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转印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8306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9:22
一种热转印片(100),其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设置有转印层(10),转印层(10)呈由一个层构成的单层结构、或两个以上的层层积而成的层积结构,对于在构成转印层(10)的层中位于与基材最近的位置的层,利用依照JIS‑R‑3255(1997)的微划痕法测定时的临界剪切应力为0.9×10

Heat transfer film

A thermal transfer sheet (100)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fer layer (10) on one surface of the substrate (1) and the transfer layer (10) is a single layer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one layer, or a stratified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layers. For the layer closest to the substrate in the layer constituting the transfer layer (10), the critical shear stress measured by micro-scratch method according to JIS_R 55 (1997) is 0.9 *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转印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转印片。
技术介绍
关于用于将转印层转印至被转印体上的热转印片,已知有各种形态,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3中提出的(i)在基材的一个面上设置有作为转印层的热熔融油墨层的热转印片;(ii)在基材的一个面上设置有作为转印层的接受层的热转印片(有时也称为中间转印介质);(iii)在基材的一个面上设置有作为转印层的保护层(有时也称为剥离层)的热转印片(有时也称为保护层转印片);(iv)将这些结构适当组合而成的热转印片,例如,在基材的一个面上设置有从该基材侧起依次层积剥离层、接受层而成的层积结构的转印层的热转印片、以及在基材的同一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热熔融油墨层和保护层的热转印片等。关于这些热转印片的转印层,使被转印体与热转印片重合,利用热敏头或加热辊等加热单元对基材的另一个面进行加热,由此被转印至被转印体上。最近,对于高速印相适应性优异的打印机的市场需求高,在打印机的内部,将转印层转印至被转印体上时施加到热转印片的热能逐步增加。关于转印层向被转印体上的转印,在使被转印体与热转印片的转印层密合的状态下,对热转印片施加热能而将转印层转印至被转印体上,并将已被转印至被转印体上后的转印层从热转印片剥离,由此来进行上述转印。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热转印片的转印层的转印中所用的打印机,已知:对热转印片施加热能而使转印层熔融或软化,在该转印层固化前,仅将被转印至被转印体上后的转印层从热转印片剥离的热时剥离方式的打印机;以及,在转印层固化后,仅将已被转印至被转印体上后的转印层从热转印片剥离的冷时剥离方式的打印机。另外,将热转印片的转印层转印至被转印体上时,被转印体和热转印片发生了热粘的情况下,具体而言,被转印体和热转印片粘附到无法将被转印至被转印体上的转印层从热转印片剥离的程度的情况下,例如,使用在基材上直接设置有转印层的热转印片将转印层转印至被转印体上时,转印层和基材发生了无意的热粘的情况下,在打印机的内部容易产生热转印片断裂的问题,或者,在打印机内部容易产生引起热转印片的传送异常(有时也称为JAM)的问题。特别是,随着转印转印层时施加到热转印片的热能升高,被转印体与热转印片的热粘、因热粘而引起的传送异常的发生频率具有升高的趋势。在这种状况下,进行了用于抑制被转印体与热转印片的热粘的各种研究,但关于针对在对热转印片施加高热能而将热转印片的转印层转印至被转印体上时会产生的被转印体与热转印片的热粘的措施,仍有改善的余地。另外,最近打印机的小型化推进,其结果,打印机内的热转印片、被转印体的传送路径具有密集且复杂化的趋势。在使用实现了这种小型化的打印机的情况下,在将转印层转印至被转印体上之前的阶段,热转印片与被转印体、或热转印片与打印机的内部机构发生接触,由于此时的冲击等,在打印机的内部容易发生转印层的一部分或全部从热转印片脱落的转印层的贴膜掉落(箔落ち)。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9057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26307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4684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主要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热转印片,该热转印片即使在提高了对热转印片所施加的热能的情况下,在打印机的内部也能抑制被转印体与热转印片发生热粘,并且在打印机的内部能够抑制无意的转印层的脱落。