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行器吊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5489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飞行器吊舱,包括主控制板、吊舱接口板,以及将二者连接以实现通信的滑环;所述主控制板至少包括一主控制板主芯片,用于将待传输或待接收的数据进行编码复用或解码解复用处理;所述吊舱接口板至少包括一吊舱接口板主芯片,用于将待接收或待传输的数据进行解码解复用或编码复用处理;所述滑环为导电滑环,其导线分别连接所述主控制板主芯片和吊舱接口板主芯片。由上,通过配置具有编码复用和解码解复用功能的主控制板主芯片以及吊舱接口板主芯片,配合两芯片所本身具有的扩展功能,从而可以同时复用传输多重信号,便实现了对于飞行器吊舱功能的扩展。

A kind of aircraft po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ircraft pod, which includes a main control board, a pod interface board and a sliding ring connecting the two to realize communication; the main control board at least includes a main control board chip for encoding, multiplexing or decoding and demultiplexing data to be transmitted or received; and the pod interface board at least includes a main chip of the pod interface board for processing data to be transmitted or received. The data to be received or transmitted is decoded, de-multiplexed or coded, and the sliding ring is a conductive sliding ring whose wires are connected to the main chip of the main control board and the main chip of the pod interface board respectively. From above, by configuring the main control board and the main chip of the pod interface board with the functions of coding multiplexing and decoding demultiplexing, and cooperating with the expansion function of the two chips themselves, the multi-signal transmission can be multiplexed simultaneously,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pod function of the aircraft can be rea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行器吊舱
本技术涉及飞行器装置
,特别是一种飞行器吊舱。
技术介绍
吊舱作为飞行器的核心装备,随着飞行器应用领域的愈发广泛,对吊舱的要求也随之增加。传统吊舱受传输限制,无法复用传输线路,导致其所加载的设备也十分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行器吊舱,通过配置将众多数据进行编码复用和解码解复用的芯片,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所述飞行器吊舱包括:主控制板、吊舱接口板,以及将二者连接以实现通信的滑环;所述主控制板至少包括一主控制板主芯片,用于将待传输或待接收的数据进行编码复用或解码解复用处理;所述吊舱接口板至少包括一吊舱接口板主芯片,用于将待接收或待传输的数据进行解码解复用或编码复用处理;所述滑环为导电滑环,其导线分别连接所述主控制板主芯片和吊舱接口板主芯片。由上,通过配置具有编码复用和解码解复用功能的主控制板主芯片以及吊舱接口板主芯片,配合两芯片所本身具有的扩展功能,从而可以同时复用传输多重信号,便实现了对于飞行器吊舱功能的扩展。其中,还包括分别与所述主控制板主芯片连接的:摄像头组件;电机驱动模块,分别用于驱动装配于三个轴上的伺服电机运行;姿态传感器组件,用于检测吊舱的姿态。由上,可以实现吊舱的拍摄、朝向角度调整以及姿态自检等多重功能。作为一种举例说明,还包括转速采集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板主芯片连接,用于检测驱动装配于三个轴上的伺服电机的转速响应。由上,可以实现对于伺服电机转速响应的检测,从而可以判断伺服电机的性能,便于维护。作为一种举例说明,还包括温度采集模块,用于检测各器件的运行温度。由上,可以在吊舱运行过程中实时检测伺服电机和摄像头组件的工作温度,以检测上述各器件的工作状态,防患于未然。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表贴温度传感器和比较电路。由上,可以实现对于温度的准确检测。作为一种举例说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吊舱接口板主芯片连接的:电台通信模块,用于与地面监测站进行通信;飞控通信模块,用于与飞控进行通信;跟踪板通信模块,用于与跟踪板进行通信。由上,可分别实现与地面监测站、飞控和跟踪板的通信。作为一种举例说明,还包括与所述吊舱接口板主芯片连接的遥控通信模块,用于与遥控器进行通信。由上,通过与遥控通信模块的通信还使飞行器支持手动控制模式。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主控制板主芯片和/或吊舱接口板主芯片采用型号为STM32F405RGTA6的主控芯片;所述滑环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主控制板主芯片和吊舱接口板主芯片的PB12、PB13端口。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摄像头组件连接于所述主控制板主芯片的PC6、PC7端口,以及PB6、PB7端口;电机驱动模块连接于所述主控制板主芯片的PA0_WKUP、PA1、PA2端口;姿态传感器组件连接于所述主控制板主芯片的PC12、PC11、PC10和PC15端口。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电台通信模块连接于所述吊舱接口板主芯片的PC11、PC12端口;飞控通信模块连接于所述吊舱接口板主芯片的PB8、PB9端口;跟踪板通信模块连接于所述吊舱接口板主芯片的PB10、PB11端口。