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臂润滑用进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513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臂润滑用进油装置,涉及进油装置领域,该机械臂润滑用进油装置,包括进油盒,所述进油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的内壁与活塞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活塞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右端贯穿进油管并延伸至进油管的右侧,所述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位于进油管的正下方,且滑杆搭接在进油管的侧表面,所述进油管侧表面对应滑杆的位置处开设有导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进油管、活塞、推杆、齿轮和毛刷,解决了操作人员使用毛刷蘸取机油刷在机械臂运动的部位保养时,毛刷与机油存放瓶分离导致蘸取的机油容易从毛刷表面滴落,造成滴落的机油浪费且清理麻烦的问题。

An Oil Intake Device for Lubrication of Manipulator Ar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il feeding device for mechanical arm lubrication,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oil feeding device. The oil feeding device for mechanical arm lubrication includes an oil feeding box. The inner wall of the oil feeding box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n oil feeding pipe,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oil feeding pipe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pist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piston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ush rod,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push rod runs through the oil pipe and extends to it.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oil intake pipe, the right end of the push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liding rod, which is positioned directly below the oil intake pipe, and the sliding rod is overlapped with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oil intake pipe, and a guide groove is arranged at the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sliding rod on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oil intake pip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easy dropping of dipped oil from the brush surface when the operator dips the brush into the moving parts of the manipulator arm for maintenance by installing an oil inlet pipe, a piston, a push rod, a gear and a brush, resulting in waste of dripping oil and troubleshooting when the brush is separated from the oil storage bottle when the operator dips the brush into the moving parts of the manipulator 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臂润滑用进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进油装置
,具体为一种机械臂润滑用进油装置。
技术介绍
机械臂协助机械手完成工件的工位调整,实现工件的轨迹运动,以及完成坐标轴三轴之间的联合运动,以此实现一整套的全自动作业流程,通常需要定期给机械臂经常运动的部位点上机油或者黄油,保持润滑,机械臂日常保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械臂使用寿命,机械臂保养对于机械臂过程中的顺利程度有着很大影响。操作人员定期对机械臂润滑保养时大都使用毛刷蘸取机油刷在机械臂运动的部位,毛刷与机油存放瓶分离导致蘸取的机油容易从毛刷表面滴落,造成滴落的机油浪费且清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臂润滑用进油装置,解决了操作人员使用毛刷蘸取机油刷在机械臂运动的部位保养时,毛刷与机油存放瓶分离导致蘸取的机油容易从毛刷表面滴落,造成滴落的机油浪费且清理麻烦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臂润滑用进油装置,包括进油盒,所述进油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的内壁与活塞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活塞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右端贯穿进油管并延伸至进油管的右侧,所述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位于进油管的正下方,且滑杆搭接在进油管的侧表面,所述进油管侧表面对应滑杆的位置处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壁与导向块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导向块的底部贯穿导向槽并与滑杆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齿块,所述齿块位于滑杆的正下方,所述齿块与齿轮啮合,所述齿轮位于齿块的正下方,所述齿轮的内壁与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两端均与进油盒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转杆的正面贯穿进油盒并延伸至进油盒的正面,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手轮,所述手轮位于进油盒的正面,所述进油管的右端镶嵌有连接管,所述进油管与连接管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左端贯穿进油盒并延伸至进油盒的左侧,所述连接管的侧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凹槽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吸油板,所述吸油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吸油板活动套接在凹槽内壁镶嵌固定轴的表面,两个所述吸油板和毛刷均分别位于连接管的上方和下方,所述连接管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管,所述吸油板和进油盒分别位于活动管的左侧和右侧。优选的,所述进油管、推杆、滑杆和齿轮均位于进油盒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吸油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活动管位于两个限位块的中间。优选的,所述进油盒的侧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推杆的上方,所述进油管侧表面对应通孔的位置处开设有圆孔,所述通孔与圆孔相连通,且通孔和圆孔的内壁均与橡胶块的表面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橡胶块正剖图的形状呈T形。