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装载装置的车辆、尤其是紧急任务用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8323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1),具有:车身(2)和装载装置(5),所述装载装置包括第一装载平台(6)和升降单元(7),所述升降单元具有导向系统(8)和调节装置(9)。借助于所述调节装置(9),所述第一装载平台(6)可相对于所述车身(2)上升和下降。所述装载装置(5)包括支承单元(14)以及摆动单元(15),所述支承单元(14)限定摆动轴线(16)。所述支承单元(14)设置在导向系统(8)上。第一装载平台(6)可绕其摆动轴线(16)摆动地支承在所述支承单元(14)上并且与所述摆动单元(15)驱动连接。借助于所述摆动单元(15),所述第一装载平台(6)在其关于所述导向系统(8)的相对位置上能够绕所述支承单元(14)的摆动轴线(16)调节。

Vehicles with loading devices, especially for emergency mission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vehicle (1) with a body (2) and a loading device (5),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loading platform (6) and a lifting unit (7), and the lifting unit has a guiding system (8) and a regulating device (9). By means of the regulating device (9), the first loading platform (6) can rise and fall relative to the body (2). The loading device (5) comprises a support unit (14) and a swing unit (15), which defines a swing axis (16). The supporting unit (14) is arranged on the guiding system (8). The first loading platform (6) can swing around its swing axis (16) to support the support unit (14) and drive and connect with the swing unit (15). With the swing unit (15), the first loading platform (6) can be adjusted around the swing axis (16) of the supporting unit (14) at its relative posi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guiding system (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装载装置的车辆、尤其是紧急任务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装载装置的车辆,尤其是紧急任务用车、消防车、市政车辆、运输车辆。
技术介绍
EP1560730B1记载了一种具有可升降的装载箱或装载面的车辆。装载箱或装载面能够借助于提升装置沿竖直方向相对于车架升高和降低。装载箱或装载面中的至少一个装载箱或装载面设置在后车轴的后方,使得所述装载箱或装载面构成内部的装载斜坡。在车架的侧向和后侧在装载斜坡的区域中设有打开面,所述打开面为了装载或卸载而使装载开口露出。在车辆后侧处设有卷门并且在可升降的装载箱或装载面的区域中在两侧分别设有滑动门作为打开面。滑动门在其后端部处设有用于引导卷门的竖直的导轨。形成一个单元的装载箱或装载面能够一起沿竖直方向上升和下降,其中提升装置分别设置在装载箱或装载面的角部区域中。为了在降低装载箱或装载面时克服在装载面和地面或触地面之间的高度差,设有呈自身的斜坡形式的可折叠的栏板。在此不利的是,不能构成从装载面到地面的均匀的过渡,而是形成由于向下折叠的栏板导致的弯折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并且提供一种具有至少一个装载装置的车辆,借助于所述装载装置,使用者能够简单地、无级地执行装载货物从装载斜坡或向装载斜坡上的卸载或装载。所述目的通过一种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具有装载装置的车辆来实现。所述车辆包括:-车身;-至少一个前轮对和至少一个后轮对;-至少一个装载装置,所述至少一个装载装置包括第一装载平台和至少一个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具有导向系统和调节装置,借助于所述调节装置能使所述第一装载平台相对于所述车身上升和下降,并且所述第一装载平台构成具有宽度和深度的装载面,-并且,所述导向系统构造成纵向导向系统,以及-所述至少一个装载装置包括支承单元,所述支承单元限定摆动轴线;-所述支承单元设置在所述导向系统上;-所述至少一个装载装置还包括摆动单元;-所述第一装载平台能绕支承单元的摆动轴线摆动地支承在所述支承单元上;-所述第一装载平台与所述摆动单元驱动连接,借助于所述摆动单元,所述第一装载平台能绕所述支承单元的摆动轴线在所述第一装载平台关于所述导向系统的相对位置上调节所述第一装载平台。