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新能源应用在节水喷灌系统的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7473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新能源应用在节水喷灌系统的供电装置,包括供电箱体、若干锂离子电池并联连接的电池组件、第一导热铜壳、第二导热铜壳、第一散热板、第三散热板、第一密封层、第二密封层、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通风口、排水口、顶棚、开口向下的半弧形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板、水泵、水井;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新能源提供喷灌系统的电力,清洁无污染,节省资源,通过控制单元统一控制,防止电池组件电量过充或过放,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便于及时对土壤补充水量,通过在供电装置上设置多组散热结构,并通过散热板穿插延伸的结构与密封层,使得散热和密封效果均好,同时可及时排出雨水天气聚积的水,保持供电装置内部干燥。

A New Energy Supply Device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Applied in Water-saving Sprinkler Irrigation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wer supply devi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new energy of lithium-ion battery in water-saving sprinkler irrigation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power supply box, several battery components connected in parallel with lithium-ion batteries, a first heat conducting copper shell, a second heat conducting copper shell, a first heat dissipating plate, a third heat dissipating plate, a first sealing layer, a second sealing layer, a first heat radiating hole, a second heat dissipating hole, a vent, a drainage outlet, a roof, and a heat dissipating The invention uses new energy to provide power for sprinkler irrigation system, which is clean and pollution-free, and saves resources. Through the unified control of control unit, it prevents the battery components from overcharging or discharging, monitors soil moisture through soil moisture sensor in real time, facilitates the timely replenishment of soil moisture, and through the power supply device. Set up a number of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s, and through the heat dissipation plate inserted into the extended structure and sealing layer, so that the heat dissipation and sealing effect are good, while timely drainage of rainwater weather accumulated water, to maintain the internal dryness of the power suppl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新能源应用在节水喷灌系统的供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和喷灌系统
,尤指一种锂离子电池新能源应用在节水喷灌系统的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全球实现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碳素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极,没有金属锂存在,只有锂离子,这就是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指以锂离子嵌入化合物为正极材料电池的总称。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就是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在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与锂离子等当量电子的嵌入和脱嵌。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往返嵌入/脱嵌和插入/脱插,被形象地称为“摇椅电池”。