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耳封堵器及左心耳封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9354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3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左心耳封堵器及左心耳封堵系统,连接件包括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连接第一框架,所述第二单元连接第二框架,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转动连接,或者,连接件包括第一单元、第二单元以及第三单元,所述第一单元连接第一框架,所述第二单元连接第二框架,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三单元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单元与所述第三单元转动连接,由此,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改变,从而面对不同内腔形状的左心耳,可以通过所述连接件使得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即使得所述左心耳封堵器的外形做调整,由此可以适应不同内腔形状的左心耳。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der and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sion syste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der and a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sion system. The connector includes the first unit and the second unit, which connect the first frame, the second unit connects the second frame, the first unit rotates with the second unit, or the connector includes the first unit, the second unit and the third unit, and the first unit connects the first frame. The second unit connects the second frame, the first unit rotates with the third unit, and the second unit rotates with the third unit. Thus, the relative position between the first frame and the second frame can be changed so that the first frame and the second frame can be made to face the left atrial appendage with different cavity shapes through the connector. The relative position between the two frames is changed, even though the shape of the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der can be adjusted, so that it can be adapted to the left atrial appendage with different inner cavity shap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左心耳封堵器及左心耳封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左心耳封堵器及左心耳封堵系统。
技术介绍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普通人群中房颤发病率为0.5%~1.3%。房颤最主要的危害是促进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后容易导致脑卒中、外周血管栓塞等并发症,显著增加致残率和致死率。脑卒中为房颤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并发症,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1500万人罹患脑卒中,其中20%~25%归因于房颤。研究显示,60%的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心源性血栓来自左心耳,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90%以上血栓形成于左心耳。因此,干预左心耳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尤其是卒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和临床意义。抗凝治疗目前是预防房颤卒中并发症的标准方法,但是抗凝治疗存在一定局限。因此采用更加有效安全的措施预防房颤卒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多采用利用内科介入治疗闭塞左心耳的方法。常用的左心耳封堵器有以WATCHMAN为代表的单体内塞型封堵器和以AMPLATZERCardiacPlug(ACP)为代表的塞盘式左心耳封堵器。1、内塞型左心耳封堵器的缺陷和不足内塞型左心耳封堵器是以镍钛合金作为自膨胀结构的框架,周围有固定倒钩,心房面由聚四氟乙烯多孔渗透膜覆盖,血流可进出左心耳。当该器械塞入左心耳时,由于左心耳口部形状很不规则,而该器械的变形能力有限,不能完全封堵左心耳口部,难以消除由于房颤而造成左心耳部形成血栓。左心耳的结构形状各异、深度各异,还有多腔结构,内塞型左心耳封堵器不能完全适应所有的左心耳的解剖结构,同时无法实现稳定固定。2、塞盘型左心耳封堵器的缺陷和不足塞盘型封堵器是一种双碟样左心耳封堵装置,由置于左心耳的蝶形叶片和蝶形帽组成,二者中间由凹陷的腰部连接,蝶形叶片置于左心耳防止封堵器移位,蝶形帽封住左心耳口部。塞盘式左心耳封堵器为封堵盘和固定盘一体,不能完全独立地变形,当塞子塞入左心耳后,碟盘部分扣在左心耳的口部时,会受到塞子部分的牵拉,使得碟盘部分不能充分贴合在左心耳的口部,很难达到最佳的封堵效果。由于塞子部分和碟盘部分的长度调节有限难以实现最佳固定和血流阻断,同时碟盘结构并不适应不同的左心耳内腔形状。总之,不管是内塞型或者塞盘型左心耳封堵器,都不能适应不同的左心耳内腔形状,均存在调节有限难以实现最佳固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左心耳封堵器及左心耳封堵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左心耳封堵器不能适应不同内腔形状的左心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左心耳封堵器,所述左心耳封堵器包括:一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用于将左心耳形成一相对封闭的空间;一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包括一锚定结构;及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二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框架,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转动连接。可选的,在所述的左心耳封堵器中,所述第一单元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单元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转动;或者,所述第二单元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单元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相对于所述第二单元转动。可选的,在所述的左心耳封堵器中,所述第一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单元由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可选的,在所述的左心耳封堵器中,所述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材料选自聚砜、聚亚苯基砜、聚醚醚酮、弹性聚氨酯、硅橡胶和聚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可选的,在所述的左心耳封堵器中,所述第一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单元至少部分区段包括弧段、刻槽或中空结构,以实现轴向弯曲。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左心耳封堵器,所述左心耳封堵器包括:一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用于将左心耳形成一相对封闭的空间;一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的外表面固定有一锚定结构;及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单元、第二单元以及第三单元,所述第一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二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框架,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三单元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单元与所述第三单元转动连接。