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岳海东专利>正文

便携式饮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461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饮水壶,其由水壶本体(1)、外部加压结构(2)、控水开关(4)及供水管(3)构成,所述供水管(3)的一端可与水壶本体(1)的内部相连通,其另一端则可探出水壶本体之外与控水开关相连并与之配套使用;所述水壶本体(1)的外部设有一个外部加压结构(2),该结构可挤压水壶本体(1)的外壁使之发生形变,从而对水壶本体(1)内部的水体产生压力。该饮水壶的使用较为方便,只要先向水壶本体1的内部注入一些需饮用的水,水壶内的水就会在外部加压结构(2)的作用下通过控水开关(4)的控制沿供水管(3)向使用者的口中主动提供饮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饮水壶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709189A公开了一种具有主动供水功能的便携式饮水水壶,其由水壶体、充气加压装置、供水管及控水开关构成,该种结构的水壶主要是先通过充气加压装置对水壶体内的水体进行充气加压,然后再工作,即供水。然而这种结构的主动供水水壶在具体使用时会相当不便的,原因就是它需要有个繁琐的充气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主动供水的便携式饮水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饮水壶由水壶本体、外部加压结构、控水开关和供水管构成,所述供水管的一端可与水壶本体的内部相连通,其另一端则可探出水壶本体之外与控水开关相连并与之配套使用;所述水壶本体的外部设有一个外部加压结构,该结构可挤压水壶本体的外壁使之发生形变,从而对水壶本体内部的水体产生压力。所述外部加压结构可以由两片弹性夹片、铰链轴和销钉构成,所述两片弹性夹片的两侧边缘都设有交替间隔的插入孔,铰链轴可插入两片弹性夹片一侧的插入孔将二者连接,销钉可插入两弹性夹片另一侧的插入孔并将二者连接。所述外部加压结构也可以由弹性皮套构成,该皮套被套于水壶本体下部水壶胆的外侧。所述外部加压结构还可以由弹性皮囊构成,该皮囊与水壶本体下部的水壶胆成一体式结构,不可分割。所述控水开关可以由盖体和套管构成,所述盖体内部下端及套管上部外侧都设有一个凸出的环状结构,其中套管所设的环状结构的直径稍大于盖体所设的结构直径;所述盖体可与套管卡入式连接;盖体内部中心处设有一个可封堵套管(出水口的凸出塞堵,在该塞堵的外侧底部还设有若干小的出水口;所述套管的下端可与供水管连接。所述控水开关还以由设有倾斜滑道的壳体和中心设有凸出轴的轮构成,所述轮的轴可卡入壳体的内部倾斜滑道并可自由滑动;所述壳体成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其上端及下端都设有可供供水管穿过的开口。在所述水壶本体的进水口处设有一个防止水体回流的装置,该装置由一个工字型橡胶活门和一个位于水壶本体的进水口处的固定结构构成,所述橡胶活门被固定在所述固定结构上;所述固定结构的中心处设有一个可固定橡胶活门的小孔,其中小孔的周围还设有若干被橡胶活门封堵的小进水口。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饮水壶与已有的饮水壶相比有如下优点由于所述水壶本体的外部设有一个外部加压结构,该加压结构可以对壶体内部的水体产生压力,水体在这种压力的作用下,通过供水管,并由控水开关的适当控制就可以保证其主动向使用者的口中提供饮水,从而达到了主动供水的目的,这也正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所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三个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饮水壶的第一个实施方式的部分分解透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饮水壶的第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饮水壶的第二个实施方式的部分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饮水壶的第三个实施方式的部分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和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方式,供水管3的一端可与水壶本体1的内部相连通,其另一端则可探出水壶本体之外与控水开关相连并与之配套使用;水壶本体1的外部设有一个外部加压结构2,该结构可挤压水壶本体1的外壁使之发生形变,从而对水壶本体1内部的水体产生压力。外部加压结构由两片弹性夹片、铰链轴7和销钉8构成,所述两片弹性夹片的两侧边缘都设有交替间隔的插入孔11,铰链轴7可插入两片弹性夹片一侧的插入孔将二者连接,销钉8可插入两弹性夹片另一侧的插入孔11并将二者连接。