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达到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同样,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即我们使用电池的过程),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正极。回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喷灌又叫喷水灌溉,即把经过增加压力的淡水用管道送到田间,由喷水装置射到空中,变成雨点洒落到地面进行灌溉。喷灌与明渠输水的农田漫灌相比,喷灌节水30%-50%,粮食作物增产15%~20%,经济作物增产20%~30%,蔬菜增产1-2倍。目前给喷灌系统中的水增加压力的动力来自内燃机燃烧柴油或汽油提供的动力或供电网中主要来自燃烧煤炭发电产生的电力,这些化石能源在使用过程中均存在严重的碳排放,会污染喷灌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在室外的喷灌系统的供电装置的密封和散热不能同时优化,影响供电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喷灌系统的供电装置来自内燃机燃烧柴油或汽油提供的动力或供电网中主要来自燃烧煤炭发电产生的电力,这些化石能源在使用过程中均存在严重的碳排放,会污染喷灌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在室外的喷灌系统的供电装置的密封和散热不能同时优化,影响供电装置的使用寿命,现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新能源应用在节水喷灌系统的供电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新能源应用在节水喷灌系统的供电装置,包括供电箱体,供电箱体中部安装有电池壳体,电池壳体内部安装由若干锂离子电池并联连接的电池组件,电池壳体外部包裹一层第一导热铜壳,第一导热铜壳外部套设有第二导热铜壳,第二导热铜壳上表面间隔垂直插入若干第一散热板,第一散热板两端分别由第二导热铜壳上表面两侧向外延伸,一端与第一导热铜壳上表面接触,另一端穿过供电箱体置于供电箱体外部,第二导热铜壳两侧面上分别间隔垂直插入若干第二散热板,第二散热板两端分别由第二导热铜壳两侧面两侧向外延伸,一端与第一导热铜壳对应侧面接触,另一端与供电箱体对应侧面内壁接触,第二导热铜壳底部与第一导热铜壳之间连接若干第三散热板;第二导热铜壳外部包裹一层第一密封层,第一密封层分别将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第三散热板与第二导热铜壳连接处密封,供电箱体外部与第一散热板连接处浇注有第二密封层,第二散热板在第一密封层与供电箱体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散热孔,供电箱体上与第二散热板连接的一面设置有若干通风口,供电箱体底部于第二散热孔正下方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漏斗状结构的排水口,供电箱体底部通过支脚与地面连接,电池壳体两端分别设置有连通电池壳体外部的第一密封绝缘导线槽和第二密封绝缘导线槽,第二密封绝缘导线槽外端设置有密封接线口,供电箱体顶部安装有尖端向上的椎体结构的顶棚;供电箱体外部靠近第一密封绝缘导线槽的一侧安装有开口向下的半弧形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支撑平台上,支撑平台两端设置有向上弯折的限位板,太阳能电池板凹面中部与支撑平台之间固定一根连接杆,支撑平台正下方设置有固定在地面的底座,底座与支撑平台之间安装有支撑柱,第一密封绝缘导线槽与底座连通,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导线与穿过第一密封绝缘导线槽与电池组件连接,供电箱体外部靠近第二密封绝缘导线槽的一侧安装有水泵,水泵的抽水端通过水管与设置在地面的水井连通,水泵的出水端设置有通用的连接口,电线穿过第二密封绝缘导线槽将水泵与电池组件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导热铜壳、第二导热铜壳以及供电箱体相邻的两两之间预留有空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散热板于电池壳体外部的部分设置有若干第一散热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供电箱体外部一侧通过铰链安装有密封门,密封门上设置有把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供电箱体内设置有控制单元,电池组件上连接有电量检测单元,所喷灌的土地内安装有土壤湿度传感器,控制单元分别与电量检测单元、土壤湿度传感器、水泵、电池组件的充放电开关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与锂离子电池组件结合,利用新能源提供喷灌系统的电力,清洁无污染,节省资源;通过在供电装置上设置多组散热结构,并通过散热板穿插延伸的结构与密封层,使得散热和密封效果均好,同时在供电装置上设置有排水口,及时排出雨水天气聚积的水,保持供电装置内部干燥。