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浅水油气田开发的水下干式采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5974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浅水油气田开发的水下干式采油装置,包括大直径钢圆筒和水下干式密封舱,水下干式密封舱设置于大直径钢圆筒内部,水下干式密封舱内部设置有采油树舱室、救生舱室和地面油气处理设备;水下干式密封舱设置为封闭结构,水下干式密封舱顶部设置有预留接口,预留接口与维修通道连接;地面油气处理设备的电源通过海底电缆提供,海底电缆穿越大直径钢圆筒和水下干式密封舱舱壁时进行密封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地面油气处理设备,投资大大降低,施工为干式环境,其成本较常规水下生产系统大大降低,实现浅水油气田水下干式采油作业。

An Underwater Dry Oil Recovery Device Suitable for Shallow Water Oil and Gas Field Develo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underwater dry oil production device suitable for shallow water oil and gas field development, which comprises a large diameter steel cylinder and an underwater dry seal chamber, an underwater dry seal chamber is arranged inside a large diameter steel cylinder, an underwater dry seal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n oil production tree chamber, a life-saving chamber and ground oil and gas treatment equipment, and an underwater dry seal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closed structure and an underwater dry seal chamber is arranged under water. A reserved interfac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sealed cabin,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tenance channel. The power supply of the ground oil and gas treatment equipment is provided by the submarine cable, which is sealed when it passes through the large diameter steel cylinder and the underwater dry sealed bulkhead.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surface oil and gas treatment equipment,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investment and constructs in a dry environment. The cos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underwater production system, thus realizing the underwater dry oil production operation in shallow oil and gas fiel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浅水油气田开发的水下干式采油装置
本技术属于浅水海域油气田开发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浅水油气田开发的水下干式采油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浅水海域有众多油气田因位于军事区、航道等受限区域不能采用固定平台形式进行开发,采用常规水下生产系统虽可实现油田开发,但往往因其高昂的投资成本,大大降低了油田经济收益。针对40m水深范围内的受限油田,采用常规水下生产系统进行油田开发,常规水下生产系统主要包括水下采油树、水下管汇、水下控制系统,需要脐带缆、电液飞线、水下湿式接口等,大部分设备因其技术门槛高多为国外垄断,具有高投资特性。另外,常规水下生产系统设备安装、调试均需水下机器人进行水下作业完成,施工成本高。因此,亟待一种低成本的水下生产系统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受限油田经济有效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浅水油气田开发的水下干式采油装置,由大直径钢圆筒与水下干式密封舱组成,地面油气处理设备置于水下干式密封舱内,常规海底电缆提供电力,其组成较常规水下生产系统大大简化,由于采用了地面油气处理设备,投资大大降低。另外,施工为干式环境,其成本较常规水下生产系统大大降低,实现浅水油田水下干式采油作业。本技术能够替代常规水下生产系统,大大降低油田开发设备投资以及海上施工费用,推动受限区域的油田开发,适用于浅水油气田。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适用于浅水油气田开发的水下干式采油装置,包括大直径钢圆筒和水下干式密封舱,所述水下干式密封舱设置于大直径钢圆筒内部,所述水下干式密封舱内部设置有采油树舱室、救生舱室和地面油气处理设备;所述水下干式密封舱设置为封闭结构,所述水下干式密封舱顶部设置有预留接口,所述预留接口与维修通道连接;所述地面油气处理设备的电源通过海底电缆提供,所述海底电缆穿越大直径钢圆筒和水下干式密封舱舱壁时进行密封处理;在地面油气处理设备的控制下,所述采油树舱室内采油树产出后的油气通过混输管线输送至依托平台,所述混输管线穿越大直径钢圆筒和水下干式密封舱舱壁时进行密封处理。