附图说明图1为飞行器吊舱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2为主控制板主芯片的电路图;图3为吊舱接口板主芯片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见图1~图3对本技术所述的飞行器吊舱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飞行器吊舱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包括主控制板100、吊舱接口板300,以及将二者连接以实现通信的滑环200。所述主控主板作为飞行器吊舱的核心部件,包括主控制板主芯片101以及分别与其连接的摄像头组件102、电机驱动模块103、姿态传感器组件104、温度采集模块105和转速采集模块106。所述摄像头组件102用于进行图像拍摄。所述摄像头组件102中至少包括一个摄像头模组。较佳的,本实施例中共包括两个摄像头模组。其一为可见光摄像头模组,另一为红外相机模组。图2所示为主控制板主芯片101的电路原理图,本实施例中,主控制板主芯片101采用型号为STM32F405RGTA6的主控芯片。在其PC6、PC7端口,以及PB6、PB7端口分别连接两个摄像头模组。电机驱动模块103用于基于飞控指令以分别装配于三个轴上的伺服电机进行运行驱动,从而在三个方向上调整吊舱的朝向位置。所述飞控指令通过后文所述的飞控通信模块302获取,将在后文进行描述。结合图2所示,电机驱动模块103连接于所述型号为STM32F405RGTA6芯片的PA0_WKUP、PA1、PA2端口。姿态传感器组件104用于检测吊舱的姿态。较佳的,所述姿态传感器组件104至少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结合图2所示,姿态传感器组件104连接于所述型号为STM32F405RGTA6芯片的PC12、PC11、PC10和PC15端口。温度采集模块105用于检测各部件的工作温度,并在温度超过阈值时输出一报警信息。所述温度采集模块105可采用表贴温度传感器和比较电路组合实现,即表贴温度传感器检测各器件的工作温度,比较电路将检测结果与一标准值进行比较,当大于所述标准值时,随即输出报警信息。结合图2所示,温度采集模块105连接于所述型号为STM32F405RGTA6芯片的PB8、PB9端口。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温度采集模块105主要用于采集电机温度和相机温度。较佳的,还包括转速采集模块106,用于检测电机的转速响应。转速采集模块106是将旋转物体的转速转换为电量输出的传感器。主控制板主芯片101用于将上述各器件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编码复用处理,从而输出至滑环200的一端。本实施例中,所述滑环200采用导电滑环,其用于对编发复用的数据进行传输。所示滑环200连接于STM32F405RGTA6芯片的PB12、PB13接口。吊舱接口板300连接于所述滑环200的另一端,其内部的核心为吊舱接口板主芯片,用于对从滑环200接收的编码复用数据进行解码解复用处理,并对应输出至与其连接的不同外接设备。如图3所示为吊舱接口板主芯片的电路原理图,较佳的,可同样采用型号为STM32F405RGTA6的主控芯片。为了区分前述芯片,在此仅以吊舱接口板主芯片为名进行后续描述。所述吊舱接口板主芯片的外接设备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电台通信模块301,用于与地面监测站进行通信,从而进行数据传输以使地面监测站获取到吊舱的运行数据。例如摄像头组件102所拍摄的图像,以及姿态传感器组件104所检测的吊舱的姿态等等。结合图3所示,电台通信模块301连接于吊舱接口板主芯片的PC11、PC12端口。飞控通信模块302,用于与飞控进行通信,接收飞控的指令并反馈响应结果。所述飞控实为飞行控制系统的简称,飞控是飞行器的核心部件,其功能主要是发送各种指令,并且处理各部件传回的数据。结合图3所示,飞控通信模块302连接于吊舱接口板主芯片的PB8、PB9端口。遥控通信模块303,用于与遥控器进行通信,以接收遥控器所发来的遥控指令。所述遥控通信模块303是在手动控制模式下工作。结合图3所示,遥控通信模块303连接于吊舱接口板主芯片的PC7端口。跟踪板通信模块304,用于与跟踪板进行通信。所述跟踪板主要基于图像处理技术锁定待跟踪的目标,而后通过飞控控制调整飞行姿态以及吊舱朝向角度以实现目标跟踪。结合图3所示,跟踪板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行器吊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板(100)、吊舱接口板(300),以及将二者连接以实现通信的滑环(200);所述主控制板(100)至少包括一主控制板主芯片(101),用于将待传输或待接收的数据进行编码复用或解码解复用处理;所述吊舱接口板(300)至少包括一吊舱接口板主芯片,用于将待接收或待传输的数据进行解码解复用或编码复用处理;所述滑环(200)为导电滑环,其导线分别连接所述主控制板主芯片(101)和吊舱接口板主芯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行器吊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板(100)、吊舱接口板(300),以及将二者连接以实现通信的滑环(200);所述主控制板(100)至少包括一主控制板主芯片(101),用于将待传输或待接收的数据进行编码复用或解码解复用处理;所述吊舱接口板(300)至少包括一吊舱接口板主芯片,用于将待接收或待传输的数据进行解码解复用或编码复用处理;所述滑环(200)为导电滑环,其导线分别连接所述主控制板主芯片(101)和吊舱接口板主芯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吊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主控制板主芯片(101)连接的:摄像头组件(102);电机驱动模块(103),分别用于驱动装配于三个轴上的伺服电机运行;姿态传感器组件(104),用于检测吊舱的姿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器吊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速采集模块(106),与所述主控制板主芯片(101)连接,用于检测驱动装配于三个轴上的伺服电机的转速响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器吊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采集模块(105),用于检测各器件的运行温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行器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模块(105)包括依次连接的表贴温度传感器和比较电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吊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吊舱接口板主芯片连接的:电台通信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亿飞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