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学河专利>正文

一种大型钢板倒角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6832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型钢板倒角机器人,包括主机架、伸缩装置、倒角装置、旋转装置、第一电机、丝杠、第一带座轴承、第一光轴座、第一光轴、丝杠螺母座、移动架、第一减速机、主动轴、行走轮、从动轴、第二带座轴承,所述的主机架上方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光轴座;第一带座轴承固定安装在主机架上方的前端;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主机架上方的后端;联动工作的伸缩机构,可以针对不同长度和宽度的钢板进行倒角工作,增大了适用范围,倒角装置可以调整倒角的角度,可以对钢板边缘同一侧的上下两边进行倒角,无需对钢板进行翻转,提高了工作效率。

A Large Chamfering Robot for Steel Plate

\u672c\u53d1\u660e\u63d0\u4f9b\u4e00\u79cd\u5927\u578b\u94a2\u677f\u5012\u89d2\u673a\u5668\u4eba\uff0c\u5305\u62ec\u4e3b\u673a\u67b6\u3001\u4f38\u7f29\u88c5\u7f6e\u3001\u5012\u89d2\u88c5\u7f6e\u3001\u65cb\u8f6c\u88c5\u7f6e\u3001\u7b2c\u4e00\u7535\u673a\u3001\u4e1d\u6760\u3001\u7b2c\u4e00\u5e26\u5ea7\u8f74\u627f\u3001\u7b2c\u4e00\u5149\u8f74\u5ea7\u3001\u7b2c\u4e00\u5149\u8f74\u3001\u4e1d\u6760\u87ba\u6bcd\u5ea7\u3001\u79fb\u52a8\u67b6\u3001\u7b2c\u4e00\u51cf\u901f\u673a\u3001\u4e3b\u52a8\u8f74\u3001\u884c\u8d70\u8f6e\u3001\u4ece\u52a8\u8f74\u3001\u7b2c\u4e8c\u5e26\u5ea7\u8f74\u627f\uff0c\u6240\u8ff0\u7684\u4e3b\u673a\u67b6\u4e0a\u65b9\u7684\u524d\u540e\u4e24\u7aef\u5206\u522b\u56fa\u5b9a The first optical axle seat is installed; the first bearing with seat is fixed at the front end above the main frame; the first motor is fixed at the back end above the main frame; the expansion mechanism of linkage work can chamfer the steel plates of different lengths and widths, which enlarges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The chamfering device can adjust the angle of chamfering and can advance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same side of the steel plate edge. Row chamfering, do not need to roll the steel plate,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钢板倒角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板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大型钢板倒角机器人。
技术介绍
钢板是用钢水浇注,冷却后压制而成的平板状钢材,钢板是平板状,矩形的,可直接轧制或由宽钢带剪切而成,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对钢板的倒角有着较高的要求,目前大多数工厂依然还是工人手持倒角器对钢板逐边进行倒角工作,不但工作效率低,而且由于工人技术水平的原因倒角的效果也是参差不齐,从而影响了钢板的整体质量,而一般的倒角机大多是针对圆柱形材料,如申请号为201810531059.1公布了一种《倒角加工机》,包括工作平台、倒角切割机构、进料机构及上料机械手,此类设备只能针对圆柱类材料进行倒角加工,对于大型钢板并不适用,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针对钢板进行倒角加工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型钢板倒角机器人,通过伸缩装置来适应不同尺寸的钢板,通过倒角装置对钢板边缘进行倒角,通过旋转装置选择钢板倒角的边,提升了倒角的质量,提高了倒角加工的效率。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型钢板倒角机器人,包括主机架、伸缩装置、倒角装置、旋转装置、第一电机、丝杠、第一带座轴承、第一光轴座、第一光轴、丝杠螺母座、移动架、第一减速机、主动轴、行走轮、从动轴、第二带座轴承,所述的主机架上方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光轴座;第一带座轴承固定安装在主机架上方的前端;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主机架上方的后端;丝杠一端与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带座轴承转动安装;第一光轴的两端与第一光轴座固定安装;丝杠螺母座与丝杠螺纹连接,与第一光轴滑动安装;移动架固定安装在丝杠螺母座的底部;两个伸缩装置分别固定安装在移动架的两侧;倒角装置固定安装在伸缩装置上;旋转装置固定安装在主机架中间的横板上;第一减速机固定安装在主机架的下部;主机架的下部四角处固定安装有第二带座轴承;主动轴与第一减速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其两端分别与第二带座轴承转动安装;从动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带座轴承转动安装;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行走轮。