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供电箱体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供电箱体外部门和通风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散热孔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散热孔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供电箱体;2、电池壳体;3、电池组件;4、第一导热铜壳;5、第二导热铜壳;6、第一散热板;7、第二散热板;8、第三散热板;9、第一密封层;10、第二密封层;11、第一散热孔;12、第二散热孔;13、第一密封绝缘导线槽;14、第二密封绝缘导线槽;15、密封接线口;16、排水口;17、支脚;18、顶棚;19、门;20、把手;21、通风口;22、电线;23、水泵;24、水管;25、水井;26、连接口;27、底座;28、支撑柱;29、支撑平台;30、太阳能电池板;31、连接杆;32、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新能源应用在节水喷灌系统的供电装置,包括供电箱体1,供电箱体1中部安装有电池壳体2,电池壳体2内部安装由若干锂离子电池并联连接的电池组件3,电池壳体2外部包裹一层第一导热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新能源应用在节水喷灌系统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箱体(1),供电箱体(1)中部安装有电池壳体(2),电池壳体(2)内部安装由若干锂离子电池并联连接的电池组件(3),电池壳体(2)外部包裹一层第一导热铜壳(4),第一导热铜壳(4)外部套设有第二导热铜壳(5),第二导热铜壳(5)上表面间隔垂直插入若干第一散热板(6),第一散热板(6)两端分别由第二导热铜壳(5)上表面两侧向外延伸,一端与第一导热铜壳(4)上表面接触,另一端穿过供电箱体(1)置于供电箱体(1)外部,第二导热铜壳(5)两侧面上分别间隔垂直插入若干第二散热板(7),第二散热板(7)两端分别由第二导热铜壳(5)两侧面两侧向外延伸,一端与第一导热铜壳(4)对应侧面接触,另一端与供电箱体(1)对应侧面内壁接触,第二导热铜壳(5)底部与第一导热铜壳(4)之间连接若干第三散热板(8);第二导热铜壳(5)外部包裹一层第一密封层(9),第一密封层(9)分别将第一散热板(6)、第二散热板(7)、第三散热板(8)与第二导热铜壳(5)连接处密封,供电箱体(1)外部与第一散热板(6)连接处浇注有第二密封层(10),第二散热板(7)在第一密封层(9)与供电箱体(1)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散热孔(12),供电箱体(1)上与第二散热板(7)连接的一面设置有若干通风口(21),供电箱体(1)底部于第二散热孔(12)正下方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漏斗状结构的排水口(16),供电箱体(1)底部通过支脚(17)与地面连接,电池壳体(2)两端分别设置有连通电池壳体(2)外部的第一密封绝缘导线槽(13)和第二密封绝缘导线槽(14),第二密封绝缘导线槽(14)外端设置有密封接线口(15),供电箱体(1)顶部安装有尖端向上的椎体结构的顶棚(18);供电箱体(1)外部靠近第一密封绝缘导线槽(13)的一侧安装有开口向下的半弧形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板(30),太阳能电池板(30)安装在支撑平台(29)上,支撑平台(29)两端设置有向上弯折的限位板(32),太阳能电池板(30)凹面中部与支撑平台(29)之间固定一根连接杆(31),支撑平台(29)正下方设置有固定在地面的底座(27),底座(27)与支撑平台(29)之间安装有支撑柱(28),第一密封绝缘导线槽(13)与底座(27)连通,太阳能电池板(30)通过导线与穿过第一密封绝缘导线槽(13)与电池组件(3)连接,供电箱体(1)外部靠近第二密封绝缘导线槽(14)的一侧安装有水泵(23),水泵(23)的抽水端通过水管(24)与设置在地面的水井(25)连通,水泵(23)的出水端设置有通用的连接口(26),电线(22)穿过第二密封绝缘导线槽(14)将水泵(23)与电池组件(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新能源应用在节水喷灌系统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箱体(1),供电箱体(1)中部安装有电池壳体(2),电池壳体(2)内部安装由若干锂离子电池并联连接的电池组件(3),电池壳体(2)外部包裹一层第一导热铜壳(4),第一导热铜壳(4)外部套设有第二导热铜壳(5),第二导热铜壳(5)上表面间隔垂直插入若干第一散热板(6),第一散热板(6)两端分别由第二导热铜壳(5)上表面两侧向外延伸,一端与第一导热铜壳(4)上表面接触,另一端穿过供电箱体(1)置于供电箱体(1)外部,第二导热铜壳(5)两侧面上分别间隔垂直插入若干第二散热板(7),第二散热板(7)两端分别由第二导热铜壳(5)两侧面两侧向外延伸,一端与第一导热铜壳(4)对应侧面接触,另一端与供电箱体(1)对应侧面内壁接触,第二导热铜壳(5)底部与第一导热铜壳(4)之间连接若干第三散热板(8);第二导热铜壳(5)外部包裹一层第一密封层(9),第一密封层(9)分别将第一散热板(6)、第二散热板(7)、第三散热板(8)与第二导热铜壳(5)连接处密封,供电箱体(1)外部与第一散热板(6)连接处浇注有第二密封层(10),第二散热板(7)在第一密封层(9)与供电箱体(1)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散热孔(12),供电箱体(1)上与第二散热板(7)连接的一面设置有若干通风口(21),供电箱体(1)底部于第二散热孔(12)正下方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漏斗状结构的排水口(16),供电箱体(1)底部通过支脚(17)与地面连接,电池壳体(2)两端分别设置有连通电池壳体(2)外部的第一密封绝缘导线槽(13)和第二密封绝缘导线槽(14),第二密封绝缘导线槽(14)外端设置有密封接线口(15),供电箱体(1)顶部安装有尖端向上的椎体结构的顶棚(18);供电箱体(1)外部靠近第一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艳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鸿叶紫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