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身调节装置及投影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342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身调节装置,包括驱动部,呈条状结构,用于提供调节动力,所述驱动部设有第一齿部;传动部,呈圆弧状结构,其设有啮合于所述第一齿部的第二齿部,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传动部绕所述传动部所在圆的圆心转动;转动轴,设于所述传动部所在圆的圆心处;以及调节部,铰接于所述转动轴且其一端与所述传动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伸缩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运用所述机身调节装置的投影设备。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机身调节装置及电子设备稳定性好且调节效率高。

Fuselage adjusting device and projection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uselage adjus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driving part with strip structure for providing adjusting power. The driv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ooth part, and the driving part has a circular arc structure. The driv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tooth part meshing with the first tooth part. The driving part drives the driving part to rotate around the center of the circle where the driving part is located; and the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at the driving part. At the center of the circle and the adjusting part, the rotating shaft is articulated, one end of which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part, and the other end is used for telescopic adjustment.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projection device using the fuselage adjusting device. Compared with the related technology, the fuselage adjusting device and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ve good stability and high adjust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身调节装置及投影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身调节装置及投影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设备越来越多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子设备的使用场合不一,放置角度需要根据不同场情进行调节。比如投影设备,当投影设备放置后,根据投影屏幕的要求,需要对投影设备的机身进行高度调节以适应投影屏幕。而实现这一目的则需要调节机身高度位置的机身调节装置。然而,相关技术的投影设备等电子设备中,所述机身调节装置通常采用支脚旋钮结构或支脚折叠结构。其中,所述支脚旋钮结构即在支脚的底部安装调节旋钮,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所述调节旋钮使使其沿垂直于机身的方向伸缩,从而实现高度调节,但该结构操作效率低,所述调节旋钮需要转动多圈才能实现较小高度的调节。而所述支脚折叠结构虽然调节速度快,但支脚展开后易受外力而改变展开角度甚至意外折叠,造成机身的高度改变,稳定性较差。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机身调节装置及投影设备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稳定性好且调节效率高的机身调节装置及投影设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身调节装置,包括:驱动部,呈条状结构,用于提供调节动力,所述驱动部设有第一齿部;传动部,呈圆弧状结构,其设有啮合于所述第一齿部的第二齿部,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传动部绕所述传动部所在圆的圆心转动;转动轴,设于所述传动部所在圆的圆心处;以及调节部,铰接于所述转动轴且其一端与所述传动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伸缩调节。优选的,所述调节部包括第一传动杆和与所述第一传动杆固定连接的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传动杆的长度,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二传动杆形成固定夹角且二者的连接处铰接于所述转动轴,所述第二传动杆与所述传动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机身调节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传动杆的自由端的端部的防滑垫。优选的,所述调节部包括呈圆弧状结构的从动部和呈条状的调节杆,所述从动部设有第三齿部,所述调节杆设有啮合于所述第三齿部的第四齿部;所述从动部与所述传动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从动部所在的圆的半径大于所述传动部所在的圆的半径。优选的,所述从动部所在的圆与所述传动部所在的圆为同心圆。优选的,所述机身调节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调节杆的自由端端部的防滑垫。优选的,所述防滑垫由橡胶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驱动部还包括固定其上且背对所述第一齿部设置的调节凸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投影设备,包括机身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机身调节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机身调节装置及投影设备中,通过所述驱动部的所述第一齿部与所述传动部的所述第二齿部啮合实现驱动所述传动部绕其所在圆的圆心转动;所述调节部铰接于位于所述传动部所在圆的圆心位置的转动轴并与所述传动部固定连接,从而通过所述传动部带动所述调节部实现往返运动;所述投影设备运用所述机身调节装置后,通过所述调节部的往返运动即调节部的伸缩实现对所述投影设备的机身的高度进行调节。