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制冷型红外热像仪的视频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9793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基于非制冷型红外热像仪的视频处理系统,包括视频采集模块、视频处理模块、第一视频存储模块、视频压缩模块、第二视频存储模块、视频传输模块,其中视频采集模块用于接收模拟电信号并转换为数字视频信号,视频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数字视频信号并对其进行视频格式的转换、视频叠加及图像处理,视频压缩模块用于接收BT1120格式的视频并将其压缩成H.264或H.265格式的码流,视频传输模块用于将H.264或H.265格式的码流输出到显示终端进行解码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采用PAL制视频编码芯片及网络视频服务器,降低了视频处理系统成本。有效减少视频转换次数,降低视频像素的损失。具备较高地稳定性,故障率低,能在极端环境中维持稳定作业。

Video Processing System Based on Uncooled Infrared Thermal Imag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ideo processing system based on uncooled infrared thermal imager, which includes a video acquisition module, a video processing module, a first video storage module, a video compression module, a second video storage module and a video transmission module. The video acquisition module is used to receive analog electrical signals and convert them into digital video signals, and the video processing module is used to receive digital video signals. Video compression module is used to receive BT1120 video and compress it into H.264 or H.265 format stream. Video transmission module is used to output H.264 or H.265 format stream to the display terminal for decoding and displaying. The invention does not need to adopt PAL video coding chip and network video server, and reduces the cost of video processing system. Effectively reduce the number of video conversion, reduce the loss of video pixels. It has high stability, low failure rate and can maintain stable operation in extreme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非制冷型红外热像仪的视频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视频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非制冷型红外热像仪的视频处理系统,属于视频处理及传输的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用于光电转台上的热像仪输出的是PAL制视频,PAL视频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信号会衰减严重,因此光电转台的厂家一般使用网络视频服务器,将热像仪输出的PAL制视频转换为H.264或H.265格式的码流进行网络传输。传统的网络视频服务器成本较高,并且视频转换的次数较多,会造成视频像素损失,另外,市面上在售的网络视频服务器一般采用商业档的芯片,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经常出现故障,长时间使用,故障率会成倍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视频转换输出像素丢失及故障率较高的问题,提出基于非制冷型红外热像仪的视频处理系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基于非制冷型红外热像仪的视频处理系统,包括视频采集模块、视频处理模块、第一视频存储模块、视频压缩模块、第二视频存储模块、视频传输模块,所述视频采集模块,用于接收非制冷型红外热像仪输出的模拟电信号并转换为数字视频信号,输出数字视频信号到视频处理模块,所述视频处理模块,用于接收视频采集模块输出的数字视频信号,并对其进行视频格式的转换、视频叠加及图像处理,输出视频信号到视频压缩模块,所述第一视频存储模块,用于暂时存放视频处理模块的视频信号,所述视频压缩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视频处理模块输出的BT1120格式的视频,并将其压缩成H.264或H.265格式的码流,输出该码流到所述视频传输模块,所述第二视频存储模块,用于暂时存放视频压缩模块的视频信号,所述视频传输模块,用于接收视频压缩模块输出的H.264或H.265格式的码流,输出该码流到显示终端进行解码显示。优选地,所述视频处理模块包括用于进行任意分辨率视频的格式转换、叠加及图像处理的可编程逻辑器件。优选地,所述第一视频存储模块包括单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优选地,所述第二视频存储模块包括两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无需采用PAL制视频编码芯片及网络视频服务器,降低了视频处理系统成本。