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模块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7887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零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功率模块电极,包括电极主体、连接板和连接孔,电极主体和连接板由整块板弯折呈L型,电极主体的上端设置连接孔,电极主体的中部设置有凸块,凸块内侧壁形成缓冲槽,电极主体下端设置有半圆形槽,电极主体和连接板的弯折处设置有缓冲段,连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电极主体上增设了凸块和半圆形槽,能有效抵消部分外受力对电极主体的影响增强电极主体抗受力能力,提高模块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缓冲段会自身发生形变从而抵消了大部分外力对电极的拉扯力,起到缓冲的作用,保证了连接稳固性,连接板上开设通孔,使焊接时产生的气体从通孔中流出,提高焊接质理。

Power Module Electrod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parts, in particular to a power module electrode, which comprises an electrode main body, a connecting plate and a connecting hole. The electrode main body and the connecting plate are bended by an entire plate to form an L-shaped shape. The upper end of the electrod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hole, the middle part of the electrod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bump, the inner wall of the bump forms a buffer groov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electrod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emi-circular groove. A buffer section is arranged at the bend of the body and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at least one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adds a convex block and a semi-circular groove on the main body of the electrode, which can effectively counteract the influence of some external forces on the main body of the electrode, enhance the resistance to forc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electrode, improve the working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module, and the buffer section will deform itself, thus counteracting the pulling force of most external forces on the electrode, playing a buffer role, ensuring the connection stability and connecting plate. Opening through holes can make the gas produced during welding flow out of through holes and improve the welding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功率模块电极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零件
,尤其是一种功率模块电极。
技术介绍
功率模块是功率电力电子器件按一定的功能组合再灌封成一个模块,功率模块有助于电子工业的成长,尤其是其在替换能源领域及电动和夹杂动力汽车市场有着高于平均值的增加率,国际专家把它的发展喻为第二次电子学革命,更紧凑、更强大、更可靠是未来功率半导体模块的发展趋势。随着模块功率密度加大和集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焊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功率半导体器件内部依靠铜材电极实现电性能连接,模块器件在使用时往往要经受热循环,由于芯片与电极的热膨胀系数不一样,在热循环过程中焊接面会产生周期性的剪切应力,这些应力聚集在焊接面上会使焊料形成局部裂纹,根据力学性能,一旦有外力施加在焊接面上,焊接面就有可能从芯片上脱落。事实上在上机使用时,操作者安装操作时插入或拔出电极会对电极施加一个向内或向外的拉应力,长此以往,电极很容易因外力从芯片上脱落或者局部脱落,从而使得功率半导体模块内部的连接被破坏,导致模块产生工作不稳定,可靠性差,使用寿命短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功率模块电极抗应力强度和稳定性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功率模块电极,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功率模块电极,包括电极主体、连接板和连接孔,所述电极主体和连接板由整块板弯折呈L型,电极主体的上端设置连接孔,所述电极主体的中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内侧壁形成缓冲槽,所述电极主体下端设置有半圆形槽,所述电极主体和连接板的弯折处设置有缓冲段,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凸块向连接板相反方向凸出,凸块厚度小于电极主体厚度,凸块包括和电极主体依次连接的直线段和弧线段,直线段长度为电极主体厚度。