该机身调节装置的驱动结构不仅简单,通过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的啮合结构使其调节效率高,且啮合结构可靠性强使得所述投影设备和所述机身调节装置的稳定性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或其他方面的内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机身调节装置实施例一的调节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机身调节装置实施例二的调节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投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此记载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及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身调节装置100,包括:驱动部1、传动部2、转动轴3及调节部4。所述驱动部1驱动所述传动部2转动,并通过所述传动部2带动所述调节部4绕所述转动轴3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所述调节部4的伸缩运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往复运动”是指根据高度调节的需要,所述传动部2带动所述调节部4绕所述转动轴3在一定预设角度范围内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具体的,所述驱动部1呈条状结构,用于提供调节动力。所述驱动部1包括本体部11和分别固定设于所述本体部11的第一齿部12和调节凸块13,所述调节凸块13的设置便于外力的施加以推动所述驱动部1移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部1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齿部12和所述调节凸块13分别设于所述本体部11的相对两侧,呈背对设置。即所述本体部11为呈水平设置直线型结构。所述本体部11并非限于水平设置,也可为呈弧形结构。当然,用于施加外力的所述调节凸块13的结构并不限于凸起结构,也可以为凹槽结构或纹路结构等,只要方便施加外力使所述驱动部1移动的结构均可,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容易想到的。所述传动部2呈圆弧状结构,其设有第二齿部21。所述第二齿部21与所述第一齿部12啮合,从而实现所述驱动部1驱动所述传动部2绕所述传动部2所在圆的圆心转动。所述第二齿部21与所述第一齿部12啮合结构使得所述传动部2与所述驱动部1的力传递结构简单,同时啮合可靠性好,稳定性强且调节效率高。所述转动轴3设于所述传动部2所在圆的圆心处。所述调节部4铰接于所述转动轴3且其一端与所述传动部2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用于伸缩调节。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部4包括第一传动杆41和与所述第一传动杆41固定连接的第二传动杆42,所述第一传动杆4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传动杆42的长度。所述第一传动杆41与所述第二传动杆42形成固定夹角且二者的连接处铰接于所述转动轴3。所述第二传动杆42与所述传动部2固定连接,并与所述传动部2形成联动结构,通过所述传动部2的转动带动其绕所述转动轴3摆动;所述第一传动杆41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杆42的摆动实现联动,即绕所述转动轴3呈弧形往复摆动,从而在沿竖起方向形成位移,到达调节高度的作用。因所述第一传动杆4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传动杆42的长度,该结构使得所述第一传动杆41随所述第二传动杆42联运时形成阶梯传动,调节精度高。当所述机身调节装置100运用于电子设备等装置时,所述第一传动杆41即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机身实现高度调节功能。更优的,为了增加所述机身调节装置100的稳定性,所述第一传动杆41的自由端的端部固定设有防滑垫43。所述防滑垫43优选为柔性材料制成,比如为橡胶材料制成。所述防滑垫43可防止所述第一传动杆41支撑于桌面或承载面的自由端在高度调节时支撑打滑,从而加强了所述机身调节装置100的稳定性。实施例二本实施方式的机身调节装置与实施一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调节部的结构变化,即所述调节部将杆结构替换为齿结构进行调节,具体如下:请参阅图2,机身调节装置100’,包括:驱动部1’、传动部2’、转动轴3’及调节部4’。所述驱动部1’驱动所述传动部2’转动,并通过所述传动部2’带动所述调节部4’绕所述转动轴3’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所述调节部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身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部,呈条状结构,用于提供调节动力,所述驱动部设有第一齿部;传动部,呈圆弧状结构,其设有啮合于所述第一齿部的第二齿部,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传动部绕所述传动部所在圆的圆心转动;转动轴,设于所述传动部所在圆的圆心处;以及调节部,铰接于所述转动轴且其一端与所述传动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伸缩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身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部,呈条状结构,用于提供调节动力,所述驱动部设有第一齿部;传动部,呈圆弧状结构,其设有啮合于所述第一齿部的第二齿部,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传动部绕所述传动部所在圆的圆心转动;转动轴,设于所述传动部所在圆的圆心处;以及调节部,铰接于所述转动轴且其一端与所述传动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伸缩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身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第一传动杆和与所述第一传动杆固定连接的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传动杆的长度,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二传动杆形成固定夹角且二者的连接处铰接于所述转动轴,所述第二传动杆与所述传动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身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调节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传动杆的自由端的端部的防滑垫。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身调节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亓森林廖志良欧计敏李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