进一步地,所述的伸缩装置包括一级架、第二减速机、主动带轮、同步带、第一转轴、从动带轮、支撑架、定轴、转轮、第一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二级架、第三带座轴承、第二转轴、第二齿轮、第三齿条、三级架,所述的一级架固定安装在移动架的侧面;第二减速机固定安装在一级架上的固定架上;主动带轮固定安装在第二减速机的电机轴上;第一转轴与一级架转动安装;从动带轮和第一齿轮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的两端;同步带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第二齿条固定安装在一级架的内侧,第一齿条固定安装在二级架底部;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两个支撑架分别固定安装在一级架内侧两边;定轴与支撑架固定安装;转轮与定轴转动安装;二级架两边外侧的滑槽安装在支撑架上的转轮上;两个第三带座轴承固定安装在二级架上;第二转轴的两端与第三带座轴承转动安装;第二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上,并且与第二齿条啮合;定轴固定安装在三级架上;转轮与定轴转动安装;三级架上的转轮安装在二级架两边内侧的滑槽内;第三齿条固定安装在三级架上,并且与第二齿轮啮合。进一步地,所述的倒角装置包括液压缸支座、液压缸、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三转轴和倒角器,所述的液压缸支座固定安装在三级架上;液压缸固定安装在液压缸支座上;第一连杆一端与液压缸的液压杆头部固定安装,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安装;第三连杆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三转轴上,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第三转轴与三级架转动安装;倒角器固定安装在第三转轴的外端。进一步地,所述的旋转装置包括电机支座、第二电机、升降减速箱、升降架、第三减速机、转接轴、电磁铁安装板、电磁铁、直线轴承、第二光轴,所述的电机支座和升降减速箱分别固定安装在主机架中间的横板上,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支座上;升降减速箱一端的轴头与第二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升降减速箱的顶部与升降架的顶部固定安装;两个直线轴承分别固定安装在升降架的两侧;第二光轴的两端与主机架固定安装;直线轴承与第二光轴滑动安装;第三减速机固定安装在升降架上,转接轴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三减速机的电机轴上,另一端与电磁铁安装板固定安装,电磁铁固定安装在电磁铁安装板的底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具有联动工作的伸缩机构,可以针对不同长度和宽度的钢板进行倒角工作,增大了适用范围。2.本专利技术的倒角装置可以调整倒角的角度,可以对钢板边缘同一侧的上下两边进行倒角,无需对钢板进行翻转,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行走及微动行进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伸缩装置的背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伸缩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三级架底部装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伸缩装置的侧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倒角装置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1-主机架;2-伸缩装置;3-倒角装置;4-旋转装置;5-第一电机;6-丝杠;7-第一带座轴承8-第一光轴座;9-第一光轴;10-丝杠螺母座;11-移动架;12-第一减速机;13-主动轴;14-行走轮;15-从动轴;16-第二带座轴承;201-一级架;202-第二减速机;203-主动带轮;204-同步带;205-第一转轴;206-从动带轮;207-支撑架;208-定轴;209-转轮;210-第一齿轮;211-第一齿条;212-第二齿条;213-二级架;214-第三带座轴承;215-第二转轴;216-第二齿轮;217-第三齿条;218-三级架;301-液压缸支座;302-液压缸;303-第一连杆;304-第二连杆;305-第三连杆;306-第三转轴;307-倒角器;401-电机支座;402-第二电机;403-升降减速箱;404-升降架;405-第三减速机;406-转接轴;407-电磁铁安装板;408-电磁铁;409-直线轴承;410-第二光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一种大型钢板倒角机器人,包括主机架1、伸缩装置2、倒角装置3、旋转装置4、第一电机5、丝杠6、第一带座轴承7、第一光轴座8、第一光轴9、丝杠螺母座10、移动架11、第一减速机12、主动轴13、行走轮14、从动轴15、第二带座轴承16,所述的主机架1上方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光轴座8;第一带座轴承7固定安装在主机架1上方的前端;第一电机5固定安装在主机架1上方的后端;丝杠6一端与第一电机5的电