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润滑装置的冷却增湿滚筒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5136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润滑装置的冷却增湿滚筒,包括滚筒和用来支撑滚筒的多个托辊,托辊的外部设置有润滑装置,润滑装置包括添油辊和储油装置,添油辊包括与托辊辊身相外切的第一辊体、第一辊轴,储油装置包括装有润滑油的油箱,润滑装置还包括位于添油辊上方的挤油辊,所述挤油辊包括与第一辊体相外切的第二辊体、第二辊轴。该具有润滑装置的冷却增湿滚筒利用润滑装置在滚筒旋转作业过程中能够给滚筒中的滚圈与托辊之间添加润滑油,加油操作变得简单方便,加油操作安全风险低;同时,滚筒无需停机即可进行加润滑油作业,不影响滚筒正常作业。

A Cooling and Humidifying Drum with Lubrica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oling and humidifying drum with a lubrica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drum and a plurality of idlers used to support the drum. The outer part of the idler is provided with a lubricating device. The lubricating device includes an oil filling roller and an oil storage device. The oil filling roller includes a first roll body and a first roll shaft cut out from the idler body. The oil storage device includes an oil tank filled with lubricating oil, and the lubricating device also includes an oil tank located at the roller body. The extruding roll above the oil feeding roll includes a second roll body and a second roll shaft tangentially to the first roll body. The cooling and humidifying drum with lubricating device can add lubricating oil between the roller ring and the supporting roller in the process of rotating operation by using lubricating device, which makes the refueling operation simple and convenient, and has low safety risk of refueling 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drum can carry out the refueling operation without stopping the machine and does not affect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dr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润滑装置的冷却增湿滚筒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润滑装置的冷却增湿滚筒,属于冷渣

技术介绍
电厂锅炉燃烧后所排放地炉渣温度很高(1000℃左右),不利于运输,且造成热量浪费,目前,热渣冷却,一是土办法,将热渣倒入冷却水池,冷却后用抓斗捞出,效率低,热量不能回收,属落后工艺已基本不用。二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滚筒冷渣机,是于滚筒内安装多支内置螺旋片的输渣管,热渣由进渣漏斗、接管、弯管、锥筒进入各输渣管,随滚筒的转动,热渣在输渣管内在螺旋片导流作用下向前翻滚动,冷却水由冷却水套管进入滚筒内,再经芯管排出,如此热交换,使热渣冷却。现有冷渣机存有以下缺陷:由于滚筒自重大,滚筒中的滚圈与托辊之间为滚动摩擦,滚圈与托辊之间需要定期添加润滑油,目前只靠人力不停地添加润滑剂,因此费力费时;并且,由于滚筒冷渣机工作的环境较为恶劣,环境中粉尘极多,一旦在滚筒冷渣机作业过程中由于粉尘过多导致滚圈与托辊之间润滑不足需要添加润滑油,此时人工添加润滑油不但费力,而且存在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润滑装置的冷却增湿滚筒,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润滑装置的冷却增湿滚筒,包括滚筒和用来支撑滚筒的多个托辊,所述托辊的外部设置有润滑装置,所述润滑装置包括添油辊和储油装置,所述添油辊包括与托辊辊身相外切的第一辊体、第一辊轴,所述第一辊体与第一辊轴固定连接;所述储油装置包括装有润滑油的油箱,所述油箱的顶部设置有供第一辊体的下部进出的通孔,所述第一辊体的下部浸入到油箱内部的润滑油中;所述第一辊体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圆环状挡板,所述挡板套设在第一辊轴的外部且挡板的内圈与第一辊轴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与第一辊体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圆环状海绵板,所述海绵板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润滑装置还包括位于添油辊上方的挤油辊,所述挤油辊包括与第一辊体相外切的第二辊体、第二辊轴,所述第二辊体与第二辊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辊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圆环状挤压板,所述挤压板套设在第二辊轴的外部且挤压板的内圈与第二辊轴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板的边沿抵紧海绵板的边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辊体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圆环状金属网片,所述金属网片位于海绵板与第一辊体的侧壁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海绵板的外径大于第一辊体的直径,所述金属网片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海绵板的外径,所述挡板的外径大于金属网片的外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挤压板的边沿设置有多个外侧壁为弧形的凸部,所述凸部沿着挤压板的外周对称分布。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通孔处镶嵌有环状海绵密封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油箱的顶部还设置有添油孔,所述添油孔处设置有孔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润滑装置在滚筒旋转作业过程中能够给滚筒中的滚圈与托辊之间添加润滑油,加油操作变得简单方便,加油操作安全风险低;同时,滚筒无需停机即可进行加润滑油作业,不影响滚筒正常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具有润滑装置的冷却增湿滚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添油辊、储油装置、挤油辊的分布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托辊、添油辊和储油装置工作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添油辊和挤油辊工作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2、3所示,所述具有润滑装置的冷却增湿滚筒,包括滚筒10和用来支撑滚筒10的多个托辊20,所述托辊20的外部设置有润滑装置,所述润滑装置包括添油辊30和储油装置50,所述添油辊30包括与托辊20辊身相外切的第一辊体31、第一辊轴32,所述第一辊体31与第一辊轴32固定连接;所述储油装置50包括装有润滑油53的油箱51,所述油箱51的顶部设置有供第一辊体31的下部进出的通孔511,所述第一辊体31的下部浸入到油箱51内部的润滑油53中。