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434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是大型及高精细的显示装置也能高速驱动栅极线的技术。显示装置中的有源矩阵基板(2)包括:多个栅极线(GLa)、相对于栅极线(GLa)至少设置一个以上的多个子栅极线(GLb)、以及设置于边框区域的第一驱动部(30a_L、30a_R)和第二驱动部(30b)。第一驱动部(30a_L、30a_R)从栅极线(GLa)的两端供给扫描信号。第二驱动部(30b)具有从子栅极线(GLb)的至少一端供给扫描信号的n个(n为自然数)驱动电路。多个栅极线GLa与多个子栅极线(GLb)在显示区域内连接。

display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echnology that can drive grid wire at high speed even with large and high precision display device. The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2) in the display device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grid lines (GLa), at least one or more sub-grid lines (GLb) relative to the grid lines (GLa), a first drive part (30a_L, 30a_R) and a second drive part (30b) arranged in the border area. The first driving unit (30a_L, 30a_R) supplies scanning signals from both ends of the grid line (GLa). The second drive unit (30b) has n (natural number n) driving circuits that supply the scanning signal from at least one end of the subgate line (GLb). Multiple grid lines GLa are connected with multiple sub-grid lines (GLbs) in the display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下述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通过设在栅极线两端的扫描电路驱动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栅极线的技术。配置在栅极线两端的两个扫描电路同步进行动作,对该栅极线同时供给扫描信号。与从一侧端部供给扫描信号的情形相比,通过从栅极线两端对栅极线供给扫描信号,扫描信号难变弱。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31890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625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近年来,显示装置更大型化,且朝高精细化进展,随之而来被要求栅极线的高速驱动。在这种的显示装置中,即使是从栅极线两端供给扫描信号的情形,栅极线的中央部附近的扫描信号也容易变弱。如果在选择栅极线时扫描信号变弱,则未对栅极线施加适当的扫描电压,而使得像素的写入不良。另外,如果在非选择栅极线时扫描信号变弱,则在该栅极线的像素,产生对下一段的栅极线的像素的数据写入等的显示不良。由于显示装置越大型化及高精细化则栅极线越长,与栅极线交叉的数据线的根数也增加,因此扫描信号容易变弱、延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大型及高精细的显示装置也能高速驱动栅极线的技术。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包括有源矩阵基板,所述有源矩阵基板包括:多个栅极线;多个子栅极线,相对于所述多个栅极线的各者分别设置一个以上,且于与栅极线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第一驱动部,设置于边框区域,对所述多个栅极线进行扫描;以及第二驱动部,设置于所述边框区域,对所述多个子栅极线进行扫描;所述多个子栅极线的各者,在显示区域内,与对应的栅极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按每个栅极线从该栅极线的两端供给扫描信号,所述第二驱动部具有按每个子栅极线从该子栅极线的至少一端供给所述扫描信号的n个(n为自然数)驱动电路。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是大型及高精细的显示装置也能够高速驱动栅极线。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截面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有源矩阵基板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图3A是省略了图2所示的栅极驱动器、栅极线群GLb的图示的有源矩阵基板的俯视图。图3B是一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栅极线群GLb与栅极线群GLa的俯视时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且是示出栅极线群GLb与栅极线群GLa的垂直方向的位置关系的图。图6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有源矩阵基板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图7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有源矩阵基板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图8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有源矩阵基板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图9是示出变形例(1)中的有源矩阵基板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图10是示出变形例(2)中的有源矩阵基板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包括有源矩阵基板,所述有源矩阵基板包括:多个栅极线;多个子栅极线,相对于所述多个栅极线的各者分别设置一个以上,且于与栅极线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第一驱动部,设置于边框区域,对所述多个栅极线进行扫描;以及第二驱动部,设置于所述边框区域,对所述多个子栅极线进行扫描;所述多个子栅极线的各者,在显示区域内,与对应的栅极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按每个栅极线从该栅极线的两端供给扫描信号,所述第二驱动部具有按每个子栅极线从该子栅极线的至少一端供给所述扫描信号的n个(n为自然数)驱动电路(第一构成)。