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带座轴承7转动安装;第一光轴9的两端与第一光轴座8固定安装;丝杠螺母座10与丝杠6螺纹连接,与第一光轴9滑动安装;移动架11固定安装在丝杠螺母座10的底部;两个伸缩装置2分别固定安装在移动架11的两侧;倒角装置3固定安装在伸缩装置2上;旋转装置4固定安装在主机架1中间的横板上;第一减速机12固定安装在主机架1的下部;主机架1的下部四角处固定安装有第二带座轴承16;主动轴13与第一减速机12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其两端分别与第二带座轴承16转动安装;从动轴1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带座轴承16转动安装;主动轴13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钢板倒角机器人,包括主机架(1)、伸缩装置(2)、倒角装置(3)、旋转装置(4)、第一电机(5)、丝杠(6)、第一带座轴承(7)、第一光轴座(8)、第一光轴(9)、丝杠螺母座(10)、移动架(11)、第一减速机(12)、主动轴(13)、行走轮(14)、从动轴(15)和第二带座轴承(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架(1)上方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光轴座(8);第一带座轴承(7)固定安装在主机架(1)上方的前端;第一电机(5)固定安装在主机架(1)上方的后端;丝杠(6)一端与第一电机(5)的电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带座轴承(7)转动安装;第一光轴(9)的两端与第一光轴座(8)固定安装;丝杠螺母座(10)与丝杠(6)螺纹连接,与第一光轴(9)滑动安装;移动架(11)固定安装在丝杠螺母座(10)的底部;两个伸缩装置(2)分别固定安装在移动架(11)的两侧;倒角装置(3)固定安装在伸缩装置(2)上;旋转装置(4)固定安装在主机架(1)中间的横板上;第一减速电机(12)固定安装在主机架(1)的下部;主机架(1)的下部四角处固定安装有第二带座轴承(16);主动轴(13)与第一减速机(12)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其两端分别与第二带座轴承(16)转动安装;从动轴(1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带座轴承(16)转动安装;主动轴(113)和从动轴(15)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行走轮(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钢板倒角机器人,包括主机架(1)、伸缩装置(2)、倒角装置(3)、旋转装置(4)、第一电机(5)、丝杠(6)、第一带座轴承(7)、第一光轴座(8)、第一光轴(9)、丝杠螺母座(10)、移动架(11)、第一减速机(12)、主动轴(13)、行走轮(14)、从动轴(15)和第二带座轴承(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架(1)上方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光轴座(8);第一带座轴承(7)固定安装在主机架(1)上方的前端;第一电机(5)固定安装在主机架(1)上方的后端;丝杠(6)一端与第一电机(5)的电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带座轴承(7)转动安装;第一光轴(9)的两端与第一光轴座(8)固定安装;丝杠螺母座(10)与丝杠(6)螺纹连接,与第一光轴(9)滑动安装;移动架(11)固定安装在丝杠螺母座(10)的底部;两个伸缩装置(2)分别固定安装在移动架(11)的两侧;倒角装置(3)固定安装在伸缩装置(2)上;旋转装置(4)固定安装在主机架(1)中间的横板上;第一减速电机(12)固定安装在主机架(1)的下部;主机架(1)的下部四角处固定安装有第二带座轴承(16);主动轴(13)与第一减速机(12)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其两端分别与第二带座轴承(16)转动安装;从动轴(1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带座轴承(16)转动安装;主动轴(113)和从动轴(15)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行走轮(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钢板倒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装置(2)包括一级架(201)、第二减速机(202)、主动带轮(203)、同步带(204)、第一转轴(205)、从动带轮(206)、支撑架(207)、定轴(208)、转轮(209)、第一齿轮(210)、第一齿条(211)、第二齿条(212)、二级架(213)、第三带座轴承(214)、第二转轴(215)、第二齿轮(216)、第三齿条(217)和三级架(218),所述的一级架(201)固定安装在移动架(11)的侧面;第二减速机(202)固定安装在一级架(201)上的固定架上;主动带轮(203)固定安装在第二减速机(202)的电机轴上;第一转轴(205)与一级架(201)转动安装;从动带轮(206)和第一齿轮(210)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205)的两端;同步带(204)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主动带轮(203)和从动轮(206)上;第二齿条(212)固定安装在一级架(201)的内侧,第一齿条(211)固定安装在二级架(213)底部;第一齿条(211)与第一齿轮(210)啮合;两个支撑架(207)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河
申请(专利权)人:张学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