所述大直径钢圆筒内径设置为12m,所述大直径钢圆筒沉至目标深度时,其顶部高于水面。所述大直径钢圆筒和水下干式密封舱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在施工初期,通过大直径钢圆筒隔绝海水形成筒内干式环境。所述预留接口与维修通道通过法兰连接。所述地面油气处理设备包括仪表控制柜、井口控制盘、主变压器、小功率变压器、小功率盘、400V配电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主体为大直径钢圆筒,对内部水下干式密封舱起到支撑与保护作用,可在施工初期实现筒内干式环境安装水下干式密封舱、钻完井、混输管线连接、海底电缆连接、设备安装调试、试生产作业;(2)本技术中水下干式密封舱为密封结构,防止海水进入,内部分采油树舱室与救生舱室,满足人员作业的安全救生要求,另外水下干式密封舱内布置地面油气处理设备,实现油气生产并通过混输管线输送至依托平台;水下干式密封舱满足重复使用要求;(3)本技术中水下干式密封舱顶部设置预留接口,通过法兰可连接维修通道,人员可进入水下干式密封舱内部,实现修井以及设备维修作业。(4)本技术由大直径钢圆筒与水下干式密封舱组成,地面油气处理设备置于水下干式密封舱内,常规海底电缆提供电力,其组成较常规水下生产系统大大简化,由于采用了地面油气处理设备,投资大大降低。另外,施工为干式环境,其成本较常规水下生产系统大大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面图;图3是本技术中水下干式密封舱平面布置图。附图标记:1大直径钢圆筒;2水下干式密封舱;3采油树舱室;4救生舱室;5混输管线;6地面油气处理设备;7海底电缆;8维修通道;9支撑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适用于浅水油气田开发的水下干式采油装置,包括大直径钢圆筒1和水下干式密封舱2,所述水下干式密封舱2设置于大直径钢圆筒1内部,所述大直径钢圆筒1和水下干式密封舱2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9,在施工初期,通过大直径钢圆筒1隔绝海水形成筒内干式环境。所述大直径钢圆筒1内径设置为12m,所述大直径钢圆筒1沉至目标深度时,其顶部高于水面,一般情况下设计深度为40m。所述水下干式密封舱2设置为封闭结构,所述水下干式密封舱2顶部设置有预留接口,所述预留接口通过法兰与维修通道8连接,人员可进入水下干式密封舱2内部,实现修井以及设备维修作业。所述水下干式密封舱2内部设置有采油树舱室3、救生舱室4和地面油气处理设备6。所述地面油气处理设备6包括仪表控制柜、井口控制盘、主变压器、小功率变压器、小功率盘、400V配电盘。所述地面油气处理设备6的电源通过海底电缆7提供,所述海底电缆7穿越大直径钢圆筒1和水下干式密封舱2舱壁时进行密封处理。在地面油气处理设备6的控制下,所述采油树舱室3内采油树产出后的油气通过混输管线5输送至依托平台,所述混输管线5穿越大直径钢圆筒1和水下干式密封舱2舱壁时进行密封处理。本技术的施工过程:首先,安装大直径钢圆筒1,由八锤联动振沉系统将大直径钢圆筒1振沉至目标深度,此时大直径钢圆筒1顶部高于水面,将大直径钢圆筒1内部海水及泥沙抽空并进行防水,实现筒内干式环境。然后,通过施工船将水下干式密封舱2安装至大直径钢圆筒1内,进行防水作业,并连接支撑结构9,实现大直径钢圆筒1对水下干式密封舱2的固定支撑。其次,通过钻井平台进行钻完井作业,完成后进行水下干式密封舱2内部设备安装、连接混输管线5、海底电缆7、设备调试,完成后进行试生产,油田投产。最后进行潜水作业,按设计高度将大直径钢圆筒1上部切割掉。另外,水下干式密封舱2顶部设置预留接口,在修井及维修期间,使用钻井船或者其他船舶将维修辅助装置通过法兰与预留接口对接(潜水作业),然后将装置中的液体排除,形成干式空间。下入钻井或维修人员,拆除水下干式密封舱盖板,从而进入水下干式密封舱2进行修井及维修作业。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功能及工作过程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功能和工作过程,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浅水油气田开发的水下干式采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直径钢圆筒(1)和水下干式密封舱(2),所述水下干式密封舱(2)设置于大直径钢圆筒(1)内部,所述水下干式密封舱(2)内部设置有采油树舱室(3)、救生舱室(4)和地面油气处理设备(6);所述水下干式密封舱(2)设置为封闭结构,所述水下干式密封舱(2)顶部设置有预留接口,所述预留接口与维修通道(8)连接;所述地面油气处理设备(6)的电源通过海底电缆(7)提供,所述海底电缆(7)穿越大直径钢圆筒(1)和水下干式密封舱(2)舱壁时进行密封处理;在地面油气处理设备(6)的控制下,所述采油树舱室(3)内采油树产出后的油气通过混输管线(5)输送至依托平台,所述混输管线(5)穿越大直径钢圆筒(1)和水下干式密封舱(2)舱壁时进行密封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浅水油气田开发的水下干式采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直径钢圆筒(1)和水下干式密封舱(2),所述水下干式密封舱(2)设置于大直径钢圆筒(1)内部,所述水下干式密封舱(2)内部设置有采油树舱室(3)、救生舱室(4)和地面油气处理设备(6);所述水下干式密封舱(2)设置为封闭结构,所述水下干式密封舱(2)顶部设置有预留接口,所述预留接口与维修通道(8)连接;所述地面油气处理设备(6)的电源通过海底电缆(7)提供,所述海底电缆(7)穿越大直径钢圆筒(1)和水下干式密封舱(2)舱壁时进行密封处理;在地面油气处理设备(6)的控制下,所述采油树舱室(3)内采油树产出后的油气通过混输管线(5)输送至依托平台,所述混输管线(5)穿越大直径钢圆筒(1)和水下干式密封舱(2)舱壁时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莉李勇刘学涛赵庆凯刘登辉刘振平王玉山邹军华谷伟吕瑞升刘海涛王莉江城张斌高建新韩旭黄德明张伯欣窦树霞田洪捷徐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