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的全自动装盖定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313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连接器的全自动装盖定线装置,其连接器的本体和后盖分别由本体入料通道和后盖入料通道进入本体推动装置和后盖推动装置且相互对准,后盖和本体组装成连接器后,再由后盖推动装置把连接器传输给定线装置的限位装置,此时后盖露出在限位装置外侧,用推板抵住连接器的后盖,与推板固定连接的动板摆动从而使推板向连接器的后盖施力,使得连接器的本体和后盖更稳定地连接。

A Fully Automated Capping and Wiring Device for Connector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ully automatic fixing device for a connector cover. The body and the back cover of the connector enter into the body driving device and the back cover driving device respectively by the body feeding channel and the back cover feeding channel, and align with each other. After the back cover and the body are assembled into the connector, the back cover driving device transmits the connector to the limit device of the given line device, at this time the back cover is exposed in the limit device.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device, the push board is used to hold back the back cover of the connector, and the swing board fixed with the push board swings so that the push board exerts force on the back cover of the connector, thus making the connector body and the back cover more 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器的全自动装盖定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器的全自动装盖定线装置。
技术介绍
连接器能够通过插接口与柔性软排线进行连接,从而实现信号的传输。现有连接器的绝缘性能欠缺,连接器内的金属端子裸露在外部,当与附近的带电金属件接触时,容易出现导通短路的情况,产生不良隐患。因此,提出带有后盖的连接器设计,这类设计把连接器的金属端子藏在外壳内部,使得金属端子仅有必要接触部分露在外部。但是,这一设计的加工相对复杂,为了避免金属端子受损,拼合后盖和本体时不能太过用力,使得得到的连接器成品拼合稳定性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加工稳定性较好的连接器的全自动装盖定线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连接器的全自动装盖定线装置,包括装盖装置、定线装置、本体入料通道和后盖入料通道,所述装盖装置包括本体推动装置和后盖推动装置,所述定线装置包括限位装置、推板和动板;连接器的本体和后盖分别由所述本体入料通道和后盖入料通道进入本体推动装置和后盖推动装置且相互对准,所述本体推动装置推动本体向后盖移动从而把所述本体嵌到后盖内形成连接器,所述后盖推动装置把所述连接器传输给定线装置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卡住连接器的本体并使其后盖露出在限位装置外侧,所述推板抵住所述连接器的后盖,所述动板摆动从而使所述推板向所述连接器的后盖施力。优选地,所述本体入料通道的输入端连接有振动盘。优选地,所述本体包括向上凸起的金属端子,所述后盖的顶部设有用于露出本体的金属端子的缺口。优选地,所述本体包括设在本体两端内部的本体滑槽,所述本体滑槽的后端设有本体凹位,所述后盖的两端设有与所述本体凹位相匹配的后盖卡持件。优选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装盖定线装置包括夹持件,其调整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限位装置夹紧或放松连接器。优选地,所述定线装置包括推动件,所述推动件从所述限位装置的外侧伸到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的位置,从而推动连接器在限位装置的水平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夹持件和推动件都设有多个,相邻两个推动件的中心距离与相邻两个夹持件的中心距离一致。优选地,所述定线装置包括L型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侧面的端部嵌入所述夹持件,另一侧面开有供所述动板穿过从而抵住连接器的开口。优选地,所述定线装置包括动杆,所述动板上开有供所述动杆穿过的槽,该动杆在槽内往复移动从而使所述动板左右摆动。优选地,所述动板上的槽为波浪槽或折线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连接器的全自动装盖定线装置,连接器的本体和后盖分别由本体入料通道和后盖入料通道进入本体推动装置和后盖推动装置且相互对准,后盖和本体组装成连接器后,再由后盖推动装置把连接器传输给定线装置的限位装置,此时后盖露出在限位装置外侧,用推板抵住连接器的后盖,与推板固定连接的动板摆动从而使推板向连接器的后盖施力,使得连接器的本体和后盖更稳定地连接。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连接器后盖安装/检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连接器后盖安装/检测机的全自动装盖定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连接器的本体和后盖安装前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连接器的本体和后盖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全自动装盖定线装置的定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连接器后盖安装/检测机的连接器的全自动CCD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连接器的全自动CCD检测装置的视觉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连接器的全自动CCD检测装置的移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1.