2.有效减少视频转换次数,降低视频像素的损失。3.具备较高地稳定性,故障率低,能在极端环境中维持稳定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基于非制冷型红外热像仪的视频处理系统的框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非制冷型红外热像仪的视频处理系统。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基于非制冷型红外热像仪的视频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视频采集模块、视频处理模块、第一视频存储模块、视频压缩模块、第二视频存储模块、视频传输模块。其中,非制冷型红外热像仪输出的模拟电信号送入视频采集模块的AD采集电路进行采集,并转换成数字视频信号输出,且在视频采集前,对红外热像仪输出的模拟电信号进行一定的幅值调理,使AD采集芯片保持满量程采集,尽可能提高采集精度。并将幅值处理过的模拟电信号转化为差分信号后送外AD采集电路,AD采集电路使用ADI公司的AD采集芯片,该AD采集芯片采样精度14bit,实现差分输入采样,并完成实时采样。视频处理模块中,包含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接收视频采集模块输出的数字视频信号,由于使用的非制冷型红外热像仪输出的是奇、偶两个通道的视频数据,FPGA首先需将奇、偶两个通道的数据采用奇、偶交替插值的方式还原成一幅完整的视频画面,并对其进行图像非均匀校正、图像增强等视频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视频进行视频格式转换、字符信息叠加等处理,最后转换为BT1120格式的视频输出。第一视频存储模块,包含一片低功耗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LPDDR2),用于缓存视频格式转换、视频叠加、图像处理的视频数据。LPDDR2使用Micron公司的MobileLPDDR2SDRAM,具有时钟频率高、存储容量大、功耗低等特点。视频压缩模块,实现BT1120格式的视频转换为H.264或者H.265码流信号,并将该码流送往千兆以太网进行传输。第二视频存储模块,包含两片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DR3),用于缓存视频压缩过程中的视频数据。DDR3使用SKhynix公司的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具有时钟频率高、存储容量大等特点。视频传输模块,实现H.264或者H.265码流的千兆以太网传输,将该码流传输至显示终端,利用解码软件对该码流进行解码。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专利技术基于非制冷型红外热像仪的视频处理系统,非制冷型红外热像仪输出的模拟电信号通过AD采集电路生成数字视频信号送给FPGA进行图像校正、图像增强等视频处理后,叠加字符信息数据,然后FPGA将该视频进行视频格式转换,转换为BT1120格式的视频送往视频压缩电路,视频压缩电路将BT1120格式的视频转换为H.264或者H.265格式的码流,并将其通过千兆以太网传输至显示终端,显示终端可通过解码软件对H.264或H.265的码流进行解码显示。具有成本低、视频像素损失少、故障率低、可靠性高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市场应用前景。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描述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在结构、方法或功能等方面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非制冷型红外热像仪的视频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视频采集模块、视频处理模块、第一视频存储模块、视频压缩模块、第二视频存储模块、视频传输模块,所述视频采集模块,用于接收非制冷型红外热像仪输出的模拟电信号并转换为数字视频信号,输出数字视频信号到视频处理模块,所述视频处理模块,用于接收视频采集模块输出的数字视频信号,并对其进行视频格式的转换、视频叠加及图像处理,输出视频信号到视频压缩模块,所述第一视频存储模块,用于暂时存放视频处理模块的视频信号,所述视频压缩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视频处理模块输出的BT1120格式的视频,并将其压缩成H.264或H.265格式的码流,输出该码流到所述视频传输模块,所述第二视频存储模块,用于暂时存放视频压缩模块的视频信号,所述视频传输模块,用于接收视频压缩模块输出的H.264或H.265格式的码流,输出该码流到显示终端进行解码显示。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非制冷型红外热像仪的视频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视频采集模块、视频处理模块、第一视频存储模块、视频压缩模块、第二视频存储模块、视频传输模块,所述视频采集模块,用于接收非制冷型红外热像仪输出的模拟电信号并转换为数字视频信号,输出数字视频信号到视频处理模块,所述视频处理模块,用于接收视频采集模块输出的数字视频信号,并对其进行视频格式的转换、视频叠加及图像处理,输出视频信号到视频压缩模块,所述第一视频存储模块,用于暂时存放视频处理模块的视频信号,所述视频压缩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视频处理模块输出的BT1120格式的视频,并将其压缩成H.264或H.265格式的码流,输出该码流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杨粤涛曹峰钟海林万安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长风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