根据第一构成,有源矩阵基板按每个栅极线,具有与栅极线的延伸方向正交的至少一个子栅极线。子栅极线在显示区域内与对应的栅极线连接。栅极线从其两端被供给扫描信号。子栅极线至少从一端被供给扫描信号。也就是,栅极线不只从其两端,也经由子栅极线被传递扫描信号。由此,与未设置子栅极线的情形相比,传递至栅极线的扫描信号难以延迟,能够实现栅极线的高速驱动。另外,由于经由子栅极线对栅极线供给扫描信号,能够使栅极线的扫描的可靠度提高。第一构成中,也可以:所述多个子栅极线以相对于成为栅极线的长度的大致中央的位置呈线对称的方式沿着栅极线的延伸方向排列(第二构成)。根据第二构成,能够从栅极线的大致中央呈线对称地配置子栅极线。因此,与子栅极线偏向栅极线单侧排列的情形相比,能够更抑制栅极线中的扫描信号的延迟。第一构成中,也可以:所述多个子栅极线包含第一子栅极线群与第二子栅极线群,所述多个子栅极线的各者在所述显示区域内与所述第一子栅极线群中的一子栅极线、和所述第二子栅极线群中的一子栅极线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从所述第一子栅极线群与所述第二子栅极线群中的各子栅极线的至少一端供给所述扫描信号,所述第一子栅极线群与所述第二子栅极线群以相对于成为栅极线的长度的大致中央的位置呈线对称的方式沿着栅极线的延伸方向配置(第三构成)。根据第三构成,栅极线在显示区域内与第一子栅极线群和第二子栅极线群的两个子栅极线连接。第一子栅极线群和第二子栅极线群的各栅极线被供给扫描信号。第一子栅极线群和第二子栅极线群以相对于成为栅极线的大致中央的位置呈线对称的方式配置。也就是,栅极线从其两端、与第一子栅极线群和第二子栅极线群的两个子栅极线连接的部分被供给扫描信号。由此,与将栅极线与一个子栅极线连接的情形相比,传递至栅极线的扫描信号难以延迟,能够高速地驱动栅极线。第一至第三的任一构成中,也可以:所述n为2,所述第二驱动部具有与所述多个子栅极线的各者对应的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从对应的子栅极线的一侧端部供给所述扫描信号,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从该子栅极线的另一侧端部供给所述扫描信号(第四构成)。根据第四构成,从子栅极线的两端供给扫描信号。因此,与从子栅极线的一端供给扫描信号的情形相比,子栅极线中的扫描信号难以延迟,能够于适当的时机对栅极线传递扫描信号。第一至第三的任一构成中,也可以:所述多个子栅极线的各者具有从设有所述第二驱动部的边框区域到与该子栅极线对应的栅极线的位置为止的长度(第五构成)。根据第五构成,由于能够将与栅极线交叉的子栅极线的数量抑制到最小限度,因此能够降低栅极线的电容。第一至第五的任一构成中,也可以:所述有源矩阵基板进一步包括多个数据线,所述多个数据线与所述多个栅极线交叉,且供给表示图像数据的电压信号,形成有由所述多个栅极线与所述多个数据线规定的多个像素,所述多个像素分别具有至少包含栅极线与数据线的遮光区域、和遮光区域以外的非遮光区域,所述多个子栅极线配置于所述多个像素的一部分像素中的所述遮光区域(第六构成)。根据第六构成,与子栅极线设于像素的非遮光区域的情形相比,能抑制像素中的透射率的降低,且能够抑制显示品质的降低。第六构成中,也可以:一子栅极线在俯视时配置于与一数据线重叠的位置(第七构成)。第六或第七构成中,也可以:包括与所述有源矩阵基板对向配置的对向基板、和由所述基板与所述对向基板夹持的液晶层,所述对向基板在与所述基板的遮光区域对应的位置具有遮光部件,一子栅极线在俯视时配置于与所述遮光部件重叠的位置(第八构成)。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中相同或相应的部分标注相同标记而不重复其说明。另外,为了使说明易于理解,在以下参照的附图中,将结构简略化或示意化地表示,或省略一部分的结构部件。另外,示于各图中的结构部件间的尺寸比,并不一定表示实际的尺寸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有源矩阵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矩阵基板包括:多个栅极线;多个子栅极线,相对于所述多个栅极线的各者分别设置一个以上,且于与栅极线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第一驱动部,设置于边框区域,对所述多个栅极线进行扫描;以及第二驱动部,设置于所述边框区域,对所述多个子栅极线进行扫描;所述多个子栅极线的各者,在显示区域内,与对应的栅极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按每个栅极线从该栅极线的两端供给扫描信号,所述第二驱动部具有按每个子栅极线从该子栅极线的至少一端供给所述扫描信号的n个(n为自然数)驱动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13 JP 2017-199094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有源矩阵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矩阵基板包括:多个栅极线;多个子栅极线,相对于所述多个栅极线的各者分别设置一个以上,且于与栅极线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第一驱动部,设置于边框区域,对所述多个栅极线进行扫描;以及第二驱动部,设置于所述边框区域,对所述多个子栅极线进行扫描;所述多个子栅极线的各者,在显示区域内,与对应的栅极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按每个栅极线从该栅极线的两端供给扫描信号,所述第二驱动部具有按每个子栅极线从该子栅极线的至少一端供给所述扫描信号的n个(n为自然数)驱动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子栅极线以相对于成为栅极线的长度的大致中央的位置呈线对称的方式沿着栅极线的延伸方向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子栅极线包含第一子栅极线群与第二子栅极线群,所述多个子栅极线的各者在所述显示区域内与所述第一子栅极线群中的一子栅极线、和所述第二子栅极线群中的一子栅极线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从所述第一子栅极线群与所述第二子栅极线群中的各子栅极线的至少一端供给所述扫描信号,所述第一子栅极线群与所述第二子栅极线群以相对于成为栅极线的长度的大致中央的位置呈线对称的方式沿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圭介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