由此实现的优点在于,因此能够提供一种装载装置,所述装载装置一方面能够相对于车身上升和下降,并且附加地整个第一装载平台在其相对位置上能从常规的水平定向出发绕支承单元的摆动轴线借助于自身的摆动单元调节或摆动。因此,装载装置、尤其第一装载平台可以借助于调节装置尽可能朝向触地面的方向,即朝向地面降低,并且接着为了形成倾斜的平面还使第一装载平台作为整体摆动这样的程度,即,使得在装载面上直至装载棱边能够实现用于过渡到地面上的连续的平面。因为导向系统优选构造成纵向导向系统,能够执行第一装载平台相对于车身的直线的提升和/或下降运动。通过所选择的直线定向的纵向导向系统,因此也能够在极小的空间上执行足够可靠的调节运动。另一个实施形式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载平台的装载面在其初始位置中在车身水平定向时同样具有水平的定向,并且所述装载面在其朝背离所述车身的侧面摆动之后下倾地定向。由此能够结合上升和/或下降运动附加地执行至少第一装载平台借助其装载面整体的摆动运动,以便因此构成连续倾斜的平面。因此,通过装载平台的倾斜位置和整个升降单元连同第一装载平台的接近地面的布置,能够实现从装载面向触地面或地面的平缓过渡。但此外,由此还能够简单地执行对不同的地形适配。另一个备选的实施形式的特征在于,所述装载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定位装置和/或固定装置,并且至少所述第一装载平台在其初始位置中借助于所述定位装置和/或所述固定装置相对于所述车身定位和/或保持在其初始位置中。由此在初始位置中并且由此也在车辆的行驶运动期间在固定装置处于接合中时能够实现至少第一装载平台相对于车身的锁定。如果还设有至少一个定位装置,在提升运动结束之后能够将第一装载平台位置固定地定位、尤其是对中在预先确定的位置中。因此,在所述预先确定的位置中,能够借助于固定装置简单和可靠地执行所述锁定。此外,由此能够使摆动单元和/或调节装置、尤其是其调节机构还在初始位置或运输位置期间卸荷,并且能够衰减或甚至避免可能的振动。另一个可能的实施形式具有下述特征:所述导向系统包括左导向装置和右导向装置,并且这两个导向装置在所述第一装载平台的宽度方向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装载平台的两侧。这样,通过在两侧设置导向装置以形成导向系统,能够实现从第一装载平台出发朝向具有导向装置的导向系统的对称的力导入。另一个构成方案提出,所述支承单元包括左支承装置和右支承装置,并且所述左支承装置限定左摆动轴线,而所述右支承装置限定右摆动轴线。这样,通过设置两个支承装置,第一装载平台能够无扭曲地支承在构造成两件式的支承单元中。但是因此也能够提供用于构成第一装载平台的较大宽度,由此尽管存在摆动的可能性,仍能够实现足够稳定的支承。另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的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系统的左导向装置具有左导向轮廓,而所述导向系统的右导向装置具有右导向轮廓,并且所述支承单元的左支承装置与所述左导向轮廓连接,而所述支承单元的右支承装置与所述右导向轮廓连接。这样,通过在平台的每个侧向区域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自己的导向轮廓,与支承装置以及装载平台相结合能够提供一种紧凑的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能够简单地和稳定地构成并且能够实现相对于车身的共同的调节运动。另一个备选的实施形式的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另外的导向装置,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导向装置能摆动地与所述第一装载平台连接。这样,在第一导向装置的背离前部的装载棱边的侧面上在第一装置平台上,也能够借助于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导向装置执行附加的调节运动。在这种情况下,摆动单元可以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导向装置本身形成。如果对于所述另外的导向装置第一装载平台在其背侧或后部侧面的区域中的向下调节停止,而对于左导向装置和右导向装置继续执行向下调节,在第一装载平台和另外的导向装置之间存在足够的长度补偿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第一装载平台的倾斜位置和与这种倾斜位置相关联的向下摆动。此外可能有利的是,在车身水平定向时,所述导向系统、尤其是其导向装置以其导向轮廓沿竖直方向伸展地定向。这样,通过导向系统的竖直的定向,能够实现在极小的空间上将整个装载装置节约空间地设置在车身内部。另一个备选的实施形式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单元、尤其是其左和右支承装置和支承在支承单元上的所述第一装载平台设置在所述导向轮廓的能转向所述车辆的触地面的、下部的第一端部区域中。由此一方面能够实现导向轮廓的足够的引导精度以及另一方面实现第一装载平台接近地面的降低。另一个可能的并且必要时备选的实施形式具有下述特征:所述左导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左纵向导向机构,而所述右导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右纵向导向机构,并且所述左导向轮廓在至少一个所述左纵向导向机构上引导,而所述右导向轮廓在至少一个所述右纵向导向机构上引导。