(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臂润滑用进油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进油管、活塞、推杆、齿轮和毛刷,在使用时,逆时针转动手轮,手轮通过转杆带动齿轮逆时针转动,齿轮啮合齿块带动滑杆向左移动,滑杆带动推杆向左移动,推杆带动活塞沿进油管内壁将机油挤进连接管,此时活动管套在两个吸油板的表面,且活动管抵在限位块的右侧,两个毛刷贴合,机油从连接管内部进入毛刷表面,将毛刷对准机械臂活动部位向右拉动活动管,弹簧收缩拉动吸油板,吸油板绕固定轴转动,两个毛刷张开呈一百八十度夹角,即可将机油刷在机械臂的表面,解决了操作人员使用毛刷蘸取机油刷在机械臂运动的部位保养时,毛刷与机油存放瓶分离导致蘸取的机油容易从毛刷表面滴落,造成滴落的机油浪费且清理麻烦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毛刷位置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油盒、2进油管、3活塞、4推杆、5滑杆、6导向槽、7导向块、8齿块、9橡胶块、10齿轮、11转杆、12手轮、13连接管、14凹槽、15弹簧、16吸油板、17毛刷、18活动管、19限位块、20通孔、21圆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械臂润滑用进油装置,包括进油盒1,进油盒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进油管2,进油管2的内壁与活塞3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活塞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杆4,推杆4的右端贯穿进油管2并延伸至进油管2的右侧,推杆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滑杆5,滑杆5位于进油管2的正下方,且滑杆5搭接在进油管2的侧表面,进油管2侧表面对应滑杆5的位置处开设有导向槽6,导向槽6的内壁与导向块7的表面活动连接,导向块7的底部贯穿导向槽6并与滑杆5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滑杆5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齿块8,齿块8位于滑杆5的正下方,齿块8与齿轮10啮合,齿轮10位于齿块8的正下方,齿轮10的内壁与转杆11的表面固定连接,转杆11的两端均与进油盒1的内壁活动连接,转杆11的正面贯穿进油盒1并延伸至进油盒1的正面,转杆11的表面固定套接有手轮12,手轮12位于进油盒1的正面,进油管2的右端镶嵌有连接管13,进油管2与连接管13相连通,连接管13的左端贯穿进油盒1并延伸至进油盒1的左侧,连接管13的侧表面开设有凹槽14,凹槽14的数量为两个,凹槽14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5,弹簧1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吸油板16,吸油板1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毛刷17,吸油板16活动套接在凹槽14内壁镶嵌固定轴的表面,两个吸油板16和毛刷17均分别位于连接管13的上方和下方,连接管13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管18,吸油板16和进油盒1分别位于活动管18的左侧和右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进油管2、推杆4、滑杆5和齿轮10均位于进油盒1的内部,进油盒1有保护进油管2、推杆4、滑杆5和齿轮10的作用,防止进入灰尘。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吸油板1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9,限位块19的数量为两个,活动管18位于两个限位块19的中间,限位块19防止活动管18脱离吸油板16的表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进油盒1的侧表面开设有通孔20,通孔20位于推杆4的上方,进油管2侧表面对应通孔20的位置处开设有圆孔21,通孔20与圆孔21相连通,且通孔20和圆孔21的内壁均与橡胶块9的表面活动连接,机油通过通孔20和圆孔21进入进油管2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橡胶块9正剖图的形状呈T形,便于拧紧拔出橡胶块9,橡胶块9用于堵住通孔20和圆孔21,通孔20与圆孔21为进油孔。在使用时,从通孔20和圆孔21内拔出橡胶块9将进油管2内部装满机油,将通孔20和圆孔21内塞上橡胶块9,逆时针转动手轮12,手轮12通过转杆11带动齿轮10逆时针转动,齿轮10啮合齿块8带动滑杆5向左移动,此时导向块7沿着导向槽6内壁向左移动,滑杆5带动推杆4向左移动,推杆4带动活塞3沿进油管2内壁将机油挤进连接管13,此时活动管18套在两个吸油板16的表面,且活动管18抵在限位块19的右侧,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臂润滑用进油装置,包括进油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盒(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进油管(2),所述进油管(2)的内壁与活塞(3)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活塞(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杆(4),所述推杆(4)的右端贯穿进油管(2)并延伸至进油管(2)的右侧,所述推杆(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滑杆(5),所述滑杆(5)位于进油管(2)的正下方,且滑杆(5)搭接在进油管(2)的侧表面,所述进油管(2)侧表面对应滑杆(5)的位置处开设有导向槽(6),所述导向槽(6)的内壁与导向块(7)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导向块(7)的底部贯穿导向槽(6)并与滑杆(5)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5)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齿块(8),所述齿块(8)位于滑杆(5)的正下方,所述齿块(8)与齿轮(10)啮合,所述齿轮(10)位于齿块(8)的正下方,所述齿轮(10)的内壁与转杆(1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杆(11)的两端均与进油盒(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转杆(11)的正面贯穿进油盒(1)并延伸至进油盒(1)的正面,所述转杆(11)的表面固定套接有手轮(12),所述手轮(12)位于进油盒(1)的正面,所述进油管(2)的右端镶嵌有连接管(13),所述进油管(2)与连接管(13)相连通,所述连接管(13)的左端贯穿进油盒(1)并延伸至进油盒(1)的左侧,所述连接管(13)的侧表面开设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凹槽(14)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吸油板(16),所述吸油板(1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毛刷(17),所述吸油板(16)活动套接在凹槽(14)内壁镶嵌固定轴的表面,两个所述吸油板(16)和毛刷(17)均分别位于连接管(13)的上方和下方,所述连接管(13)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管(18),所述吸油板(16)和进油盒(1)分别位于活动管(18)的左侧和右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臂润滑用进油装置,包括进油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盒(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进油管(2),所述进油管(2)的内壁与活塞(3)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活塞(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杆(4),所述推杆(4)的右端贯穿进油管(2)并延伸至进油管(2)的右侧,所述推杆(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滑杆(5),所述滑杆(5)位于进油管(2)的正下方,且滑杆(5)搭接在进油管(2)的侧表面,所述进油管(2)侧表面对应滑杆(5)的位置处开设有导向槽(6),所述导向槽(6)的内壁与导向块(7)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导向块(7)的底部贯穿导向槽(6)并与滑杆(5)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5)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齿块(8),所述齿块(8)位于滑杆(5)的正下方,所述齿块(8)与齿轮(10)啮合,所述齿轮(10)位于齿块(8)的正下方,所述齿轮(10)的内壁与转杆(1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杆(11)的两端均与进油盒(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转杆(11)的正面贯穿进油盒(1)并延伸至进油盒(1)的正面,所述转杆(11)的表面固定套接有手轮(12),所述手轮(12)位于进油盒(1)的正面,所述进油管(2)的右端镶嵌有连接管(13),所述进油管(2)与连接管(13)相连通,所述连接管(13)的左端贯穿进油盒(1)并延伸至进油盒(1)的左侧,所述连接管(13)的侧表面开设有凹槽(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运军
申请(专利权)人:伊瓦特机器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