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热转印片,其为具备基材和设置于上述基材的一个面上的转印层的热转印片,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印层呈由一个层构成的单层结构或者两个以上的层层积而成的层积结构,将上述转印层转印至被转印体上,对于转印至上述被转印体上后的上述转印层的表面,利用依照JIS-R-3255(1997)的微划痕法测定时的临界剪切应力为0.9×108N/m2以上,并且,上述转印层的剥离力为7.5×10-2N/cm以下,上述转印层的剥离力为如下测定的热转印片的拉伸强度:使用具有热转印片供给单元、加热单元、热转印片卷取单元、位于上述加热单元与上述热转印片卷取单元之间并测定沿着传送路径被传送的热转印片的拉伸强度的测定单元、位于上述加热单元与上述测定单元之间的剥离单元的打印机,在施加能量为0.127mJ/dot、热转印片的传送速度为84.6mm/秒的条件下,一边将上述转印层转印至被转印体上,一边将被转印至上述被转印体上的上述转印层以50°的剥离角度从上述热转印片剥离,在该时刻利用上述测定单元测定的热转印片的拉伸强度即为上述转印层的剥离力。另外,上述临界剪切应力可以为0.9×108N/m2以上2×108N/m2以下的范围内。专利技术的效果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热转印片,即使在提高了对热转印片所施加的热能的情况下,在打印机的内部也能抑制被转印体与转印层发生热粘,并且在打印机的内部能够抑制转印层脱落。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热转印片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热转印片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热转印片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图4是示出对热转印片的转印层进行转印时使用的打印机的一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热转印片>>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下文中有时称为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进行详细说明。图1~图3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如图1~图3所示,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100具备基材1和以能够从该基材1剥离的方式设置的转印层10。转印层10可以如图1、图2所示那样呈两个以上的层层积而成的层积结构,也可以如图3所示那样呈由一个层构成的单层结构。作为将热转印片的转印层转印至被转印体上时会产生的问题之一,可以举出被转印体与热转印片的热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说明书中所谓的被转印体与热转印片的热粘是指下述现象:将被转印体与热转印片重合,从热转印片侧利用热敏头等加热单元施加热能,将转印层转印至被转印体上,并仅将被转印至被转印体上的转印层从热转印片剥离,此时,原本应当残存于热转印片侧的热转印片的构成部件与被转印至被转印体上的转印层发生一体化,无法仅将被转印至被转印体上的转印层从热转印片剥离。更具体而言,例如,在使用在基材上直接设置有转印层的热转印片时,是指下述现象:基材与转印层一体化至无法将被转印至被转印体上的转印层从基材剥离的程度。或者是指下述现象:即使能够仅将被转印至被转印体上的转印层从热转印片剥离,热转印片的构成部件也会与被转印至被转印体上的转印层一体化至在该转印层的剥离时产生异响等的程度。需要说明的是,在被转印体与热转印片发生了热粘的情况下,成为引起打印机内的传送异常、转印不良等的主要原因。另外,在被转印体与热转印片的热粘程度低的情况下,虽然能够将被转印至被转印体上的转印层从热转印片剥离,但是转印层的剥离界面粗糙,会引起光泽度的降低等。作为抑制在将热转印片的转印层转印至被转印体上时会产生的被转印体与热转印片的热粘的措施,例如,实施了提高转印层的耐热性的措施、提高转印层从基材的剥离性的措施等。但是,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尽管在规定的转印条件下能够抑制被转印体与热转印片的热粘,但由于将转印层转印时对热转印片所施加的热能的条件,大多情况下无法充分地抑制被转印体与热转印片的热粘,现状是尚无法实现无论将转印层转印至被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转印片,其为具备基材和设置于所述基材的一个面上的转印层的热转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层呈由一个层构成的单层结构或者两个以上的层层积而成的层积结构,将所述转印层转印至被转印体上,对于转印至所述被转印体上后的所述转印层的表面,利用依照JIS‑R‑3255(1997)的微划痕法测定时的临界剪切应力为0.9×1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9.30 JP 2016-1947461.一种热转印片,其为具备基材和设置于所述基材的一个面上的转印层的热转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层呈由一个层构成的单层结构或者两个以上的层层积而成的层积结构,将所述转印层转印至被转印体上,对于转印至所述被转印体上后的所述转印层的表面,利用依照JIS-R-3255(1997)的微划痕法测定时的临界剪切应力为0.9×108N/m2以上,并且,所述转印层的剥离力为7.5×10-2N/cm以下,所述转印层的剥离力为如下测定的热转印片的拉伸强度:使用具有热转印片供给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穐山祐作榎田和起
申请(专利权)人: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