所述滚筒10在旋转过程中,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所述托辊20会自转,托辊20自转会带动第一辊体31自转,第一辊体31的下部穿过通孔511浸入到油箱51内部的润滑油53中,转动的第一辊体31会不断地将润滑油53传递给托辊20,从而完成其与滚筒10中滚圈之间的润滑,在该过程中,只需要向油箱51中定期添加润滑油53即可,而油箱51远离滚筒10与托辊20,加油是的安全风险显著降低;同时,在加油的过程不影响所述滚筒10的正常作业,滚筒10无需停止作业。由于第一辊体31的外周每次转动其表面附着的润滑油53的质量很少,一些环境较为恶劣的工作环境中,由于粉尘含量较大,只靠第一辊体31的外周附着的润滑油53很难满足托辊20与滚筒10中滚圈之间的润滑需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辊体31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圆环状挡板33,所述挡板33套设在第一辊轴32的外部且挡板33的内圈与第一辊轴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辊体31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圆环状海绵板34,所述海绵板34位于挡板33与第一辊体31的侧壁之间,即所述挡板33与第一辊体31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圆环状海绵板34,所述海绵板34与挡板33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辊体31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圆环状金属网片35,所述金属网片35位于海绵板34与第一辊体31的侧壁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海绵板34的外径大于第一辊体31的直径,所述金属网片35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海绵板34的外径,所述挡板33的外径大于金属网片35的外径。当第一辊体31转动时,挡板33和海绵板34也随之转动,而海绵板34也会浸入到油箱51内部的润滑油53中,海绵板34能够吸附大量的润滑油53,海绵板34中含有的润滑油53能够传递给托辊20。金属网片35能够保护海绵板34,避免海绵板34的侧壁被转动的托辊20给磨损。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所述润滑装置还包括位于添油辊30上方的挤油辊60,所述挤油辊60包括与第一辊体31相外切的第二辊体61、第二辊轴62,所述第二辊体61与第二辊轴6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辊体6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圆环状挤压板63,所述挤压板63套设在第二辊轴62的外部且挤压板63的内圈与第二辊轴62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板63的边沿抵紧海绵板34的边沿。所述挤油辊60中,所述第一辊体31自转会带动第二辊体61旋转,第二辊体61自转会同步带动挤压板63旋转,而挤压板63的边沿抵紧海绵板34的边沿,这使得挤压板63的边沿时刻挤压着海绵板34的边沿,这有利于将海绵板34边沿处的润滑油53给挤出,有利于给托辊20传递润滑油53。进一步地,所述挤压板63的边沿设置有多个外侧壁为弧形的凸部631,所述凸部631沿着挤压板63的外周对称分布。在挤压板63旋转的过程中,所述凸部631会不断的敲击海绵板34的边沿,这有利于将海绵板34边沿处的润滑油53给挤出,有利于给托辊20传递润滑油53。进一步地,所述通孔511处镶嵌有环状海绵密封条52。海绵密封条52的存在,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添油辊30的下部与通孔511之间的缝隙,从而有效降低粉尘落入到油箱51内部的几率,保证润滑油53的质量。进一步地,为方便向油箱51的内部添加润滑油53,所述油箱51的顶部还设置有添油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润滑装置的冷却增湿滚筒,包括滚筒(10)和用来支撑滚筒(10)的多个托辊(20),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20)的外部设置有润滑装置,所述润滑装置包括添油辊(30)和储油装置(50),所述添油辊(30)包括与托辊(20)辊身相外切的第一辊体(31)、第一辊轴(32),所述第一辊体(31)与第一辊轴(32)固定连接;所述储油装置(50)包括装有润滑油(53)的油箱(51),所述油箱(51)的顶部设置有供第一辊体(31)的下部进出的通孔(511),所述第一辊体(31)的下部浸入到油箱(51)内部的润滑油(53)中;所述第一辊体(31)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圆环状挡板(33),所述挡板(33)套设在第一辊轴(32)的外部且挡板(33)的内圈与第一辊轴(32)固定连接,所述挡板(33)与第一辊体(31)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圆环状海绵板(34),所述海绵板(34)与挡板(33)固定连接;所述润滑装置还包括位于添油辊(30)上方的挤油辊(60),所述挤油辊(60)包括与第一辊体(31)相外切的第二辊体(61)、第二辊轴(62),所述第二辊体(61)与第二辊轴(6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辊体(6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圆环状挤压板(63),所述挤压板(63)套设在第二辊轴(62)的外部且挤压板(63)的内圈与第二辊轴(62)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板(63)的边沿抵紧海绵板(34)的边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润滑装置的冷却增湿滚筒,包括滚筒(10)和用来支撑滚筒(10)的多个托辊(20),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20)的外部设置有润滑装置,所述润滑装置包括添油辊(30)和储油装置(50),所述添油辊(30)包括与托辊(20)辊身相外切的第一辊体(31)、第一辊轴(32),所述第一辊体(31)与第一辊轴(32)固定连接;所述储油装置(50)包括装有润滑油(53)的油箱(51),所述油箱(51)的顶部设置有供第一辊体(31)的下部进出的通孔(511),所述第一辊体(31)的下部浸入到油箱(51)内部的润滑油(53)中;所述第一辊体(31)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圆环状挡板(33),所述挡板(33)套设在第一辊轴(32)的外部且挡板(33)的内圈与第一辊轴(32)固定连接,所述挡板(33)与第一辊体(31)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圆环状海绵板(34),所述海绵板(34)与挡板(33)固定连接;所述润滑装置还包括位于添油辊(30)上方的挤油辊(60),所述挤油辊(60)包括与第一辊体(31)相外切的第二辊体(61)、第二辊轴(62),所述第二辊体(61)与第二辊轴(6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辊体(6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圆环状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小兵王永辉张建平胡咸绍刘徐森马先良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有色兴铜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