通过设置专属的纵向导向机构,每个导向轮廓本身能够足够精确地沿调节运动的方向被引导。此外,因此也能够实现无倾斜的纵向引导。另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的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系统,尤其是所述左和右导向装置设置在关于所述第一装载平台的深度的中间部段中。这样,通过这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辆(1),尤其是紧急任务用车、消防车、市政车辆、运输车辆,包括:‑车身(2);‑至少一个前轮对(3)和至少一个后轮对(4);‑至少一个装载装置(5),所述至少一个装载装置(5)包括第一装载平台(6)和至少一个升降单元(7),所述升降单元具有导向系统(8)和调节装置(9),借助于所述调节装置(9)能使所述第一装载平台(6)相对于所述车身(2)上升和下降,并且所述第一装载平台(6)构成具有宽度(12)和深度(13)的装载面(11),‑并且,所述导向系统(8)构造成纵向导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装载装置(5)包括支承单元(14),所述支承单元(14)限定摆动轴线(16);‑所述支承单元(14)设置在所述导向系统(8)上;‑所述至少一个装载装置(5)还包括摆动单元(15);‑所述第一装载平台(6)能绕支承单元的摆动轴线(16)摆动地支承在所述支承单元(14)上;‑所述第一装载平台(6)与所述摆动单元(15)驱动连接,借助于所述摆动单元(15),所述第一装载平台(6)能绕所述支承单元(14)的摆动轴线(16)在所述第一装载平台关于所述导向系统(8)的相对位置上调节所述第一装载平台(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9.13 AT A50815/20161.车辆(1),尤其是紧急任务用车、消防车、市政车辆、运输车辆,包括:-车身(2);-至少一个前轮对(3)和至少一个后轮对(4);-至少一个装载装置(5),所述至少一个装载装置(5)包括第一装载平台(6)和至少一个升降单元(7),所述升降单元具有导向系统(8)和调节装置(9),借助于所述调节装置(9)能使所述第一装载平台(6)相对于所述车身(2)上升和下降,并且所述第一装载平台(6)构成具有宽度(12)和深度(13)的装载面(11),-并且,所述导向系统(8)构造成纵向导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装载装置(5)包括支承单元(14),所述支承单元(14)限定摆动轴线(16);-所述支承单元(14)设置在所述导向系统(8)上;-所述至少一个装载装置(5)还包括摆动单元(15);-所述第一装载平台(6)能绕支承单元的摆动轴线(16)摆动地支承在所述支承单元(14)上;-所述第一装载平台(6)与所述摆动单元(15)驱动连接,借助于所述摆动单元(15),所述第一装载平台(6)能绕所述支承单元(14)的摆动轴线(16)在所述第一装载平台关于所述导向系统(8)的相对位置上调节所述第一装载平台(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载平台(6)的装载面(11)在其初始位置中在车身(2)水平定向时同样具有水平的定向,并且所述装载面在其朝背离所述车身(2)的侧面摆动之后下倾地定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装置(5)包括至少一个定位装置(41)和/或固定装置(42),并且至少所述第一装载平台(6)在其初始位置中借助于所述定位装置(41)和/或所述固定装置(42)相对于所述车身(2)定位和/或保持在其初始位置中。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系统(8)包括左导向装置(18)和右导向装置(19),并且这两个导向装置(18、19)在所述第一装载平台(6)的宽度(12)方向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装载平台(6)的两侧。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单元(14)包括左支承装置(22)和右支承装置(23),并且所述左支承装置(22)限定左摆动轴线(24),而所述右支承装置(23)限定右摆动轴线(25)。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系统(8)的左导向装置(18)具有左导向轮廓(26),而所述导向系统(8)的右导向装置(19)具有右导向轮廓(27),并且所述支承单元(14)的左支承装置(22)与所述左导向轮廓(26)连接,而所述支承单元(14)的右支承装置(23)与所述右导向轮廓(27)连接。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系统(8)包括至少一个另外的导向装置(43),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导向装置(43)能摆动地与所述第一装载平台(6)连接。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在车身(2)水平定向时,所述导向系统(8)、尤其是其导向装置(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罗纳赫尔S·曹纳
申请(专利权)人:罗森巴赫国际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奥地利,A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