部连接部件;所述组装面板位于支撑柱体的棱柱表面上,组装面板为矩形长条板,组装面板沿支撑柱体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所述角部连接部件位于插接支撑柱的角部,角部连接部件沿支撑柱体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组装面板的侧部与角部连接部件表面贴合并固定连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使用由组装面板、角部连接部件组装的棱柱型插接支撑柱和柱间连接套组成长度较长的支撑柱体。如果插接支撑柱的长度过长则不利于支撑柱体的安放和施工,所以本申请中使用柱间连接套将长度短于支撑柱体的插接支撑柱连接,柱间连接套套接于插接支撑柱的连接处外侧,增加了插接支撑柱的连接处的抗扭性能,并能限制插接支撑柱端部的位置,防止其移动,使得两个插接支撑柱端部能够可靠对接,保证支撑柱体的轴向力的传递,使得支撑柱体能够承受较高的轴向压力。优化的,上述装配式支撑柱体,所述组装面板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内部加强筋,内部加强筋为角钢条,内部加强筋沿插接支撑柱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内部加强筋的一侧外表面与组装面板的内表面贴合固定,两个内部加强筋的另一侧外表面相对设置。本申请中,在组装面板的内表面上设置了内部加强筋,使得组装面板的抗压能力提高。由于内部加强筋为角钢型,具有较好的抗扭能力,使得组装面板围成的插接支撑柱的抗扭性能得以提高。优化的,上述装配式支撑柱体,所述角部连接部件的两个角钢开口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卡接条,卡接条沿插接支撑柱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卡接条的横截面为L型,卡接条的一侧边沿与角部连接部件固定焊接,组装面板的侧部固定插接于卡接条内。本申请中,通过卡接条在角部连接部件的内侧形成一个内部的支撑,提高了角部连接部件的抗扭性进而提高了插接支撑柱的整体强度。组装面板的侧部插接于卡接条内,方便组装面板与角部连接部件的安装定位也提高了组装面板边沿的固定牢固度。由于整体成型的钢棱柱如果长度较长,其轻度会受到影响,也不方便在内部放置如内部加强筋、卡接条等内部加强筋,所以本申请采用组装面板、角部连接部件组装成棱柱的形式。优化的,上述装配式支撑柱体,所述柱间连接套包括一个连接套筒,相邻的两个插接支撑柱的端部分别插接于连接套筒的上端和下端并且相邻的两个插接支撑柱的端部对接接触。本申请中,连接套筒采用钢制的棱柱形套筒,连接套筒套接在两个插接支撑柱的连接处外侧,使得两个插接支撑柱的连接处的连接强度提高,并固定了两个插接支撑柱的对接位置。优化的,上述装配式支撑柱体,所述内部固定件包括横截面为十字型的内部支撑板,内部支撑板的侧边沿与连接套筒的内壁焊接固定;所述组装面板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条形的卡接口,卡接口卡于卡接条上并与卡接条表面接触。本申请中,使用十字型的内部支撑板配合卡接口固定柱间连接套、插接支撑柱的相对位置,插接支撑柱的外表面与连接套筒的内壁接触,内部支撑板配合卡接口在插接支撑柱的内部形成一个固定支撑,使得插接支撑柱的连接处内部外部均能够有固定的支撑。并且内部支撑板在连接套筒内部形成一个支撑骨架,提高了连接套筒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两个插接支撑柱的连接处的强度。优化的,上述装配式支撑柱体,所述组装面板内表面上的两个内部加强筋分别设置于卡接口的两侧并且内部加强筋与内部支撑板的表面接触。由于卡接口是在组装面板上切口形成的,使得组装面板在卡接口的强度低于其他位置。本申请中,内部加强筋在卡接口的内部形成了卡接口的内部支撑,提高了卡接口位置的强度。优化的,上述装配式支撑柱体,所述连接套筒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筋板,连接筋板为环形的板状并与连接套筒的端部固定焊接;连接套筒两端的连接筋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外侧加强筋板,外侧加强筋板的两端分别与一个连接筋板固定焊接,外侧加强筋板的侧部与外侧加强筋板外表面固定焊接。本申请中,通过连接筋板固定于连接套筒的端部,使得连接套筒端部的强度得以提高,防止连接套筒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较大的力而在连接套筒的端部开口表面上撕裂。外侧加强筋板提高了两个连接筋板之间、连接筋板与连接套筒之间的连接强度,也提高了连接套筒的外表面的抗扭强度。优化的,上述装配式支撑柱体,所述插接支撑柱内设置有若干内部支撑螺杆,内部支撑螺杆的端部穿过内部加强筋、组装面板并与内部加强筋、组装面板螺纹连接,内部支撑螺杆的端部通过螺母固定;其中一部分内部支撑螺杆的端部穿过连接套筒的表面并通过螺母固定。本申请中,通过内部支撑螺杆在插接支撑柱内部形成支撑框架,并且内部支撑螺杆将相对的两个组装面板、内部加强筋连接为一个整体的受力框架,提高了插接支撑柱的整体抗扭强度。部分内部支撑螺杆将连接套筒与插接支撑柱的端部固定。优化的,上述装配式支撑柱体,所述插接支撑柱内设置有若干内部辅助螺杆,内部辅助螺杆的端部穿过卡接条、组装面板、角部连接部件并与卡接条、组装面板、角部连接部件螺纹连接,内部辅助螺杆的端部通过螺母固定;其中一部分内部辅助螺杆的端部穿过连接套筒的表面并通过螺母固定。本申请中,通过内部辅助螺杆在插接支撑柱内部形成支撑框架,并且内部辅助螺杆将相对的两个角部连接部件、相对的两个组装面板、卡接条连接为一个整体的受力框架,提高了插接支撑柱的整体抗扭强度。部分内部辅助螺杆将连接套筒与插接支撑柱的端部固定。