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容器及微小粒子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7390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8:01
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能够更高精度地对微小粒子的立体形状进行拍摄的观察容器及包含该观察容器的微小粒子测定装置。观察容器(10)对作为样品的液体样品(O)进行收容,该样品包含成为由作为拍摄装置的拍摄部(30A、30B)进行拍摄的拍摄对象的微小粒子,该观察容器(10)具有由相互交叉的底壁(12A)(第1板部)和底壁(12B)(第2板部)构成的底部,该观察容器(10)具有针对在微小粒子的观察中使用的光的波长具有透光性的区域。

Observation Vessel and Micro Particle Measuring Device

\u6839\u636e\u672c\u5b9e\u7528\u65b0\u578b\uff0c\u63d0\u4f9b\u80fd\u591f\u66f4\u9ad8\u7cbe\u5ea6\u5730\u5bf9\u5fae\u5c0f\u7c92\u5b50\u7684\u7acb\u4f53\u5f62\u72b6\u8fdb\u884c\u62cd\u6444\u7684\u89c2\u5bdf\u5bb9\u5668\u53ca\u5305\u542b\u8be5\u89c2\u5bdf\u5bb9\u5668\u7684\u5fae\u5c0f\u7c92\u5b50\u6d4b\u5b9a\u88c5\u7f6e\u3002 The observation vessel (10) receives the liquid sample (O) as a sample, which contains tiny particles which are taken by the shooting units (30A, 30B) as the shooting device. The observation vessel (10) has a bottom consisting of a cross bottom (12A) (the first board) and a bottom (12B) (the second board), and the observation vessel (10) has a bottom for use in the observation of small particles. The area where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is transpar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观察容器及微小粒子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观察容器及微小粒子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正在研究各种取得细胞等微小粒子的图像,进行微小粒子的立体形状所涉及的评价的方法(例如,日本特表2014-517263号公报、日本特表2004-532405号公报等)。但是,在进行涉及微小粒子的拍摄的情况下,有时由于观察容器的立体形状等而使光进行折射,拍摄出形状失真的像。在该情况下,难以高精度地对微小粒子的立体形状进行计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更高精度地对微小粒子的立体形状进行拍摄的观察容器及包含该观察容器的微小粒子测定装置。本技术是,(1)一种观察容器,其包含对样品进行收容的收容部,该样品包含成为拍摄装置的拍摄对象的微小粒子,所述收容部具有由相互交叉的第1板部及第2板部构成的底部,所述第1板部具有相互平行的平面即第1内表面和第1外表面,所述第2板部具有相互平行的平面即第2内表面和第2外表面,在所述第1板部及所述第2板部这两者中,具有针对在所述微小粒子的观察中使用的光的波长具有透光性的区域,所述第1板部和所述第2板部所成的角大于或等于60度而小于或等于120度。(2)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观察容器,其包含对样品进行收容的收容部,该样品包含成为拍摄装置的拍摄对象的微小粒子,该观察容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部具有由相互交叉的第1板部及第2板部构成的底部,所述第1板部具有相互平行的平面即第1内表面和第1外表面,所述第2板部具有相互平行的平面即第2内表面和第2外表面,在所述第1板部及所述第2板部这两者中,具有针对在所述微小粒子的观察中使用的光的波长具有透光性的区域,所述第1板部和所述第2板部所成的角大于或等于60度而小于或等于120度。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5.29 JP 2017-1057951.一种观察容器,其包含对样品进行收容的收容部,该样品包含成为拍摄装置的拍摄对象的微小粒子,该观察容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部具有由相互交叉的第1板部及第2板部构成的底部,所述第1板部具有相互平行的平面即第1内表面和第1外表面,所述第2板部具有相互平行的平面即第2内表面和第2外表面,在所述第1板部及所述第2板部这两者中,具有针对在所述微小粒子的观察中使用的光的波长具有透光性的区域,所述第1板部和所述第2板部所成的角大于或等于60度而小于或等于120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察容器,其中,所述第1板部及所述第2板部配置为彼此正交。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观察容器,其中,具有所述透光性的区域使350nm~2000nm的波段的光透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察容器,其中,具有多个收容部,该收容部对包含所述微小粒子的样品进行收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观察容器,其中,所述多个收容部由比所述收容部的侧壁低的分隔壁划分,在与所述分隔壁相比的上侧,所述多个收容部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观察容器,其中,具有盖部,该盖部覆盖对包含所述微小粒子的样品进行收容的收容部的上方,并且确保所述收容部内和外部的通气性。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观察容器,其中,具有支撑部,该支撑部的底面平坦,将所述观察容器可自立地进行支撑。8.一种观察容器,其包含对样品进行收容的收容部,该样品包含成为拍摄装置的拍摄对象的微小粒子,该观察容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部具有由相互交叉的第1板部及第2板部构成的底部,所述第1板部具有第1内表面和由平面构成的第1外表面,所述第2板部具有第2内表面和由平面构成的第2外表面,所述第1外表面和所述第2外表面的相交线以直线状延伸,在与所述第1外表面和所述第2外表面的相交线垂直的剖面中,所述第1内表面和所述第1外表面相互平行,并且所述第2内表面和所述第2外表面相互平行,所述第1板部的厚度及所述第2板部的厚度各自沿所述第1外表面和所述第2外表面的相交线变化,所述第1内表面和所述第2内表面的相交线在所述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彰纪本村麻子杉山阳子菅沼宽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