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液透析器的抗凝改性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血液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液透析器的抗凝改性方法,以及其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到严重阶段时,由于代谢物蓄积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致使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自体中毒症状称为尿毒症。患者因尿毒症时含氮代谢产物和其他毒性物质不能排出并在体内积蓄,造成多个器官和系统的病变。对于肾功能衰竭患者来说,肾源是肾移植手术的难题,找到合适的肾源需要费一番周折。这时,血液透析技术成为维持肾病患者生命的关键。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由透析器清除血液中过多的水分和毒素,并将净化过的血液回输。人工肾(血液透析器)的关键组件就是血液透析膜。血液透析膜是一种半透膜。在血液透析时,透析器中血液透析膜的两侧同时引进透析液与血液时,膜两侧就会产生溶质的渗透梯度和水压梯度,从而达到清除血液中毒素和过多水分的目的。高分子膜因为孔径大和一定的生物相容性特点成为透析膜材料的主流。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高分子透析膜有聚砜膜PS(费森尤斯、贝朗、东丽、贝尔克、威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液透析器的抗凝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保护性气氛中,使包含烯酸类单体、磺酸钠类单体、交联剂单体、引发剂和水的均匀混合反应体系于50~100℃聚合交联反应4~24h,获得活性类肝素水溶液;使血液透析器的膜丝内表面与所述活性类肝素水溶液接触,之后分离;以及将所述血液透析器置于酸性条件,并于45~80℃加热6~24h,经自聚交联获得具有高抗凝性能的血液透析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透析器的抗凝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保护性气氛中,使包含烯酸类单体、磺酸钠类单体、交联剂单体、引发剂和水的均匀混合反应体系于50~100℃聚合交联反应4~24h,获得活性类肝素水溶液;使血液透析器的膜丝内表面与所述活性类肝素水溶液接触,之后分离;以及将所述血液透析器置于酸性条件,并于45~80℃加热6~24h,经自聚交联获得具有高抗凝性能的血液透析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凝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向去离子水中加入烯酸类单体、磺酸钠类单体、交联剂单体,再于保护性气氛中搅拌30min以上;之后加入引发剂,并保持保护性气氛搅拌,并升温至50~100℃反应4~24h,获得活性类肝素水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凝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烯酸类单体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苯基丙烯酸和山梨酸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和/或,所述磺酸钠类单体包括对苯乙烯磺酸钠、丙烯磺酸钠和乙烯基磺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和/或,所述交联剂单体包括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或N-羟乙基丙烯酰胺。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凝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烯酸类单体与磺酸钠类单体的质量比为(0.3:0.7)~(0.6:0.4);和/或,所述交联剂单体与烯酸类单体和磺酸钠类单体的组合的质量比为0.3~1.5: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凝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与烯酸类单体、磺酸钠类单体和交联剂单体的组合的质量比为0.01~0.03:1;和/或,所述引发剂包括水溶性引发剂;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富,林海波,韩秋,柳杨,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