内部辅助螺杆、内部支撑螺杆穿过内部支撑板,使得内部支撑板与连接套筒、组装面板、角部连接部件能够连接为一个整体的受力框架,进一步提高插接支撑柱的连接处的受力强度。一种装配式支撑柱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内部加强筋固定于组装面板的内表面上,可以使用胶粘或者电焊的连接方式,将组装面板、角部连接部件、内部支撑螺杆、内部辅助螺杆连接组成插接支撑柱;2)将最下部的插接支撑柱与支撑柱体地基固定,然后通过连接套筒依次在最下部的插接支撑柱连接若干段插接支撑柱,通过内部支撑螺杆、内部辅助螺杆将插接支撑柱与连接套筒固定;3)在步骤2)中通过内部支撑螺杆、内部辅助螺杆将插接支撑柱与连接套筒固定时,内部支撑螺杆、内部辅助螺杆端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支撑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体,支撑柱体为棱柱型,支撑柱体由若干插接支撑柱(1)首尾相接对接而成,相邻的两个插接支撑柱(1)之间设置有柱间连接套(2),插接支撑柱(1)的端部套接于柱间连接套(2)内并与柱间连接套(2)固定连接,柱间连接套(2)内设置有内部固定件,内部固定件与插接支撑柱(1)连接;所述插接支撑柱(1)包括若干组装面板(3)和将相邻的两个组装面板(3)固定连接的角部连接部件(4);所述组装面板(3)位于支撑柱体的棱柱表面上,组装面板(3)为矩形长条板,组装面板(3)沿支撑柱体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所述角部连接部件(4)位于插接支撑柱(1)的角部,角部连接部件(4)沿支撑柱体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组装面板(3)的侧部与角部连接部件(4)表面贴合并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支撑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体,支撑柱体为棱柱型,支撑柱体由若干插接支撑柱(1)首尾相接对接而成,相邻的两个插接支撑柱(1)之间设置有柱间连接套(2),插接支撑柱(1)的端部套接于柱间连接套(2)内并与柱间连接套(2)固定连接,柱间连接套(2)内设置有内部固定件,内部固定件与插接支撑柱(1)连接;所述插接支撑柱(1)包括若干组装面板(3)和将相邻的两个组装面板(3)固定连接的角部连接部件(4);所述组装面板(3)位于支撑柱体的棱柱表面上,组装面板(3)为矩形长条板,组装面板(3)沿支撑柱体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所述角部连接部件(4)位于插接支撑柱(1)的角部,角部连接部件(4)沿支撑柱体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组装面板(3)的侧部与角部连接部件(4)表面贴合并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支撑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面板(3)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内部加强筋(5),内部加强筋(5)为角钢条,内部加强筋(5)沿插接支撑柱(1)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内部加强筋(5)的一侧外表面与组装面板(3)的内表面贴合固定,两个内部加强筋(5)的另一侧外表面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支撑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部连接部件(4)的两个角钢开口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卡接条(6),卡接条(6)沿插接支撑柱(1)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卡接条(6)的横截面为L型,卡接条(6)的一侧边沿与角部连接部件(4)固定焊接,组装面板(3)的侧部固定插接于卡接条(6)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支撑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间连接套(2)包括一个连接套筒(21),相邻的两个插接支撑柱(1)的端部分别插接于连接套筒(21)的上端和下端并且相邻的两个插接支撑柱(1)的端部对接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支撑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固定件包括横截面为十字型的内部支撑板(7),内部支撑板(7)的侧边沿与连接套筒(21)的内壁焊接固定;所述组装面板(3)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条形的卡接口(8),卡接口(8)卡于卡接条(6)上并与卡接条(6)表面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支撑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面板(3)内表面上的两个内部加强筋(5)分别设置于卡接口(8)的两侧并且内部加强筋(5)与内部支撑板(7)的表面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长春李翠翠
申请(专利权)人: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