可选的,在所述的左心耳封堵器中,所述第三单元形成第一容纳空间以及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单元部分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二单元部分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三单元转动;或者,所述第一单元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单元形成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三单元的两端分别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中。可选的,所述第一及第二容纳空间为球头座,位于所述球头座内的为相匹配的球头销。可选的,在所述的左心耳封堵器中,所述第一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单元和/或所述第三单元由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可选的,在所述的左心耳封堵器中,所述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材料选自聚砜、聚亚苯基砜、聚醚醚酮、弹性聚氨酯、硅橡胶和聚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可选的,在所述的左心耳封堵器中,所述第一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单元和/或所述第三单元至少部分区段包括弧段、刻槽或中空结构,以实现轴向弯曲。可选的,在所述的左心耳封堵器中,所述第三单元与所述第一单元以及所述第三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连接的区段的径向尺寸大于非连接区段的径向尺寸。可选的,在所述的左心耳封堵器中,所述第一框架表面覆盖高分子膜和/或所述第二框架表面覆盖高分子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左心耳封堵系统,所述左心耳封堵系统包括一输送导管、一推送器及如上所述的一左心耳封堵器,所述输送导管用于建立输送通道,所述推送器用于沿着所述输送通道推送所述左心耳封堵器。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左心耳封堵器及左心耳封堵系统中,连接件包括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连接第一框架,所述第二单元连接第二框架,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转动连接,或者,连接件包括第一单元、第二单元以及第三单元,所述第一单元连接第一框架,所述第二单元连接第二框架,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三单元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单元与所述第三单元转动连接,由此,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改变,从而面对不同内腔形状的左心耳,可以通过所述连接件使得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即使得所述左心耳封堵器的外形做调整,由此可以适应不同内腔形状的左心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左心耳封堵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第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左心耳封堵器扣在正常内腔左心耳上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左心耳封堵器扣在短鸡翅型左心耳上的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左心耳封堵器扣在多内腔的左心耳上的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第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左心耳封堵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左心耳封堵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左心耳;100-左心耳封堵器;110-第一框架;111-第一固定结构;112-第一框条;113-第三固定结构;120-第二框架;121-第二固定结构;122-第二框条;123-第四固定结构;130-锚定结构;140-连接件;140a-第一单元;140b-第二单元;140c-第三单元;141-第一部分;142-第二部分;143-第三部分;1410-第一容纳空间;1420-第二容纳空间;1430-第一单元的颈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左心耳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心耳封堵器包括:一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用于将左心耳形成一相对封闭的空间;一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包括一锚定结构;及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二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框架,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左心耳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心耳封堵器包括:一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用于将左心耳形成一相对封闭的空间;一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包括一锚定结构;及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二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框架,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转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心耳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单元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转动;或者,所述第二单元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单元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相对于所述第二单元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左心耳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为一球头座,所述第一单元或第二单元包括与所述球头座相匹配的球头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心耳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单元由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心耳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单元至少部分区段包括弧段、刻槽或中空结构,以实现轴向弯曲。6.一种左心耳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心耳封堵器包括:一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用于将左心耳形成一相对封闭的空间;一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的外表面固定有一锚定结构;及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单元、第二单元以及第三单元,所述第一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二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框架,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三单元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单元与所述第三单元转动连接。7.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振姚瑶周毅李俊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