控水开关4由盖体16和套管17构成,所述盖体16内部下端及套管17上部外侧都设有一个凸出的环状结构,其中套管17所设的环状结构的直径稍大于盖体16所设的结构直径;所述盖体16可与套管17卡入式连接;盖体16内部中心处设有一个可封堵套管17出水口的凸出塞堵,在该塞堵的外侧底部还设有若干小的出水口;所述套管17的下端可与供水管3连接。控水开关还可以有其它结构,另一种结构的控水开关5由设有倾斜滑道的壳体14和中心设有凸出轴的轮13构成,所述轮13的轴可卡入壳体14的内部倾斜滑道并可自由滑动;所述壳体14成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其上端及下端都设有可供供水管3穿过的开口。供水管3通过螺钉15与水壶本体1连接。盖体6与水壶本体1以螺栓的方式连接。弹性夹片9和弹性夹片10通过铰链轴7连接。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方式,其与第一个实施方式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所采用的外部加压结构不同,第二个实施方式采用的外部加压结构由弹性皮套19构成,该皮套被套于水壶本体18下部水壶胆24外侧。供水管20与水壶本体18采用的是一体式结构,供水管20连通水壶本体18的内部,控水开关22和控水开关21可与供水管20相连接并与之配套使用。盖体23与水壶本体18的进水口以螺栓的方式密封连接。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实施方式,其与前两个实施方式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所采用的外部加压结构不同,第三个实施方式采用的外部加压结构由弹性皮囊26构成,该皮囊与水壶本体25下部的水壶胆成一体式结构,不可分割。另外该实施方式在一些地方还有一些改进,如在所述水壶本体25的进水口处设有一个防止水体回流的装置,该装置由一个工字型橡胶活门27和一个位于水壶本体25的进水口处的固定结构构成,所述橡胶活门27被固定在所述固定结构上;所述固定结构的中心处设有一个可固定橡胶活门27的小孔,其中小孔的周围还设有若干被橡胶活门27封堵的小进水口。盖体28底部中心处设有一个凹槽,进水口的螺纹结构可与市场上销售的汽水瓶瓶口的螺纹结构啮合。可以理解,上述几个实施方式的一些特征是可以省略互换的。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饮水壶,其由水壶本体、外部加压结构、控水开关和供水管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3)的一端可与水壶本体(1)的内部相连通,其另一端则可探出水壶本体之外与控水开关相连并与之配套使用;所述水壶本体(1)的外部设有一个外部加压结构(2),该结构可挤压水壶本体(1)的外壁使之发生形变,从而对水壶本体(1)内部的水体产生压力。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饮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加压结构由两片弹性夹片、铰链轴(7)和销钉(8)构成,所述两片弹性夹片的两侧边缘都设有交替间隔的插入孔(11),铰链轴(7)可插入两片弹性夹片一侧的插入孔将二者连接,销钉(8)可插入两弹性夹片另一侧的插入孔(11)并将二者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饮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加压结构由弹性皮套(19)构成,该皮套被套于水壶本体(18)下部水壶胆(24)的外侧。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饮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加压结构由弹性皮囊(26)构成,该皮囊与水壶本体(25)下部的水壶胆成一体式结构,不可分割。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饮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水开关(4)由盖体(16)和套管(17)构成,所述盖体(16)内部下端及套管(17)上部外侧都设有一个凸出的环状结构,其中套管(17)所设的环状结构的直径稍大于盖体(16)所设的结构直径;所述盖体(16)可与套管(17)卡入式连接;盖体(16)内部中心处设有一个可封堵套管(17)出水口的凸出塞堵,在该塞堵的外侧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饮水壶,其由水壶本体、外部加压结构、控水开关和供水管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3)的一端可与水壶本体(1)的内部相连通,其另一端则可探出水壶本体之外与控水开关相连并与之配套使用;所述水壶本体(1)的外部设有一个外部加压结构(2),该结构可挤压水壶本体(1)的外壁使之发生形变,从而对水壶本体(1)内部的水体产生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岳海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