进料装置、11.振动盘、12.本体入料通道、13.后盖入料通道、2.装盖装置、21.本体夹具、22.本体推动装置、23.本体、231.金属端子、232.本体滑槽、233.本体凹位、24.后盖推动装置、25.后盖、251.缺口、252.后盖卡持件、3.定线装置、31.限位装置、311.上夹板、312.下夹板、32.推动件、33.夹持件、34.限位板、35.推板、36.动板、4.CCD检测装置、41.轴向检测装置、42.第一水平检测装置、43.第二水平检测装置、44.移位检测装置、441.驱动轴、442.限位槽、443.转板、444.支架、445.吸嘴、45.承托座、451.产品位、46.收料盒、5.连接器。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全自动装盖定线装置和全自动CCD检测装置4用于连接器后盖安装/检测机上,连接器后盖安装/检测机如图1所示,包括进料装置1、装盖装置2、定线装置3和CCD检测装置4。连接器5如图2所示的本体23和后盖25分别被进料装置1传输到相对的位置,两者在装盖装置2中拼合形成连接器5后,经由定线装置3切割多余的金属线并稳定期拼合结构,最后进入CCD检测装置4检测,检测合格则进入下一工序。其中,如图2-5所示,连接器的全自动装盖定线装置包括装盖装置2、定线装置3、本体入料通道12和后盖25入料通道13,装盖装置2包括本体推动装置22和后盖25推动装置24,定线装置3包括限位装置31、推板35和动板36。连接器5的本体23和后盖25分别由本体入料通道12和后盖25入料通道13进入本体推动装置22和后盖25推动装置24且相互对准,本体入料通道12的输入端连接有振动盘11,输出端连接有本体夹具21,而后盖25入料通道13连接料盘。本体23包括向上凸起的金属端子231和设在本体23两端内部的本体滑槽232,本体滑槽232的后端设有本体凹位233,后盖25的顶部设有用于露出本体23的金属端子231的缺口251,后盖25的两端设有与本体凹位233相匹配的后盖卡持件252。本体推动装置22推动本体23向后盖25移动从而把本体23嵌到后盖25内形成连接器5,后盖25推动装置24把连接器5传输给定线装置3的限位装置31,限位装置31卡住连接器5的本体23并使其后盖25露出在限位装置31外侧,推板35抵住连接器5的后盖25,动板36摆动从而使推板35向连接器5的后盖25施力。其中,限位装置31包括上夹板311和下夹板312,装盖定线装置3包括夹持件33,其调整上夹板311和下夹板312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限位装置31夹紧或放松连接器5。定线装置3包括推动件32,推动件32从限位装置31的外侧伸到上夹板311和下夹板312之间的位置,从而推动连接器5在限位装置31的水平方向移动。夹持件33和推动件32都设有多个,相邻两个推动件32的中心距离与相邻两个夹持件33的中心距离一致。其中,定线装置3包括L型限位板34,限位板34一侧面的端部嵌入夹持件33,另一侧面开有供动板36穿过从而抵住连接器5的开口。定线装置3包括动杆,动板36上开有供动杆穿过的波浪槽或折线槽,该动杆在槽内往复移动从而使动板36左右摆动。如图6-8所示,该连接器的全自动装盖定线装置,连接器5的本体23和后盖25分别由本体入料通道12和后盖25入料通道13进入本体推动装置22和后盖25推动装置24且相互对准,后盖25和本体23组装成连接器5后,再由后盖25推动装置24把连接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的全自动装盖定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盖装置、定线装置、本体入料通道和后盖入料通道,所述装盖装置包括本体推动装置和后盖推动装置,所述定线装置包括限位装置、推板和动板;连接器的本体和后盖分别由所述本体入料通道和后盖入料通道进入本体推动装置和后盖推动装置且相互对准,所述本体推动装置推动本体向后盖移动从而把所述本体嵌到后盖内形成连接器,所述后盖推动装置把所述连接器传输给定线装置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卡住连接器的本体并使其后盖露出在限位装置外侧,所述推板抵住所述连接器的后盖,所述动板摆动从而使所述推板向所述连接器的后盖施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的全自动装盖定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盖装置、定线装置、本体入料通道和后盖入料通道,所述装盖装置包括本体推动装置和后盖推动装置,所述定线装置包括限位装置、推板和动板;连接器的本体和后盖分别由所述本体入料通道和后盖入料通道进入本体推动装置和后盖推动装置且相互对准,所述本体推动装置推动本体向后盖移动从而把所述本体嵌到后盖内形成连接器,所述后盖推动装置把所述连接器传输给定线装置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卡住连接器的本体并使其后盖露出在限位装置外侧,所述推板抵住所述连接器的后盖,所述动板摆动从而使所述推板向所述连接器的后盖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的全自动装盖定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入料通道的输入端连接有振动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的全自动装盖定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向上凸起的金属端子,所述后盖的顶部设有用于露出本体的金属端子的缺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的全自动装盖定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设在本体两端内部的本体滑槽,所述本体滑槽的后端设有本体凹位,所述后盖的两端设有与所述本体凹位相匹配的后盖卡持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毅群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煜锦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