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缓冲槽的高度为电极主体厚度的一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电极主体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半圆形槽,半圆形槽半径和电极主体厚度相等。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缓冲段是弧线板,缓冲段一端和电极主体连接,另一端和连接板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连接板两边部各设置有两个通孔,通孔为腰形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电极主体上增设了凸块和半圆形槽,减小电极主体因受力对连接板的影响,能有效抵消部分外受力对电极主体的影响,降低电极主体的受力,增强电极主体抗受力能力,即使电极主体受到较大外力作用,也不会直接对连接板造成影响,从而使电极不容易变形,也使得电极和功率模块的连接牢固,提高了产品质量,有效的降低了模块的损坏概率,提高了模块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缓冲段会自身发生形变从而抵消了大部分外力对电极上连接板的拉扯力,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降低了外力对连接板的影响,保证了连接稳固性,连接板上开设通孔,使焊接时产生的气体从通孔中流出,减少焊接处的空洞率,提高焊接质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电极主体,2、连接板,3、连接孔,4、凸块,5、缓冲槽,6、半圆形槽,7、缓冲段,8、通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功率模块电极,包括电极主体1、连接板2和连接孔3,所述电极主体1和连接板2由整块板弯折呈L型,电极主体1的上端设置连接孔3,所述电极主体1的中部设置有凸块4,所述凸块4内侧壁形成缓冲槽5,凸块4向连接板2相反方向凸出,凸块4厚度小于电极主体1厚度,凸块4包括和电极主体1依次连接的直线段和弧线段,直线段长度为电极主体1厚度,缓冲槽5的高度为电极主体1厚度的一半,本技术在电极主体1上增设了凸块4和半圆形槽6,减小电极主体1因受力对连接板的影响,能有效抵消部分外受力对电极主体1的影响,降低电极主体1的受力,增强电极主体1抗受力能力,即使电极主体1受到较大外力作用,也不会直接对连接板2造成影响,从而使电极不容易变形,也使得电极和功率模块的连接牢固,提高了产品质量,有效的降低了功率模块的损坏概率,提高了功率模块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如图2所示,所述电极主体1下端设置有半圆形槽6,所述电极主体1和连接板2的弯折处设置有缓冲段7,电极主体1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半圆形槽6,半圆形槽6半径和电极主体1厚度相等,缓冲段7是弧线板,缓冲段7一端和电极主体1连接,另一端和连接板2连接,缓冲段7会自身发生形变从而抵消了大部分外力对电极上连接板2的拉扯力,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降低了外力对连接板2的影响,保证了连接稳固性。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板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8,连接板2两边部各设置有两个通孔8,通孔8为腰形孔,连接板2上开设通孔,使焊接时产生的气体从通孔8中流出,减少焊接处的空洞率,提高焊接质理。工作原理:将电极焊接到功率模块时,连接板2两边部各设置有两个通孔8,通孔8为腰形孔,连接板2上开设通孔,使焊接时产生的气体从通孔8中流出,减少焊接处的空洞率,提高焊接质理,当电极受到较大外力作用时,通过增设的凸块4和半圆形槽6产生微小的变形量,减小电极主体1因受力对连接板2的影响,能有效抵消部分外受力对电极主体1的影响,增强电极主体1抗受力能力,也不会直接对连接板2造成影响,从而使电极不容易变形,也使得电极和功率模块的连接牢固,提高了产品质量,有效的降低了模块的损坏概率,提高了模块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缓冲段7会自身发生形变从而抵消了大部分外力对电极上连接板2的拉扯力,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降低了外力对连接板2的影响,保证了连接稳固性。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率模块电极,包括电极主体(1)、连接板(2)和连接孔(3),所述电极主体(1)和连接板(2)由整块板弯折呈L型,电极主体(1)的上端设置连接孔(3),其特征是:所述电极主体(1)的中部设置有凸块(4),所述凸块(4)内侧壁形成缓冲槽(5),所述电极主体(1)下端设置有半圆形槽(6),所述电极主体(1)和连接板(2)的弯折处设置有缓冲段(7),所述连接板(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率模块电极,包括电极主体(1)、连接板(2)和连接孔(3),所述电极主体(1)和连接板(2)由整块板弯折呈L型,电极主体(1)的上端设置连接孔(3),其特征是:所述电极主体(1)的中部设置有凸块(4),所述凸块(4)内侧壁形成缓冲槽(5),所述电极主体(1)下端设置有半圆形槽(6),所述电极主体(1)和连接板(2)的弯折处设置有缓冲段(7),所述连接板(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电极,其特征是,所述凸块(4)向连接板(2)相反方向凸出,凸块(4)厚度小于电极主体(1)厚度,凸块(4)包括和电极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文伟庄文九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特耐万利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