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点进胶热流道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7341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点进胶热流道模具,包括下模具、上模具、上定位槽、下定位槽、定位销、托板、热流道板、热唧嘴、导胶孔、进胶管、型腔、第一加热器、导热丝、进胶口、隔热板、第二加热器、导热杆、导热板、隔热块、固定卡块、活动卡块、螺栓、螺纹孔和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热流道模具仅能进行单点进胶,点胶速度慢,效率低,并且胶料注入不均缺陷,提供一种多点进胶热流道模具。所述一种多点进胶热流道模具具有可实现多点进胶,点胶速度快,效率高,并且点胶均匀、充分等特点。

A multi-point hot runner die for glu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point rubber feeding hot runner die, which comprises a lower die, an upper die, an upper positioning groove, a lower positioning groove, a positioning pin, a bracket, a hot runner plate, a hot sucker, a rubber guide hole, a rubber feeding pipe, a cavity, a first heater, a heat conducting wire, a rubber inlet, a heat insulation plate, a second heater, a heat conducting rod, a heat conducting plate, a heat insulation block, a fixed clamp block, a movable clamp block, a bolt, and a heat conducting pipe. Thread holes and springs.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hot runner die of the prior technology can only carry out single-point gluing, the gluing speed is slow, the efficiency is low, and the glue injection is uneven, and provides a multi-point gluing hot runner die. The multi-point glue feeding hot runner die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lizing multi-point glue feeding, fast glue dispensing speed, high efficiency, uniform glue dispensing and sufficient glue dispen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点进胶热流道模具
本技术涉及工业模具
,具体为一种多点进胶热流道模具。
技术介绍
热流道是在注塑模具中使用的,将融化的塑料粒子注入到模具的型腔中的加热组件系统。热流道模具是将传统式模具或三板式模具的浇道与流道经过加热,于每一成形时即不需要取出流道和浇道的一种崭新构造,因为它比传统模具成形周期短,而且更节约原料,所以热流道模具在当今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现有的热流道模具由于结构设计的原因,仅能通过单点进胶的方式将胶料注入至模具的型腔中,从而使得点胶的速度慢,效率低,并且容易导致胶料注入不均,从而使得产品容易出现瑕疵,成品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热流道模具仅能进行单点进胶,点胶速度慢,效率低,并且胶料注入不均缺陷,提供一种多点进胶热流道模具。所述一种多点进胶热流道模具具有可实现多点进胶,点胶速度快,效率高,并且点胶均匀、充分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点进胶热流道模具,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底部两侧开设有上定位槽,所述下模具的顶部两侧开设有下定位槽,所述上定位槽与下定位槽内插入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上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上模具的上方设置有热流道板,所述热流道板的中心安装有热唧嘴,所述上模具的顶部中心开设有导胶孔,所述导胶孔位于热唧嘴的正下方,且所述导胶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根进胶管,所述下模具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型腔,每根所述进胶管的末端均延伸至对应的型腔内,所述上模具的底部中心安装有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器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导热丝,每根所述导热丝对应缠绕在相应的进胶管上,所述热流道板的顶部中心开设有进胶口,且所述热流道板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位于进胶口的两侧,所述热流道板的两侧内腔均安装有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二加热器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导热杆,所述导热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导热板,所述热流道板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隔热块,所述上模具的两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卡块,所述固定卡块上开设有通孔,且所述固定卡块的通孔内插入有活动卡块,所述活动卡块的侧壁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热流道板的两侧侧壁均开设有与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栓的两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活动卡块和热流道板的侧壁。优选的,所述导热板为铜板结构,其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矩形凸块。优选的,所述热唧嘴的中心开孔与导胶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所述热唧嘴的中心开孔底端孔径大于导胶孔的孔径。优选的,所述进胶口为喇叭型结构,其中心与热唧嘴的中心开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优选的,所述上定位槽与下定位槽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所述上定位槽与下定位槽的槽宽等于定位销的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2、通过多点进胶的方式,提高了点胶的速度和效率,并使得胶料能够更加均匀、充分地流入型腔。