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粒塔除尘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659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造粒塔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造粒塔除尘回收装置,包括塔体,塔体内上部上下设置有收水板,收水板之间设置喷淋管,喷淋管底部分布有喷洒头,塔体内中部分布有排水管,排水管底部均设置溢流槽,溢流槽底部均设置水幕网,排水管顶端均安装在管板上,管板安装在塔体内壁,塔体底部为水槽,水槽通过除尘循环水泵连通喷淋管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控制排空粉尘含量达标。缩短排空尾气漂浮长度达到控制感官污染。减少排空气对水的夹带损失。减少脱盐水的补水量。提升溶液浓度,增加溶液价值。

Dust Removal and Recovery Device of Granulator

The invention is mainly applied to the dust removal technology field of granulating tower,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dust removal and recovery device of granulating tower, including tower body, upper and lower parts of tower body with water collecting plate, sprinkler pipe between water collecting plate, sprinkler head at the bottom of sprinkler pipe, drainage pipe at the middle part of tower body, overflow trough at the bottom, water curtain net at the bottom of overflow trough, and drainage pipe top. The end is all installed on the tubesheet. The tubesheet is install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tower. The bottom of the tower is a water tank. The water tank is connected to one end of the spray pipe through the dust removal circulating water pump. The invention controls the content of exhaust dust to reach the standard. Shorten the floating length of exhaust gas to control sensory pollution. Reduce entrainment loss of exhaust air to water. Reduce the water supply of desalted water. Increase the concentration of solution and increase the value of so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造粒塔除尘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造粒塔除尘回收装置,主要应用于造粒塔除尘

技术介绍
现有除尘装置通过喷洒头喷洒水,清洗吸收气流中的粉尘,达到回用目的,但此设计存在气体带水量大,需不间断补水,回收溶液的浓度低的弊端,当喷洒头出现堵塞或是喷洒异常时气流容易偏流,造成排空的气体除尘效果不佳,塔顶烟尘感官污染不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洗效果好,使用方便,结构合理的造粒塔除尘回收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造粒塔除尘回收装置,包括塔体,塔体内上部上下设置有收水板,收水板之间设置喷淋管,喷淋管底部分布有喷洒头,塔体内中部分布有排水管,排水管底部均设置溢流槽,溢流槽底部均设置水幕网,排水管顶端均安装在管板上,管板安装在塔体内壁,塔体底部为水槽,水槽通过除尘循环水泵连通喷淋管一端。塔体中部指塔体中气体的入口处。所述的喷淋管水平布置在塔体内部。所述的收水板设置为两个,排水管位于下部收水板的下方。所述的排水管竖直排列在管板底部,水幕网为PVC网。所述的除尘循环水泵设置在塔体外的底部,分别通过管道连通喷淋管和水槽。所述的排水管分为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第二排水管的长度长于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间隔布置。在喷洒头下部增加水幕网,水幕网设置为PVC细网,PVC细网上部增加溢流槽,顶部喷洒头洒下的水经收水板收集后通过排水管进入下部PVC细网顶部的溢流槽,水溢流后在PVC细网上流淌形成水幕,通过PVC细网的上下交替安装对通过的气流形成折流作用,增加水流与气体的接触面积,气体穿过水幕进入上层收水层收水后进入喷洒头喷洒区域后对气体进行二次洗涤,二次吸收气体中夹带的粉尘,此设计使排空粉尘达到标准排放的同时能够解决塔顶排空尾气的漂浮长度,达到控制感官污染的目的,充分增加接触面积与接触时间后可以降低气体夹带造成的水损失,减少脱盐水的补水量,还能够充分提升循环水的浓度,增加回收水的经济价值。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控制排空粉尘含量达标。2、缩短排空尾气漂浮长度达到控制感官污染。3、减少排空气对水的夹带损失。4、减少脱盐水的补水量。5、提升溶液浓度,增加溶液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收水板;2、喷淋管;3、喷洒头;4、塔体;5、管板;6、第一排水管;7、第二排水管;8、溢流槽;9、水幕网;10、除尘循环水泵;11、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造粒塔除尘回收装置,包括塔体4,塔体4内上部上下设置有收水板1,收水板1之间设置喷淋管2,喷淋管2底部分布有喷洒头3,塔体4内中部分布有排水管,排水管底部均设置溢流槽8,溢流槽8底部均设置水幕网9,排水管顶端均安装在管板5上,管板5安装在塔体4内壁,塔体4底部为水槽11,水槽11通过除尘循环水泵10连通喷淋管2一端。所述的喷淋管2水平布置在塔体4内部。收水板1设置为两个,排水管位于下部收水板1的下方。排水管竖直排列在管板5底部,水幕网9为PVC网。除尘循环水泵10设置在塔体4外的底部,分别通过管道连通喷淋管2和水槽11。排水管分为第一排水管6和第二排水管7,第二排水管7的长度长于第一排水管6,第一排水管6和第二排水管7间隔布置。顶部喷洒头3洒下的水经收水板1收集后通过排水管进入下部PVC细网顶部的溢流槽8,水溢流后在PVC细网上流淌形成水幕,通过PVC细网的上下交替安装对通过的气流形成折流作用,增加水流与气体的接触面积,气体穿过水幕进入上层收水层收水后进入喷洒头3喷洒区域后对气体进行二次洗涤,二次吸收气体中夹带的粉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造粒塔除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4),塔体(4)内上部上下设置有收水板(1),收水板(1)之间设置喷淋管(2),喷淋管(2)底部分布有喷洒头(3),塔体(4)内中部分布有排水管,排水管底部均设置溢流槽(8),溢流槽(8)底部均设置水幕网(9),排水管顶端均安装在管板(5)上,管板(5)安装在塔体(4)内壁,塔体(4)底部为水槽(11),水槽(11)通过除尘循环水泵(10)连通喷淋管(2)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粒塔除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4),塔体(4)内上部上下设置有收水板(1),收水板(1)之间设置喷淋管(2),喷淋管(2)底部分布有喷洒头(3),塔体(4)内中部分布有排水管,排水管底部均设置溢流槽(8),溢流槽(8)底部均设置水幕网(9),排水管顶端均安装在管板(5)上,管板(5)安装在塔体(4)内壁,塔体(4)底部为水槽(11),水槽(11)通过除尘循环水泵(10)连通喷淋管(2)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塔除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淋管(2)水平布置在塔体(4)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荣刚刘竹庆宋立山陈传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合力泰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