3、利用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可对胶料进行加热和保温,以确保胶料的温度达到点胶所需的温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点胶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下模具、2上模具、3上定位槽、4下定位槽、5定位销、6托板、7热流道板、8热唧嘴、9导胶孔、10进胶管、11型腔、12第一加热器、13导热丝、14进胶口、15隔热板、16第二加热器、17导热杆、18导热板、19隔热块、20固定卡块、21活动卡块、22螺栓、23螺纹孔、24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点进胶热流道模具,包括下模具1,下模具1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具2,上模具2的底部两侧开设有上定位槽3,下模具1的顶部两侧开设有下定位槽4,上定位槽3与下定位槽4内插入有定位销5,上定位槽3与下定位槽4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上定位槽3与下定位槽4的槽宽等于定位销5的宽度,可保证定位销5能够插入至上定位槽3和下定位槽4中,从而起到连接和固定上模具2与下模具1的作用,定位销5上固定连接有托板6,可起到支撑上模具2的作用,上模具2的上方设置有热流道板7,热流道板7的中心安装有热唧嘴8,上模具2的顶部中心开设有导胶孔9,导胶孔9位于热唧嘴8的正下方,热唧嘴8的中心开孔与导胶孔9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热唧嘴8的中心开孔底端孔径大于导胶孔9的孔径,可保证胶料能够沿着热唧嘴8的中心开孔全部流入导胶孔9中而不会逸出,导胶孔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根进胶管10,下模具1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型腔11,每根进胶管10的末端均延伸至对应的型腔11内,上模具2的底部中心安装有第一加热器12,第一加热器12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导热丝13,导热丝13为铜丝材质,且每根导热丝13对应缠绕在相应的进胶管10上,热流道板7的顶部中心开设有进胶口14,进胶口14为喇叭型结构,其中心与热唧嘴8的中心开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热流道板7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隔热板15,隔热板15位于进胶口14的两侧,热流道板7的两侧内腔均安装有第二加热器16,第二加热器16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导热杆17,导热杆17为铝杆材质,且导热杆17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导热板18,导热板18为铜板结构,其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矩形凸块,可使热唧嘴8的受热更加均匀,热流道板7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隔热块19,上模具2的两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卡块20,固定卡块20上开设有通孔,且固定卡块20的通孔内插入有活动卡块21,固定卡块20与活动卡块21均为L字形结构,活动卡块21的侧壁螺纹连接有螺栓22,热流道板7的两侧侧壁均开设有与螺栓22相配合的螺纹孔23,螺栓22的两侧设置有弹簧24,弹簧2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活动卡块21和热流道板7的侧壁。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定位销5的两端分别插入至上定位槽3和下定位槽4中,从而将上模具2和下模具1固定和连接在一起,同时将螺栓22旋入螺纹孔23中,以便带动活动卡块21运动直至将其插入至固定卡块20上的通孔中,从而将上模具2和热流道板7固定在一起,之后将胶料从进胶口14导入至热唧嘴8,胶料可顺着热唧嘴8的中心开孔流入至导胶孔9,再通过导胶孔9流入进胶管10,最后通过进胶管10导入至对应的型腔11中,从而完成多点进胶,提高了点胶的效率,并使得胶料能够更加均匀、充分地流入型腔11,通过外接电源和开关可驱动第二加热器13使其产生热量,利用导热杆17可将这些热量传递给导热板18,再利用导热板18对热唧嘴8进行加热,从而保证胶料的温度能够达到点胶所需的温度,此外通过外接电源和开关可驱动第一加热器12使其也产生热量,并利用导热丝13将这些热量传递给进胶管10,从而进一步对胶料进行加热,以便提高点胶操作的效率。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点进胶热流道模具,包括下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具(2),所述上模具(2)的底部两侧开设有上定位槽(3),所述下模具(1)的顶部两侧开设有下定位槽(4),所述上定位槽(3)与下定位槽(4)内插入有定位销(5),所述定位销(5)上固定连接有托板(6),所述上模具(2)的上方设置有热流道板(7),所述热流道板(7)的中心安装有热唧嘴(8),所述上模具(2)的顶部中心开设有导胶孔(9),所述导胶孔(9)位于热唧嘴(8)的正下方,且所述导胶孔(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根进胶管(10),所述下模具(1)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型腔(11),每根所述进胶管(10)的末端均延伸至对应的型腔(11)内,所述上模具(2)的底部中心安装有第一加热器(12),所述第一加热器(12)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导热丝(13),每根所述导热丝(13)对应缠绕在相应的进胶管(10)上,所述热流道板(7)的顶部中心开设有进胶口(14),且所述热流道板(7)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隔热板(15),所述隔热板(15)位于进胶口(14)的两侧,所述热流道板(7)的两侧内腔均安装有第二加热器(16),所述第二加热器(16)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导热杆(17),所述导热杆(17)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导热板(18),所述热流道板(7)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隔热块(19),所述上模具(2)的两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卡块(20),所述固定卡块(20)上开设有通孔,且所述固定卡块(20)的通孔内插入有活动卡块(21),所述活动卡块(21)的侧壁螺纹连接有螺栓(22),所述热流道板(7)的两侧侧壁均开设有与螺栓(22)相配合的螺纹孔(23),所述螺栓(22)的两侧设置有弹簧(24),所述弹簧(2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活动卡块(21)和热流道板(7)的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点进胶热流道模具,包括下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具(2),所述上模具(2)的底部两侧开设有上定位槽(3),所述下模具(1)的顶部两侧开设有下定位槽(4),所述上定位槽(3)与下定位槽(4)内插入有定位销(5),所述定位销(5)上固定连接有托板(6),所述上模具(2)的上方设置有热流道板(7),所述热流道板(7)的中心安装有热唧嘴(8),所述上模具(2)的顶部中心开设有导胶孔(9),所述导胶孔(9)位于热唧嘴(8)的正下方,且所述导胶孔(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根进胶管(10),所述下模具(1)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型腔(11),每根所述进胶管(10)的末端均延伸至对应的型腔(11)内,所述上模具(2)的底部中心安装有第一加热器(12),所述第一加热器(12)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导热丝(13),每根所述导热丝(13)对应缠绕在相应的进胶管(10)上,所述热流道板(7)的顶部中心开设有进胶口(14),且所述热流道板(7)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隔热板(15),所述隔热板(15)位于进胶口(14)的两侧,所述热流道板(7)的两侧内腔均安装有第二加热器(16),所述第二加热器(16)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导热杆(17),所述导热杆(17)的末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显文张至真马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添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